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印边界争端反思 内维尔.马克斯维尔.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757248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印边界争端反思 内维尔.马克斯维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中印边界争端反思 内维尔.马克斯维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中印边界争端反思 内维尔.马克斯维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中印边界争端反思 内维尔.马克斯维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中印边界争端反思 内维尔.马克斯维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印边界争端反思 【出处】南亚研究20002 【作者】(英)内维尔马克斯韦尔 【编者按】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是英国著名学者,曾在 1959 年后一个相当长时期任泰晤士报驻南亚记者,目睹了印度对华战争的整个过程。1967 年回国后,他进入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学院,研究有关中印边界历史和中印边境冲突等问题,并于 1970 年出版了在国际上影响巨大的印度对华战争一书。此后,马克斯韦尔仍不断跟踪和研究中印关系的发展,写过一系列有关的论文和文章。中印边界争端反思是他的新作,发表在印度经济与政治周刊 1999 年 4月 1016 日一期(第 34 卷第 15 期)上。作者根据多年来的观察和不断增加的新史料进行

2、分析后确认:印度制造了 1962 年边界争端。它拒绝就此问题进行谈判,然后,企图凭借武力实现其主张。中国的武力反击从战略上和政治上说都有其正当理由,印度的政策的确使北京没有其它现实的选择余地。印度遭到“未受挑衅的侵略”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神话,中印边界一直没有解决是尼赫鲁政策的结果。 通过对中印边界争端的反思,作者得出以下结论:一、中印边界战争完全可以避免;二、在边界战争前及其后的几十年里没有能解决边界问题,责任在印度;三、是印度的政策将一个在外交上僵持的争端推向战场。如果印度政府继续这种政策,还可能导致战争重演。 【正文】 尼赫鲁政府寻求独自决定印度与中国的边界应当坐落在哪里,然后将它选定的边界

3、线强加给北京,拒绝就此进行谈判。这意味着,除非北京屈服于印度对阿克塞钦和麦克马洪线以北地区的领土要求,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 1962 年的军事行动是进行反击和先发制人,而印度遭到“未受挑衅的侵略”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神话。中印边界一直没有解决是尼赫鲁政策的结果,除纳拉辛哈拉奥政府外,继任的历届政府一直严格遵循这些政策。 一、“中国 1962 年的侵略” :印度的弥天大谎 印度总理 A.B.瓦杰帕伊在其 1998 年 5 月致克林顿总统的信中为具政府的核试验辩解时,说到中国“在 1962 年对印度的武装侵略”和尚未解决的中印边界争执(注:A.B.瓦杰帕伊总理致克林顿总统的信,纽约时报,1998 年

4、 5 月 13 日。)。 印度的政治阶级自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以来,从一开始即坚持说,边界争端和边界战争是中国扩张的结果,而最后对印度突然进行的“大规模侵略” 导致其军队的瓦解。中国的说法相反,它指责印度顽固不化和扩张领土,并将其军事行动说成是进行反击和先发制人。伴随着近 40 年积累的观察并且根据新的材料,现在对导致战争并使边界争端依然没有解决的两国政府各项政策的起因进行反思,是适时的。 印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其于本世纪中叶开始存在时,即面临着一项共同的任务:将它们的边疆转化为边界。这在事实上是它们作为现代国家这一新身份的一种基本的正式表现,因为它们开始模仿和追赶那些在前三个世纪里由于民族

5、主义的出现和民族国家的兴起而提倡推广一种新的政治机制的欧洲国家;这种新的政治机制即是边界:经过外交谈判同意的一条线(划界),联合标定在地面上(标界),准确地印刷在地图上,并在两个相邻的主权国家之间的条约上予以描述,因而它们承认了自己的版图及其邻国的领土。(注:这里的定义和论据来自艾恩斯利T 埃姆布雷富于暗示的论文边疆转化为边界:现代国家的演进(Frontiers into Boundaries: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State),见想象中的印度:印度历史论文集(Imagining India:Essays on Indian History)(牛津大学出版社,

6、德里,1989 年)。)前现代国家可以存在于边疆之内,边疆不是线而是国家之间的过渡地区、区域:现代国家需要边界。 就中国来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 1949 年建立时,中印边界问题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但却是一项要与约十来个同中国毗邻的国家进行谈判或反复谈判就数万英里通常难以接近的地带取得一致同意和确切划定主权界线的巨大任务的微小因素。那广阔的周边地区的许多地段体现了列强对中华帝国入侵的颠峰标志,而被逐的国民党当局又留下了要收复这些“失去领土”的民族统一的承诺。北京的新人认识到,要接过这一遗赠势必会挑起同其许多邻国难以驾御的争吵,特别而最危险的是同为沙俄通过根据强加的瑷珲条约(1858 年)和北京

