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采薇知识点整理0.0.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753878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薇知识点整理0.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采薇知识点整理0.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采薇知识点整理0.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采薇知识点整理0.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采薇知识点整理0.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采薇知识点整理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家靡室,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译文】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

2、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

3、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愁肠结。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 玁(xian,上声)狁(yun,上声) ,即北狄,匈奴。不遑,不暇。启,跪、危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故有危坐、安坐的分别。无论危坐和安坐都是两膝着席,危坐(跪)时腰部伸直,臀部同足离开;安坐时则将臀部贴在足跟上。柔,柔嫩。 “柔”比“ 作”更进一步生长。 烈烈,犹炽烈。载饥载渴,则饥则渴;即又饥又渴。 戍,防守。定,止。聘,问,谓问候。刚,坚硬。 阳,十月为阳。今犹言“十月小阳春”。靡(gu,上声) ,王引之释为无止息。 启处,犹言启居。孔,甚,很。疚,病,苦痛。常,常棣,既扶移,植物名。路,假作“辂”,大车。

4、斯何,犹言维何。君子,指将帅。 戎车,兵车。牡,雄马。业业,壮大貌。 定居,犹言安居。捷,接。谓接战、交战。一说,捷,邪出,指改道行军。此句意谓,一月多次行军。骙(kui,阳平) ,雄强,威武。 腓(fei,阳平) ,庇,掩护。翼翼,安闲貌。谓马训练有素。弭(mi,上声) ,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鱼皮制的箭袋。日戒,日日警惕戒备。棘,急。孔棘,很紧急。昔,指出征时。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思,语末助词。霏霏,雪大貌。迟迟,迟缓。一、通假字 1、岁亦莫止(“莫”通“暮” ,年末) 2、彼尔维何(“尔”通“薾” ,花盛开的样子) 3、玁狁孔棘(“棘” 通”

5、急”)我行不来(来通勑、慰勉)2、词类活用 1、岂不日戒(名词作状语,日日) 2、雨雪霏霏(名词作动词)三、古今异义: 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 四、一词多义: 作: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开始。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曰: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

6、曰归。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止: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副词,仅,止。如: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 载: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 又”。如:如:“载欣载奔”。副词,开始。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7、。 靡: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无,没有。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烈:火势猛。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又引申为猛烈。如:穷冬烈风。光明,显赫。如:君有烈名。事业,功业。如:奋六世之余烈。厉害,严重。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阳光,太阳。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温暖。如:春日载阳。表面上,假装。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孔: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很,甚。如:孔武有力。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华:同“花”。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8、。 开花。如:始雨水,桃李华。美丽有光彩。如:华服丽人。繁华。如:其街市之繁华。精华。如:物华天宝。敬辞。如:华诞,华居。 思: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念,挂念。如:已行,弗不思也。心情,情思。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助词,无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戒:防备,警戒。如:既和既戒,既备万事。告诫,警告。如:观往事以自戒。戒除。如:少只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雨:众多。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离散:如:一别如雨。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灌溉。如:水能自雨田。润泽。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5、基本常识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

9、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 年间的诗歌 305 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并沿用至今。句式和章法:诗经以四言为主,其间杂有二言之八言不等。四言节奏感强,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 诗经多重章叠唱,又称复沓结构。 音乐效果加强主题 层层递进 诗经中多用迭句、迭字、双声迭韵。 诗经的重章迭句的复沓结构,造成反复咏叹,回环往复,增强了抒情效果,而迭字、双声迭韵的使用又增强了音乐美和形象美。 诗经中的 诗 歌 大 多 押 韵 。 常 见 的 也 是 我 国 后 世 最 常 用 的 是 一 章 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的押韵方式。诗

10、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1、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 15 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 篇,大部分是民歌。2、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 篇,小雅74 篇,共105 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3、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 篇,鲁颂4 篇,商颂5 篇,共 40 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诗经的表现手

