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长怎样尊重孩子 (1)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如果不知道,就说:“对不起,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来研究吧,”这完全不会影响大人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只会让孩子感受到真诚;(2 )对孩子许下的诺言,要认真对待,不能兑现时,也要对孩子有交代,不能不当一回事。这不仅是让孩子体验“言而有信” ,更能从中体会出大人对自己的重视;(3)孩子为大人做了事情,大人要说谢谢,不仅是因为礼貌,更是让孩子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不能认为孩子为大人做事是理所当然的;(4 )和孩子说话时,要看着孩子的眼睛,孩子就会觉得你尊重他,你是认真对待他的,此时不要忙于做别的事,更不要心不在焉;(5 )倾听孩子的说话,不要随意打断或
2、制止孩子,要让孩子把话说完,像和大人交谈一样对待孩子;(6 )多征求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发表意见时,大人和孩子是平等的,可以保留意见。但是,谁也不应该强加于谁;(7 )尊重孩子的不同意见和反对意见,不能大人“ 常有理”,也不要简单地否定,尽量用商量的办法解决问题,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中平等一员;(8 )重视和爱护孩子的作品,尊重孩子对他作品的态度,不得到孩子的同意,不随意处置孩子的作品;(9 )尊重孩子的隐私,不强迫孩子公开自己的小秘密,不得到孩子的允许,不随意翻动孩子的东西,不强硬掏孩子的衣兜,让孩子有独立感;(10 )不随意代替孩子回答问话,不当着其他孩子的面议论自己的
3、孩子,在公共场所或客人面前,要给孩子留面子,使孩子自己看重自己;(11 )如果家长错了,要主动向孩子认错,并诚恳地表示歉意,不要遮遮掩掩,不要羞于启齿,要不要欺骗孩子;(12 )批评孩子时,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允许孩子申辩,切不可对孩子说损伤其自尊心的话语,让孩子正视错误但不自卑;(13 )不把孩子拿来同别的孩子作比较。比较不仅会使“强” 的孩子变得骄傲,而也会使“不如别人”的孩子变得自卑。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不要随意给孩子下消极的断言,如“你真笨” ,不要经常将孩子和别人相比较,特别不要以他人之长比孩子之短,不要让孩子相形见绌;(14 )放手上孩子自己去解决伙伴间的争端,一般情况
4、下,大人不要插手,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孩子会从解决争端中受益多多;(15 )不要戏耍孩子,不要用孩子来取乐,不给孩子起“外号” 、“绰号 ”,更不能在自己心绪不好时,把孩子当出气筒;(16 )宽容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对朋友和活动的选择,大人可以向孩子提供意见,但不要强迫孩子接受,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17 )尊重孩子的气质特点,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将自己的兴趣强加于孩子,可以引导,但不能主观替孩子做决定;(18 )要顺其天性,不逼着孩子去做他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不将自己过高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总是自我感觉良好。 孩子是最纯洁的,而且孩子往往具备了人类最优秀的品质从幼儿园、家长那里学会了: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不乱扔垃圾,学会谦让,学会物质共享,不要撒谎,知错能,勇敢的说出自己所想的等等。所以要学会尊重孩子,因为只有在尊重与被尊重的过程中,您才会发现孩子的这些品质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点点滴滴,甚至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