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及作品赏析.docx

上传人:文库大全 文档编号:2764994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及作品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及作品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及作品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及作品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及作品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及作品赏析【作品介绍】送李愿归盘谷序既是赠友之作,又是抒怀之篇。这篇序文写于 801 年(唐德宗贞元十七年) ,当时韩愈 34 岁,离开了徐州幕府,到京城谋职。自从792 年(贞元八年)中进士以来,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韩愈一直为仕进汲汲奔走,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处境艰难,心情抑郁。因此,借送友人李愿归盘谷隐居之机,写下这篇赠序,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气。【原文】送李愿归盘谷序太行之阳有盘谷1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2 。 ”友人李愿居之。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2、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3 ,进退百官4 ,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5 ,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6 ,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7 ,秀外而惠中8 ,飘轻裾9 ,翳长袖10 ,粉白黛绿者11 ,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12 ,争妍而取怜13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14 ,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

3、15 ,刀锯不加16 ,理乱不知 17 ,黜陟不闻18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19 ,足将进而趑趄20 ,口将言而嗫嚅21 ,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22 ,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23 ,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24 ;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25 ,廓其有容(26 ;缭而曲27 ,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28!”选自四部丛刊本

4、昌黎先生集【注释】1阳:山的南面叫阳。盘谷:在今河南济源北二十里。 2盘旋:同盘桓,留连、逗留。 3庙朝:宗庙和朝廷。古代有时在宗庙发号施令。 “庙朝”连称,指中央政权机构。 4进退:这里指任免升降。 5旗旄(矛):旗帜。旄,旗竿上用旄牛尾装饰的旗帜。 6才畯:才能出众的人。畯,同“俊”。 7便(骈)体:美好的体态。 8惠中:聪慧的资质。惠,同“慧” 。9裾( 居):衣服的前后襟。 10翳( 义):遮蔽,掩映。 11黛:青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12负恃:依仗。这里指自恃貌美。 13怜:爱。 14恶( 雾):厌恶。 15车服:代指官职。古代以官职的品级高下,确定所用车子和服饰。 16刀锯

5、:指刑具。 17理:治。唐代避高宗李治的名讳,以“理”代“治” 。 18黜陟( 处至):指官吏的进退或升降。19形势:地位和威势。 20趑趄( 资居):踌蹰不前。 21嗫嚅( 涅如):欲言又止的样子。 22刑辟( 譬):刑法。 23昌黎:韩氏的郡望。唐代重世族,所以作者标郡望。 24稼( 古):播种五谷,这里指种谷处。 25窈(咬):幽远。 26廓其有容:广阔而有所容。其:犹“而” 。 27缭(辽):屈曲。 28徜徉(常羊):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简析】这篇序文,既是赠友之作,又是抒怀之篇。它巧妙地揭露了官场的丑恶,倾吐了内心的不快,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简练的

6、笔墨叙写了盘谷之美及得名的由来。第二部分借李愿之口,用两宾夹一主的手法写三种人的作为和生活:一种是高官权臣,声势显赫,穷奢极欲;一种是隐居之士,洁身自好,无毁无忧;一种是钻营之徒,趋炎附势,行为可鄙。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看似叙述李愿言论,实含作者强烈感情。第三部分,先用“壮之”赞美李愿的话,表明“愿之言”即“愈之意” ;再以“歌”词极言盘谷之美、隐居之乐和向往之情。这篇文章构思巧妙。文章虽以引用李愿的话作为文章的主体,但在引用中运用了对照的手法,既有高官权臣与钻营之徒的对照,又有隐居之士与这两种人的对照,造成强烈的反差,因而对照中寓有褒贬,含有爱憎,这样就委婉地表达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篇

7、文章是散文,却有辞赋的特点:第一部分是散体,第二部分用了铺叙手法和排偶句式,第三部分则是韵语;但全文又贯串着散文的章法和气势。苏轼曾经说过:“余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已。平生欲效此作,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 ”(引自韩昌黎全集世界书局 1935 年版)虽然有些偏颇,但也可见此文感人之深。【译文】太行山的南面有个盘谷。盘谷中间,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人烟稀少。有人说:“因为这山谷环绕在两山之间,所以称作盘 。 ”也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阻塞,是隐者盘桓逗留的地方。 ”我的朋友李愿就住在这里。李愿说:“人们称为大丈夫的人,我是了解的。他们把利