7、条约(1860 年)所兼并的中华帝国在远东的大片领土的继承者苏联的争吵。因此,他们决定,新中国将基于历史遗留给他们的准线解决边界问题。周恩来利用 1955 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的机会表明了其政府的态度: 同有些国家的一部分边界尚未划定。我们准备同邻邦确定这些边界,在此以前我们同意维持现状,对于未确定的边界承认它尚未确定。我们约束我们的政府和人民不超越边界一步,如果发生这类事情,我们愿意指出我们的错误并立即退回国境。至于我们如何同邻国来确定边界,那只能用和平方法,不容许有别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会改变这种作法。 (注: 1955 年国际事务文件( Documents on Interna

8、tional Affairs 1955)(OUP ,伦敦,1958 ),第 423 页。(译者按:这里的引文与周恩来外交文选第 10 页上的文字有少许出入) 此后的发展说明了这一政策声明的极度重要性,因而值得进行分析。周恩来解决边界问题的第一个步骤是声明某些段落尚未划定,需要鉴别。接着是维持现状的协定,双方严格维持现状,如果发生超越边界的事情,应立即承认并予以纠正。第三,他期待着未来的谈判,并且保证中国将只能使用和平的方法解决领土争端。最后,他警告说中国将不会容许任何其它办法,含意是如果邻国使用武力则会以武力回答。(注:如果带着周恩来发表此项声明前 5 年在中印边境上所发生的种种情况的事后知识

9、来阅读它,那么似乎合乎逻辑的是,他当时对印度的态度已心中有数了,因为此前的军事调动、公开声明和制图学要求已清楚表明了印方同中国意向相对立的模式。) 中国在此后半个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一贯地并且严格地执行了周恩来制定的政策,并取得明显的,现在近乎完满的成功。同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朝鲜和老挝进行了谈判,并签订了边界条约。现在谈判在有序地进行:同越南,并且在新德里允许的程度上,同不丹;至于俄国和前苏联的中亚各国,谈判已经完成,除对几个具体地点的争执尚未解决需留待将来尚未确定的日期予以解决而作出防止误解的说明外,已达成(双方)同意的边界。在三种情况下,“和平方法”为武装力量所取代:

10、同印度,苏联和越南。 关于中苏边界,莫斯科起初拒绝重新谈判 19 世纪的条约,根据这些条约沙皇兼并了清帝国的后来变为西伯利亚和沿海省份的大片领土,怀疑北京坚持谈判包藏着要收复领土的意图。对于将阿穆尔河黑龙江和乌苏里乌苏利河作为界河的各种条约的相互冲突的解释,导致苏联使用武力来维护对整个河流和其中的所有岛屿的专有权的要求,而中国的抵抗使两个邻国于 1969 年发生武装冲突,并走向核战争边缘。(注:见作者发表在以下刊物上的论文: 1973 年 1012 月中国季刊, 太平洋共同体(卷 1,1 期),现代中国(卷 1, 1 期,1975 年 1 月),外交事务(卷 57,1 期,1958 年秋),

11、国际事务(卷 47,1 期,1971 年 1 月)。) 直到 1987 年,在戈尔巴乔夫领导下,苏联才同意重新就中苏边界谈判,并接受了有关的国际法原则,即在没有任何条约作出相反的规定时,界河的可航运性意味着两个主权的分离不是在莫斯科曾经主张的中方河岸,而是在航道分界线(沿主河道最深部分的一条假想线)。结果是两个河岸邻国平等分享使用河流的权利。北京对戈尔巴乔夫推翻其前任的立场立即作出响应,谈判迅速开始,并在适当的时候签署条约,在东部河流和中国西部边境划出了中苏边界需要的确切界线。1997 年中俄两国首脑在北京会晤,宣布他们的边界问题的解决是在平等、互谅和互让基础上通过谈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样板

12、”。(注:原文见世界事务(新德里),卷 2,1期,1998 年 13 月,第 139 页。 )前苏联的中亚各国也同北京解决了边界问题。 至于越南,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利用一个涉及不过几百米距离的琐细的边界争执为借口,进行一次意在“教训” 的攻击必须承认教训是中国的霸权。这一中断是对中国在其它方面解决边界问题中坚持原则和务实立场的唯一有害的例外。 同中国的边界问题重要性相比,印度在 1947 年摆脱英国统治获得独立时所面临的任务要小。印度边境的广阔地段早已为离去的帝国转变为边界。在巴基斯坦分治的地方,国际边界已由拉德克利夫委员会按原先一直是国内的行政区划所确定;经过多次战争和烦人的谈判,英国人

