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合培养模式下硕士生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研究欢迎浏览, gdyjs 小编为你提供的一篇关于联合培养模式下硕士研究生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研究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摘要:随着目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日渐增长的研究生数量及培养质量要求。高校之间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逐渐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联合培养模式下,高校之间能够相互合作,不仅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更是提高培养质量、降低培养成本、加快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和方法。关键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教学资源;共享近年来,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在各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间逐渐兴起。虽然培养方案和管理体制尚有待改
2、革,合作机制仍需完善,但该培养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各培养单位之间交流,充分利用优质教学、实验资源,有效提高培养质量、降低培养成本,因此,已逐渐被广大高校和科研单位所认可。1. 联合培养模式下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制订特色培养方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联合培养模式下,对研究生的课程进行改革,废除传统单调的教学方式,围绕培养目标,制定特色培养方案,使课程设置逐渐向前沿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鼓励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开设交叉学科的课程 ,根据专业方向分别采用2+1(高校 2 年,科研单位 1 年)、1+2 等新型培养模式,安排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积极进入兄弟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学习交流,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
3、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鼓励参照国外优秀教学计划,结合各个院校实际情况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逐步实施。采取学分互认制度,鼓励跨校学习。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至少要学习十几门以上的专业课程,才能获得足够的学分进行论文答辩。但每所院校均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学科:理工院校的自然科学学科方面较强,而人文学科则相对较弱;而综合类、师范类院校则更偏重于人文科学学科的发展,自然科学学科发展较差。因此,在研究生修满毕业审核所必须学分的前提下,积极鼓励研究生学习兄弟院校的优质课程、精品课程,通过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跨校课程学习,研究生可以和多位专家、教授进行探讨。由于每位教授的知识结构
4、、学术水平、逻辑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特点等都有各自的特色,因此研究生就可以从多角度吸取专家、教授们的特长,充实自己,形成有益于个人研究力和创新能力的思维能力。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在联合培养模式下,培养单位之间利用互联网,在各个院校图书馆之间建立联系,实现高校之间图书资源共享:一方面,图书馆之间通过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扩大馆藏书量;另一方面可将有限的资金充分加以利用,各个图书馆之间协商购买不同的数据库和期刊,避免重复购置资料造成无谓的浪费,研究生在任何一所高校图书馆均可查阅其他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真正做到图书资源共享。2. 联合培养模式下优秀实验资源共享开放重点实验
5、室,提供良好实验条件。重点实验室是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基地 。通过开放重点实验室,引入大量研究生进行各种实验研究,既可有效利用各院校现有重点实验室资源,减少仪器设备闲置,又可以加强实验技术交流,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联合周边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实践基地。随着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院校的实验资源已不能满足研究生后期教育的需求,因此,更加需要积极吸纳社会资源进行协作办学。在明确导师研究方向的前提下,联合周边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实践基地,以基地为载体,为广大研究生提供实验、实践空间,让学生参与面
6、向生产与科研实际的真实课题研究,给予学生自由发展、自主创新的空间,使其在科研中不断激发自身的创造力。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创造参与科研的机会,引领学生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工作方法,在项目驱动下快速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加大外部优质资源拓展力度,通过联合其他院校、科研院所在教学、科研、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在实现优质实验资源共享的同时,又能够扩大学校影响,促进学校自身发展。3. 联合培养模式下优秀导师资源共享建立导师组制度,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优势。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院校之间通过导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建立导师组制度,以学科带头人为组长,34 名导师为成员,组成导师组指导研究生。
7、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组组长主要负责学科的发展方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梯队,提供研究方向;导师组成员参与研究生的各种实验、学术活动,对研究生进行日常指导,解决一般学术问题;针对疑难问题,由导师组组长和导师组成员共同协商解决。与此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方式,积极选派导师到国内外其他院校进修或开展科研合作,及时获得学科前沿知识和信息。定期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加强导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国内高等学校对于研究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与西方先进国家的研究生培养相比,无论在教育理念上,还是在环境、措施和条件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定期聘请经验丰富的国内外专家通过讲座、会谈等形式进行交流,讲解
8、如何强化导师队伍的自身建设,开阔导师的视野,整体提高导师队伍的水平。联合培养研究生院校之间不定期举办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导师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体会,真正实现优秀导师资源共享。毕业论文相互审核,切实提高论文质量。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严把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的质量关 。邀请联合培养院校专家参与研究生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毕业审核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严把学位论文出口关,在毕业论文审阅过程中,先邀请联合培养院校专家进行指导审阅,再以盲审的形式送往外校审阅,二级把关,确保论文质量。4. 联合培养模式下优秀科研团队建设建立研究生科研团队,鼓励研究生之间交流与合作。学校之间应该积极鼓励研究
9、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帮助建构良好的环境。首先,联合培养院校要为研究生建立能够进行创新研究的科研平台,鼓励研究生进行团队创新、自主创新及师一生合作创新,使研究生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在今后科研工作上有较高的起点和扎实的基础;其次,各院校应积极鼓励研究生加入到其他院校研究生创新团队中去,通过交流,获悉国内外最新研究方向,了解最新研究方法,掌握最新研究动态,充实自身科研实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建立适当奖励机制,促进科研热情。改革原有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引入激励机制,对于各种奖学金的评定与发放,均允许联合院校研究生进行参与。实行滚动淘汰,真正把研究生的学业成绩与其能够得到的待遇紧密结合在一起,即使联合院校的研究生在本校科研平台做出创新性成果,在能够共享知识产权的前提下,也给予一定的奖金作为奖励。对于创新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科研成果丰硕的研究生,可申请高一等级的奖助学金和各类科研创新基金。最后,也要意识到,联合培养研究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联合培养模式下对各种优质教学资源进行共享,不仅可以实现高校之问的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各个院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还可以加强院校之间、导师之间、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整体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降低培养成本,加速我国研究生培养步伐。(责任编辑: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