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望谟县蔗香镇新寨村精准扶贫脱贫规划(20162018年) 为进一步加快蔗香镇新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按时间节点实现脱贫目标,现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特制定望谟县蔗香镇新寨村20162018年精准扶贫脱贫规划。一、基本村情(一)精准扶贫规划背景1、区位。新寨村位于蔗香镇中部,北接本镇平亮村和平洞办,南连蔗香村,西邻坝猫村,东与移民村接壤,距县城28公里,谟蔗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委会设在新寨组,全村国土面积36.01平方公里。地形呈北高南低,最高海拔920米,最低海拔375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
2、,热量充足。2、自然条件。该村地域面积36.01平方公里,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势,地势较陡,山林多、耕地少,全村有一条河横穿而过。最高海拔920米,最低海拔375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热量充足。全村现有耕地面积4810亩(其中水田682亩、旱地4128亩),林地10986亩,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西瓜、火龙果、芒果、玉米、水稻为主。盛产西瓜及火龙果,森林及水资源丰富。- 2 -3、经济条件。该村现辖5个村民小组,2015年年末共有308户,1392人,其中适龄劳动力692人,外出务工486人。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农民现金收入主要还是依靠外出务工收入
3、。村域内虽然有1家皇竹草加工厂,但属私营企业,无大型工厂及成型的规模产业化,村民就业困难,村集体无任何收入。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要增收渠道。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582元。4、贫困程度。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271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9户88人,低保贫困户39户143人,低保户11户33人,五保户5户7人。因自然条件恶劣需异地搬迁24户101人,属于全县9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二)制约因素长期以来,新寨村由于生产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滞后,居住环境条件差,农业产业薄弱,农民收入偏低。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1、基础设施配套差。近年来,虽然加快了水、电、路、讯、房、寨等“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4、六项行动计划建设步伐,该村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通组公路、串户路、通讯设施、人畜用水安全、农村电网等级等方面,仍然离小康目标有很大差距。现全村通车公路已全部覆盖,村辖有1条县道(X660)主线公路贯穿而过,全村通组公路已全部硬化,但串户路只有新寨组、坝尾组硬化完毕,其余的路尧组、纳尖组、纳拉组串户路未实施硬- 3 -化工程。该村现已有移动讯号全覆盖,但个别组信号不稳定,通话质量较差,且目前只有新寨组、坝尾组接收到移动4G信号,其余组都未能收到4G信号。2、主导产业不明显。新寨村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虽然多,但较为零散,种类较杂,规模较小。其中西瓜300亩、火龙果100亩,西贡蕉100亩,
5、芒果50亩,未能形成大规模主导产业布局,加之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农产品产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3、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村域内有一所小学,但由于各种原因已停办学,村里适龄儿童都到蔗香中心小学上学,村里无幼儿园、无文化体育设施、无固定电话,公共服务层次较低。(三)有利条件1、自然资源丰富。该村有一条河流把全村分为两半,贯穿全村,生态环境好,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现有林地面积10986亩、耕地面积近约4800亩,适宜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旅游服务业。2、特色产业有基础。全村现有西瓜300亩,大部分农户都种植有西瓜,每年种植两季,而且种植的西瓜品种成熟较早,抢先上市,个头大、产量高、有名气。高
6、山地区适宜种植油茶、板栗、火龙果等,且火龙果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二荒地多,适宜退耕还草,进行牛、鸡养殖。3、干群同心谋发展。村民善良朴实,大多数人具有强烈的勤劳致富愿望,如果能对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加以引导,帮助- 4 -他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技术培训,支持引导、发展一批产业能人,带动农户自力更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村“两委”班子老、中、青搭配合理,“双带”能力强,群众基础好,思想解放,工作能力强,有魄力,干劲足。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全村呈现出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良好局面。4、政策支持力度大。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按照省委提出的“33668”、“十项行动计划”、“五个一批”工程等
7、一系列脱贫措施,扎实以“五人工作小组”、群众工作服务队为抓手,充分利用“五共”工作法,配套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和扶贫开发政策,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该村被列为全县重点贫困村之一,这是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有望实现基础设施大改善,产业发展大提速,村容村貌大改观,生活水平大提升。二、精准扶贫目标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要求,结合新寨村实际情况,规划到2018年,力争达到以下目标:(一)自然村(组)道路硬化率达100%;(二)农村饮水安全到户率95%;(三)农户砖混房达到90%以上;(四)危房改造率100%;(五)适龄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100%,最低生活保障率100%;(六)村集体