13、已同意了印尼边界并标定了它,即在地面上竖立了界桩,而且与其它两个喜马拉雅山国家,锡金和不丹,(注:J.R.V.普雷斯科特:条约划定的亚洲大陆地图(Map of Mainland Asia by Treaty)(墨尔本大学出版社,1975 年),第 12、13、14章。)也大体上完成了同样的工作。但是在伦敦和印度的英国政府想与中国达成协议以创造中印边界的企图却遭到失败。(注:这些企图的简要说明见作者印度对华战争(乔纳森凯普公司,伦敦,1970 年)。全面论述见阿拉斯泰尔蓝姆的历史系列研究,特别是两卷本的麦克马洪线(鲁特莱治和吉甘鲍尔公司,伦敦,1996 年)和1914 1950 年的西藏、中国和

14、印度(罗克斯福特布克斯公司,赫尔廷福特布里,赫尔兹,1989 年)。)在东部,那里后来成为独立后印度与西藏毗连的东北边境特区,在西部,那里位于由印度控制的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内的拉达克,同新疆和西藏相接,这里只有边境,即主权界线在最初是分开的但是尚未确定的区域。当两个新生国家的行政管理延伸到边境区域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时,就存在着潜在的冲突,需要进行谈判。 在行政机关发生接触时,北京和新德里之间绝对相互冲突的态度立刻变得明显了。 扼要地说,周恩来在万隆所阐明并在此后实践中实践的中国方面的态度期待着以下步骤:(1)同邻国政府鉴别和宣布那些需要定界的地段;(2)同邻国共同同意维持现状, 以避免前进中巡逻

15、人员接触时发生冲突和伤亡的危险;(3)考虑到现有的条约、当前的方位、 传统活动和习惯等,进行谈判以求得双方满意的边界协定;(4)建立联合边界委员会在地面标出同意的界线;(5 )签署一项新的全面的边界条约。 在同样扼要叙述由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及其顾问在独立后最初几年里为印度拟定的立场诸要素前,有必要考虑一下印度民族主义的性质和历史背景,后者对尼赫鲁政府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态度有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注:斯蒂文A.霍夫曼是在研究中印争执中首先认识到印度民族主义在新德里的政策演变和执行中是何等重要的学者。见他的印度和中国的危机(India and the China Crisis)(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16、,1990 年),处处可见。) 在本世纪 50 和 60 年代,在印度民族主义的以下两股不同思潮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方面是世俗主义的,另一方面是宗教性的,具体来说是印度教的;但对两者来说,它们对想象中的印度所下定义的原则是领土性的,在“神圣的地理学” 观念上为两个明显对立的思想体系之间创造了一种联系物。1947 年的血腥分治可能被认为会动摇,甚至摧毁那种认为印度的领土界限是历史所确定的绝对观念,但是对世俗的和印度教这两派印度民族主义者来说,其效应却恰恰相反;任何内部或外来的领土挑战均被看作是对这种神圣地理学进行亵渎的企图。(注:阿舒托西瓦尔希尼:有争论的含意:印度的民族同一性、印度教民族主义

17、和忧虑政治(Ashutosh Varshney, Contested Meanings: Indias Natinal Identity, Hindu Nation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Anxiety),代达罗斯(Daedolus)122,3 期(1993)。) 印度民族主义的两种变体的温床在于英国统治者以自己的形象培育出来的憎恨英国的精英,这个阶级通过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从侍从阶级,经过挑战者运动到继承权力而成长起来。在整个那个时代所进行的大辩论是有关英国统治建立前印度的历史认同问题。为约翰斯特雷奇在其 1888 年出版的印度一书所极为令人满意地表达的占统治地位的英

18、国观点是,“印度,即使作为一个国家的印度,按照欧洲人的看法,现在没有,而且从来也没有过任何有形的、政治的、社会的或宗教的统一”。在其为印度确定各处边界的种种努力中,英国人并不认为他们是在为一个现存的国家作出标志,而是相反通过规定其界限来创立和扩大一个政治实体。这个实体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不过是“像其它帝国一样的一个帝国,被英国多年来的军事威力、外交技巧和欺诈弄到一块的不同领土和人民的集合体,然后凭借强力推行英国人控制非英国人民的手段来维护其存在”。(注:阿拉斯泰尔蓝姆:未完成的分治:19471948 克什米尔争端的起源( Imcomplete Partition: The Genesis of

19、 the Kashmir Dispute19471948 )(罗克斯福特布克斯公司,赫尔廷福特布里,1997 年),第 2 页。) 然而,当这个初生的、懂多种语言的精英阶层成长成其挑战者阶段时,他们发现了自身所具有的国家本体的主要特征,一种共同的语言(尽管是一种外语,即英语),于是他们开始认定并把自己说成是“印度人民” 的成员和代表,而这个群体的存在是诸如斯特雷奇和他同时代的同胞们所否定了的。过了一些年月,印度民族主义者们演化出的用以支持其对政治权力的要求的论据转变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强烈相信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个由文化、共同经历、风俗和地理所明确界定的国家”。(注:霍夫曼前引书,第 25 页

