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会计准则 16 号-政府补助慈溪市财政局继续教育-企业会计准则培训企业会计准则 16 号-政府补助主讲:陈振明制定背景企业经营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得到政府给予的补助,与那些未能得到补助的企业相比,政府补助无疑会增加企业的收益或资产,甚至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为了使报表使用者清晰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必要将政府补助对企业的影响单独核算并充分揭示。制定背景企业会计制度中专门设置了“补贴收入”会计科目,规定该科目用来“核算企业按规定实际收到的补贴收入(包括退还的增值税) ,或按销量或工作量等和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 ”企业收到的先征后返增值税,计入补贴收入;按
2、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应于期末,按应收的补贴金额,计入补贴收入。制定背景如属于国家财政扶持的领域而给予的其它形式的补助,企业应于收到时,计入补贴收入。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国已有的规定还不够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为了更好地应对世贸规则提出的要求,提高政府补助信息的透明度,也为了便于企业操作,财政部制订了专门的政府补助会计准则。 主要内容一、政府补助定义和基本特征二、政府补助主要形式与分类三、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四、新旧会计准则比较一、政府补助定义和基本特征(一)政府补助的定义(第 2 条)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
3、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政府包括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政府组成部门(如财政、卫生部门) 、政府直属机构(如税务、环保部门)等。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类似组织也在此范围之内。政府补助是无偿的、有条件的。 一、政府补助定义和基本特征(2)(二)政府补助的基本特征1、政府补助是无偿的政府向企业提供补助属于非互惠交易,政府并不因此享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未来也不需要向政府以提供服务、转让资产等方式偿还。2、政府补助通常附有条件的1)政策条件,符合政府补助的政策规定企业只有符合政府补助政策的规定,才有资格申请政府补助。符合政策规定不一定都能够取得政府补助;不符合政策规定、不具备申请政府补助资格的,不能取
4、得政府补助。 2)使用条件,符合政府补助规定的用途企业已获批准取得政府补助的,应当按照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一、政府补助定义和基本特征(3)(二)政府补助的基本特征3、政府资本性投入不属于政府补助政府以投资者身份向企业投入资本,享有企业相应的所有权,企业有义务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政府与企业之间是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属于互惠交易。政府的资本性投入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均不属于政府补助的范畴,如在补助时规定作为”资本公积”处理的专项拨款等4、向出口企业退还的增值税不属于政府补助税法规定,增值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出口环节免征增值税退回出口货物前道环节所征进项税额二、政府补助主要形式与分类(1)(一)政府
5、补助主要形式1、财政拨款,是政府无偿拨付给企业的资金,通常在拨款时明确规定了资金用途。如:财政部门拨付给企业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安置职工就业而给予的奖励款项;拨付企业的粮食定额补贴;拨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费等。二、政府补助主要形式与分类(2)(一)政府补助主要形式2、财政贴息,是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财政贴息主要有两种方式:(1)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2)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受益企业按照实际发生的利率计算和确认利息费用
6、。 二、政府补助主要形式与分类(2)(一)政府补助主要形式3、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 、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4、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比如,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天然起源的天然林等。 二、政府补助主要形式与分类(3)(二)政府补助分类(第 3 条)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三、政府补助会计处理(1)(一)政府补助的确认(第 5 条)同时满足下列条
7、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2、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二)政府补助的计量(第 6 条)1、货币性资产 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1)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拨付的补助,通常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2)确凿证据表明是按固定定额标准拨付的,如实际销量储备量与单位补贴定额计算的补助,可以按应收的金额计量三、政府补助会计处理(2)(二)政府补助的计量(第 6 条)2、非货币性资产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1)如该资产附带有关文件、协议、发票、报关单等凭证注明的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不大的,应当以有关凭证中注明的价值作为公允价值;(2)如没有注明价值
