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1、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3、 “克己复礼为仁。 ” 4、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论语颜渊5、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 之。 ” 论语为政6、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论语颜渊7、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为政)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10、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论语学而);1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为政)12、
2、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1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15、 “执其两端而用乎中”16、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孟子1、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 ,则身危国削” -孟子 离娄上2、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3、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故曰:“仁者无敌。 ” -孟子梁惠王上4、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孟子万章下5、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
3、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 -孟子告子上6、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轲孟子离娄上7、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 孟轲孟子告子上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9、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1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1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4、孟子尽心上) 1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14、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17、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荀子1、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王霸2、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大略篇3、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 性恶4、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5、水亦覆舟5、 “天行有常,不为尧舜,不为桀亡”。 荀况荀子天论6、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荀况荀子王制7、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荀况荀子议兵8、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荀况荀子正名9、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 荀况荀子天论10、故大天而
6、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况荀子天论11、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荀况荀子大略老子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 为无为,则无不治。4、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来。 ” 5、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8、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7、死不相往来。9、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韩非子1、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韩非子孤愤2、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下则临千仞之谷,材非长也,位高也。 韩非子功名3、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4、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5、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墨子1、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墨子兼爱上
8、2、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3、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4、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5、节俭则昌,淫佚则亡。6、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7、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8、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董仲舒1、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2、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3、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与也”。4、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春秋繁露5、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
9、。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6、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汉书董仲舒传7、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庄子的名言1、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庄子齐物论【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
10、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 年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 庄子大宗师3、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翻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4、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翻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5、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11、庄子知北游【翻译】: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翻译】: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翻译】: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12、【翻译】: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9、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天地 (【翻译】:天地虽然广大,其按自性运动变化却是相同的;万物虽然众多,其循性自得却是一样的;民众虽然众多,其主宰者只有君主。君主以德为本而顺天道无为而成功。所以说,远古之君治理天下,行无为而治,顺应天道自然而已。 )庄子成语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东施效颦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盗亦有道 中规中矩 大相径庭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标新立异 呆若
13、木鸡 明镜止水 寿长辱多 螳臂挡车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以貌取人 沉魚落雁 秋毫之末 栩栩如生 迎刃而解游刃有余 得心应手 踌躇滿志 不翼而飞 支离破碎 真知灼见 探囊取物 强聒不舍 吐故纳新 昭然若揭 似是而非 失之交臂 捉襟见肘 学富五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名家名言题练习1、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 2、 “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 ”3、制天命而用之4、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5、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6、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7、 “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14、与材料观点相符的学派是( )8、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9、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0、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11、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 12、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1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16、 “人之性恶,
15、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 17、故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18、 “克己复礼为仁。 ”19、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20“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 ,则身危国削” 21、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22、为无为,则无不治。23、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来。 ” 24、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5、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 之。 ” 26、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7、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
16、税敛,故曰:“仁者无敌。 ” 2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29、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30、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31、 “执其两端而用乎中”32、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3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34、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3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3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37、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38、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
17、何独无节于此乎?39、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40、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4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42、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43、 “天行有常,不为尧舜,不为桀亡”。 4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5、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4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47、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 48、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
18、今之通谊也。49、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与也”。50、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5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5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3、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54、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55、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
19、。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56、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下则临千仞之谷,材非长也,位高也。 57、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5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59、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60、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61、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
20、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6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63、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64、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65、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66、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67、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6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69、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70、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