20、。)这个概念便成为尼赫鲁政府通过它来审视解决中印边界任务的与个人感情和态度有关的棱镜。如果印度“自古以来就存在” ,那么在独立后印度的第一批领导人的头脑中接着而来的便是,其“传统和习惯边界也早就存在并自然地演化出了,因为它们是基于人口和文化的活动,是基于诸如山脊和分水岭等的地理特征”。(注:霍夫曼前引书,第 25 页。)的确, “北部边界位于现在所在的位置已有约三千年之久”。(注:印度政府有关印度喜马拉雅边界的历史背景的照会,白皮书(第二卷),第 125 页。)推论的结果是,印度的“历史边界必然是由线条组成的”,那就是说,是确切的。(注:霍夫曼前引书,第 25 页。) 这种理论的大纲可以追溯到

21、印度在边界问题上同北京的外交争论。但是其最为详尽的阐述则出现在很晚以后由一个叫做 T. S. 穆尔蒂(Murty )的印度官员撰写的一本伪装成学术著作用以鼓吹印度观点的书中。这个印度官员曾密切参与过其政府对边界争端的处理。(注:边境:一个变化中的观念(Frontier:A Changing Concept)(帕利特,新德里,1978 年)。穆尔蒂原为印度边境部门的一名官员,正是他在 50 年代末进行实地考察后,提出了东部的边界应当坐落在塔格拉山脊,而不是麦克马洪所划的在南边几英里的地方。他后来在尼赫鲁周恩来会晤失败后成为起草有关边界历史演变报告的印度官员小组的一个成员。)穆尔蒂认为,边境和边境

22、内的确切划分线(即边界),是通过人类的自然交往,一种“历史巩固的进程”,或“ 晶体化”而存在下来的;并且只需两个相关国家中的一方的有效承认。这种“历史划界”排除了穆尔蒂称之为“形式化” 的通过外交进程划界的必要,并将其淡化为仅仅是对通过历史孕育的真正边界形成进程的“装饰”。在他看来,一个合法政府“公开宣布” 一条线就足以最后确定边界,“形式化”是没有必要的。 从印度政府所采取的这种思想观点出发,结果必然是,不像其它国家那样认为有必要同邻国进行谈判就其共同边界的走向达成协议,印度便已经拥有了同中国的固定边界,因而谈判成为多余。对印度政府来说,惟一需要做的是,通过其自身的档案研究、参照历史和神话,

23、并考虑安全利益,来“发现”该国与中国的边界的确切走向。一旦确定了适当的走向,便可将它予以公布并画在地图上。正如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不得不给其政府发出的指示那样,印度应当“沿边界全线,特别是在那些可能有争议的地方”建立哨所;由此产生的有人看守的边界将“不容许同任何人进行讨论” 。(注:摘自 1954 年 7 月尼赫鲁向有关各部散发的有关北部边界的通报。它原属秘密,并未正式出版,但印度作家 D.R.曼克卡尔看过它,并在他的1962 年的罪人 ( Guilty Men of 1962)一书中引用(杜尔西沙阿公司,孟买,1968 年),第 128 页。 而曼克卡尔让本文作者分享了原件的抄本,他首次将它发表

24、在印度对华战争中。) 就这样,(1)印度坚持它所主张的与中国的边界全线已经划定;(2)尽快将国家力量推进到它主张的领土;(3 )在印度控制其主张的所有领土前,拒绝就维持现状达成任何协议;(4)在所有阶段均拒绝谈判其主张的边界走向。以上各点同中国方面的态度绝对是相互矛盾的。简而言之,它们等于是坚持说:在印度看来,同中国划定和巩固边界是一个单方面的进程。 这种单方面的程序在国际法上是无效的: 一条国际边界是不能仅仅由相邻国家一方的行政法令来确定。至少双方都必须参与,而且为实现它们领土之间的一项可接受的划分,它们的共同努力是必须的。因此,如果一个国家着手勘察并在其边界地区划界,而另一个有直接利害关系

25、的国家在其实施中没有给予任何方式的合作或者同意接受其后果,则没有司法原则将可用来说明此种单方面的行为会对另一国家有效。从没有参与国家的观点看,国际边界依然没有划定。(注:A.O.卡克乌拉赫:解决边界争端的国际法(The Settlement of Boundary Disputes in International Law )(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1967 年),第 159 页。) 但是只要印度所主张的早已存在的边界符合北京的想法,或者对北京政府来说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尽管印度的态度是不通过外交进程联合划界,也不会有发生冲突的缘由。然而,如果印度政府所“发现的”边界同中国所了解的传统历史边界的走

26、向相冲突,该会发生什么情况?而且,如果在印度所主张的是其自古以来就建立的边界内发现有一个中国人进入,但是北京声称这表达了中国自身对历史的认识,该会发生什么情况?这种进入只能被印度看作是不幸的和非法的,而未经允许的进入者会被要求撤退并期望依从。拒绝撤退会将从进入提升为侵入和侵略。一旦公开指责发生了“侵略” ,政客和媒体便会抓住它,要求采取军事行动驱逐侵略者。不这样做会使政府受到放弃国家领土这一在逻辑上有确实根据的指责因此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就成为一项不可回避的政治需要。 这样,在印度获得独立后的最初几年内由尼赫鲁及其顾问们所私下制定的一揽子相互关联的政策,如果持续实施,必然会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导致军