11、法,一个最显著特点便是“赋,比,兴”手法的运用。1、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是直陈其事。诗经中大多数文章都运用了这种手法。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诗,铺陈的场面较多。如:小雅中的采薇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不但写的形象鲜明,而且通过情景对称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2、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是气言托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陈风月出中“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等,使诗中人物更形象。3、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顾名思义上打比方,典型篇章便是魏风硕鼠中利用“硕鼠”形象的揭示了深刻阶级寄生虫的本质。还有关雎开头

12、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总体来说,诗经中运用“赋、比、兴”的手法是相当成功的。诗经的主要内容 1、农事诗,反映了周代的农业生产活动,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如豳风七月、周颂臣工、周颂噫嘻、周颂丰年、周颂载芟、周颂良耜等。2、征役诗,即大量反映徭役和兵役问题的诗歌。如唐风鸨羽、魏风陟岵、邶风式微、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豳风东山、采薇等。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3、婚恋诗,即篇幅众多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和妇女命运的作品。风诗里这类作品尤其多,约占风诗的三分之一。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4、燕飨

13、诗,又称燕饮诗或宴饮诗。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是周人重礼乐、尚亲情、笃友谊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礼乐文明的产物。如小雅鹿鸣、小雅常棣、小雅伐木、小雅宾之初筵、大雅行苇等。 5、怨刺诗,其中民歌里的怨刺诗,以辛辣的笔调嘲讽了统治阶级的行径,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邶风新台等;还有一些贵族文人的作品,产生于西周末期春秋前期,多为感时伤世,切中时弊之作,小雅北山、小雅十月之交、小雅大东、大雅民劳、大雅板、大雅荡等,尽管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命笔,但依然可以看到当时政治生活的情景。6、周族史诗,主要指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反映周部族祖先形象和周部族迁徙、发展、壮大等内容的诗歌。是诗经中描写一个部落早期

14、发祥历史的作品。诗经中绝大部分都是抒情诗。其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从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构成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画卷。如:七月、氓、东山等,都是以描写细节冗长的著名诗篇。以上都是长篇的作品,但在诗经中短小的诗也富有比较丰富的细节。如:齐风十亩之间中:“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诗经中大部分诗是主要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刻画来反映诗人内心的感情,都应了“以我现物,物皆看我之色彩”这句话。诗经主要采用四言诗和隔句用韵,但亦富于变化,其中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句式,显得灵活多样,读来错落有致。章法上具有

15、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唱的特点,大量使用了叠字、双声、叠韵词语,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但也有一些作品句子长短变化很活,语气很自然。如:邶风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经中有许多作品,质备章词句四旋 。有的只换几个字,使诗歌赋予音乐感,便于吟咏,最典型的例子便是 风充良。诗经共收录诗歌 305 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 诗经封面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叫“十五国风”,有 160 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

16、雅”、“小雅”,有诗 105 篇,其中大雅 31 篇,小雅 74 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 篇、“鲁颂”4 篇、“商颂”5 篇,共 40 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共收集了 305 篇诗歌,其中 6 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 305 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

17、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孔子说: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每一篇讲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有一个道理,可以说相当多了,然而用其中的一句话就可以涵盖诗经中所有的义理而没有丝毫遗漏,这就是鲁颂 駉中说的:思无邪。它的意思是,人的思想念头,都是由天理中生来的,而不是由私欲所扭曲的,这一句话,就把诗经的思想、道理完全概括了。诗人的言语有赞美的,有讽刺的,对善良的人和事,就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它,以感发人的善心,对丑恶的人和事,就用尖刻的言语来讽刺它,以惩罚人的恶念。都是要提起人们善良的念头,除去人们丑恶的思想,使得人们的性情温和纯正。如果人心的每个念头都是纯正的,没有被私欲邪念扭曲的,那他的所作所为,自

18、然是充满了善行,而没有恶行,充满了被赞美的行为,而没有被讽刺的行为。诗人的赞美和讽刺,也不过是为了劝善惩恶而已,因此由思无邪三个字,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了。想要修身的学人务必了解,应该将功夫下在“慎思”之上。 论 语 为 政 第 二 载 : 子 曰 : “ 诗 三 百 ( 1) , 一 言 以 蔽 ( 2) 之 , 曰 思 无 邪 ( 3) 。 ”6、内容理解及赏析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的情景,

