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色彩与绘画 一、色彩与绘画的关系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丰富灿烂的一个色彩世界,它激动着我们的心弦。人们眼中所见到的周围丰富美丽的色彩现象,使人感到美的享受。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除了赞赏之外,还会进一步想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以反映这一客观特征。许多色彩的绘画作品,都具有生动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二、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艺术语言,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在绘画中色彩起着独特的作用。它对塑造人物、描绘景物,可以起到引人入胜、增强作品艺术效果的作用。巧妙地运用色彩,能使美术作品增加光彩,给人的印象更强烈、更深刻,塑造的艺术形象,
2、能够更真实、更准确和更鲜明地表现生活和反映现实,因而也就更富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绘画作品,虽然构图一般,但由于色彩处理得恰当,还是能吸引观众。与此相反,有的作品,如果在构图、素描、透视、解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水平,但在色彩处理和运用上存在问题,这幅作品就逊色了。 第二节 色彩的基本原理 一、 光与色的关系 色与光是不可分的,色彩来自光。一切客观物体都有色彩,这些色彩是从哪里来的?平常人们以为色彩是物体固有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根据物理学、光学分析的结果,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显现的,凭借了光,我们才看得到物体的色彩。没有光就没有颜色,如果在没有光线的暗房里,则什么色彩也无从辨别清
3、楚。没有光也就难以理解色彩的含义,是光创造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光的来源很多,有太阳光、月光,以及灯光、火光等,前者是自然光,后者是人造光,色彩学是以太阳光为标准来解释色和光的物理现象的。太阳发射的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合而成的,通过三棱镜就可以看见白光分散为各种色光组成的光带,英国科学家牛顿把它定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这七种色光的每一种颜色,都是逐渐地、非常和谐地过渡到另一种颜色的。其中蓝色处于青与紫的中间,蓝和青区别甚微,青可包括蓝,所以一般都称为六种色光,形成光谱。在色彩学上,我们把红、橙、黄、绿、青、紫这六色定为标准色。 二、形与色的关系 色彩既是借助于光而呈现
4、的,又是依附于物体而存在。色彩和物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了具体的物体(形),就没有具体的色彩。 第三节 色彩的基础知识 一、颜料的混合 所谓颜料的混合,就是具体解决人们在作画时如何调色的问题。 自然界的色彩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必须学会用种类有限的颜料调成丰富多样的色彩,为此,我们要了解颜料混合的规律。 颜料混合情况如下: 原色:颜料中最基本的三种色为红、黄租蓝色,色彩学上称它们为三原色,又叫第一次色。一般在绘画上所指三原色的红是曙红、黄是柠黄、蓝是湖蓝。 颜料中的原色之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调配出各种不同的色彩,而颜料中的其它颜色则无法调配出原色来。为了方便,作画时应该充分利用现成的颜料,这样可