27、事冲突。印度为巩固其所主张的与中国边界的政策的第一次明显的表现发生在 1951 年 2 月, 当时一群印度官员在一支很强的准军事部队的护卫下挺进到达旺的西藏寺院中心,声称那是印度的领土,并驱逐了西藏的行政人员。从而向拉萨当局也向新近成立的北京当局宣布一项兼并的既成事实。印度政府在对待东北边境方面既继承又修改了其英国前任所实施的政策。 中国当局在 20 世纪的头 10 年重申对西藏的权威 并于 1912 年垮台 导致英属印度政府企图以一条沿着山脊走的向北约 60英里的“科学的边界” 取代位于阿萨姆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既定的传统线,作为其在东北地区行政管辖的界线。(注:寇松勋爵给一条科学的边界下定义说

28、,“它结合自然和战略的力量,并将进出两方面的关卡置于防御一方手中,迫使敌人在能够使用通道前去克服入口处的种种困难。”寇松:论边界,见19041923 牛津历史演讲集(布克斯图书馆出版社,弗里波特,纽约州,1924 年),第 9页。)这样的一个边界规划, 在实际上是要兼并约有 6 万平方英里的中国认为系西藏延伸部分的其自身的领土,而这片领土在英国官方地图和中国官方地图上均表明是属于中国的。这一大片土地的大部分是没有行政管辖的,为部落民所占据,他们凶狠而有效地抵抗无论来自南边或北边的入侵者;但是在其极西端逐渐变细的一块突出的领土,从达旺的寺院中心直到平原,却是为西藏的政教合一当局所管辖的。 英国于

29、 1913 年在西姆拉召开了有西藏代表和中国中央政府代表参加的三方会议,其表面目的是改革和调节拉萨和北京之间的关系。然而,印度政府的外交秘书亨利麦克马洪爵士利用这个机会于1914 年 3 月在德里安排了秘密的双边谈判,在谈判中诱劝西藏代表接受想要的新的边界线。这条以外交秘书姓氏命名的线,包含了正好从缅甸至不丹的地段(那时英国将缅甸作为印度帝国的一部分),画在一张比例为 1 英寸为 8 英里的地图上。自然,地图并没有拿给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看。但是麦克马洪哄骗他草签了另外一张很小的地图,该图意在仅仅表明将西藏划分为内藏和外藏的建议线,并将麦克马洪秘密画出的线并入其中。 麦克马洪在西姆拉的行为超越了

30、他的权限。一位美国国际法专家和这段历史的学者指责他除了其它罪恶外,还“在国际谈判桌上撒谎,并故意破坏英俄之间的条约”(注:鲁宾和 P.阿尔夫雷德在美国国际法杂志上发表(关于阿拉斯泰尔蓝姆的麦克马洪线)的书评,第 61 卷,1967 年,第 827 页。)。可是, 麦克马洪的飞扬跋扈的诡计是徒劳的。拉萨当局否定了他们代表的行为;中国政府怀疑背着其代表干了什么勾当,宣布在英国和西藏当局之间达成的任何协议均是非法和无效的;总督在给其伦敦的报告中否认了麦克马洪同西藏人的交易;本土政府好像是不事声张地表示了严厉的不满,把麦克马洪调离印度。就这样,麦克马洪线胎死腹中(注:麦克马洪线的历史有文件证明,是十分

31、清楚的。在本作者的印度对华战争中对它已有简要论述,但是最充分的阐述见于阿拉斯泰尔的两卷本著作(麦克马洪线:中国、印度与西藏之间关系的研究,1904 1914 );在西藏、中国和印度 19141950:帝国外交史(罗克斯福特布克斯公司,赫尔廷福特布里,赫尔特福尔谢尔,1989 年)中,他进一步作了说明,在卡鲁纳加尔 古普塔的勇敢而卓越的著作中印边界秘史(米诺尔瓦联合出版社,加尔各答,(1974 年)中,又有了重要的深入看法。)。在四分之一个世纪后,是另一个在英属印度政府效力的帝国边疆开发者,一个很接近麦克马洪类型的人,使之死灰复燃。 在本世纪 30 年代中期,一个当时在新德里的名叫奥拉夫 卡罗的

