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货币银行学简答论述题.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770676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简答论述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货币银行学简答论述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货币银行学简答论述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货币银行学简答论述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货币银行学简答论述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简答题1什么是货币的本质特征?它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主要功能?答: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的规定。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以下五种职能:(1)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段职能;(3)贮藏手段职能;(4)支付手段职能;(5)世界货币职能。2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答: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首先,由于币制相对稳定,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能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其次,信用关系不受币值波动的

2、影响,促进信用的发展;再次,各国货币含金量的比率相对稳定,外汇市场也比较稳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保证了对外贷款和投资的安全性。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两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第一,这两种货币制度没有铸币流通,失去了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可能性;第二,银行券不能兑换自由黄金,一旦过多就会贬值;第三,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本国货币制度依附于外国货币制度,一旦外国货币制度动摇,本国货币制度也必然动摇。3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地划分货币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答: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

3、响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什么是货币制度?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答: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其构成要素有:(1)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2)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3)金准备制度。5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试举例说明之。答: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指在双本位制下,当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被熔化或输出国外

4、,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举例:例如金银法定比价为1:15,而市场比价则为1:16,此时黄金的市价较高,这时,金币的持有者将会熔化金币到市场上去兑换白银,一经熔化,即可赚回1两白银,这样市场上持有金币的人越来越少,而白银的流通越来越多,金币会退出流通领域。反过来,若市场金银比价为1:15而法定比价为1:16,白银市价高于法定比价,市场上的银币会退出流通领域。这种现象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论述题1 “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币”的论断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是否正确?为什么?这一论断有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含义?这一论断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是正确的。原因在于:在金属货币制度

5、下,货币既有名义价值,又有实际价值,通过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比较,公众的相机抉择机制使货币贮藏手段职能有效地发挥货币流通调节器的功能,即货币数量偏少,货币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时,原先处于贮藏状态的货币将重新进入流通领域,流通中的货币将自动增加,而在货币数量偏多,货币名义价值小于实际价值时,一部分货币将退出流通进入贮藏状态,流通中的货币自动减少。由此,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贮藏手段职能的发挥是的货币具有自我调节机制,即货币过多时会自动减少,过少时会自动增加,从而使得流通中的货币恰好满足流通的需要。而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只有名义价值,失去实际价值,在货币过多时,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下降都会使公

6、众产生货币购买力将日益减少的预期,从而促使公众加速出让手中的货币,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流通中的货币总量(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不是减少而是增加。而在货币过少时,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上升都会使公众产生货币购买力会日益提高的预期,从而会促使公众推迟货币的支付,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流通中的货币总量(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不是增加而是减少。由此,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失去自我调节机制,而是多时愈多,少时愈少,即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币。这一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经济的波动,而不是减缓。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避免不不要的经济波动,尤其是源于中央银行等的外部冲击,要求中央银行必

7、须有效控制货币供给,保持货币价值的稳定,避免货币过多或过少现象的出现。2试总结劣币驱良币规律的发生机理,并运用这一机理解释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情况。劣币驱良币规律是指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会退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这一现象称之为劣币驱良币规律,因是英国人格雷欣所发现和最早阐述的,所以又称之为格雷欣法则。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其发生机理为:(1)良币与劣币的确定: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既有名义价值,又有实际价值,公众根据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比较,区分出良币与劣币,即实

8、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为良币,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为劣币。(2)存在官方的兑换保证:官方承诺按规定的比例即官定比价保证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3)时间的推移使得官方比价与市场比价之间出现差异,假定出现官定比价低于市场比价的情况,公众将使用劣币按照官定比价从官方兑换良币,并在市场上按照市场比价交换成劣币,并将这一行为持续下去,最终,导致良币被收藏或熔化,退出流通,流通中仅存在劣币。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由于信用货币没有实际价值,仅有名义价值,货币赖以流通的基础是信誉或评价,因此判断货币良、劣的标准不再是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对比,而是公众的评价或货币的信誉,评价好、信誉高的货币为良币,评价差、信誉低