5、以节省调色时间。 间色:三原色中任何两种原色作等量混合调出的颜色,叫间色,亦称第二次色。红十黄橙 第二次色 黄十蓝绿 间色 蓝十红紫 如果两个原色在混合时分量不等,又可产生种种不同的颜色。如红与黄混合,黄色成分多则得中铬黄、淡铬黄等的黄橙色,红色成分多则得桔红、朱红等橙黄色。 复色;任何两种间色(或一个原色与一个间色)温合调出故颜色称复色,亦称再间色或第三次色。 橙十绿橙绿(黄灰) 第三次色 橙十紫橙紫(红灰) 复色 紫十绿紫绿(蓝灰) 由于混合比例的不同和色彩明暗深浅的变化,使复色的变化繁多。等量相加得出标准复色, 两个间色混合比例不同,可产生许多纯度不同的复色;三个原色以一定比例相混合,可
6、得出近似 黑色的深灰黑色。所以任何一种原色与黑色相混合,也能得到复色。即凡是复色都有红、黄、蓝三原色的成分,例如: 橙绿橙第三次色绿(红黄)(蓝黄) (红黄蓝) 黄灰黑色黄黄灰 橙紫橙紫(红黄) (蓝红) (红黄蓝) 红灰黑色红红灰 紫绿紫绿(红蓝) (黄蓝) (红黄蓝) 蓝灰黑色蓝蓝灰 复色是一种灰性颜色,在绘画和工艺装饰上应用很广,善于运用复色的变化,就能使画面色彩丰富并得到色彩格调韵味的艺术效果。 二、色彩三要素 1色相 顾名思义即色彩的 “相貌”,各种颜色,呈现出各种不同的 “相貌”,便叫“色相”。如红、橙、黄、绿等,也就是颜色的种类和名称,它是色彩显而易见的最大特征。 自然界的色彩难
7、以数计,许多色彩也难以叫出它的名称,只能大致地说:这是偏黄的灰绿,那是暗枣红等,观察色相时要善于比较,即使相似的几块颜色,也要从中比较出它们不同的地方。如红颜色有朱红、曙红、玫瑰红、深红的区别。同时又要分辨出朱红(红中偏黄)、大红(红中偏橙)、曙红(红中偏紫)、玫瑰红(红中偏蓝 )、深红(红中带黑) 的不同色相;再如黄色就有淡黄(黄中偏白)、柠檬黄(黄中偏绿) 、中黄(黄中偏橙) 、土黄(黄中带黑 )、桔黄( 黄中带橙);蓝色有钴蓝(蓝中带粉) 、湖蓝(蓝中带绿) 、群青(蓝中带紫 )、普蓝( 蓝中带黑)等。 2色度 系指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明度,即颜色的明暗、深浅程度,指色彩的素描因素。它有
8、两种含义:一是同一颜色受光后的明暗层次,如深红、淡红、深绿、浅绿等。二是各种色相明暗比较,如黄色最亮,其次是橙、绿、红,青较暗,紫最暗。画面用色必须注意各类色相的明暗和深浅。 颜色除在明度上的差别外还有纯度的差别。 纯度,是指一个颜色色素的纯净和浑浊的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饱和度。纯正的颜色中无黑白或其他杂色混入。未经调配的颜色纯度高,调配后,色彩纯度减弱。此外,用水将颜料稀释后,水彩和水粉色亦可降低纯度,纯度对色彩的面貌影响较大。纯度降低后,色彩的效果给人以灰暗或淡雅、柔和之感。纯度高的色彩较鲜明、突出、有力,但感到单调刺眼,而混色太杂则容易感觉脏,色调灰暗。 3色性 即色彩具有的冷暖倾向性。这
9、种冷暖倾向是出于人的心理感觉和感情联想。暖色通常指红、橙、黄一类颜色。冷色是指蓝、青、绿一类颜色。所谓冷暖,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红、橙、黄一类颜色使人联想起火、灯光、阳光等暖热的东西;而蓝、青、绿一类颜色则使我们联想到海洋、蓝天、冰雪、青山、绿水、夜色等。生活中物象色彩千变万化,极其微妙复杂,但无论怎么变都离不开冷暖两种倾向,色彩的这种冷暖不同倾向称之为色性。 色相、色度、色性在一块色彩中是同时存在的。观察调合色彩时三者必须同时考虑到,要三者兼顾。最好的办法是运用互相比较的方法,才能正确地分辨出色彩的区别和变化,特别是对于近似的色彩,更要找出它们的区别。 三、色彩的对比与调合 自然界的色彩,充
10、满着对比与调合的辩证统一关系。色彩的配合既要有对比?又要有调合,只有调配得当,才能给人以美感。 “对比”与“调合”是画面上处理色彩常用的手法, “对比” 给人以强烈的感觉;“调合” 则给人以协调统一的感觉。凡是成功的色彩画,都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对比,而在整体上看又是调合与统一的。在具体运用时,要根据主题内容和画面效果的需要,有时着重于对比,有时着重于调合,这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但强调对比时,要注意调合,强调调合时,也要适当运用对比。 (一)对比 色彩对比是色彩绘画上一种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法。它主要是研究色与色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研究两种颜色并列时所产生的变化及其特殊的效果。在运用色彩时,孤立的一块
