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班主任家访案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760052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家访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班主任家访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班主任家访案例家访原因:人很聪明,但无心上学。在班里跟几个同样无心学习的学生经常在一起玩,学习滞后,常欠交作业,课堂上常睡觉,早晨经常迟到。但他也又一些优点:如,尊敬老师,记忆力好,体育活动积极,特爱打篮球。家访过程:我按事先约定来到他家附近的车站,他已在车站等候,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他家。那天他爸爸、妈妈都在家,父母好客,热情,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在我说明家访的来意后,他爸爸很高兴,在他爸爸的强烈要求之下,我们先倾听了他爸爸的三点看法:一、对待孩子教育,人生的大方向由爸爸负责,具体的学习由妈妈负责。该给孩子讲的做人的道理十岁前就已讲完,现在再讲是重复。他从不用暴力对待孩子,他认为他的孩子很乖

2、,很优秀。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讲话少。二、中考是考试失误,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完全有能力考上更好的高中。三、当初选 21 中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原因有三:1、学校离家近,可节约时间; 2、教师教学水平比较高。接着他妈妈又说了一些孩子初中时优秀成绩,尤其是数、理、化,在家什么都好,就是动作太慢等。听完孩子在家的表现后,我首先对其父母提到的孩子的优点给予肯定,然后顺势指出了他身上的一些不足,同时我也意识到孩子话少,语言表达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在哪。我觉得他父母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而且表达的欲望都很强,可以想象他平时在家说话的机会少,而且可能不敢说,怕说不好。所以我委婉地向其父母提出,平时要多倾听

3、一下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有更多表达的机会,这可能对培养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家访反思: 1、教师的家访。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2、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 3、家访工作长“报喜”,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 4、“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5、面对家长责骂孩子时,不应该添油加醋、落井下石,应多说点孩子的好话,使气氛缓解下来,大家可

4、以心平气和坐下来商量以后应该怎么做,还能取得学生对老师的信任。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 10 个年头。10 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10 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在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都是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才去家访,其实那个时候学生从心里是不欢迎你的,甚至是反对和惧怕你的,家长听到孩子犯了错误,也是很难堪的。在这种情况下,家访的效果可想而知。与其这样,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带着赞美去家访,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好话人人爱听” ,学生都有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希望在同学和老师面前留下

5、一个好的印象,都渴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这是班主任老师应该明白的最基本、最起码的心理学常识。我们班有个叫杨冰清的同学,她很聪明,但很好动,注意力经常不集中,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完成不了,她宁可把时间用在劳动上(她很喜欢帮老师帮同学),也不肯花点时间做作业,成绩不理想。刚开始她总说作业忘了带,要在老师的再三追讨下才补交,但是到三年级后,随着科目的增多,作业量的增加,干脆不交了,即使老师再讨,她只有一句话:反正我不喜欢做,然后就不理老师了。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有一天,我给她他叫到走廊,生气的对她说,既然连作业都不做了,那我也就彻底对你不抱希望了,以后我一定会做到我的眼里没有你,并且对学生宣

6、布准备去家访,把我的决定告知家长,又说明给她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作出成绩,给老师提供一个家访的良机。她激动地向我鞠了一个躬,并请我看她的行动。果然她变了,作业完成得很好,刻苦学习,有不懂的地方会利用老师下班辅导的时候主动向老师请教,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时,我对她说:“ 我准备明天到你家去报喜” 。她高兴极了。家访时,在与家长交谈时,我没有用“ 差 “字,改用 “不太理想“ 之类,以免伤害家长和学生的自尊心,谈了她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的思想转变,学生也有自信和热情,有了学

7、习的动力。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工作长“报喜” ,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 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 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 告状” ,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10 年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学 > 理论/案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