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州印象特色空间的尺度感受学号:20100940112姓名: 申 展 飞班级:10 级城市规划广州印象特色空间的尺度感受摘要:在城市认知实习调研中,广州城以其鲜明的个性,特有的包容的城市文化,以及特色空间的不同尺度感受,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回想起来感觉到她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城市。为什么广州给我们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分析珠江新城核心区,西关地区,沙面小洲等特色空间的图底关系,建筑尺度,街道空间比例,给人带来的不同的尺度感受,来解析城市给人们的印象。关键词:珠江新城 西关 沙面 空间尺度一 珠江新城核心区1. 珠江新城核心区简介珠江新城广州新城市中心,北有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和大批住宅区, 以及天河火车站
2、和大批办公楼、旅馆、大型商场等,西面是全国闻名的五羊新村大型居住区,南面隔江相对的是建设中的华侨新村和广州外事区。新城核心区主要是黄埔大道、华夏路、冼村路、艺洲路围起来的地区。珠江新城的轴线自燕岭公园, 经天河火车站、天河体育中心、天河商贸城及中央林荫道、海心岛旅游公园, 至对岸的赤岗塔。站在广州电视塔顶层可以清晰地看到珠江新城利用自然地形和已有的城市道路, 结合建筑群形成新城市景观轴线。新城核心区地面交通与地下交通结合形成立体交通网, 车行线与人行线并行形成人车分行的的交通机制。新城核心区的空间塑造,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广场,结合四大公共建筑和东塔、西塔、广州电视塔等地标性建筑,将东西两侧城市空
3、间连接起来,对整个区域的空间结构予以协调控制。广场设计中运用不同的广场形式,平面广场、上升式广场、下沉式广场,同时结合丰富的景观元素,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室外环境。广州图书馆新馆 广州歌剧院 广州电视塔珠江新城核心区夜景 广东省博物馆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2. 珠江新城空间尺度感性感受核心区的建筑物尺度大,外部空间开阔,遮蔽物少,夏日的白天不宜人停留,白天这里的人气极少,特别是海心沙广场,广场上特别空旷,极缺少遮蔽物,在中午气温特别高,白色的涂料反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睛。在夜晚,广场上会有许多人在此游览观光,许多小商贩也聚集于此,珠江新城的夜景魅力十足。3. 珠江新城空间尺度理性分析新城核心区有较多公
4、共建筑,建筑尺度都较大,广场空间多,规划师利用轴线组织这些公共建筑,并在建筑群体中选定制高点,成为城市的标志物, “小蛮腰”就是最为典型的广州城的标志物,广州西塔的高度也是有 432m 惊人的高度。建筑高度(m)建筑占地(南北长*东西宽)用地面积(hm)建筑面积(万 m)主要功能或方案特征广州电视塔 610 130m *130m 17.9 4.4 “扭腰”造型,集广播电视发射、观光、餐饮、城市建设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广州歌剧院 大剧场 43.4,小剧场 22.790m * 165m 4.2 7 造型犹如一个平缓的山丘上放置的大小不同的两块石头,被形象的成为“双砾” 。广东省博物馆约 24 10
5、4m * 94m 4.1 4.5 “盛满珍宝的容器”的方案把博物馆构思成一个中国古时精雕细琢的容器,如宝盒、铜鼎等,里面盛满各种珍宝。广州图书馆新馆约 36 60m * 100m 2.1 9.5 以“美丽书籍”的概念,形成具有雕塑性的粗犷外表形象,并以倾斜的体量体现现代建筑的动感精神。广州市第二少年宫约 28 53m * 124m 1.7 4.6 总体构思为“一座探索和发现的宝殿” ,平面采用弧形与版型体量相切的布局方式,意在最大限度的获得自然采光、通风和室外活动空间。核心区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比例尺度及功能特征从广州塔顶层俯瞰新城轴线珠江新城核心区尺度平面示意图图片来源:自绘(100m*100m
6、 网格)珠江新城核心区模型从立面示意图看出新城核心区恢弘的尺度,人在这样的空间中成一个小黑点。这样的空间尺度可以使人震撼,惊异,但不适合步行的尺度,没有亲切感,特别是广场上缺乏遮蔽物,没有接近人尺度的座椅,凉亭时会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新城核心区的中央,有景观绿化带中间布置了许多座椅,在北面还有地下步行街,无论冬夏都有可以遮阴避雨的地方。商业元素的加入给这里添加了活力。二西关1. 西关简介西关,是老广州人对位于荔湾区,北接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西关分为上西关和下西关,其中上西关地势较高,下西关地势较低。明末兴起十八甫,开设有十三行。清代中、
7、后期起,西关先后兴建了宝华街、逢源街、多宝街等居民住宅区。广州西关,给人以古老传统而有点破旧、恬静与热闹交融、亲切宜人而又具独特性情的印象。当地人的户外城市生活是便利与多元化的,这里的公共空间虽然尺度不大,但是承载着许多居民的户外生活,并被居民潜移默化地改造着直到适应于他们的使用。2. 西关地区空间尺度感性感受珠江新城核心区图底分析图及立面示意图图片来源:自绘(100m*100m 网格)从广州塔观景平台看珠江新城核心区 珠江新城核心区三维模型(来自搜狗三维地图)西关街巷印象组图 1在广州的第三天,我们一块去了西关大屋地区,这里聚集了大量低层高密度建筑,这些建筑主要是鸦片战争后形成的居住建筑,传
