收藏 分享(赏)

高考语文 命题作文“工夫与功夫”导写素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822477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 命题作文“工夫与功夫”导写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考语文 命题作文“工夫与功夫”导写素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命题作文“工夫与功夫”导写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花费时间、投入精力叫做用工夫,具有一定的能耐和本领叫做有功夫。要求:请以“工夫与功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写作指导“工夫”与“功夫”是一个复杂的关系型命题,不能偏废任何一点,要将两个命题的关系辩证地阐述清楚。工夫,即付出的精力、时间、投资等;功夫,即具备的能力、本领;而“与”所传达的正是两者的关联,两者可以有如下关联:1.必要条件关系:只有花了工夫才能有功夫;2.辩证关系:花了工夫不一定有功夫,有了功夫就能省工夫;或者说开始有功夫但不愿意花工夫,那么功夫会退化甚至丧失。这几种关系可以就其

2、一点展开论述,将一点说透,让文章深刻起来。或同时呈现几种关系,逐层深入,但是论证思路应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例文工夫与功夫朱钰凤汉语中最玄妙的两个词,在我看来便是“工夫”与“功夫” 。二者读音相同,但从一般角度看来,可谓大相径庭。 “工夫”似拙,似乎只有庸人才会用大把工夫去做一件事;功夫则巧,历来贤者都有过人的“功夫” ,做事得心应手。而若仅限于此,便算不得什么妙。这两个词最妙之处便在,看似矛盾的外表下实则相通的。唯有苦下“工夫” ,才能练就一身“功夫” 。“工夫”是成就“功夫”的必要条件。自古以来便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说法,一根铁杵到一根针,有能力实现这样转化的人,不可谓没有“功夫”

3、 。而这“功夫”是什么呢?不过是长年累月拿着铁杵磨,苦下工夫罢了。这看似无聊机械的动作却是达成最终效果的必要条件。若没有这平凡至拙的“工夫” ,何来辉煌高超的“功夫”呢?就像大家耳熟能详的卖油翁,若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花工夫实践,如何做到油通过钱孔而一滴不沾呢?“功夫”是“工夫”积累的必然结果。中国自古以来有“天道酬勤”的说法,而“勤”之一字概括的便是大量的“工夫” 。 劝学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强调的本是“工夫” ,但反观之,若积累了成千上万的跬步,还能停在原地吗?若千万细流汇聚在一起,能不成江海吗?可见大量的工夫造就的定是功夫。但相通并不代表相等。把“

4、工夫”变成“功夫”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首先重要的便是“坚持”二字。 “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时的努力可谓“工夫” ,却不能上升到“功夫” 。无论多么枯燥难忍,能凭借耐心与毅力坚持下去的人才是能练就“功夫”的人。再者就是“方法” 。尽管通往同一个目标,选择的道路不通,沿途的风景也是千差万别的。 “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的原因便在于此,只有用正确的方法花有用的工夫才能更快地获得成功,练就“功夫” 。选择了错误的方法,那么所花的工夫便也只能是猴子捞月般的“无用功”了。“工夫”是前提, “功夫”是结果,正确的方法与坚持不懈的毅力连接二者,应作如是观而已。评点文章说理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先从“工夫”与“功夫”的读音认知感受说起,易于读- 2 -者接受,再分析“工夫”与“功夫”之间的条件关系, “工夫”是成就“功夫”的必要条件,“功夫”是“工夫”积累的必然结果,最后又辩证分析了把“工夫”变成“功夫”的核心要件坚持与方法。由日常感觉到理性剖析,由表层到深入事理,这种思维品质值得学习与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