8、经济年收入达5.0万元以上; - 5 -(七)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八)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三、精准扶贫重点任务(一)利用区位优势,加快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建设。(2016年至2018年)1、小康路建设。申报纳尖组、纳拉组、路尧组(路边小寨)的串户路建设项目。补充申报新寨组、坝尾组的串户路维修项目,提升串户路的质量。2、小康水建设。申报纳尖组、纳拉组、坝尾组的人畜饮水项目,提升人畜安全饮水质量。3、小康房建设。申报纳尖组、路尧组大寨的112户房屋立面改造工程。4、小康电建设。让各组基本用电质量和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基本达到小康电的各
9、项要求。5、小康讯建设。计划申报让各组都能连接到光缆,更人效利用到网络宽带。6、小康寨建设。申报新寨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围寨子的防洪河堤、文化体育活动场地、活动室至塞子的便民桥、村庄绿化美化、串户路整治等项目,让村庄更具有布依村寨特色的新农村示范村寨。同时申报建设坝尾、路尧、纳拉3组的村庄环境整治项目,让公路沿线村寨更加优美、整洁。(二)利用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实现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脱贫。实施短、平、快的种养殖项目和中长期的种养殖项目相结合,加快群众增收渠道。- 6 -短期项目:(1)种植项目。西瓜500亩(两季种植)。2016至2017年,充分利用水田、平缓旱地、坡改梯种植西瓜500亩
10、的建设目标。其中:坝尾组200亩,新寨组100亩,纳拉组100亩,路尧组100亩;实现每年增收300万元。力争打造建设高标准精品示范园200亩,实现覆盖农户170户765人。(2)养殖项目。2016-2018年实施每年养殖10000只鸡,其中:路尧组2000只鸡,新寨组2000只鸡,坝尾组1000只鸡,纳拉组2000只鸡,纳尖组3000只鸡;实现年增收50万元。中长期项目:(1)申报养牛项目。拟养殖100头牛,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结合我村实际,让贫困农户加入村委会成立的合作社,然后农户用扶贫资金入股与望谟县双江口养殖场合作,利用养殖场的基地养牛,利益分成,项目可覆盖20户贫困户。(
11、2)计划利用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工程等林业种植项目,种植杉木2000亩,油茶600亩,发展高山用材林和经果林种植,营造生态绿化屏障。(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脱贫。(2016年至2018年)- 7 -申报安全饮水工程、村级道路改造、太阳能路灯、卫生厕所、养殖小区、防洪堤建设、村庄整治、网络线路、文化体育健身场地、机耕道、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加快发展生产,加快增收实现脱贫。1、路网优化。坚持“重点建设、建管并重”的方针,全力改善交通条件,实现村内主要居民点道路全部硬化,其他区域晴雨能通车的目标,彻底解决交通受限,发展太慢的状况。规划到2018年,全村实现组
12、组通串户路,基本实现串户路硬化工程,维修已修串户路。其中受益贫困户74户271人。2、通讯设施。规划到2018年,全村拉通光缆线,移动4G信号全覆盖,其中受益贫困户74户271人。3、饮水安全。采取“项目扶持、管网到组、群众出资、自愿入户”的办法,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到2018年,再兴建蓄水池2个,维修蓄水池3个,铺设水管20000米。基本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安全水目标,其中受益贫困户74户271人。4、民居改造工程。着眼于旅游服务业配套建设,新建民房实施立面改造工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规划到2018年,申报实施纳尖组、路尧组大寨的112户房屋立面改造工程。5、易地搬迁工程。规划到
13、2018年,共搬迁24户贫困户111人。6、小流域治理项目。规划在新寨组、坝尾组、纳拉组小- 8 -河流域实施小流域治理项目,通过坡改梯、开挖排水沟、修建田间道路、增建农田灌溉设施等,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中受益贫困户74户271人。7、农田整治项目。规划在5个自然组实施农田整治300亩,通过坡改梯、开挖排水沟、修建田间道路、增建农田灌溉设施等,全面提高农田质量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中受益贫困户74户271人。(三)全力实施社会事业发展工程1、教育。大力宣传文化教育,使全村形成学习积极,科学推广的良好氛围,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科学就是生产力”的思想意识。大力实施“助学启智”帮扶工程,
14、通过“雨露计划”完成农村“两后”生就业培训30人,资助义务教育、高中、大学贫困学生20人,围绕油茶、蔬菜、果木、畜牧等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6次。2、医疗卫生。完善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配齐配强医务人员。对患有大病需实施救助的贫困人口实施大病救助。3、政策兜底。针对低保户、五保户,计划列入农村低保对象,用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进行兜底保障,解决医疗救助、低保、社会救助等,到2018年,对全村19户44人进行政策兜底。4、阵地建设。大力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和基础设施,美化阵地环境,完善服务功能,配齐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添置办公桌椅。配套建设体育健身器材、农家书屋等,推崇文- 9 -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性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5、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委会以村集体资源为股权,组织致富能手、村组干部、积极分子等成立农村种养殖合作社、劳务服务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集资入股并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向村委平台化、村民股民化、村庄公司化、村务社会化方向发展。-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