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口蹄疫( FMD)v概述v病原v流行病学v临床症状v病理变化v诊断要点v防制措施口蹄疫( FMD)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烂斑。1514年,本病首次发现于意大利,直到1898年才由 LoffIer等证明本病病原为滤过性病毒。本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传染性极强,流行面广,不易控制和消灭,经济损失严重,被国际兽疫局( OIE)列为 A类疫病之首。病原口蹄疫病毒 ( FMDV ) 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口疮病毒属,是一种 RNA病毒。 病毒呈球形,无囊膜 。具有多型性和易变
2、异性,已知的病毒有 7个血清型,即 A、 O、 C、 SAT 、SAT 、 SAT 、 Asia 。各主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同一主型的各亚型之间有一定的交叉免疫性。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污染的饲料、土壤等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水疱液中的病毒 80 100 很快死亡。高温和紫外线对病毒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对酸和碱敏感,如 1% 2%氢氧化钠、 0.2% 0.5%过氧乙酸等都是很好的消毒剂。流行病学v 易感动物 主要是偶蹄动物,其中奶牛、黄牛最易感;牦牛、水牛和猪次之;人也可感染。v 传染源 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v 传播途径 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以间接接触传播为主。经
3、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传染,也可经生物媒介传播,人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病畜而感染。v 流行特点 本病传播迅速、流行猛烈、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牧区季节性明显,在农区季节性则不明显。该病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并有一定的周期性。临床症状v牛 病牛体温升高达 40 41 ,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闭口 流涎 。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发生蚕豆至核桃大 水疱 。采食、反刍完全停止。水疱破裂形成红色 糜烂 。后体温降至正常,糜烂逐渐愈合,全身状况好转。趾间、蹄部的柔软皮肤发生红肿、疼痛,迅速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形成浅表 糜烂 ,重者蹄匣脱落,
4、轻者干燥结痂而愈合。有时乳房部皮肤也出现水疱和烂斑。哺乳犊牛患病时多呈恶性,水疱不明显,主要表现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病死率很高。v 猪 以 蹄部水疱 为主,病初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蹄冠、蹄叉等部出现发红、微热等症状,不久形成米粒大、蚕豆大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出血性糜烂面, 1周左右痊愈。如继发感染,严重者蹄壳脱落,常卧地不起。病猪的口腔、鼻盘、乳房也可见到 水疱和烂斑。哺乳仔猪多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病死率达 60% 80%。v 人 突然发病,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2 3d后,唇、 舌 、齿龈及指尖和 脚 等处发生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薄痂或糜烂,很快愈合。病程 1周左右
5、,愈后良好。病情较重的可发生胃肠炎、神经炎、心肌炎等。 病理变化除口腔和蹄部的水疱和烂斑外,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反刍动物前胃黏膜可见圆形烂斑和溃疡,真胃和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心包膜有弥散性或点状出血,心肌松软似煮肉样,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纹,俗称 “虎斑心 ”。诊断要点v 初步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特点,可做出一般诊断。v 病毒分离鉴定 :采取患病动物的水疱皮或水疱液,用 PBS缓冲液浸泡,或取恢复期血液,分离血清。以补体结合试验进行毒型鉴定,也可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琼脂扩散试验。 ELISA试验目前已广泛用于动物口蹄疫的监测。v 鉴别诊断
6、 :应注意与猪水疱病、猪水疱疹、水疱性口炎等病鉴别。防制措施v 预防措施 平时加强检疫,禁止从疫区购入动物、动物产品、饲料、生物制品等;购入动物必须隔离观察,确认健康方可混群;常发地区定期应用相应毒型的口蹄疫疫苗进行预防接种。v 扑灭措施 发生口蹄疫时,应立即上报疫情,及时采取病料,迅速送检确诊定型,划定并封锁疫点、疫区,捕杀患病动物及同群动物,尸体 焚烧深埋 或化制。对污染的环境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疫区内的假定健康动物及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应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待最后 1头病畜消灭之后, 14d后不再出现新的病例,经过终末消毒后解除封锁。口蹄疫病毒流涎舌头水疱齿龈溃烂 舌头溃烂蹄部溃烂猪蹄部水疱及溃烂猪吻突水疱舌头水疱及溃烂脚部水疱虎斑心深埋与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