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绿色物流企业的负外部成本内部化及激励机制研究第 1 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物流作为企业和社会的“第三利润源泉”,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据2014-2015 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4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 213.5 万亿元,2000-2014 年中国物流总值及同比增长如下图 1.1 所示,从 2000 年到 2014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复合增长 19.75%,表明了我国物流系统中各环节货物运输价值的增长远远大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物流需求巨大。 从 20 世纪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球特
2、大城市中大气污染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的城市就有 20 多个。资源储量枯竭,能源存量不足,大气臭氧层空洞增大,地球生态系统失衡,空气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明显。物流体系中各环节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越发严重,运输、包装、仓储、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产生的废气污染、噪声污染、交通拥堵、包装垃圾等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些表现称为负外部性,这些负外部性给环境的治理增加了难度1。因此以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的低碳经济迅速向社会各领域渗透,绿色物流应运而生2。 绿色物流不仅注重成本的降低,更注重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绿色化发展。从环境的角度重新构造绿色的物流体系,将高效地利用资源和
3、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提高从生产到废弃、回收的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效率,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不断反馈和循环已成为新时期物流管理发展的趋势3。 为响应社会保护环境的号召,达到绿色环保和高效节能的要求,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绿色经济,提出在满足经济利益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高度和谐和统一。绿色物流的发展既要满足客户最基本的服务需求,又要在高效化、绿色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创造商品的效益,切实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发展绿色物流,促进物流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绿色物流成为物流发
4、展的风向标。国外学者对绿色物流的描述没有统一的定义,H.J. eng Dong,ark Pagellb11(2011)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如何决策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中企业短期目标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目标,实施应对短期经济压力的新模式供应链管理。G.Marchet, Marco Melacini12(2014)等人对 1994 至 2011 年发表的 72 篇文章进行研究和整理,指出目前虽然有大量学者对环境可持续发展在物流企业决策中的重要影响进行探讨,但主要是基于案例分析和调查,模拟分析和建模方面的研究较少。.第 2 章 物流负外部成本及内部化概述2.1 物流的负外部性外部性的概念是由马歇尔和庇古
5、在上个世纪初提出的,主要是指经济活动中的某个个体(例如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在自身进行活动时对其他非活动中的个体利益造成某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种可能带来利益或带来损失的影响与经济活动中的个体意识无关,只是一种经济行为在进行时对另一种经济行为产生的“附加”效果,是非市场性质的。根据影响的积极程度可以划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正外部性主要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个体对其他非经济活动中的个体带来的积极影响,这种影响对其他个体而言是有利的;负外部性主要是指指经济活动中的个体对其他非经济活动中的个体带来的消极影响,这种影响对其他个体而言会造成损害,但造成这种损害的主体却没有支付相应的成本。这种负外
6、部性使得社会不能实现最有效的生产,经济市场也不能实现经济的最优化配置。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均会产生外部性。因燃料的大量消耗会产生大气污染,运输工具在行驶过程中也会产生交通拥堵、噪声污染等,而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将会造成物流运输的成本损失。对于仓储管理较差的企业,因保管和管理不善导致的货物损坏、腐烂变质、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均是负外部性的表现,而一旦这种负外部性产生,一般都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仓储外部性需要格外关注。2.2 绿色物流及负外部成本物流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进步并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噪声污染、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