11、颜色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利用色彩的对比,就可提高色彩韵朋度或纯度,或降低其明度和纯度,扩大色彩的表现范围。 色彩对比有“同时对比” 与“ 连续对比” 之别。两种以上的颜色并列或邻近时,各色同时作用于我们的眼睛,所形成的对比称“同时对比”;看了一个颜色之后再转看另一个颜色,与先看的色形成对比,色彩不同时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这种对比称“连续对比” 。 绘画的色彩多采用同时对比,即两块以上的颜色并列在画面上,产生对比效果,引起色彩感觉的变化,致使互相类似的成分减弱,互相不同的成分增强了。 色彩上常用的对比手法有以下几种: 1色相对比 在绘画中,色相对比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一种,它是单指 “色”的变化。
12、即两种纯色(饱和色) 或未经掺和的颜色,在它们充分强度上的对比。两种纯色等量并列,色彩相对显得更为强烈。我国民族民间的服饰、年画、剪纸、建筑装饰,以及现代绘画诸流派,都使用强烈的色相对比,形成鲜明突出的色彩对比,产生美的效果。 当两种不同的色相并列在一起时,给人的色彩感觉,和两色分开放置时不一样。两色并列时,双方各增加对方色彩的补色成分。如红、紫两色并列时,红色增加紫色的补色(即黄色) 成分,感觉红色微带橙色意味;而紫色则增加了红色的朴色(即绿色 )成分,感觉紫色略带青色意味。红、紫两色接近边缘的部分对比更为显著。而红、紫分开放在不同位置时,两色不发生对比变化。 位于不同色相背景上的同一色彩,
13、就会由于对比而产生色的变化。在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间色与这两个原色之间的对比最为明显。由蓝色和黄色混合而成的绿色,处于蓝色背景上时,感到偏黄绿色,而处于黄色背景上,则感到偏翠绿色。 2明度对比 指的是黑、白、灰的层次,即素描关系上明暗度的对比。包括同一种色彩不同明度的对比和各种不同色彩的不同明度对比。如明色与暗色,深色与浅色并置,明的更明,暗的更暗,深的更深,浅的更浅,即是明度对比的作用。色彩的配置必须有明度对比,对比要有强有弱,以增加色彩的层次和节奏。在色彩画中,为突出主体或造成画面鲜明生动的色彩层次和环境气氛,常运用色彩的明度对比这一手法。 位于明度不同的背景上的同一色彩,看上去往往感到在
14、明亮背景上就偏暗,而在暗背景上就偏明,这实际上是由于对比而产生的感觉上的差异。 3纯度对比 即灰与鲜艳的对比。用纯度较低的颜色与纯度较高的颜色配置在一起,达到灰以衬鲜的效果,则灰的更灰,鲜艳的更鲜艳。以灰色调为主的画面,可局部运用鲜明色,鲜明色就很醒目,灰色调更显得明确。以鲜艳色为主的画面,间用少量的灰性色,鲜艳色会更鲜艳,效果更明亮。 绘画上有时不一定依靠色相而是靠纯度和明度来突出主体的。纯的色总是鲜明的、实的、重 的、跳跃的。灰的色是不鲜明的、虚的、轻的、隐伏的,这是一般的规律。 两种纯度都很高的色彩,对比强烈,感觉不协调。如将其中一色的纯度减弱,则另一色彩感觉纯度更高,主次分明,就觉得画
15、面比较协调。一般降低纯度的办法有三种,一是调入灰色,该色会变得柔和些。二是调入白或黑色,明度变了,纯度也变了。三是调入补色,使其变得灰暗一些。在一张绘画里,纯度高的色彩不能太多,以致看不出色彩的主调,造成鲜明的色彩互相不协调。画面有一个纯度高的主色,其他为纯度低的颜色,易使画面色调统一。 位于纯度不同的背景上的同一色彩,在纯度比它低的背景上,看上去就显得较鲜艳,而在纯度比它高的背景上,该色就显得较灰暗,这是由于纯度对比所产生的感觉上的差异。 4冷暖对比 色彩冷暖是写生色彩的精华,它可以表现出最细致的写生色彩变化。色彩上要能生动地表现对象,关键在于冷暖关系的处理。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最普遍的一种对比
16、。各种色彩对比都可说是冷暖对比的特殊形式。通过对比冷的更显冷,暖的更显暖。欲使某一暖色更暖,可在其周围配置对比的冷色。运用冷暖色对比,两色亦应有主有次,并以明度纯度的不同加以调节。但色彩的冷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比较而言的。因为色彩不是孤立的,要在色彩的相互关系中,才能确定它的性格和作用。也可以说,色彩离开了相互关系就无所谓冷暖,无所谓正确与否了。 位于冷暖不同的背景上的同一色彩,看上去感到在冷色背景部分偏暖,在暖色背景部分则偏冷。这是由于冷暖对比产生的感觉上的差异。 5补色对比 补色对比是一种最强烈的冷暖对比,其色彩效果是非常鲜明的。三原色中任何二色调合成的间色和另一原色的关系是互为补色的关