8、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但有活跃市场的,应当根据有确凿证据表明的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3)如没有注明价值、且没有活跃市场、不能可靠取得公允价值的,应当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名义金额为 1 元如取得天然林等生物资产。三、政府补助会计处理(3)(三)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第 7 条)-应先确认为一项负债(递延收益科目),自相关资产形成并可供使用时起,在该项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科目)-名义金额计量的,按 1 元计入资产和当期损益-在使用寿命结束前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的当期损益-
9、政府补助返还时 (1)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2)不存在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三、政府补助会计处理(4)(三)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一项负债(递延收益科目);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科目) -政府补助返还时,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三、政府补助会计处理(5)例 12007 年 1 月,天上公司研发一环保产品并获得专利。为了支持环保企业发展,主管部门研究决定:(1)向该企
10、业拨款 80 万元,其中:20 万元为补偿前期研发费用,60 万元用于购置生产设备、扩大生产;(2)销售节水环保产品每件定额补助 20 元。2 月,该企业收到主管部门拨款 80 万元。当月,该企业购置的设备安装、调试后投入生产。资产价值 60 万元假设设备使用期为 5 年,采用直线法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3 月至 12 月,每月实际销售 400 件12 月,因技术更新产品升级,将该设备出售,售价 45 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因素)三、政府补助会计处理(6)会计处理如下: 1)2 月,收到时:借:银行存款 800 000贷:递延收益 600 000营业外收入 200 0002)递延收益分配时(每月
11、按折旧额计算):借:递延收益 10 000 (60/5/12)贷:营业外收入 10 0003)3 月份销售 400 产品件时:借:其他应收款 8 000贷:营业外收入 8 000 (412 月略)4) 12 月,设备出售结转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时:借:递延收益 500 000 (600 000-100 000)贷:营业外收入 500 000三、政府补助会计处理(7)例 2天上公司于 2001 年 1 月 10 日收到财政技改拨款 500 万元,用于购卖设备。当月末购置、安装完毕,实际成本为 600 万元,100 万元由企业自行负担。该设备预计使用寿命 5 年,预计净残值为 0 元,采用年限平均法
12、计提折旧。设备在 2005 年 2 月 1 日出售,取得价款 150 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天上公司作会计处理如下:三、政府补助会计处理(8)1、2001 年收到财政拨款时,确认政府补助借:银行存款 5000000贷:递延收益 50000002、设备购置、安装完毕时借:固定资产 6000000贷:银行存款 6000000(实际安装时应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三、政府补助会计处理(9)3、自 2001 年 2 月起计提折旧、分摊递延收益计提折旧 ( 600/5/12=10 万元)借:制造费用 100000贷:累计折旧 100000分摊递延收益(500/5/12=8.3333)借:递延收益 83
13、333贷:营业外收入 83333以后年份依此类推。三、政府补助会计处理(10)4、2005 年 2 月 1 日出售设备,转销递延收益余额出售设备时: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0累计折旧 4800000贷:固定资产 6000000借:银行存款 150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0营业外收入 300000转销递延收益余额借:递延收益 1000000贷:营业外收入 1000000三、政府补助会计处理(11)例 3 2006 年 1 月 1 日,慈溪印染厂为建造一项环保工程,向银行贷款 500 万元,期限 2 年,年利率 6%。当年向政府部门提出财政贴息申请。经审核同意按实际贷款金额的
14、3%给予财政贴息补助,共计 30 万元,分两次支付。06 年 12 月收到贴息资金 12 万元。07 年 7 月 1 日该工程完工,收到第二笔贴息资金 18 万元。该工程预计使用寿命 10 年。作会计分录如下:1、06 年收到财政贴息时,确认政府补助:借:银行存款 120000贷: 递延收益 120000三、政府补助会计处理(12)2、07 年收到财政贴息时,确认政府补助:借:银行存款 180000贷: 递延收益 1800003、07 年 7 月份开始分配递延收益:借:递延收益 2500贷:营业外收入 2500300000/10/12=2500 (按折旧计算分配)四、 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一、核算范围缩小:取消了对捐赠行为的规范二、明确了计价原则: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原准则全部按成本计价)三、统一了会计处理: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分别处理: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计入当期损益。谢谢大家不当之处多多关照 陈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