9、的货币为劣币;另一方面,在货币失去实际价值的同时,也不再存在政府的兑换保证,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即确保货币能够购买到其所载明的价值量,公众在流通中更愿意持有和使用良币,劣币将退出流通。第三章 信用与利率机制六、简答题1银行信用有什么特点?(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债务人主要是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工商企业和个人。 (2)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从产业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 (3)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动过规模投资,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 2商业信用有什么特点?(1)商业信用与特定商品买卖相联系 (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的经营者 (3)商业信用的供求与经济景气状态一致3试

10、比较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并阐明判断货币政策松紧的标准。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息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真实利率,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物价变动率。判断货币政策松紧的标准应该是实际利率,原因在于:(1)在信用行为中,衡量债权人的收益和债务人的成本的合理指标应该是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在资金融通行为中,债权人除了获得名义利率的报酬外,还遭受或面临来自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对收益的侵蚀,作为交易的对方,债务人除了支付名义利率的成本外,其债务负担会因为物价上涨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免。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债权人收到的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货币相对比较廉价。在通货紧缩背

11、景下,情况恰好相反。(2)在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即经济景气相对高涨时,债务人面临比较乐观和宽松的经营环境,获取收入的能力相对较强,因而清偿债务的能力相对较强;在经济面临通货紧缩即经济景气相对低落时,债务人面临比较困难或紧张的经济环境,获取收入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而清偿债务的能力相对较弱。4简述利率的风险结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在利率的风险结构决定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1)违约风险。债券发行人可能违约,即不能支付利息或在债券到期日不能清偿面值,这是债券所具有的风险,它影响着债券的利率。(2)流动性。影响债券利率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债券的流动性。流动性越强,利率越低。(3)所得税因素。税收使国债的预期

12、收益率下降。享受税收优惠待遇的债券的利率低于无税收优惠的债券利率。5简述凯恩斯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是决定利率的因素。货币供给是一个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控制;货币需求则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的动机包括:(1)交易动机(2)谨慎动机(3)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与收入成正比,合起来可用 L1(y)表示,投机动机可用 L2(r)表示。货币需求 Md=L1(y)+L2(r) 。由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可以决定均衡的利率水平,即由 Ms=L1(y)+L2(r)决定 r 的水平。论述题1如何评价三种利率决定理论?(古典学派的真实利率理论、流动性偏好利

13、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它是从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认为利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储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利率水平高低就取决于投资与储蓄的交互作用。这一理论忽视了任何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这是不恰当的,也不符合实际情况的。(2)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在当前利率下存在货币的超额需求,即货币供不应求,则利率将要上升。反之,下降。这一理论完全否定了实质因素的影响,也是不符合实际的。(3)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综合了前两者的观点,认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应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利率是可贷资

14、金的价格决定于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它弥补了古典利率理论的不足,把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考虑了进去。2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有哪些?(1)平均利润率。理论上贷款利率不应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2)银行成本。要保持合理的利差,银行才有利润可赚。(3)通货膨胀预期。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期间,利率水平有很强的上升趋势;而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时,利率水平也将下降。(4)中央银行政策。中央银行运用某些政策工具通过银行影响可供贷款。当中央银行想要刺激经济时,将采取措施以鼓励银行增加可供贷款数量时,利率下降。中央银行要限制经济活动时,将采取迫使银行收回贷款的措施,利率上升。(5)商业周期。利率的波动表现出很

15、强的周期性,在商业周期扩张阶段上升而在经济紧缩阶段下降。(6)借贷资金供求状况。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市场利息率一般是在借贷资金市场上由资金的供求双方协商确定。供大于求,利率低;反之,利率高。(7)政府预算赤字。如果其他因素不变,政府预算赤字增加则利率上升。(8)国际利率水平。通过两条渠道实现:一是国际信贷渠道;二是国际贸易渠道。第四章 金融市场简答题1 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功能(1)融通资金功能;(2)资源配置功能;(3)宏观调控功能;(4)经济“晴雨表”功能2 货币市场的构成及内容货币市场的构成及内容(1)同业拆借市场;(2)票据贴现市场;(3)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4)短期债券市场;(

