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文鉴赏《师说》.docx

上传人:文库大全 文档编号:2765483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鉴赏《师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古文鉴赏《师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古文鉴赏《师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古文鉴赏《师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古文鉴赏《师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古文鉴赏师说【作品介绍】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 35 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原文】师说作者:唐韩愈古之学者(1)必有师。师者,所以(2)传道(3)受(4)业(5)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6),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7)终不解矣。生乎(8)吾前,其闻道(9)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10);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12)也。嗟乎!师道(13)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14)也远矣,犹且(15)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16),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8)。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19)!彼童子之师(2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u)(21)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22),或不(fu)焉,小学而大遗(23),吾未见其明也。巫医(24)乐师百工(25)之人,不耻相师

3、(26);士大夫之族(27),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28)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29),官盛则近谀(y)(30)。呜呼!师道之不复(31)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32)不齿(33),今其智乃(34)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y)(35)!圣人无常师(36)。孔子师郯子(37)、苌(chng)弘(38)、师襄、老聃(dn)(39)。郯(tn)子(37)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40)是故弟子不必(41)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42),如是而已。李氏子蟠(pn)(43),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

4、n)(44)皆通习之,不拘于时(45),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46),作师说以贻(y)(47)之。【注释】1学者:求学的人。2所以:用来的,的凭借.3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 。4受:通“授” 。传授。5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6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

5、人。7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8乎:于。9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儒家之道。10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1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年:年龄。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13师道:以师为道。即学道。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14出人:超出(一般)人。15犹且:尚且。16众人:普通人。17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18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6、益,更加,越发。19惑矣:(真)糊涂啊!20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21句读(du 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 。22或师焉,或不(f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 “不”同“否” 。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23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24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 逸周书大聚

7、有关于“巫医”的记载。 论语季氏:“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25百工:泛指手工业者。26相师:互相学习。27族:类。28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29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30谀(y):阿谀、奉承。31复:恢复。32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33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齿,原指年龄,也引伸为排列。幼马每年生一齿,故以齿计马岁数,也以指人的年龄。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34乃:竟。35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语气词,起加强反问

8、语气作用。36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37郯(t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o 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38苌(ch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39老聃(dn 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40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1不必:不一定。42术业有专攻:学

9、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43李氏子蟠:李蟠(pn 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 年)进士。44六艺经传(zhun):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六经,即诗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45不拘于时:不被时俗所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46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嘉奖。47古道:古代的从师之道48贻:赠送。4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之,代词【白话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10、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并以他为师。我以道为师,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长年少,道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唉!从师求学的道理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学问道理;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

11、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习,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

12、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难道这很奇怪吗!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写作背景】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

13、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 ,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

14、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 ,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 ,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

15、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 ,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讲解】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 35 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

16、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 “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17、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 ,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全文分 4 段。第 1 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 “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 ,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

18、针砭时弊张本。第 2 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第 3 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 1 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 ,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 。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

19、,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第 4 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 “能行古道” ,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 “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 “古道”指“从师而问” ,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赏析】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 35 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

20、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

21、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 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

22、。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 ,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

23、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 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 “能行古道” ,跟他学习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 1 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 ,谁也不能没有“惑

24、”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 ,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接着(第 2 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 ,又“耻学于师” ,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 “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 ,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

25、,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 3 段), “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 。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由此可见, 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

26、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

27、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 ,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

28、。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 ,盖以师道自任” ,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解放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文学体裁“说”介绍】“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爱莲说 、 马说 、 捕蛇者说 、 师说 、 黄生借书说就属这一文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