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文 虚拟社交网.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754254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 虚拟社交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文 虚拟社交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文 虚拟社交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虚 拟 社 交 网 对 青 年 人 的 不 良 影 响当下虚拟社交网在青年人中如此流行,所谓虚拟社交网指的是以社交为目的的网络平台,典型包括人人网,开心网,微博和 QQ 空间等 ,它与现实社交的区别是范围更广,信息量大且冗杂,媒体手段多元化。而我们青年人是具有一定辨别能力 ,处于青少年到中年过渡阶段的人群,特点是身体心理成长存在差距,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充满矛盾与变化,且情感多变。在我看来,虚拟社交网会对青年人的成长带来如下不良影响:第一, 虚拟社交网的流行诱导青年人花费大量主业和休息的时间,造成时间的不合理分配和极大浪费。由于社交网络本身对渴望关注和与他人交流的青年人来说

2、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就导致了传说中当今传播最快的生活病 SNS 强迫症,让各种社交网络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就人人网来说,60%的人表示每天有 1 小时以上在线,92%的人表示一天不上人人便会感到不适,10%的人表示 1 小时不上人人便会感到不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大学生承认上课时水人人,调查显示 89%的人表示使用社交网络时有被强迫的感觉;感到后悔耽误了太多精力,偶尔会懊悔的人群高达 67%,考虑过注销人人的占 10%。这些数据相信大家都感同身受,花费过多的时间在水人人上面,便意味着我们本应用来学习运动和现实社交的时间严重缩水,而且获得的意义与时间不成正比。再说年轻白领中流行的开心网,每天花费

3、 3-4 个小时的多至 54%,98%的受访者有在工作时偷偷玩开心网游戏的经历,74%的公司对开心网采取了封杀、屏蔽等手段以恢复正常的工作效率状态。除了占用学习工作的时间正常休息的时间也被大量占据,造成精神不振的不良后果。明知不应浪费主业和休息的时间在社交网上面却仍然这么做,这是自制力的下降和对学习工作和身体的不负责任,结果是浪费了大量青春,输在了起跑线上。第二,社交网络正在不知不觉中消磨青年人的注意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把我们变得越来越浮躁。以微博和人人为代表的社交网上,信息都是以碎片状大流量地出现,使得我们快速地在各种零散的信息之间跳转,快速地被动接受,不会在一条信息上停留太久,只是去了解“

4、是什么”而不会静下心来进行深入的思考。由于信息是随时大量更新的,导致我们的时间被割裂,注意力也随之被分散,逐渐失去了集中精力的能力。腾讯微博中以娱乐为目的用户占53.8% 新浪微博上进行最多的操作市“转发”,占69.46%,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为打发时间的占42.4%.正如著名网络写手和菜头决定退出微博界时所说:“经过几年微博的训练,我已经难以静下心来去看一本书哪怕是其中的一章了。 ”在QQ上,几分钟的等待已经令许多人忍无可忍,社交网络如一只爬虫,正一口一口地吞噬着我们应有的沉稳和思考能力。第三,虚拟社交网中的社交浮于表面化,不能满足青年人成长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虚拟社交网而不是现实

5、作为与他人交往的工具,然而实际上这种虚拟的所谓社交并不能真正满足我们与他人交流思想的需求。虚拟社交网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对青年人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调查表明青年人最喜欢的社交网站功能是文字交流,这一比例高达 77.2%。不同于实际交往中面对面情感的交流,这种方式带有间接性且形式单一,缺少了对面部表情和声音语气的判断,因而产生了心理和情感上的间接性。另外,使用网络社交的时间增加了,耗费时间和精力,不可避免的疏远和身边亲人朋友的情感交流。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研究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每周上网超过 5 小时的人中,有 1/4 的人表示他们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的时

6、间减少了。该大学学者诺曼尼认为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和他们的网下人际交往时间成反比,这就引起了朋友的埋怨,给朋友关系带来影响。由于社交网站提供的交友方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社交常规模式,如果人们完全依赖社交网站结识好友,而没有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经验。这就会使得年轻人缺少了在现实生活中锻炼自己社交技巧的机会,而且社交能力是在和同龄人的交往中得以发展和提高的,缺乏实际生活交往会影响社交能力的发展。互联网的“罪状”之一是通过提供虚拟社交、让很多人逃避现实中的孤独。心理专家关注到,如果人们过度沉溺于虚拟社交,对于网络等虚拟事物的依赖加剧,就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产生逃避和恐惧心理。第四,虚拟社交网的流行对

7、青年人造成了错误的价值导向,不利于青年人人格和道德观念的成熟完善。我们的心理天生就是要追求刺激和新鲜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只会关注会让自己兴奋的东西也就是“噱头”,而如今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网络立法和技术的不完善导致它成了虚假有害信息的温床,许多迎合了年轻人心理上空虚、工作和学习上压抑、攀比欲望强烈等心理的不良信息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很大影响,引起道德意识减弱,社会责任感下降,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将网上的一些错误的感觉和习惯,复制到现实生活中,比如逃课这种不良的行为在社交网络的渲染下如今在我们心中已经习以为常。更有甚者, 青年人摆脱了现实社会里诸多规范的束缚,造

8、成隐形角色失范,出现恶意攻击他人、散布虚假信息等各种不道德行为,由此产生出许多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不容忽视的负面效果。2011 年的伦敦骚乱中,两名Facebook 用户因为通过网络呼吁民众参与暴力劫掠被判处四年监禁。英国警方公开承认,twitter、Facebook 等社交网络对骚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虚拟社交网会带给青年人这些不良的影响,但它对我们的好处也是不可否认的,它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加强了与朋友间的联系沟通,来源丰富的大量信息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并能够引起我们的思考,各种资源的共享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并让我们能够汲取前辈们的宝贵经验等等等等,并且它的这种流行趋势在当下的网络信息爆炸时代已是不可逆转的了。因此在我看来社交网络的这把利剑需要的是更多的磨砺,网络立法和监管亟待规范和完善,青年人的自制力和思想道德观念也需要更好的引导。我相信只要我们趋利避害,社交网络将会成为青年人生活中一把更好的利剑。理学院 信科 1202徐然122710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