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脐周注射方法我们医院选择脐周注射的药物主要是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LMWH)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由普遍肝素解聚而成,皮下注射后能形成有效的血浆肝素浓度,发挥其降低高凝状态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用以预防、治疗静脉血栓栓塞及急性冠脉综合征。传统皮下注射部位选择主要在上臂三角肌外缘,由于这些部位注射范围小,容易形成硬结,同时这些部位皮下组织菲薄针头容易刺入肌肉层,因此,目前临床上选择腹部注射,由于腹部皮下脂肪少,毛细血管相对少;皮下注射面积大,温度恒定,药物吸收快,不受运动的影响,便于操作,特别适宜需卧床的患者。1、注射部位 选择为脐上下 5cm 左右,10cm 范围内(除外脐周 1cm) ,
2、每次按顺序轮流间隔注射,左右交替,2 次注射点间距 2cm 以上,注射时避开皮肤破损处,手术瘢痕及有斑或痣的部位2、排气方法 在皮下注射前常规需排净注射器内空气,以免空气进入皮下。由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剂量极小(12mm,保证针头位于皮下组织内,不易伤及毛细血管,引起局部皮下淤血的概率大大减少。4、按压时间及方法 注射完毕后,拔针以 3 个手指取无菌棉球按于针眼一般不少于 3min,并避免揉搓,力度以皮肤下陷 1cm 为准。5、用药后观察 对用药超过 7d 的患者应加强观察。护士在用药期间及每次注射前后均应详细检查患者的局部出血情况及全身各系统有无出血倾向及其他不良反应,如腹部注射部位出现硬结
3、、淤斑、疼痛等,应警惕有出血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肝、肾功能等,使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正常人 2 倍左右,不仅能产抗凝作用,且不引起明显出血。6、淤血处理 注射后禁忌热敷,理疗或用力在注射处按揉,以免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常规护理措施为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同时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疼痛,但在气温抵时可使患者出现寒战,感觉不适,尤其是身体虚弱的老年患者。应使用透明贴,使用时先消毒淤血部位,待皮肤干燥后将贴膜贴于淤斑处,避免敷料因受潮而滑脱,可每 34d 更换贴膜一次直至痊愈。7、健康宣教 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时,护士除了严密观察病情外,还应教会患者重视并进行自我监测,包括注意大便,尿液颜色,皮肤粘膜,牙龈有无出血倾向。用药期间嘱患者不要热敷腹部以免增加出血危险性,勿抠鼻,用软毛刷刷牙;注意安全,尽量避免发生碰撞或跌倒,如有异常,及时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