17、系,意思是指它们互相补足三原色的成分。亦是指在色轮中互相成直径对立的色彩都是互为补色的。如橙(红加黄) 与蓝,绿(黄加蓝) 与红,紫(红加蓝)与黄,是三对最基本的互补色。补色并列时,就可使其相对色产生最强烈的效果。如红与绿色相对,红的更红,绿的更绿。而黄色与紫色相对,就会加强紫色,黄色亦更显鲜明。但对比时应该在色彩的份量及纯度、明度等方面进行适当变化,使其在对比中又感到和谐自然。 每对互补色混合时都呈灰黑色。同时每对互补色还有其独特性,如黄与紫这一对互补色呈现出极度的明暗对比;红与绿这一对互补色,都有着相同的明度;红橙与蓝绿这一对互补色是冷暖的极度对比。 6色量的对比 色量对比即色彩面积的对比
18、。色彩对比还要顾及面积的大小,即用色面积要有大小、主次。画面上色彩面积配置不当,可使调合的色彩过分调合而趋于单调,也会使过分刺激而破坏整体色彩的协调。为了提高画面色彩的效能,可采取色彩面积大小不同的对比。 “万绿丛中一点红”即是色量(面积)对比的一个配色实例。 “万绿”与“点红” 的色量对比,冲缓了红与绿刺激性的对比。在大片的涂色或统一色调中采用小面积的对比,互相陪衬,面积小的色彩引入注目,有画龙点睛之妙。 由此可见,利用对比是色彩表现的关键,画面缺少对比,就会失去表现力。因为,颜料色总比不上自然界色彩那么鲜,与自然色彩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不能为了表现鲜明的对象,处处都把最鲜艳的颜色涂上去。
19、只要我们灵活恰当地运用色彩对比,突出主要部分,减弱次要部分,就可达到用色少而色彩丰富的艺术效果。但乱用对比、不分主次强弱,则会喧宾夺主,杂乱无章。 (二)调合 所谓调合,就是色彩上具有共同的、互相近似的色素,色彩之间协调,统一。即两种以上的颜色组合在一起,能够统一在一个基调之中,给人的感觉和谐,而不刺激。色彩上的调合,主要是研究解决缓冲色彩矛盾(对比)的方法,是在不同中求其相同的、互相近似的因素。各部分的色彩在色相、明度、纯度上比较接近,容易感觉调合。所以组成调合色的基本法则,就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也就是变化和统一适当结合。 任何画面上的色彩都应求得调合,这是学习色彩必须掌握
20、的一种方法。在绘画中,色彩调合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主导色调合 以确立在画面上一种颜色为主导 (面积大于其他色块)的基本主调色,其他色彩处于次要或从属地位,以增加色彩的调合感。 2类似色或邻近色的调合 由关系较接近的色彩 (色相、明度、纯度上较接近)组成的调合色,色调比较柔和、单纯。其调合的方法有:同一色相而明度接近的两色配合(如淡绿和深绿),或明度差距相等的三色配合(如淡红、纯红和较深的红)。色相较邻近色彩的调合,如纯青和青绿两色配合,或黄绿、纯绿、青绿三色的配合。 3对比色调合 在画面上采用各种不同的对立色性的色相形成对比,也能使其产生调合。其方法有;不同的色相加入共同色素。如将画面上的各种
21、不同色彩均加入黑色,使各色都趋于灰黑而调合。各色中都加一点红色,使各色都微带红色,画面色彩形成红色调,改变其中一色的明度,使两色一深一浅,以缓冲色彩刺激;加入两个对比色的中间色,如黄与紫之间加上青绿,或橙与青之间加黄绿,红与绿之间加黄橙;改变其中一色的纯度。 4运用中性色调合 即在两色之间加一过渡色,如黑、白、灰、金、银五色。这在年画和装饰绘画中是常用的。由于中性色的过渡作用,使对比色求得调合。如红绿两色并列,既刺激又强烈,只要将两者中间勾以黑边,就使两块颜色拉大了距离,起了缓冲的作用,这样在视觉上就舒服些。另外,用白线、灰线勾边线也能起同样的调合作用。很多群众所喜爱的民间年画,设色鲜明,对照
22、强烈,画面充满了红、绿、黄、蓝等色彩,大多勾以黑、白色甚至金、银色边线,使其画面得到调合效果。 春节主题手抄报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子 ” ,据 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 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 “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