19、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 ,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解读 13 章“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翻译:采薇菜呀采薇菜,薇菜芽已钻破土。说回家呀说回家,又到了一年将近的时候了。没有了家也没有了室,只因玁狁来侵犯。不能安坐与定居,只因玁狁常为患。采薇菜呀采薇菜,薇菜的茎叶多柔嫩。说回家呀说回家,心中的忧思多深沉。忧心如火猛烈烧,又饥又渴实难

20、忍。驻守的营地不固定,没人回乡通音讯。 采薇菜呀采薇菜,薇菜茎叶变粗硬。说回家呀说回家,今年阳月又已临。王室公事无休止,不能片刻享安静。忧思在心真痛苦,我今远行难归省。评说:这三章说了两层意思,一是归途中追忆思归之情,二是叙述难归的原因。 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复沓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诗以采薇起兴,采集薇菜果腹,表明戍边生活的艰苦,且“薇亦作止” 、 “薇亦柔止” 、 “薇亦刚止” ,循序渐进,除了刻画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还同“岁亦莫止” 、 “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眼见着岁初

21、而暮,物换星移,总是“曰归曰归”却总不能归,使我对能不能再见到家人由“忧心烈烈”到“忧心孔疚” 。 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后四句做了层层的说明:远离家园,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因为战事频频,以致音讯难递;无暇休整,因为王差无穷。究其根本原因,即“玁狁之故” 。恋家思亲的个人情结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相互交织着,它们虽然互相矛盾却同样真实。在诗的开始用重章复沓的形式反复咏叹,形成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诗经重章复沓的章法所带来的音乐美。诗经的这种结构来自于民歌,劳动者的歌声此起彼伏,自然而然形成叠章,它能一层一层增强情感的抒发,受到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使诗歌充满音乐的节奏美。因此。我们可以想

22、象,士卒们在采食薇菜时,思念家乡的叹息声此起彼伏。就像后代的诗人所写的那样:“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夫望乡。 ”解读 45 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 翻译:那是什么花盛开?棠棣烂漫一丛丛。那是谁乘坐的高头大马?那是将帅所专用。驾御的兵车已起行,四马壮硕气势雄。不敢安居战事频,一月三次捷报送。 驾起四马驱车行,四马强壮神采奕奕。将帅乘车作指挥,士卒靠车作掩护。四马步子多整齐,弓饰以象牙,鱼服箭袋。怎能不每天警戒?玁狁侵扰势紧急。评说:国家兴亡,匹夫

23、有责。因而我远离家乡,共赴国难。可是久久不能归家且乡音渺渺,这使我内心备受煎熬。而这一切都由于玁狁的入侵,就让我们奋力赶走他们,好早日回到那日思夜想的家乡。因而接下来的这两章就很自然地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之感。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感。让他们自豪地是什么呢?自然是威武的军容“四牡业业” 、 “四牡骙骙” 、 “四牡翼翼” 、 “象弭鱼服” 、高昂的士气、训练有素的作战“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和频传的捷报“一月三捷” 。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又再次说明了

24、久戍难归的原因。解读第 6 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翻译: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道路长远慢慢行,又渴又饥愁肠结。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 评说: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了更深的悲哀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既是写景更是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却看不到生活的价值。在“今”与“昔” 、 “来”与“往” 、 “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命的流逝与生活的虚耗。后人读此四句仍不禁黯然伤怀,也只因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之感。 “行道迟迟” ,归路漫漫, “载饥载渴” ,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而且,一别经年, “靡使归聘” ,生死存亡两不知,当此之际,又产生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忧惧心理。这种种的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叠字“依依” 、 “霏霏” 、 “迟迟” ,它们不论在写景抒情还是拟声状物上都产生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感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带来的深切的生命流逝的凄凉与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