8、统街巷将街区划分为规整的棋盘状,肌理清晰。各街巷两侧多以 2 至 3 层狭长的居住建筑为主,在其中行走,感觉很惬意,也很亲切,尺度非常宜人,特别是看到其中精心制作,久经历史洗刷的西关大大门,瞬间体会到老一代人是多么的富有智慧,看到拉开趟栊门从其中走出来的老人,不经让人浮想到这里发生的许多的故事。这里街巷众多,虽都比较狭小,但也各具特色,有一条巷子是菜市场,其中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极了,我们也被这其中的热闹所吸引,放慢脚步,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感受这份热闹与熙攘,悠然与恬静。没有想到在广州这样繁华的城市,还有一片这样古老的土地,他一定装满了故事。当时就想,以后在如此热闹的城市,若能居于如此恬静
9、的小巷之中,一定是件美妙的事。西关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地方,在其中行走给人以古老传统而有点破旧、恬静与热闹交融、亲切宜人而又具独特性情的印象。西关人的生活悠然自可以看得出他们对自己的故土十分自豪。3. 西关地区空间尺度理性分析西关地区各街巷两侧多以2 至3层狭长的居住建筑为主,多、高层居住建筑主要是一些单位住宅和商品房。多层单位住宅主要位于街区内部,以46 层为主,部分为9 层;而高层商品房主要位于街区边缘,层数为2030 层。街道宽高比(D/H):西关地区的街道的宽高比在 0.5D/H1 之间,根据西关地区街道的现状调研感受与芦原义信外部空间理论的分析,这样的街道有较好的围合感
10、而不压抑,且尺度适于人们的交流。建筑高度:街道两侧的建筑一般是两层三层,街道的内街宽度一般小于 10 米,建筑高度一般为 10西关街巷印象组图 2西关地区平面图底示意及尺度示意图西关地区平面图底示意图20 米。建筑面宽与街道宽度比(W/D):当 W/D1,且这一尺寸反复出现时,街道节奏感增强,街道就会显得有生气。西关地区建筑面宽一般在 510 米。 步 三沙面1. 沙面简介沙面曾称拾翠洲。在广州城区西南。 原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宋、元、明、清历代为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清咸丰十一年(1861 年) 后沦为英、法租界。现为广州重要商埠。沙面位于珠江岔口白鹅潭畔,占地面积 3
11、30 亩。沙面是广州著名的旅游区、风景区和休闲胜地,也是白天鹅宾馆所在地。岛上绿化较好,有古树 150 多株,空气清新,环境卫生甚佳,可以称得上是广州的世外桃源。建筑方面,多为 19 世纪末建造,并带有西方风格,基本上都是文物建筑。现在的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也同样位于沙面岛,这使得沙面岛上有不少外籍人士在此办公,建国后市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管理。该建筑群于 1990 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学会核定公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1996 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沙面的空间尺度感性认知走进沙面,仿佛入了异国他乡,这里的建筑都带有异国情调,里面的绿化很好,到处是枝繁叶茂的榕树
12、。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景色吸引力了不少新人来此拍摄婚纱照。这里没有新城那样开阔,也没有西关那西关街道空间宽高比示意图 步行街的门面样紧凑,她很漂亮,给人以十分清新的感觉。由于得到较好的保护,这里的建筑物虽经历一定年月但没有一丝破旧的感觉。这里多是一些有特色的商业和一些办公。3. 沙面的空间尺度理性分析从卫星地图上,可以很明确的看到沙面小岛,整齐划一的路网,南北向的路共六条,宽度都为 15 米,东西向有一条较宽的景观绿化带。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多为四到六层,极具西方建筑风格。总结对老建筑的保护更新,街区内功能的混合,城市空间的分异,给广州城带来与众不同的味道。广州城中无论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古老的西关大屋
13、街区,还是景色宜人充满异国情调的沙面小岛,还是恢弘大气的显示泱泱大国气概的珠江新城,这些空间都极具特色,并具有不容的空间尺度感受,也因此,广州令人印象深刻,是一座耐人寻味的城市。参考资料:罗韵姗.广州西关典型的公共空间与城市生活当前的问题与对策.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12方 浩,李 鹏 ,任小蔚. 珠江新城规划和发展回顾. 广州: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09 王文棋. 广州市西关大屋街区形态研究.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张蕾.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演变过程研究.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1乐民成,陈敏,龙周原.广州市“珠江新城”新市中心的三维城市空间设计.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大科技服务公司. 1995搜狗地图沙面卫星地图沙面的图底关系及尺度示意沙面的街道高宽比示意(普通街道)沙面卫星地图沙面的街道高宽比示意(中央绿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