8、益恩惠施给别人,名声显扬于当世,在朝廷上参与政事,任免百官,辅佐皇帝发号施令。他们到了朝廷外面,便树起旗帜,陈设弓箭,武夫在前面呼喝,侍从塞满道路,负责供给的仆役各自拿着物品,在路的两边飞快奔跑。他们高兴时就随意赏赐,发怒时就任情处罚。他们跟前聚集着很多才能出众的人,论古说今,赞扬他们的美德,这些话叫人听在耳中而不感到厌烦。那些眉毛弯弯,面颊丰腴,声音清脆,体态美好,外貌秀丽,资质聪慧,起舞时轻薄的衣襟飘然而动,长长的衣袖遮掩面容,白粉搽脸,青黛画眉的女子,在一排排后房中清闲地住着,自恃貌美,忌妒别的姬妾得到宠爱;争着比美,一心要获取主人的怜爱。这就是受到皇帝的知遇,掌握了很大权力的大丈夫的所

9、作所为啊!我并非厌恶这些而躲开的,只是命中注定而不能侥幸得到啊!“穷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定时,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与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诋毁;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既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罚的惩处;既不问天下的治乱,也不管官吏的升降。这些都是遭遇不好、不行时不得志的人的所作所为,我就这样去做。“侍候在达官贵人的门下,在通往地位权势的路上奔走,想要举脚进门却行止不定,想要开口说话却欲言无声。处于污浊低下的地位而不知羞耻,触犯

10、了刑法而受到诛杀。希冀着获得非分名利的微弱机会,直到老死才罢休。这样的人在为人方面究竟是好呢还是不好啊!”昌黎韩愈听了李愿的话,称赞他讲得有气魄。给他斟上酒,并为他作一首歌:“盘谷之中,是你的房屋。盘谷的土地,可以播种五谷。盘谷的泉水,可以用来洗涤,可以沿着它去散布。盘谷地势险要,谁会来争夺你的住所?谷中幽远深邃,天地广阔足以容身;山谷回环曲折,象是走了过去,却又回到了原处。啊!盘谷中的快乐啊,快乐无穷。虎豹远离这儿啊,蛟龙逃避躲藏。鬼神守卫保护啊,呵斥禁绝不祥。有吃有喝啊长寿而健康,没有不满足的事啊,还有什么奢望?用油抹我的车轴啊,用粮草喂我的马,随着你到盘谷啊,终生在那里优游徜徉。 ”(张

11、之)【解析】这篇序文,既是赠友之作,又是抒怀之篇。它巧妙地揭露了官场的丑恶,倾吐了内心的不快,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简练的笔墨叙写了盘谷之美及得名的由来。第二部分借李愿之口,用两宾夹一主的手法写三种人的作为和生活:一种是高官权臣,声势显赫,穷奢极欲;一种是隐居之士,洁身自好,无毁无忧;一种是钻营之徒,趋炎附势,行为可鄙。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看似叙述李愿言论,实含作者强烈感情。第三部分,先用“壮之”赞美李愿的话,表明“愿之言”即“愈之意” ;再以“歌”词极言盘谷之美、隐居之乐和向往之情。这篇文章构思巧妙。文章虽以引用李愿的话作为文章的主体,但在引用中运用了对照的手

12、法,既有高官权臣与钻营之徒的对照,又有隐居之士与这两种人的对照,造成强烈的反差,因而对照中寓有褒贬,含有爱憎,这样就委婉地表达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篇文章是散文,却有辞赋的特点:第一部分是散体,第二部分用了铺叙手法和排偶句式,第三部分则是韵语;但全文又贯串着散文的章法和气势。苏轼曾经说过:“余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已。平生欲效此作,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 ”(引自韩昌黎全集世界书局 1935 年版)虽然有些偏颇,但也可见此文感人之深。【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穷穷,本义是“阻塞不通” ,引申为“荒远偏僻” ,如本文:“穷居而野处。”又如成语“穷乡僻壤” 。再

13、引申为“到尽头” ,如桃花源记:“欲穷其林。”再引申为“穷尽、完结” ,如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又如成语“无穷无尽” 。穷,在古汉语中常指仕途坎坷不得志,与“得志、显贵”的“达”相对。如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引申为“处境困难” ,如论语卫灵公:“君子亦有穷乎?”注意:在古代,特别是上古, “穷”和“贫”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穷”指不得志、不显贵, “贫”指缺少衣食钱财。 “穷”的反义词是“达” , “贫”的反义词是“富” 。如庄子德充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 。这里“穷达”并举, “贫富”对举,可见“穷”与“贫”的意义是不同的。处处,本义是“停止、停