16、5)债券回购市场3 资本的构成及内容资本的构成及内容(1)股票市场;(2)债券市场;(3)基金市场4 投资基金的定义及种类投资基金的定义及种类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受益凭证,将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业管理人员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者的一种金融中介机构。投资基金种类包括: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两种。七、论述题1 基础性金融市场的构成及内容基础性金融市场的构成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一)货币市场(1) 同业拆借市场;(2) 票据贴现市场;(3) 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4) 短期债券市场;(5)债券回购市场(二)资本市场(1) 股票市

17、场;(2) 债券市场;(3)基金市场(三)外汇市场(1) 即期市场;(2) 远期市场;(3) 掉期市场;(4) 择期远期市场2 金融衍生交易的工具的种类及特征 金融衍生交易的工具的种类包括金融远期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和金融互换市场(一)金融远期市场金融远期市场是指交易双方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日期按照事先商定的价格,以预先确定的方式买卖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金融远期合约有远期外汇合约和远期利率协议等。(二)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货是指在特定的交易场所通过竞价方式成交,承诺在未来的某一日或期限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某种金融商品的合约交易。金融期货包括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

18、和黄金期货。(三)金融期权市场金融期权是指期权购买者在支付一笔较小的费用后,就获得了能在合约规定的未来某特定时间,以协定价格向期权出售者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商品的权利。金融期权的特点是:合约的标准化;保证金制度;对冲与履约;头寸限制等。(四)金融互换市场金融互换的特点是:互换的期限灵活,能满足交易者的非标准化需求,可以套期保值。第五章 金融机构六、简答1如何理解金融机构在各国社会经济中的主要功能? 金融机构的功能主要有:(1)提供支付结算服务。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支付结算服务是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目前对市场支付结算服务一般都是由可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提供,其中商业银行仍是最基本

19、的提供支付结算的金融单位。(2)融通资金。融通资金是指金融机构充当专业的资金融通媒介,促进社会闲置资金向生产性资金转化。这是所有金融机构所具有的基本功能。金融机构通常采用发行金融工具的方式融通资金。(3)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便利。金融机构通过规模经营,能够使投融资活动最终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交易成本来进行。提供金融便利功能是指金融机构为各融资部门提供专业性的辅助与支持性服务。(4)改善信息不对称。金融中介机构通过自身的优势,能够及时搜集、获取比较真实完整的信息,据此选择合适的借款人和投资项目,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专业化的监控,从而有利于投融资活动的正常进行,并节约信息处理成本。(5)风险转

20、移与管理。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各种业务、技术和管理,分散、转移、控制、减轻金融、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各种风险。 2国家金融机构体系一般由哪些金融机构? 国家金融机构体系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里存在的各种金融机构及其彼此间形成的关系。各国的金融机构体系虽各有特点,但在种类和构成上基本相同。国家金融机构主要由管理性机构、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三大类构成。(1)管理性机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管理、监督职能的机构。目前各国的金融管理性机构,主要构成有四类:一是负责监管存款货币银行的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二是按分业设立的监管机构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是金融同业自律组织如行业协会,四是社会性公

21、律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其中,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通常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位置。(2)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是指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证券交易与发行、资金管理等业务,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如各种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商业性保险公司、投资银行、信托公司、投资基金、租赁公司等。(3)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专门配合宏观经济调控,根据政策要求从事各种政策性金融活动的金融机构。这类金融机构的建立旨在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发展需要建立了相关的政策性金融机构。3简述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经历的阶段。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是以中央银