32、中级官员,在档案中发现了有关麦克马洪流产的向前推进边界的文件,并劝说英国政府开始装做将麦克马洪线当作是业经西藏和中国正式同意而合法化了的印度边界。卡罗安排了一项外交文件伪造罪以支持在西姆拉会议上通过了边界问题的虚伪说法(注:卡古普塔前引书,处处;阿拉斯泰尔蓝姆:西藏、中国和印度 19141950, 第章。 伪造罪包含 1937 年重新出版修改过的 1929 年艾奇逊条约集版本,印有原始日期冒充原件的印度政府官方档案。它首次为一位名叫约翰艾迪斯爵士的英国外交官在哈佛国际事务中心的一篇论文所揭露。卡罗在这一纠纷中对印度方面的无原则偏袒,表现在他 1960 年 2 月 13 日发表在曼彻斯特卫报上的

33、一篇文章,他引用了自己一手安排伪造的文件作为证据来支持其论点。)。结果在 40 年代,一些英国地图开始将麦克马洪线画作边界,只是注明“未加标定” 的字样(即有待两个邻国就确切走向达成协议并通过联合程序在地面予以标定)。在大战期间并紧接着在战后,英国人开始了将其行政管辖延伸到其所主张的边界的困难和危险的任务(因为部族的敌对态度)。这些前进运动立即招来了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并要求他们撤退。这些抗议重复提出并在 1947 年初递给了继任的印度当局;在 1949 年,尽管国民党政府已穷途末路,仍然在新德里递交了一个正式照会,再次否定西姆拉会议产生的所有文件。 在印度 1947 年 8

34、月独立前,英国人不顾中国的抗议, 在将麦克马洪线作为印度东北部地面上有效边界方面已取得某些进展;在新德里的继任政府承担了要完成它的任务。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能批评印度独立后的新政府继续遗传下来的政策并维持要将麦克马洪线作为边界的英国主张,尽管企图持续使用英国赞许的虚妄和伪证的智慧是有问题的。另一方面,英国对其帝国拥有版图界线的政策反映了强权,通常的确是霸权;即使如此,英国人在政治上总晓得:在试图确定边界时充分考虑邻国的敏感性是可取的,并且在地面使用武力时需要通过实用的观点和方法以及娴熟的外交技巧予以平衡。很难设想英国政府会像尼赫鲁那样,在这种场合采取如此挑衅性的执拗的策略:如果新中国政府像旧

35、中国政府那样对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印度干脆就拒绝讨论这个主题。 中国的中央权威 1950 年 11 月开始在西藏强有力的重申,在许多印度人(其它地方也是)看来是一种入侵,并刺激了印度政府采取警觉行动。(步荣赫鹏的后尘派一支印度远征军到拉萨以先发制人或抵抗人民解放军,曾得到认真的考虑。)(注:B.N.穆立克:我与尼赫鲁相处的岁月:中国的背叛(联合出版社,新德里,1971 年),第 80 页。)萨达尔帕特尔认识到,中国军队在他这个部长所负责其防御的北部未定界(注:这是萨达尔帕特尔 1950 年11 月 7 日关于中印关系的致尼赫鲁信,该信被广泛地引用。这里的引文见穆立克前引书,第 118

36、页。)沿线的存在,至少具有潜在的敌对性,增加了印度所觉察到的威胁份量。在紧急磋商后,制定了迅速在北部扩展行政管理和防务安排的计划。1950 年 11 月 20 日尼赫鲁在印度议会宣布,麦克马洪线是东北部印度与西藏的边界,重申了关于其业已为“1914 年西姆拉会议所确定”的英国谎言。他承认,中国地图所表明的是一条远在南边的截然不同的线,而且在“过去 30 年来”是一直这样画的;但是他继续说,“管它有没有(中国)地图”,麦克马洪线就是印度的边界,“而我们将不允许任何人越过(它)”。这一直截了当的声明是印度对待解决边界问题的单边主义态度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在三个月后对达旺的吞并中,尼赫鲁政府超越了其

37、前任的雄心和意图。麦克马洪在画线时将达旺划入了印度,但是即使在卡罗时期,政府对此还是一再进行思考。开始占有中国虽然声称拥有但从未进行过行政管辖的部落地区是一回事用英国人的说法,那里是无人烟的土地;但是要兼并一块英国人在初次接触时即承认那是西藏中国管辖领土的土地,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因此在第二次大战期间,英国人使拉萨忙于讨论,指望重新划定麦克马洪线,以便将达旺和那座巨大的寺院留给西藏。他们试图将这个建议说成是一种宽洪大量的让步,将它看作是可能诱使拉萨接受麦克马洪线其余部分作为边界的诱饵。他们失败了。拉萨当局没有上钩(注:见蓝姆前引书,第章。)。的确,在印度获得独立后,拉萨向新德里提出了一项正式请