7、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产生的代价一般不通过市场价格体现在财务成本上,而是一种非市场成本,表现在对他人、对环境产生的成本和代价。然而,在通常情况下,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者并不需要承担这些非市场成本的责任,而且这些成本和代价也没有形成正规的市场化机制,因此,我们通常称这些成本为外部成本,这些外部成本的形成使得物流市场不能更好的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因此,为了降低物流活动的外部性,我国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减缓全球资源消耗作为首要发展目标,因此,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活动的绿色物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非绿色化的企业物流相比,绿色企业在理论研究、活动主体、物流范围以及最终目标等方面有其独特性
8、,主要表现在:(1)绿色物流在理论研究的内容上更为广泛,不仅包含了传统物流的理论基础,还涵盖了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2)绿色物流中活动主体的范围更大,其中不仅包含了专门从事物流的主体,还包含了整条供应链上从事生产、制造以及销售的企业,甚至还包含了非供应链上的各级别的行政管理部分。(3)绿色物流的范围界定更宽泛,既要对产品的实施绿色化生产,又要对物流操作环节以及管理活动实施绿色化。(4)可持续性发展是物流绿色化的最终目的,物流企业实施绿色化的目标不仅是追求经济利益,更要实现与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高度和谐和统一。 绿色物流的发展会将循环经济的方法与物流相结合,更好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
9、时注重物流负外部性的抑制,而解决外部性的思路就是将负外部性转化为外部成本并实现内部化。.第 3 章 绿色物流企业负外部成本的核算 193.1 物流企业负外部成本核算的意义 . 193.2 物流企业负外部成本核算方法 . 193.2.1 人力资本法 193.2.2 支付意愿法 203.2.3 防护费用法 213.2.4 旅行费用法 213.3 绿色物流企业运输负外部成本的核算 . 223.4 绿色物流企业包装负外部成本的核算 . 283.5 本章小结 29第 4 章 绿色物流企业负外部成本内部化及激励模型构建 314.1 基于激励机制的绿色物流企业负外部成本内部化问题 . 314.2 基于激励机
10、制的绿色物流负外部成本内部化模型思路 . 324.3 基于激励机制的绿色物流负外部成本内部化模型构建 . 334.4 本章小结 40第 5 章 绿色物流负外部成本内部化及激励机制实证研究 415.1 实例背景介绍 . 415.2 负外部成本的计算 . 435.3 基于激励机制的绿色物流企业负外部成本内部 485.4 本章小结 57第 5 章 绿色物流负外部成本内部化及激励机制实证研究5.1 实例背景介绍以某地区从事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为例,企业目前的员工数为 200 人,企业运营的投资额为 200 万元,企业运量为 4600 万吨公里。该物流企业承担为某工厂配送车灯的运输服务,企业运输车辆的类型
11、为 16m 牵引翼展式运输车、16m 集装箱运输车、16m 平板车以及 21m 平板车四种,企业各项运营费用见表 5.1。运输物品为某车型前大灯,车灯的包装采用塑料薄膜和瓦楞板作为包装材料,通过满吉箱进行运输,每个满吉箱可装载两层,每层通过瓦楞板固定,可装载 5 个车灯,每层间采用瓦楞纸隔衬进行分隔,单个满吉箱包装详情如图 5.1 所示。其中,塑料薄膜和瓦楞板为一次性包装,满吉箱为可循环利用包装器具。 根据第三章绿色物流企业负外部成本的核算可知,绿色化的物流企业需承担企业负外部性所造成的损失,将负外部成本内部化,因此需对实施绿色物流的企业进行负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计算。由于物流企业的活动较多,造成
12、的负外部性也较广泛,造成核算的困难,因此本文针对运输和包装两类活动来核算物流企业的负外部成本。 .总结物流作为商品流通的物质载体,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物流的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主要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但由于核算体系的不完善,使得这部分损害难以衡量和承担。本文在政府的激励机制下,通过对物流企业实施绿色物流,将负外部性转化为负外部成本,并体现在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由企业负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物流负外部性、绿色物流、交通运输负外部成本、负外部成本内部化及激励机制等相关内容的研究,指出在可持续发展
13、政策下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必要性。虽然物流企业在绿色化的过程中可以将负外部成本内部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是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逐利益最大化,因此再实施绿色物流的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会存在博弈,本文针对不同情况对其进行了分析。2.本文通过研究前人对负外部性成本的核算,结合本文针对的物流企业,构建了以运输和包装为主要负外部成本的物流企业负外部成本的核算标准,将大气污染、交通事故、噪声污染以及包装等负外部性定量计算成负外部成本,为绿色物流企业负外部成本内部化打下基础。3.基于负外部成本的计量,以政府的激励机制为推进动力,根据企业运营和政府补贴的先后关系构建了先运营再补贴和先补贴再运营的激励模型,实现了绿色物流企业的负外部成本内部化。4.以某地区物流企业为例,将绿色物流企业的负外部成本进行核算,对企业在两种激励模式下的市场价格、实施绿色物流的资金投入、运输量、政府补贴之间的关系进行和定量分析,同时利用 MATLAB 编程,清晰直观的展现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变化情况,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