22、行为核心、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为特点。这一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1)1948-1953年:初步形成阶段。1948年12月1日,在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它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开始。(2)19531978年: “大一统” 模式下的金融体系。这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办法为主的单一的国家银行体系。这个模式的基本特征为: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惟一一家办理各项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功能于一身,其内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资金统收统支。(3)19791983年 9月:改革初期。打破长期存在的人民银行一家金融机构的格局,恢复

23、和建立了独立经营的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与人民银行一起构成了多元化银行体系。(4)1983年9月1993 年:初具规模阶段。 1983年起在金融机构方面进行了如下改革: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专设中国工商银行,承办原来人民银行负责的信贷及城镇储蓄业务;增设交通银行等综合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区域性银行;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5)1994年至今:新型金融机构体系的建设阶段。1994年确定了金融体制的改革目标:建立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之下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了国家开发银

24、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在政策性业务分离出去之后,原国家各专业银行开始逐渐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井建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层次商业银行体系。目前这一新的金融机构体系正处于完善的过程之中。七、论述题 1试析金融机构存在的原因:(一)处理信息问题的竞争优势。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巨大交易成本限制了信用活动的发展,阻碍了金融市场正常功能的发展。然而,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银行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由于间接融资机制的相对优势,使其显得比借贷双方直接融资和通过金融市场融资交易更有效:(1)信息揭示优势。(2)信息监督优势。(3)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优势。(二)业务分销和支付优势。金融

25、中介的另一个传统核心竞争力是其业务分销和支付系统,基于它们庞大和昂贵的分支机构网络,形成有效的市场进入壁垒。(三)风险转移优势。实现两种转移:(1)流动性风险转移。(2)信用风险转移。2理解金融经营制度的历史演变,对比分析具体的金融经营模式。2金融分业、混业体制的利弊分析。(一)分业经营的优势:(1)分业经营能隔离银行业与证券业风险。(2)分业经营有利于竞争。(3)分业经营能防止通货膨胀。(4)分业经营有利于宏观监管。(5)金融市场不完善适合分业经营。(二)混业经营的优势:(1)分业经营所界定的单一业务空间使商业银行资产经营缺乏灵活性和内部经营损益的互补机制,而资产的单一化在限制商业银行发展的

26、同时,也导致经营风险的高度集中,极大的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2)随着金融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分业经营体制使商业银行囿于效益日益低下的传统业务,经营缺乏灵活性,严重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性。(3)从客户角度看,分业经营市客户失去了享受全面、便捷的综合化服务的可能,增加了客户的交易成本。(4)严格的分业经营一方面激发金融创新,而另一方面却又严重阻碍金融创新的发展。第六章 商业银行 简答题1影响资本需求量的因素2 (1) 国家及银行所处地区的经济形势;( 2) 银行信誉的高低;(3) 银行负债结构; (4) 银行资产质量;(5) 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规模。2商业银行的职能(1)信用中介职能;(2

27、)支付中介职能; (3)信用创造职能; (4)金融服务职能。3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1)资本是银行存在的先决条件;(2)资本是客户存款免受偶然损失的保障;(3)资本是银行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4巴塞尔新协议的主要内容(1)最低资本要求;(2)监管审核;(3)市场约束。5商业银行主要资产业务(1)票据业务。包括票据贴现和票据抵押贷款业务。(2)贷款业务。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最主要资产业务,包括担保贷款、消费贷款和公司业务贷款等。(3)证券业务。包括有价证券抵押贷款和有价证券投资两种。6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而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1)无

28、风险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为客户办理支付、进行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各项业务。包括:汇兑业务、结算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银行卡业务、咨询业务等。(2)有风险表外业务,包括: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承诺和与金融衍生交易。7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在不损失价值的情况下的变现能力,是一种足以应付各种致富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包括:(1) 资金汇集法;(2) 资金匹配法;(3) 缺口监察法。8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1)盈利性原则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基本方针,能否盈利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是商业银行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因。(2)安全性