38、求,即新的后帝国政府撤出其前任入侵的界于麦克马洪线和山脚下传统边界之间的所有领土。 拉萨有力地抗议印度对达旺的掠夺,并再次明确说明,西藏认为麦克马洪线是一种幻想,作为边界没有合法性。然而没有来自北京方面的评论,尽管那时人民解放军已在拉萨安顿下来,其先头部队距达旺不会很远,而中国政府显然收到了有关印度行动的及时报告(注:有关印军到达达旺的一个目击者报告在后来发表了。新华社(新中国通讯社),1959 年 9 月 16 日。(译者按:1951 年西藏地方地府不太合作,人民解放军刚刚入藏,对边界地区具体情况未必十分了解。)。这种沉默是在中国当权的新人愿意同中国衰竭时期留下的其它苦涩遗产一道,接受麦克马

39、洪所划的边界是走向的初始征兆。此种意向的进一步证据接着而至,再次表现沉默这次无可怀疑地显得是确认有意的默许。人们一直期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会继续和加强国民党前任曾一直有力地就英国人和近来印度对东北边境特区推进发出的抗议;但是结果北京对印度政府加速的直至麦克马洪线的军事和行政推进不置可否。(然而当印度人员向北推进越过麦克马洪线时,将会看到中国人作出了反应。) 在印度兼并达旺后,边境再次变得平静,而这两个邻国发展它们内部的交通,修筑道路,派出巡逻和勘察队,建立哨所从而走向更紧密的接触。在外交上,接踵而来的事件是在 1954 年举行的就穿越中印边界西藏地段的贸易和交通的谈判;这次谈判,除其它事项外,还讨

40、论了印度交出英国人诱使拉萨同意给予的包括在西藏境内保持军事人员在内的种种权利和特权的条件。对于印度政府为这次谈判拟定的可归纳为“低姿态、不发言和坚持己见” 的巩固其边界的基本政策,再次进行了讨论,但只不过是给予肯定而已。正如一位关键的与会者所指出的: 总的看法是,我们不应允许中国利用这个机会翻(边界问题的)旧账。总之,要是中国不准备承认我们认为是我们北部边界的麦克马洪线,那也不能因此而进行任何谈判。(注:穆立克前引书,第 155156 页。) 因此,“决定不准提出边界问题,因为在印度看来,这个问题已为风俗、传统和习惯所完满解决。如果中国人提出它,印度方面将拒绝讨论它”。(注:穆立克前引书,第

41、150 页。 )这项决定在政府高层内部有不同意见,但是尼赫鲁对他所选择的战略毫不动摇:应当将边界问题的这个主题留给中国去提,如果它提出此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拒绝重新谈判这个问题并坚持我们的立场(尼赫鲁在议会所陈述的立场),即在麦克马洪线这边的领土是我们的,关于它是没有什么好讨论的”。(注:尼赫鲁思想的这一声明见于 K.M.潘尼迦致 G.S.巴吉帕伊的信中,后者曾敦促政府就中国在东北部地区的要求同其进行谈判。见本文作者的印度对华战争,第 7677页。)结果中国方面在谈判中也没有提出边界问题,尽管它确曾暗示,它认为那是一个需要在另一种场合讨论的主题。 由会谈产生的在西藏的贸易和交通协定在其序言中

42、载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中第一条是“互相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印度政府利用这一原则来排除北京对其边界主张在未来的任何挑战。到那时为止,它业已完成了其秘密的单方面调查并决定了与中国的边界走向。1954 年 7 月尼赫鲁在向有关各部散发的一项备忘录中, 将西藏条约说成是“我们同中国和西藏关系中的新起点” 。他还说:根据我们的政策以及作为与中国达成的协议的结果,北部边界应被看作是确定的和明确的边界,不容与任何人进行讨论。应当在整个这段边界,尤其是在那些可能被认为是有争议的地区建立一个哨所网。(注:这一备忘录从未公之于众,但是印度记者 D.R.曼克卡尔看过它并在其著作1962 年的罪人中予

43、以引用(杜尔西 沙阿公司,孟买,1962 年)。曼克卡尔让本文作者分享了原件的抄本。) 大约就在此时,印度官方地图绘制机构印度测绘局发行了显示这一“确定的和明确的”边界的新地图,而这个新地图与以前各种版本地图所表明的画法非常不同。后者总的来说是反映了实际状况的,正如内政部长帕特尔说的,当印度成为一个独立国家时,中印边界并未划定。如前所述,麦克马洪线取代与中国地图上所表明的沿着山脚走的大体相同的边界走向,开始被标明在英国地图上是 1940年以后的事;但是麦克马洪线依然被标明是“未标定的” 。新地图则将它画为一条完全最后决定了的国际边界线。令其统治者感到耻辱和关心的是不丹和锡金被包括在印度的边界之