23、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有关安全手抄报内容1. 交通安全2.家居安全3.消防安全4.饮食安全内容:1.最近几起事件2.注意事项3.警句 小学生安全自护小常识 一、马路上应注意的交通安全 1、在马路
24、上要靠边走,走在中间会妨碍车辆的通行,还有被撞 的危险。 2、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 3、如果是几个人一道走,要排好队靠边走,队伍应竖排,不要 横着走,以免妨碍别人走路。 4、不要在马路上打闹、游戏、滑旱冰,容易出危险。 5、下雨天特别要注意前后的车辆,最好穿黄色的雨衣、雨鞋、 雨伞等雨具,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打雨伞时,雨伞不要挡 住视线。更不能把雨伞当作对攻的玩具,以免刺伤人。 6、未满 12 岁的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 二、乘坐汽车时应注意的安全 1、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2、不要把空罐头或其它垃圾扔出窗外,这样会污染环境,还会 打到行人或是其它车辆,发生危险。 3、在
25、车上不要到处乱跑,以防汽车刹车时,撞到硬物上。 4、上下车时要从右边,因为左边可能有车开过来。 5、下车时,先要确定后边没有车子来,才可以下车。 三、放学或双休日,选择活动场所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应到没有车辆通行的场地如公园、广场等地方去玩。 2、不要到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上玩耍。 3、不要在离河太近的地方玩,以防掉进河里。 4、不要到小河塘里去游泳。 5、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既危险,又会妨碍交通。 四、过马路时应注意的安全 1、过马路时要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的变化。红灯亮时,不能过 马路;绿灯亮时,也要看清左右确实没有车来,才可以过马 路;如果马路过了一半时,信号变了,要赶快过马路。 2、有
26、时红灯亮的时候,汽车还在离路口很远的地方,这时也不 能过马路。因为看起来车离得很远,可是,一眨眼的功夫, 就会开到你的跟前。 3、路口一般不止有一个信号灯,应该看哪一处的呢?应该看要 穿过的马路对面的那盏信号灯。 4、出巷子口或绿化丛时,不要突然跑过去,因为可能会有车子 正好路过。 5、不要图省事,从隔离护栏下、斑马线以外的马路上过马路。 五、人在高处极其危险,应杜绝以下几种不良行为 1、墙头又高又窄,不要到上面去。 2、没有建好的高楼,缺乏保险措施,不要爬上去玩。 3、不要爬树,这种行为既不爱护树木,很细的树枝又承受不了 你的身体重量。4、不家长或 老师来找你;也可到当地的管理处,请工作人员
27、在广播里播 放“寻人启示”;切不可跟陌生人走,当心碰上骗子。 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烫伤呢? 、接开水时要先把杯口对准龙头的出水口,再开龙头接水,最 好是在带龙头的开水壶里接开水。如果杯口对不准的话,开 水会溅出来烫伤人。 2、不要太勉强地使用装满开水的开水瓶。可请大人帮忙倒水。 3、开水装大半杯就可以了,装得太满的话,走动时水会泼洒出 来。 4、端着很烫的杯子走路时,杯下可放一只杯托。端着杯托,就 不怕烫了。 5、喝热水前,先试一试冷热,就不会被烫到了。 八、使用电时应特别注意的安全 1、插插头时,手拿住插头后部的塑料座,不要去碰前端的金属 簧片。 2、当手上有水时,不要去碰电源开关和电器
28、的金属壳,因为水 补充回答: 是导电的。 电器的电线不能用力拖拉。 发现电线破损,不要去碰露出的金属导线。 千万不能用金属物、铅笔芯等东西往插座的孔里捅。 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使用煤气时,要开窗,保持室内通风透气。让一氧化碳等有 害气体及时排出室外。 热水器附近不能放置易燃物品。 热水器使用完以后,一定要关闭开关,绝对不能不关开关就 如果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煤气总阀门,千万不要开灯或点 火。 如果有人煤气中毒,应迅速通知大人来进行抢救。 在阳台上活动的时候,注意不要将物体碰落到楼下去。 不能在同学后面用双手卡住同伴的脖子,容易造成颈椎 骨折。 不能突然坐在同学的腿上,可能会把同学的腿坐断。 不