29、原则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受损失的可靠程度。(3)流动性原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在不损失价值的情况下的变现能力,是一种足以应付各种致富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包括:资金汇集法;资金匹配法;缺口监察法。9 抵押贷款与质押贷款的异同相同点:都是担保贷款的一种。不同点:(1) 定义不同。(2) 方式不同。抵押贷款不转移财产,质押贷款转移财产。七、论述题试述贷款风险的种类及如何防范或进行贷款保护?贷款风险的种类有:(1) 信用风险。(2) 市场风险。(3) 操作风险或利率风险。贷款风险的防范或贷款保护是:(1)减少信用贷款的比重,扩大抵押贷款

30、比重,以防止信用风险的发生。(2)对存贷款利率实行浮动利率,以避免市场利率变动给银行带来经营损失。(3)建立贷款呆帐或坏账准备金,防止贷款风险给业务经营带来的冲击。(4)对于大额贷款,可采取银团贷款或几家银行联合贷款方式,共同承担风险。(5)对贷款进行风险转移,采用投保等方式。第七章 中央银行6、简答1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意义。(1)便利商品交换与流通;(2)有利于维护币值和物价的稳定(3)增强自己的资金实力;(4)有利于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实施;(5)保证政府得到一定的收益。2.近年来个别国家取消了法定存款准备率。 “如果法定存款准备率为零,则存款多倍扩张将趋于无穷。 ”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实际

31、?不符合实际。因为即使法定存款准备率为零,商业银行处于自身经营的需要,还要保留超额准备金.而且由于公众对现金的使用,通货比率不会为零,这两个因素仍然是制约存款扩张的因素,因此存款的多倍扩张不会趋于无穷。7、论述1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1.首先,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基础,也是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其次,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集中存款准备金;(2)组织全国的清算;(3)充当商

32、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最后,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代为管理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政府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等。这一职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1)经理国库;(2)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3)代表政府管理国内外金融事务,如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督管理;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包括外汇、黄金和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等等。 (4)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预测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2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涵义?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问题,实际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

33、系问题。所谓“相对独立” ,实际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其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首先,为了保证中央银行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不受政府过多地干预、影响和控制,必须保证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是因为:(1)中央银行与政府关心问题的重点存在差异。政府就偏重于通过扩张性政策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这种做法往往造成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则更关心币值稳定,维护正常的金融状况和秩序,遏制过高的通货膨胀。 (2)政府因过于注重短期利益,特别容易出现“政治交易周期” ,即在选举之前,政府倾向于采取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以便正好在

34、选举前夕出现较低的利率和较低的失业率,由此导致的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上升将出现在选举之后,那时政府再采取限制性政策,并指望公众在下届选举时会忘记这一政策。 (3)由于中央银行可能被用来通过购买财政债券从而为弥补巨大的预算赤字提供方便,因此,中央银行需保持独立,以避免中央银行无限购买财政债券而导致货币基数以致货币供给的扩大,抵制来自财政部要求中央银行“帮助摆脱困境”的压力。 (4)中央银行的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把这些事情交给政治家们去做不太合适。 (5)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利于有效、及时和统一地实施货币政策,避免来自各级政府的干预,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防止政府为地方的局部利益而破坏

35、整个经济生活的大局。 其次,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中央银行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政府,而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指导之下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这不仅因为货币政策是整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不能背离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目标,而且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和监管都是在国家授权下进行的,有些国家中央银行直接就是政府的组成部门,中央银行的主要负责人也大都由政府委任。因此,中央银行的职责履行需要政府其他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不能完全脱离开政府。第八章 货币供给六、简答题1 派生存款是如何创造的?一家银行获得原始存款后

