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8论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论文关键词自然;真;名教;道;言意之辨 论文摘要陶渊明思想之新与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态度,二是创作态度。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在看待生命问题上。他委运大化,顺其自然表现出超然无惧的清旷风度;在看待生活问题上,他贵身尚生,遗形取神,表现出应物而不累于物的处世风貌;在看待归耕问题上,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超尘脱俗的人格情操;在看待精神问题上,他称心足意,归朴守真,反叛“诗言志” ,表现出体同大化的名士风貌。 陶渊明先儒后道,由儒人道。李长之先生认为陶渊明是“儒家而进入道家”的。陈寅恪先生认为:“惟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
2、即与人自然为一体。 ”“渊明之为人实外儒内道,舍释迦而尊天师者也。 ”同时陶渊明糅合了当时流行的玄学,形成自己鲜明的思想特点。玄学家认为, “自然”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状态,也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治世原则。阅读陶渊明的文学作品,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是陶渊明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 一、委运于自然造化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2 / 8陶渊明重视实际的人生,认为肉体成仙说不足为凭,人总是要死的,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五首其四)。万物终归于空,成仙之说实为荒诞。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有生必有死,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传说中的神仙却无一存在:“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连雨独饮)既然如此,最现实
3、的就是享受恬静、自适的生活:“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饮酒可断绝各种杂念,甚至忘掉上天,这是因为“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听任自然,不矫情,享受生前实际的人生生活。郭象注庄子太宗师说:“死与生,皆命也。无善则死,有善则生,不独善也。故若以吾生为善乎?则吾死亦善也。 ”既然活着已经得到了善,那么死后也可以称善,又何必去追求善呢?“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他鄙弃身后之名,而注重实际优游的人生,体现的是玄学的思想特征。 陶渊明认为形神相依,形灭神亡,否定佛教的形灭神不灭的生死观。 形影神并序中“形”之念身, “影”之念名,都可以归结为“恋生” ,而“
4、形”与“影”现实忧惧的背后,则是对死亡的焦虑。惧怕死亡,而使神为物累,都违背了自然之性、自然之理。如何从这种焦虑中解脱出来呢? 3 / 8甚念伤吾身,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追逐功名,耽溺于任放,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或喜或惧,都会对自然与生命造成伤害。只有“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并序),委于自然造化,听凭于大钧之力,坦然地拥抱生活,淡然地迎接死亡。这是他委运自然、随顺自然的开放、通达的生死观。 二、应物而不累于物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从不同角度、层面上充分肯定了玄学的依循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的只有一次的生命和人生生活的观念。弃官返乡,不为荣名所系,
5、其原因是涵养自己本真之性,很好地保持自己的名声,即:“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人生很难活百岁,岁月又催人老,如不放弃贫富贵贱的迂腐想法,去追逐荣华名利,一旦身殁,皆随之而去,深为可惜。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五)。生命既然如此短暂,那就应该充分享受它,让它充满欢声笑语,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杂诗十二首其一)。贵身尚生,就是要区别身内身外,就是要重视生命,重视4 / 8生活,这就是生存的意义。他的形影神并序中, “形”焦虑的是“身没” , “影”焦虑的却是“名尽” , “影”劝告“形”:不要为了“身”之畅快而任放(竹林名士的追求
6、),冷却了对“名”的热情。 “立善”可以精神不朽,这是济世之志、功名之念,是名教的要求。 “神(自然之道)”主张委运于自然造化,听凭于大钧之力,消释了“形”与“影”的世俗情怀,不为外物所累。生活本身就是极大的幸福,就是享乐和满足自身,何必还要有求于其它呢? 人在三才之中最灵智,陶渊明“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没有去追求声色犬马、耳目口腹的感官享受。张湛继承郭象的“物各有性,性各有极”的个性人格思想,发展了物质享乐的一面,鼓励及时行乐:“夫生者,一气之暂聚,一物之暂灵。暂聚者终散,暂灵者归虚。而好逸恶劳,物之常性。故当生之所乐,厚味、美服、好色、音声而已耳。 ”(列子
