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3 专题七 7.23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苏教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78452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3 专题七 7.23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3 专题七 7.23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3 专题七 7.23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3 专题七 7.23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3 专题七 7.23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课时作业 23 专题七 7.23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2017广东广州模拟可逆反应:2NO 22NO O 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2;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 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用 NO2、NO、O 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 221 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BC D答案:A 解析:此题列出了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各种可能情况,应从平衡状态的两个重要特征上判断

2、(1) v(正) v(逆),(2)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符合特征(1);表示的都是正反应方向;说明了反应中各物质的转化量的关系;NO 2是红棕色气体,颜色不变时说明 NO2的浓度保持不变,符合特征(2);中若是恒容条件,则 始终不变;若恒压条件,则 随反应而变;也说明符合特征(2)。故能说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22017四川绵阳一诊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的硫的回收:SO2(g)2CO(g)2CO 2(g)S(l) HvbD在 T2和 n(A2)不变时达到平衡,AB 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 cba答案:D 解析:若 T2T1,由图像可知,温度升高,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大,说

3、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 错误;根据图像可知,a、b、c 各点中 B 的起始物质的量依次增大,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增大一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或浓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则达到平衡时 A2的转化率大小为 aT1,达到平衡时 b、d 点的反应速率为 vdba,D 正确。42017山西大学附中模拟在 10 L 密闭容器中,A、B、C 三种气态物质构成了可逆反应的体系;当在某一温度时,A、B、C 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C 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甲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04 min 时,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2 mol

4、L1 min13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c Cc2 A c BC由 T1向 T2变化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A 解析:根据题图甲知,随着反应的进行,A 和 B 的物质的量减少,C 的物质的量增大,则 A 和 B 是反应物,C 是生成物,反应过程中,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A、B 和 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41.6)(1.61.2)(0.40)211,当反应达到 T3时,再升高温度 C 的含量降低,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A(g)B(g)C(g) Hv 正C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0.6

5、4 mol A 和 0.64 mol B,平衡时 n(C)” “”或“ 增大 (如下图所示) B解析:(2)在 20 min 时,未达到平衡状态,且 CO2和 H2O 的化学计量数相等,所以20 min 时 v 正 (CO2)80 min 时 v 逆 (H2O)。相当于加压,平衡右移,所以 CO2的转化率增大。30 min: (NH3) 100%20%,70 min: (NH3) 0.10 0.06 2 mol0.40 mol100%30%。 0.10 0.04 2 mol0.40 mol10在一个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高温下发生反应:Fe(s)CO 2(g)FeO(s)CO(g)。其

6、中 CO2、CO 的物质的量(mol)随时间(min)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反应在 1 min 时第一次达到平衡状态,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3.2 g。用 C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 v(CO2)_。(2)反应进行至 2 min 时,若升高温度,曲线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3 min 时再次达到平衡,则 H_0(填“” “”或“”)。(3)5 min 时再充入一定量的 CO(g),平衡发生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写字母编号)。a v 正 先增大后减小 B v 正 先减小后增大7c v 逆 先增大后减小 D v 逆 先减小后增大表示 n(CO2)变化的曲线是_(填写图中曲线的字母编号)。(4

7、)请用固态物质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_。答案:(1)0.1 molL 1 min1 (2)(3)c b (4)Fe(或 FeO)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或固体总质量保持不变解析:(1)FeFeO,固体质量增加 3.2 g,说明生成 FeO 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 v(CO2) 0.1 molL 1 min1 。0.2 mol2 L1 min(2)由于建立新平衡时 CO 物质的量增加,可知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吸热,即 H0。(3)充入 CO,CO 的浓度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之后逐渐减小;5 min 时 CO2浓度不变,正反应速率不变,充入 CO 后,平衡逆向移动,CO 2的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