29、能突然地吓唬人,会把同学吓坏。 不能偷偷地抽走椅子,以防同学摔倒受伤。 吃东西时不要大声说笑。 在做比较激烈的运动时,嘴里不要含东西。 发现有人气管里呛进了异物,要赶紧叫人来抢救。 游泳前要做热身运动。游泳时最好和大人或同伴一起去。 游泳时不要吃得过饱,也不能饿着肚子去游泳。 不能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以防出现意外。 在游泳时,腿部出现抽筋现象时应立即上岸。 发现异常情况时应马上报告救生员。 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吃药。 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能跟陌生人走更不要带陌生人回家,以免受骗上当。 要学会分辨真伪。不要顺便在马路边购买十分便宜的物品, 特别要提防假冒伪劣商品,以免食
30、用后影响我们的健康与安 全。 避免误入困境并学会摆脱困境。一个人独立外出时,应向家里人或老师说明去向和归来时间遇到困难或发生意外时, 应保持镇静,并积极想办法向一切能给你提供帮助的人或机 构寻求帮助。 放学后应立即和同学结伴回家。 离开家时,不要带过多的钱和贵重物品。 天黑时,不要独自出来玩。 在有路灯照明和人多的地方行走。 遇到坏人勒索时,应大声喊叫,并立即向家人或老师报告。 如果情况紧急,有生命危险时,应采取一切方法保全自己的 版式的设计版式即版面格式,具体指的是开本、版心和周围空白的尺寸,正文的字体、字号、排版形,字数、排列地位,还有目录和标题、注释、表格、图名、图注、标点符号、书眉、页
31、码以及版面装饰等项的排法。版 式 即 版 面 格 式 , 具 体 指 的 是 开 本 、 版 心 ( 包 括 书 眉 及 页 码 ) 和 周 围 空 白 版 式的 尺 寸 , 正 文 的 字 体 、 字 号 、 排 版 形 ( 横 排 或 竖 排 , 通 栏 或 分 栏 等 ) , 字 数 、 排 列 地位 ( 包 括 占 行 和 行 距 ) , 还 有 目 录 和 标 题 、 注 释 、 表 格 、 图 名 、 图 注 、 标 点 符 号 、 书眉 、 页 码 以 及 版 面 装 饰 等 项 的 排 法 。 版 式 设 计 是 指 在 既 定 的 开 本 的 基 础 上 , 对 书 刊原 稿
32、 的 体 例 、 结 构 、 标 题 的 层 次 和 图 表 、 注 释 等 进 行 艺 术 的 科 学 设 计 。版 式 : 图 表 上 元 素 ( 如 标 题 和 副 标 题 文 本 、 列 表 、 图 片 、 表 格 、 图 表 、 自 选 图 形 和影 片 ) 的 排 列 。 版 式 设 计 的 定 义 : 版 面 的 编 排 设 计 。 在 一 定 的 开 本 上 , 把 书 籍 原 稿 的 体 裁 、 结 构层 次 、 插 图 等 方 面 作 艺 术 而 又 合 理 的 处 理 。 版 式 即 书 籍 的 规 格 式 样 , 包 括 开 本 、 排 式 、 版 面 、 插 图 等
33、。 把 整 个 页 面 分 成 上 下 或 左 右 两 部 分 , 分 别 安 排 图 片 和 文 案 。 两 个 部 分 形 成 版 式 层 次 性对 比 : 有 图 片 的 部 分 感 性 而 具 活 力 , 文 案 部 分 则 理 性 而 平 静 。 可 以 调 整 图 片 和 文 案 所 占的 面 积 , 来 调 节 对 比 的 强 弱 。 例 如 : 如 果 图 片 所 占 比 例 过 大 , 文 案 使 用 的 字 体 过 于纤 细 , 字 距 、 行 距 、 段 落 的 安 排 又 很 疏 落 , 则 造 成 视 觉 心 理 的 不 平 衡 , 显 得 生 硬 。 倘若 通 过
34、文 字 或 图 片 将 分 割 线 虚 化 处 理 , 就 会 产 生 自 然 和 谐 的 效 果 。 一 .页 面 构 图 图 形的 层 次 性 二 .页 面 上 构 图 的 视 觉 线 牵 引 版 式 构 图 利 用 色 彩 或 者 元 素 来 牵 引 欣 赏 者 的 视 觉 ,让 欣 赏 者 随 着 设 计 师 的 的 思 维 去 思 考 和 观 看 作 品 , 而 现 在 存 在 的 大 多 数 作 品 都 是 运 用点 、 线 、 面 来 引 导 , 以 图 行 和 元 素 出 现 的 引 导 方 式 的 作 品 比 较 少 见 。 就 像 下 面 的 这 个 图形 , 视 觉 的