36、发放贷款将使另一家银行获得存款,而另一家银行也因此可以发放贷款,从而使第三家银行也获得存款,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一笔原始存款将创造出成倍的派生存款。派生存款的数量等于原始存款与存款乘数之乘积。2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的关系。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渠道向商业银行供给的,是商业银行进行存款创造的源泉,由流通中的现金与银行存款准备金所构成。基础货币的数量决定了整个货币供给量的多少,它的变动将引起整个货币供给量同方向的成倍变动。3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的关系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所形成的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影响货币乘数大小的主要因素有:(1)法定存款准

37、备金率。货币乘数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方向变化。 (2)超额准备金率。货币乘数与超额准备金率成反方向变化。(3)现金比率。货币乘数与现金比率成反方向变化。4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根据以上狭义货币供应量决定模型,一般来说,可由中央银行直接进行控制的变量是基础货币(B)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r) 。而现金的比率(h)与活期存款占定期存款 (n)的比率则主要由社会公众即个人与企业的资产选择行为所决定,超额准备金率(e)则主要由商业银行根据经营原则对收益与风险及流动性进行平衡来决定。虽然,中央银行对现金比率与超额准备率可以通过政策工具的运用施加影响,但并不具有强有力的控制能力。所以,货币供应

38、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个人、企业共同决定的。5 怎样理解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共同决定?七、论述题1 试述二阶式银行体制下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广义货币供应量的表达式为:(3)决定货币供应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有:基础货币(B)。基础货币的数量决定了整个货币供给量的多少,它的变动将引起整个货币供给量同方向的成倍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缩小,从而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增加。超额准备金率(e)。超额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缩小,从而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增加。现金比率(h)。现金比率提高,货币乘数缩小,从而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增加。活期存款占

39、全部存款的比率(n),这一比率提高,狭义货币供给增加;反之,则减少。但这一比率的变化对广义货币供应量没有影响。2如果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10%,一家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100万元,在公众不提取现金与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的条件下,试说明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过程与结果。(1)假设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没有定期存款,且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公众也不提现金,存款货币多倍扩张如下:当 A 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100万元后,该行超额准备金便增加100万元。如果该行将这100万元的超额准备金部用于放款贷给一家企业,贷款企业签发支票用于支付后,便形成了 B 银行的存款,B 银行接受这100万元

40、存款后提取其中的10%即10万元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剩余的90万元发放贷款,贷款客户又将贷款用于支付,这将使 C 银行获得存款90万元,该银行在提取10%准备金后将剩余的81万元作为贷款发放,这又将使 D 银行获得存款81万元,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一笔再贷款所投放的基础货币将形成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一直到全部基础货币都已成为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为止。(2)如果以 Dd 表示活期存款总额,B 表示基础货币,r 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可用 Dd=B/r 表示。全部银行活期存款为 Dd=100/10%=1000万元,1/r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简单存款乘数其中,故存款货

41、币乘数为10倍,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3)中央银行供给的100万元基础货币被商业银行运用后,最终通过商业银行可以增加1000万元存款货币的供给,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增加100万元。(4)存款乘数的修正。在现实生活中,存款不可能按最大倍数来扩张。如果考虑公众总是要以现金方式提取一定比例的款,商业银行总是要保留一定的超额准备金以满足客户提取存款以及进行清算的需要,则存款扩张的乘数则应修正为:其中,k 为存款乘数,e 为超额准备金率, h 为现金比率第九章 货币需求简答题1什么是货货币需求是经济主体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一种行为。货币需求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对货币需求的

42、数量。货币需求理论主要论述货币持有者保有货币的动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及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货币需求对物价和产出等实际变量的影响。币需求和货币需求理论2简述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表现在他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中,即: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2)根据上述公式,货币需求量的决定因素有三个:一是货币需求量与商品交易数量成正比,二是货币需求量与物价水平成正比,三是货币需求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在这一公式中,关于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是商品价格决定货币数量。3现金交易方程式与现金余额方程式的主要区别(1)现金交易说的研究对象为一段时间内的货币流量;现

