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幼时记趣》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繁花静 文档编号:2762946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幼时记趣》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幼时记趣》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幼时记趣》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幼时记趣》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幼时记趣》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苏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幼时记趣 1、导入 新课:同学们在童年时或许都观察过蚂蚁,那你看到蚂蚁搬家或搬运食物时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乐趣?今天学习一篇清朝人写的文章,来了解他在幼小时由观察微小生物产生的丰富奇特的想象及其中的盎然童趣,也许它也会勾起我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2、结合注释读课文,给课文中不认识的字注音,并试着断句。 3、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一、二两段:结合注释、词典,试着翻译这两段的意思,把自己翻译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互相发现问题,提出意见),最后把小组统一的译文在全班内交流。 4、教师指导,强调重点:(1)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无则省略) (2)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余 明

2、察秋毫 故 和 拟 强 怡然称快 其 必 之 则 然 (3)特殊句式:群鹤舞(于)空 徐喷以烟(以烟徐喷之) 作观 5、朗读课文第一、二段,指导朗读 6、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 3、4 段:结合注释、词典,试着翻译这两段的意思,把自己的译文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把小组统一的译文在全班交流。 7、教师指导,强调重点:(1)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于 其 神游 庞然大物 方 之 盖 拔山倒树;( 3)特殊句式:使(之)与台齐 驱之(于)别院 以为 为所 8、朗读课文第三、四段,指导朗读 29、齐读课文 10、总结:针对学习情况进行适当评述,以鼓励表扬为主 11、作业 :(1)

3、抄写不认识的字 (2)练习二 第二课时 1、复习:(1)注音:童稚 项为之强 藐小 怡然称快 鹤唳云端 (2)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必细查其纹理 私拟作群鹤舞空 徐喷以烟 又留蚊于素帐中 (3)翻译句子: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故时有物外之趣 2、导入 :昨天我们通过仔细的阅读课文,基本上读懂了文章的大意,今天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了解一下作者童年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外之趣”,“趣”又因何而来。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情?(观蚊成鹤:群鹤舞空、鹤唳云端;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4、小组合作学习:(1 )讨论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班内交流(观察细致,想象奇特,找出文中能体

4、现观察仔细的语句)。 (2)文中所叙“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童心,观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3)根据课文所叙,你能说一说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5、齐读课文,注意体会文中的童趣。 6、说一说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 7、总结:想象力是心灵自由翱翔的翅膀,乘着这双翅膀你会探寻到更为广阔的奇妙的世界,体会到更多的创造的乐趣。观察会给你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了这双眼睛你便不会错过生活中所有精彩的瞬间,希望我们都能充分运用这双眼睛和翅膀。 38、作业 :(1)练习册(2)解释重要词组的意思 板书设计 : 物外之趣: 产生原因: 观蚊如鹤:(1)群鹤舞空

5、(2)鹤唳云端 神游山林: 观察仔细,想象奇特 鞭打蛤蟆:幼时记趣练习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代文学家。(3 分)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5 分)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以土砾凸者为丘。( )( )凹者为壑(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4 分)明察秋毫: 鹤唳云端: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4、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请填写:(3 分)有想象之趣,比如: 有细察之趣,比如:4有童稚之趣,比如: 5、各写一个含有下列词的成语:(3 分)张( ) 昂( ) 素( )6、翻译下列句子:(3 分)故时有物外之趣。神游其

6、中,怡然自得。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第二部分:阅读理解7、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 。(2 分)8、“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什么?(3 分)9、点明时间的一个词语是 。(2 分)10、第二段所记之趣源自于 。(2 分)11、第二段中点明所写内容属想象的一个词语是 。(2 分)12、文中“ 昂首观之 ”的内容有哪些?(3 分)13、说说“ 项为之强 ”的表达作用。(3 分)514、摘出文中的一个被动句。(2 分)15、与课文首句相呼应的一个句子是 。(2 分)16、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的句子是哪一句?(3 分)17、第二段中“又” 的用法应该是( )(2 分)、表示重复或继续。、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表示转折,有“可是” 的意思。18、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 。(2 分)19、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3 分)20、“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 的意思是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幼儿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