35、中 心 是 中 间 的 那 一 条 白 色 的 色 块 , 及 当 中 的 文 字 , 而 在 上 下 的 张 图 片 的 交接 处 出 现 的 那 条 蓝 色 的 线 段 , 就 在 牵 引 欣 赏 者 的 视 觉 移 动 到 图 形 中 的 文 字 和 其 他 的 小的 图 形 上 。 三 .彩 诱 导 ( 色 彩 对 比 、 色 彩 互 补 、 色 彩 分 散 ) 四 .明 暗 诱 导 、 利 用 由 光 感 折 射 、 光 感 捕 捉 、 动 态 光 感 及 明 暗 差 异 性 的 一 些 共 性 来衬 。 五 .瞬 间 捕 捉 、 利 用 眼 感 官 的 瞬 间 接 受 、 来 捕
36、捉 视 觉 点 。 六 .抓 突 破 点 、 靠 突 破 图 形 图 象 本 身 的 视 觉 平 衡 点 来 达 到 视 觉 要 求 。 运 用 图 片 版 式素 材 的 本 身 来 寻 找 设 计 的 突 破 点 , 依 据 图 形 自 身 所 产 生 的 空 间 感 , 光 感 , 等 一 些 突 出的 地 方 , 来 加 以 利 用 , 从 而 突 出 设 计 的 主 题 。 版 式 大 小 比 例 七 .比 例 大 小 依 据 事 物 本 身 的 比 例 关 系 , 在 等 比 的 关 系 上 追 求 视 觉 上 的 平 衡 关 系 、突 破 事 物 本 身 的 等 比 关 系 , 进
37、 而 推 出 自 身 的 视 觉 重 点 以 求 突 破 。 就 如 一 些 夸 张 漫 画那 样 , 一 个 大 头 小 身 子 的 人 物 形 象 , 一 种 夸 张 的 歪 曲 正 常 比 例 的 方 式 , 在 不 经 意 间 往 往能 收 来 奇 效 八 .依 据 欣 赏 者 的 接 受 能 力 , 及 平 常 所 说 的 感 情 , 利 用 平 时 生 活 的 一 些 元 素 , 充分 考 虑 欣 赏 者 对 图 形 的 认 可 能 力 , 以 自 然 美 及 突 破 普 通 接 受 能 力 的 残 酷 美 来 打 动 欣 赏 者的 情 感 , 以 获 得 人 们 对 图 形 的
38、记 忆 。 九 .视 觉 幻 象 、 利 用 视 觉 幻 象 得 空 间 感 来 突 出 整 体 设 计 的 视 觉 中 心 。 十 .利 用 抽 象 的 表 现 方 式 在 下 面 的 俩 副 作 品 中 , 作 者 抽 象 的 运 用 的 色 块 来 代 表 海水 及 陆 地 , 运 用 色 彩 的 对 比 突 出 主 题 的 同 时 ,也 起 到 了 一 定 的 娱 乐 性 , 这 样 的 作 品 容 易让 人 有 好 感 , 而 且 比 较 不 容 易 忘 记 。 为 了 使 版 面 构 成 更 好 地 为 版 面 内 容 服 务 , 寻 求 合 乎 情 理 的 版 面 视 觉 语 言
39、 则 版 式 大 小 比 例显 得 非 常 重 要 , 也 是 达 到 最 佳 诉 求 的 体 现 。 构 思 立 意 是 设 计 的 第 一 步 , 也 是 设 计 作 品 中所 进 行 的 思 维 活 动 。 主 题 明 确 后 , 版 面 色 图 布 局 和 表 现 形 式 等 则 成 为 版 面 设 计 艺 术 的核 心 , 也 是 一 个 艰 辛 的 创 作 过 程 。 怎 样 才 能 达 到 意 新 、 形 美 、 变 化 而 又 统 一 , 并 具 有 审美 情 趣 , 这 就 要 取 决 于 设 计 者 文 化 的 涵 养 。 所 以 说 , 版 面 构 成 是 对 设 计 者
40、 的 思 想 境 界 、艺 术 修 养 、 技 术 知 识 的 全 面 检 验 。 版 面 的 装 饰 因 素 是 文 字 、 图 形 、 色 彩 等 通 过 点 、 线 、 面 的 组 合 与 排 列 构 成 的 , 并 采用 夸 张 、 比 喻 、 象 征 的 手 法 来 体 现 视 觉 效 果 , 既 美 化 了 版 面 , 又 提 高 了 传 达 信 息 的 功能 。 装 饰 是 运 用 审 美 特 征 构 造 出 来 的 。 不 同 类 型 的 版 面 信 息 , 具 有 不 同 方 式 的 装 饰形 式 , 它 不 仅 起 着 排 除 其 他 , 突 出 版 面 信 息 的 作 用