43、金余额说强调的是在某一特定的时点上,人们持有的货币存量。(2)现金交易说重视货币的交易媒介的功能;现金余额说重视的是货币的资产功能和贮藏的功能,把货币当成保存资产或财富的一种手段。(3)现金交易说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金融体制等客观因素,忽略了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上的主观意志;现金余额说强调人们主观的资产选择行为、人的意志、预期、心理因素的作用,这为以后的货币需求理论留下了发展的空间和契机。(4)现金交易说没有涉及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现金余额说在解释影响 K 值大小的因素时,涉及到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4.什么是平方根定律?(1)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只是收入的函数,而与

44、利率无关。鲍莫尔运用管理科学中最适度的存货控制技术对货币需求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平方根模型” ,即:其中,M/P 为实际货币需求,Y 为收入,b 为出售非现金资产的手续费或佣金,i 为利率水平。根据平方根模型,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分别为正二分之一和负二分之一。 5托宾对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做了哪些补充与修正?(1)凯恩斯的理论无法解释人们既持有货币、又持有债券这种现象,更无法说明人们同时持有收益率各不相同的其他多种金融资产这一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事实。(2)托宾对于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反比例函数这一结论,作出了与凯恩斯不同

45、的解释。他将前人的资产选择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结合起来,用投资者避免风险的行为动机来解释对闲置货币余额的需求。(3)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不仅得出了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向变动关系的结论,而且还通过人们资产组合的选择和调整行为,解释了货币与其他各种金融资产同时被人们所持有的现象。七、论述题1.试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1)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分析是从分析人们的持币动机开始的。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编好这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欲望。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2)人们对货币的需

46、求源于三种动机:一是交易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指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需要,是收入的增函数。二是预防性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指为了防止未来收入和支出的意外变化而保留的货币余额,也是收入的增函数。三是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指为了从事证券投机活动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是当期利率的减函数。根据凯恩斯的分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常利率,人们通过对比心中的正常利率,预期市场利率的升降来选择持有货币还是债券。当市场利率较低,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时,则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反之则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为:L 为货币总需求,L1为交易性与预防性货币需求,L2为投机性货

47、币需求,Y 为现期收入,r 为市场利率。货币需求与现期收入成正比,与现行市场利率成反比。(4)凯恩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较强,加之利率水平是经常变化的,因此货币需求函数从而货币流通速度是极度不稳定的。2.试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1)弗里德曼将货币看作是资产的一种形式,用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理论来分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消费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品时,须考虑三类因素:收入,这构成预算约束;商品价格以及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同理: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第一类因数是预算约束,也就是说,个人所能够持有的货币以其总财富量为限。并以恒久收入作为总财富的代表。恒久收入是指过去、

48、现在和将来的收入的平均数,即长期收入的平均数。弗里德曼注意到在总财富中有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弗里德曼将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作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由于人力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存在诸多困难,所以,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越大,货币需求越大。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二类因数是货币及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包括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预期物价变动率。当其它资产的收益率与货币资产的收益率之差扩大时,对货币需求增加。 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三类因素是其它各种因素。 (2)根据以上分析,弗里德曼得到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为:

49、 M/P=f(y, w; rm, rb, re; Ldp/Pdt; u)(3)弗里德曼认为在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中,恒久收入是稳定的,而至于机会成本变量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也比较小,因为对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其它资产的收益率与货币收益率的比较,当市场上债券等资产收益率提高时,银行也会通过改善服务(在实际利率高限管制的情况下)或提高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的利率(在没有利率高限的管制的情况下) ,使得货币收益率与其它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差距保持不变,从而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不大。因此,货币需求从而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简答题1.什么是通货膨胀?简述通货膨胀的类型。答案要点: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根据物价上涨速度快慢划分:爬行式通货膨胀.步行式通货膨胀.跑步式通货膨胀.奔腾式通货膨胀。根据表现形式划分:公开型的通货膨胀.隐蔽型的通货膨胀。根据形成原因划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2.什么是通货紧缩?简述通货紧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