44、内。但是变化最为巨大的还是在于查漠和克什米尔邦与新疆的一角和西藏毗连并已成为中印边界西段而为人所知的地区。这里的一条画法明确的新的边界线,从西北方喀喇昆仑山口起直到昆仑山脉,把由阿克赛钦平原大部组成的一片领土画在印度境内。 在印度独立时西段的形势没有变化,因为印度政府的外交和政治部在其正式的档案出版物,即通常所说的艾奇逊条约集中,于 1931 年声称: “克什米尔邦的北部和东部边界仍未划定”。(注:C.U.艾奇逊(编):协议、条约和证书等集,1931,卷 7,第1 部分,第 5 页。)在东北部,印度所主张的其边界线至少还有一个麦克马洪 1914 年花招的虚假外交根据和一个大体确切的地图。(注:

45、如果移位到地面,麦克马洪线将有 400 米宽,只要双方不愿发生冲突, 它足可表明一个事实上的边界。)但是现在在西段所主张的边界,除了曾经有人建议考虑将它作为可能主张的边界线并在英属印度行政机关内部遭到拒绝外,别无根据;而作为这一段供选择的可能边界有好几条,均明显不如所选的这条线那样向前推进。正如这段历史的杰出的印度分析家所说的,“印度对阿克赛钦的要求无论在条约、习惯或地理上都是没有根据的”。(注:卡鲁纳加尔古普塔:中印边界秘史(米奈尔瓦联合出版公司,加尔各答,1974 年),第 52 页。)直到新地图发行 5 年之后, 才向伦敦派出了一名官员,为阿克赛钦的主张从档案角度来嘲弄这桩讼案。他借助一

46、项急需的弄虚作假设法这样做了,而他的政府大量地利用了它。(注:这个官员是 S.高帕尔,当时任外交部历史司长,后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传记的作者。其弄虚作假的详情及其利用情况见古普塔前引书,第 34 页。) 如果像尼赫鲁所裁决的,不得允许任何人(这是指中国)对现在通过地图绘制将阿克赛钦囊括在内的荒唐的领土收复主张提出质疑,那么印度的边界政策便完全有违尼赫鲁经常说的印度要与中国保持密切和友好关系的愿望,并达到矛盾甚至荒谬的程度。 但是尼赫鲁经常所说的要同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愿望究竟有多牢靠?在 50 年代期间,他讲了许多一再向中国表示友好和积极关怀的话,当印度群众为欢迎来自中国的正式访问者高喊中印人民是

47、兄弟的口号时,他当然使印度成为当时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利益的公开和积极的支持者。结果就造成了对他和印度更广泛的关于 1962 年边界战争是北京的背信弃义行为和对朋友背叛的观点和说法的欣然接受。但是尼赫鲁私下的以怀疑、敌意和想取得领土为特征的对华态度,从那时以来已得到说明。这种见解不是来自批评者,而是来自一个对总理极为佩服甚至到献媚程度的人。这个人几乎在整个尼赫鲁的任职期间都是一位密切而有影响的顾问。他就是 N.B.穆立克,情报局局长,在 1951 年便被委任负责国内外的情报工作。 穆立克自称是一个说孟加拉语的比哈尔人(从名字看他是个孟加拉人,显然他不希望被看作是孟加拉人),在印度独立前曾在印度警察

48、部队干过十多年。他 1934 年与尼赫鲁的首次接触导致他受到国大党领导人的斥责,后者当然对所有印度警察部队的成员甚为卑视,特别是印度人竟然扮演英国统治的强制推行者这使得穆立克饮恨多年。(注:B.N.穆立克:我同尼赫鲁相处的岁月,19481964(联合出版公司,新德里,1972 年),第一部。)但在独立后,他加入情报局,于 1950 年成为局长,昔日的怠慢被置于脑后,如他的三部曲我同尼赫鲁相处的岁月中所清晰和最充分表明的,穆立克无论作为个人或政治家,都对总理崇敬起来。事情也很清楚,不仅从穆立克的报告来看,而且从情报局在尼赫鲁所支配的政府政策的那些领域变得能发挥影响甚至威力来看, 尼赫鲁对穆立克的

49、洞察和判断的回应充满着信赖。 根据穆立克的陈述,在 1952 年当他就印度的战略方向寻求尼赫鲁的指导,以便确定情报局工作的主要目标时,他得到的指示是,中国必须被看作是“两个敌人”中的一个,另一个是巴基斯坦。因此,他被告知要向反对北京的西藏流亡者提供一切支持,“以各种办法帮助他们并保持他们的斗志”。(注:穆立克前引书,第 8485页。)穆立克是曾经敦促派出印度远征军以阻止和反对中国占领西藏的人之一,他迅速地与达赖喇嘛的兄弟和在人民解放军抵达拉萨后立即逃往印度的西藏统治集团的其他成员建立起支持性的关系。这必然会导致他与中央情报局进行合作,后者的代理人至少是在印度的默许下,大约从 1956 年起便进行工作,在西藏煽动于 1959 年暴发的叛乱。(注:A.汤姆格隆费尔德:现代西藏的建设过程(The Making of Modem Tibet),(M.E. 安尔派公司,纽约,1987 年),第 8 章。) 根据穆立克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