41、 , 而 且 又 能 使 读 者 从 中 获 得 美 的 享 受 。趣 味 性 与 独 创 性版 式 的 独 创 性 版 面 构 成 中 的 趣 味 性 , 主 要 是 指 形 式 美 的 情 境 。 这 是 版 式 的 艺 术 性一 种 活 泼 性 的 版 面 视 觉 语 言 。 如 果 版 面 本 无 多 少 精 彩 的 内 容 , 就 要 靠 制 造 趣 味 取 胜 ,这 也 是 在 构 思 中 调 动 了 艺 术 手 段 所 起 的 作 用 。 版 面 充 满 趣 味 性 , 使 传 媒 信 息 如 虎 添翼 , 起 到 了 画 龙 点 睛 的 传 神 功 力 , 从 而 更 吸 引
42、人 、 打 动 人 。 趣 味 性 可 采 用 寓 言 、 幽默 和 抒 情 等 表 现 手 法 来 获 得 。 独 性 性 原 则 实 质 上 是 突 出 个 性 化 特 征 的 原 则 。 鲜 明 的 个 性 , 是 版 面 构 成 的 创 意 灵魂 。 试 想 , 一 个 版 面 多 是 单 一 化 与 概 念 化 的 大 同 小 异 , 人 云 亦 云 , 可 想 而 知 , 它 的 记 忆度 有 多 少 ? 更 谈 不 上 出 奇 制 胜 。 因 此 , 要 敢 于 思 考 , 敢 于 别 出 心 裁 , 敢 于 独 树 一 帜 ,在 版 面 构 成 中 多 一 点 个 性 而 少
43、一 些 共 性 , 多 一 点 独 创 性 而 少 一 点 一 般 性 , 才 能 赢 得 消 费者 的 青 睐 。 整 体 性 与 协 调 性版 式 的 整 体 性 版 面 构 成 是 传 播 信 息 的 桥 梁 , 所 追 求 的 完 美 形 式 必 须 符 合 主 版 式 独 创 性题 的 思 想 内 容 , 这 是 版 面 构 成 的 根 基 。 只 讲 表 现 形 式 而 忽 略 内 容 , 或 只 求 内 容 而 缺 乏 艺术 表 现 , 版 面 都 是 不 成 功 的 。 只 有 把 形 式 与 内 容 合 理 地 统 一 , 强 化 整 体 布 局 , 才 能 取 得版 面 构
44、 成 中 独 特 的 社 会 和 艺 术 价 值 , 才 能 解 决 设 计 应 说 什 么 , 对 谁 说 和 怎 么 说 的 问 题 。强 调 版 面 的 协 调 性 原 则 , 也 就 是 强 化 版 面 各 种 编 排 要 素 在 版 面 中 的 结 构 以 及 :色彩 上 的 关 联 性 。 通 过 版 面 的 文 、 图 间 的 整 体 组 俣 与 协 调 性 的 编 排 , 使 版 面 具 有 秩 序美 , 条 理 美 , 从 而 获 得 更 良 好 的 视 觉 效 果 。手抄报花边设计儿童乐园主题手抄报儿童节的资料我国儿童节,早期为每年的 4 月 4 日,是 1931 年根据中
45、华慈幼协会的建议设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广大少年儿童也成了国家的小主人,为了培养广大儿童的国际主义思想,1949 年 12 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通令,废除旧的“44”儿童节,将 6 月 1 日作为我国的儿童节。与“六一”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少年儿童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欢庆自己的节日。许多公共娱乐场所特地为孩子们免费开放,各机关、团体、企业在这天还向本单位职工的子女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馈赠礼物,这是孩子们最愉快的一天。具体请看: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来历_儿童节的由来。中国:从 1949 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定每年 6 月 1 日为国际儿童节。学校一般会为此组织相关的集体活动,并要求学生正式着装(普及校服前为白衬衣蓝线裤)。香港现时虽属共和国一部份,但民间在约定俗成下,香港儿童节的日期仍保留与中华民国一致的 4月 4 日。民间庆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礼物给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游玩。油房街小学2012-3手抄报教案油房街小学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