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弘扬郑德容、钟扬等同志先进事迹按照组织相关要求,近期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向郑德荣、钟扬等同志学习的活动,感悟很深。向先进学习就是一次见贤思齐、检身正己的机会,让自己能够深入查找自身在理想信念、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听到他的名字,你可能会觉得陌生,但若说起他的著作,你一定会觉得熟悉 毛泽东思想史稿 、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他在求是 、中国共产党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应邀为 15 个省市学界讲学、出席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在大会演讲。他就是全国著名中国共产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家,我国中国共产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
2、郑德容同志。“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努力奋斗,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 ”郑德荣,一位 90 余岁高龄的老人,以身体力行的实践诠释了生命意义的更多可能。郑德荣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国共产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国共产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即便是即将在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退休的时候,60 岁的邓德荣教授还给自己立下“宏愿”:“我退下来后,要用 10 年时间,也就是到我 70 岁的时候,培养出 10 个博士,出版10 部专著。 ”弹指一挥间,30 多年过去了,郑德荣已经超额完成了这些当年看似不可
3、能的“规划” 。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 5 倍,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 4 倍,此外还发表了 200 余篇学术论文。仅仅是在 80 岁到 90 岁的 10 年间,郑德荣的个人专著就达 5 部之多,而且还承担国家项目 3 项,发表论文 70余篇。钟扬同志坚定执着、不畏艰险,毕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每年跋山涉水数万公里盘点西藏高原植物资源,收集上千种植物的 4000 多万颗种子,历时 3 年将全世界仅存的 3 万多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西藏巨柏逐一登记在册,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他攻关 10 年,在上海成功引种红树林,创造了世界引种最高纬度,为海岸生态打造了新的屏障。他十
4、六年如一日把生命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祖国雪域高原,帮助西藏大学成功申请西藏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培养了藏族第一位植物学博士,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名单,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一系列空白,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他心怀大爱、因材施教,把每个学生都当成宝贵种子,精心呵护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深受学生崇敬和爱戴。他立志“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 ,热心科普教育,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遍布西部省份,成为民族地区教育科研的骨干。他淡泊名利、勤勉务实,从不追求职级待遇,担任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后,探索推出
5、系列改革举措,受到同行广泛关注和好评。他用逐梦的一生、拼搏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 、一位政治过硬的追梦者。始终以“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做”作为自己的信念,忍受进藏的高原反应,沉下身,静下心把在复旦的科研成果带到 xz,带到祖国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 “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不乘凉也甘栽树”的善举,甘心放弃所有职级待遇来到复旦大学做一名普通教授。扎扎实实地多做,做好为祖国边远民族地区的教育基础、利长远的事。他是真正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她的每一寸土地,他用自己的一次次行动,取得的一个个科研成果,践行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6、的誓言。郑德荣、钟扬等同志是新时代的先进,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我们煤监人要认真学习郑德荣同志的崇高精神,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以善作善成、勇创一流的作风,改革创新,奋斗姿态,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因此,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打铁必须自身硬,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坚守对党的信仰,坚守对事业的追求,坚守在探索创新中的坚韧,坚定不移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践行者,共同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张 勇2018 年 7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