7、杨朱注)而归居茅屋“养真”的陶渊明,对物质的态度是“称心而言,人亦易足”(时运并序)。他不为物欲、情欲所缨,是因为他“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劝农)。 既然人是三才中最灵智的,除了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外,必然对精神生活也有所追求。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真实、简淡干净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感生活:“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爱得我娱。岂无他好,乐此幽居。 ”5 / 8(答庞参军并序)“我唱尔言得,洒中适何多。 ”(蜡日)“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与子俨等疏)躬耕之余,喜欢读书、抚琴、饮酒,欣赏
8、大自然美景,并乐于此,安于此,怡然自适。鲁迅先生认为,陶渊明的这种生活态度是不易学的。 “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 ”在日常生活中,他身上确实体现了难得的“自然” 。荣祖肇先生说:“他是很能欣赏自然,服从自然,以及放纵自己身心于自然的陶醉中的。 ”又说:“他自己放纵性情,有时只求个性的适合,决不顾社会的礼教,以及他人批评。” 真正欢乐自适逍遥的人生,最终是要追求实现精神心灵的彻底解放,要遗“形”取“神” 。而遗“形”取“神” ,便要心地闲静虚一,不以物务营心,应物而不累于物,不以物质累形,不以形体累心。这正是玄学人士所希冀憧憬的人生哲
9、学和人生行为的理论准则。 三、质性自然陶渊明退隐归耕的意义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魏晋变易充满篡乱的时代, “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 。他因“久在樊笼里,复6 / 8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为了回归本性(性本爱丘山),故退隐。但是,他退隐的原因是对上古贤德之君羲皇、神农、炎帝之后的封建社会的否定。他认办“三五道邈,淳风日尽”(扇上画赞),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二十首并序其二十)。真淳、朴素的世风不见了,真正的怀德之人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大伪斯兴”(感士不遇赋并序),他于是退隐回归了。 他退隐的动机,身处“大伪斯兴”的时代,虽无力移风易俗,但能做到不同流合污,不把自
10、己人格丧失掉,这就是他弃官的最主要的动机。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到“道丧向千载”(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他奉劝诸位好友, “从我颍水滨” ,随我像许由一样隐居颍水之滨。身处如此时代,他怀念上古的淳朴和三代的太平,认为那是真正人性的世道:“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赠羊长史并序)“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时运并序)陶渊明“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 ,即“桃花源”似的社会。王弼认为上德社会是从宇宙本体“无”中生出的混沌状态。这样的社会一切都处于“朴” 、 “真”之中,也就是在纯粹的“因物自然”中。由此而来,陶渊明认为,上古之时人民最淳朴、最合真性:“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
11、朴含真。 ”(劝农)“他(陶渊明)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和道家宣扬的小7 / 8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 ”陶渊明对黑暗虚伪的世道、人事有其极清醒的认识,因此在退隐中,能忍受饥寒劳苦,总不改其初衷。 “刍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七首其五)。他忧惧的不是饥寒,而是“道(自然)”是否取胜?如果“道”取胜,则笑逐颜开。有“志于道” ,所以不以“恶衣恶食”为耻。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隐居已非个人行为,实际是一种政治态度,是一种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不承认现实政权的合法性。 陶渊明退隐躬耕劳动,认为劳动是人类和社会存
12、在的基本要素,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他的躬耕劳动也具有蔑弃儒家名教的意义。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陶渊明以耦而耕的长沮、桀溺白况,这分明是要走“小人”樊迟学稼的道路。他躬耕南山,对“樊笼”与“自然”两种环境中的不同人际关系有着深切的体会。 “误落尘网中”的诗人, “但畏人我欺”(拟古九首其六),“世俗久相欺”(饮酒二十首并序其十二)。躬耕南山之后,则是“闻多素心人(移居二首其一)。与“素心人”之间的交往,既无豪门的矫情与造作,更无官场上的欺诈与冷漠,有的只是村舍里的质朴、纯真
13、,一切归于自8 / 8然。与他们相交往来的是:“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移居二首其二)而他们“言笑”的话题,也与其生存状况密切相关,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五首其二)。这种山中农民的淡泊淳朴,恰与诗人的自然之本性相契合,他追求的正是这种纯真自得的精神境界。葛晓音先生说:“诗人认为只有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才能欣赏恬静的自然风光,享受纯真的人间情意,并从中领受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 ”他追求质性自然,保持个性舒展,表现出一种超尘脱俗的人格精神。 四、对“诗言志”的反叛陶渊明的创作态度 陶渊明改变功利的创作观念,一变而为娱情称心的创作态度。诗歌由“言志”向“缘情”的转变,这便是“通悦” 。 “通悦” ,在内容上表现为“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