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本章共 6 页)内 容 备 注荆轲刺秦王一、导语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没:死,即“殁 ”字。此处“壮士”指谁呢? 解释 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二、复习战国策知识 战国策又称国策 ,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补充:某日夜暗独坐,忽有一个黄衣老人,手持青藜手仗,叩门进来,吹燃藜杖,以藜光照明,传授刘向五行洪范之文。刘向问老人姓名,老人说:“吾乃太乙之精,天帝悯卯金之子,特派我来传道给你。“ 并把怀中竹牒和典天文地图之书赠给了刘向。正是因为有此神授
2、,刘向才能成为一代经学大师。 ) ,共 33 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三、 【背景介绍】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 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 230 年灭韩,又在公元前 228 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
3、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 年逃回燕国。公元前 228 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 222 年灭燕。 四、整体感知课文 1、 荆轲刺秦王围绕“行刺”这一中心事件结构文章 第一部分 行刺的缘起(从“秦将王翦破赵”到“ 愿足下更虑之 ”) 燕国危亡之际,太子丹就请荆轲谋策,荆轲想用樊於期的头取悦秦王,以便行刺,太子不忍,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
4、行刺的准备(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 终已不顾 ”)交代入秦行第 2 页(本章共 6 页)刺三件准备工作及易水送别 第三部分 廷刺秦王(从“既至秦”到“ 约契以报太子也”) 第四部分 行刺失败 “秦王目眩良久” 五、研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导问一: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提示: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展现给我们一个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强大的秦国,秦国的长驱直入给弱小的燕国带来巨大的威胁,可谓是“危在旦夕” 。这是荆轲刺秦的大背景。 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 ,也应了太子丹“ 今秦有贪利
5、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 “日已尽矣” ,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 之仇。 导问二: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
6、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2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 以药淬之”、 “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3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 ,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
7、“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第 3 页(本章共 6 页)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4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歌声由悲凉到慷慨,凝聚着荆轲多么激烈的思想斗争,生与死的搏斗,使重义轻生的英雄也产生了凄凉悲愤的感情。 易水辞诀这一场面的描写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思路提示:易水辞诀场面的描写烘托了悲壮、凄怆的氛围,有力地突现了荆轲重义轻生的主导性格和英雄气概,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5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突出重点:在
8、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 ,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6、分析:易水送别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通过哪些方法渲染的这种氛围? 明确:悲壮。送行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这种特殊的颜色表达了送行者和荆轲一行生离死别的情感;环境描写“风萧萧兮易水寒”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音乐,变徵之声是一种悲凉的声音,让众人“涕泣”,慷慨羽声是一种激愤的声音,让众人“瞋目”“怒发冲冠
9、”,这是对强秦的同仇敌忾。 7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第二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易水诀别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荆轲准备得充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分析:荆轲的准备并不充分,因为他没有等到他的朋友就出发了。秦武阳虽然是个勇士,但年龄尚小,这也许为刺秦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这里太子丹多疑、急功近利;荆轲“怒、叱”反映了荆轲性格中刚烈的一面。 三、背诵易水诀别 四、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
10、几个层次? 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2讨论思考题。明确: 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第 4 页(本章共 6 页)计见秦王(1113 自然段)顾笑武阳(14 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 自然段)倚柱笑骂(18 自然段) 遇难去世(19 自然段) 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 ,读之使人如见
11、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 ,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 恐急 ”, “群臣惊愕”, “尽失其度”, “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 ,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易水送别” 二、谈论:你如何看待荆轲刺秦? 明确:虽然荆轲刺秦王是不符合历史趋势的个人行为,但荆轲的舍生忘死、反抗强暴的精神值得赞扬。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一向为人民传颂,他那壮烈之举,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人们,这是因为刺秦王不是一般的侠义行动,而是反抗强暴侵的正义行动。虽然
12、荆轲曾受到燕太子丹极其优厚的礼遇,其刺秦王的行动,也包含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但这绝不是荆轲刺秦王的主要原因。荆轲为制止强秦侵略六国的壮举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为献身的精神,却鼓舞着后世许多披肝沥胆,为国捐躯的志士,这正是其壮举应该肯定的一面。 三、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舍生忘死 反抗强暴 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进程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为。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四、小结人物形象荆轲:刚烈忠义、有勇有谋、果
13、敢机智、视死如归的侠义之士的形象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樊於期:豪爽慷慨 义勇刚烈第 5 页(本章共 6 页)秦武阳:外勇内怯秦 王:贪婪怯弱五、概括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叙述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强暴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六、主要艺术特点:善于描写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动作。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写事:善于描写场景,渲染气氛叙事波澜起伏、有张有弛、有详有略七、 成语典故 切齿拊心 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 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14、发上指冠 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图穷匕首见 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 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 亦作“悲歌易水” 。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 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15、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义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第 6 页(本章共 6 页)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大意: 燕太子丹善于收养门客,志向是到嬴姓的秦国报仇。要从招募的壮士中百里挑一选杰出的,年深日久后选中了荆轲。君子甘愿为知己者死,荆轲决定离燕国京都赴秦为太子丹报仇。荆轲启程前随行的白色骏马在路上嘶鸣,周围都是一片为其送行的慷慨激昂之气。荆轲的怒发撑起了高高的帽子,豪猛之气冲击着系帽的长丝带。在易水河边为荆轲摆酒设宴以壮行,周围坐席上都是英雄壮士。琴师高渐离以名为筑的乐器奏出悲壮的乐曲,勇士宋义则高唱激人的歌声。岸边上哀风萧萧,易水中寒波淡淡。乐声中的商 调使人悲痛流涕, 羽调的高亢激越则使壮士动容。心中清楚这是一去不归的征程,但会将英明流传于后世。荆轲登车的时候果敢得没有回头后看,高速奔腾的马车朝秦国而去。快速行驶了万里之遥的路程,途中漫长曲折经历上千座城池。当向秦王晋献燕国地图时匕首一现就自然暴露出了刺杀一事,这使秦王嬴政大吃一惊而怔在那里。可惜荆轲的剑术不够精熟,这一举世奇功没能实现。荆轲这个人虽然死去了,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却会千载流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