14、留” ,如韩愈答李翊书:“处若忘,行若遗。 ”引申为“居住” ,如本文:“穷居而野处” 。再引申为“处于” ,如本文:“处秽污而不羞” 。再引申为“居住的地方、处所” ,作名词,读 ch。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 。处,还有“处理,安排”的意思,如赤壁之战:“愿将军量力而处之” 。烦烦,据说文 ,本义是“热头痛也” 。引申为“烦躁、烦闷” ,如本文:“入耳而不烦” 。又如史记仓公传:“病使人烦懑,食不下。 ”再引申为“烦劳” ,如烛之武退秦师:“敢以烦执事。 ”再引申为“烦扰” ,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猥不敢相烦。 ”再引申为“麻烦” ,如孟子滕文公上:“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15、何许子之不惮烦?”再引申为“烦琐” ,如淮南子主术训:“法省而不烦。 ”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知识分子对待人生、仕途的不同态度,理解作者因仕途坎坷而流露出的不遇之叹和不平之鸣。2、鉴赏文章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的虚托手法。3、品味文章瑰丽刚健、骈散结合的风格。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因仕途坎坷而流露出的不遇之叹和不平之鸣。教学难点:虚托手法和瑰丽刚健、骈散结合的风格。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读懂文句,理清文章思路。教学进程:一、简介。1、介绍韩愈: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

16、,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政治上较有作为。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创作上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2、介绍赠序: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

17、其后凡是惜别赠立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韩愈的赠序,因人变化。不拘泥于一定的格式,有的坦率陈言,有的含蓄婉转,有的借题发挥,有的诙谐幽默,各篇有不同的写法,也有不同的意味。本文有很多言外之意,藏而不露,须细看方能领悟辨别。3、介绍背景:这篇序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 ,当时韩愈 34 岁,离开了徐州幕府,到京城谋职。自从贞元八年(792)中进士以来,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韩愈一直为仕进汲汲奔走,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处境艰难,心情抑郁。因此,借送友人李愿归盘谷隐居之机,写下这篇赠序,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气。二、疏通

18、文句。1、自读、扫除字音旗旄(mo)便(pin)体裾(j)翳(y)恶(w)黜陟(chzh)趑趄(zj)嗫嚅(nir)刑辟(p)稼(g)窈(yo)缭(lio)徜徉(chngyng)膏(go)2、掌握每段重点词句(提示如下):第一段:阳盘旋第二段:进退疾道旗旄才畯便体惠中翳负恃美鲜怜恶理黜陟形势趑趄刑辟第三段:壮稼窈膏廓其有容缭徜徉2、朗读、翻译全文。三、理清文章思路1、思考:文章各段分别写什么?第二段借李愿之口写了三种人,概括他们的特点?2、讨论:第 1 节:写盘谷得名的缘由,简介其地理环境和社会状况。第 2 节:记写李愿的一席话,借李愿之口描绘三种不同人的人物形象。三种人:一是“坐于庙朝,进退

19、百官”的达官贵人,二是“穷居而野处”的山林隐士,三是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小人。通过对比,对志得意满、穷奢极欲的大官僚和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之徒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对友人的隐居之志大加赞赏。文章最后一段,用一首古歌的形式和浓郁的抒情笔调,咏叹、赞美、祝福友人的隐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羡之意。第 3 节:写作者听“愿之言”的感受。四,板书设计盘谷简介特点、谷名由来|声威显赫的显贵三种人物|高洁不污的隐士|趋炎附势的官迷古歌收束祝福友人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理解作者的仕途坎坷和对人生的看法。2、虚托手法和瑰丽刚健、骈散结合的风格。教学进程:一、作者描绘了三种人,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他们有哪些不同的行为特征?第一

20、种“大丈夫者” ,主要特征为“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朝廷) ,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 “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 ”这种人在外面的所作所为与“利泽施于人”的说法,是背道而驰的。第二种是“盘谷隐者” ,其主要特征是“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心里想的是“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这种人不是不愿意为国效力,而是受不了官场的污浊。这种人在今天看来,

21、是不可取的,但在当时却是做人的典范。第三种是权势攀附者,其主要特征是“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秽污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徼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 。这种人心目中没有是非,只有名利。拓展深析:上面三种行为特征,我们不妨称之为“浊”者、 “清”者和附“浊”者。三者之间,形成一“清”对两“浊”的局面。尽管作者未下断语,但各自的是非高下已是彰显分明。通过作者的描绘,我们不仅感受到“清”者自清, “浊”者自浊;“清”者徜徉, “浊”者当途的社会现实,还能区分“清”者无奈, “浊”者快意;“清”者用思, “浊”者用力的差异。而且, “清”者也正是在与“浊”者的比较中,进一步确立或坚定了自己的品行操守。二、结合背景资料揣摩作者主意:(背景资料见教参 P123(二)第一段)由上面分析看来,该文的长处当在成功地抓住了几种人的行为特征,并通过他们揭示出官场的严重腐败:权贵们骄奢淫逸,小人趋炎附势,清醒者乖时失意。 (揭示主题)三、作者为什么要“从子于盘”?提示:宣泄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也含有劝李愿终身归隐之意。四、谈谈课文尾段的歌词内容与前文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课后练三)五、探讨韩文的特点:1、虚托、对比2、讽刺(教参 P125)3、语言瑰丽而刚健,骈散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