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 行 性 乙 型 脑 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多见于冬春季,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头痛、呕吐、瘀点瘀斑和脑膜刺激症,严重者可有休克及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引起的,经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特征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症状。重症病人可有呼吸循环衰竭,部分病人可留有后遗症,脑脊液清亮或微混。,概 述,流行病学,发 病 机 制,上呼吸道 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局部炎症,血管内皮损伤、炎症、 坏死、血栓形成、
2、血管 周围出血-出血点、瘀斑,流脑(普通型),流脑(爆发型),1 休克型细菌繁殖 内毒素 DIC 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2 脑膜脑炎型 细菌繁殖 内毒素 脑血管痉挛、水肿、充血 脑疝形成,小血管痉挛 微循环障碍,病毒(蚊虫叮咬) 人体 病毒血症 通过血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乙脑,临 床 表 现(流脑),普通型 上呼吸道感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潜伏期110日,一般23日。由于起病急、进展快、临床分 期常难以划分。普通型为主,占流脑病人的90%,临 床 表 现(流脑),普通型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大多无症状、部分可有: 低热、咳嗽、咽喉疼痛、鼻咽黏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容易误
3、诊鼻咽拭子培养阳性,临 床 表 现(流脑),普通型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感染中毒症状:寒战、高热、头痛和呕吐,神志淡漠皮疹( 70%) 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重者可形成坏死或大泡。 部位多见于咽部、四肢和躯干、呈不对称分布、大小形态不一。,临 床 表 现(流脑),普通型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持续25天 发热、感染中毒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颅高压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脑膜刺激症:颈项强直、Brudzinski征(布氏征)和Kernig征阳性脑炎症状:谵妄、抽搐、神志障碍,临 床 表 现(流脑),普通型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
4、,体温下降;瘀点瘀斑消失或溃烂结痂愈合;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脑实质损害征象好转;,临 床表 现(流脑),暴发型败血症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多见于儿童。起病急骤、病情凶猛,如不及时抢救可于24小时内死亡。,临 床 表 现(流脑),暴发型败血症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严重毒血症 大片坏死性紫癜 顽固性休克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脑膜刺激征多缺如,脑脊液多正常 血培养阳性,临 床 表 现(流脑),暴发型败血症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脑实质损害严重:昏迷 脑疝形成:枕骨大孔疝,天幕裂孔疝 呼吸衰竭 局限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临 床 表 现(流脑),暴发型败血症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严重全身
5、毒血症症状 顽固性休克、大片瘀斑 脑实质损害:抽搐、昏迷、呼衰,脑疝 预后极其严重,临 床 表 现(流脑),轻型与 不典型 流脑,轻型流脑 仅有瘀点瘀斑 儿童流脑 不典型 老年流脑 上呼吸道症状多、病程长、病情重、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WBC可不高。,临 床 表 现(流脑),慢性 败血症型,少见,多为成人 病程迁延 以间歇性发热、皮疹或瘀点、多发性关节疼痛为特征 血培养可阳性,临 床 表 现(乙脑),初期,病程初3天(病毒血症期).起病急骤,发热39-40,头痛/神情倦怠/食欲差/恶心/呕吐/嗜睡.小儿可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幼儿在高热时常伴有惊厥与抽搐。少数:神志淡漠,激惹,颈抵抗.,临
6、 床 表 现(乙脑),极期,(4-10d):脑实质损害突出 高热 T达40以上,持续不退.持续7-10d,热度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意识障碍 嗜睡至昏睡或昏迷,定向力障碍.发生率:50-94%.最早病程1-2d,多见于3-8d,持续7-10d.重者1月.持续时间越长则病情越重。 惊厥或抽搐 发生率40-60%. 是乙脑严重症状之一。由于脑部病变部位与程度不同,可表现轻度的手、足、面部抽搐或惊厥,也可为全身性阵发性抽搐或全身强直性痉挛,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均伴有意识障碍。,临 床 表 现(乙脑),极期,(4-10d):脑实质损害突出 呼吸衰竭(中枢性) 发生率15-40%.为乙脑主要
7、死亡原因。由于:脑实质炎症,缺氧,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低钠性脑病等原因引起.以延脑呼吸中枢病变为主要原因.脊髓病变:周围性呼衰(呼吸肌瘫痪)高热,抽搐,呼衰为极期的严重表现.常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病程第10d.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脑膜刺激征:病毒浸袭脑血管内皮C,脉络丛上皮C,蛛网膜/神经束膜上皮C,产生炎症和变性.但婴幼儿无前囱隆起.大小便失禁,尿潴留.,临 床 表 现(乙脑),极期,(4-10d):脑实质损害突出 6 循环衰竭 少见 原因:内脏淤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胃肠道出/渗血;代谢紊乱,毒素吸收致血管麻痹;心肌病变;延脑血管舒缩中枢病变.
8、,临 床 表 现(乙脑),恢复期,极期过后体温在2-5天降至正常,昏迷转为清醒,多在2周左右痊愈.有患者有一短期精神“呆滞阶段”,以后言语/表情/运动及神经反射逐渐恢复正常.部分病人恢复较慢,需13个月以上.表现:持续低热,多汗,失语,痴呆,瘫痪,癫痫发作等.但经积极治疗,常可在6个月内恢复,临 床 表 现(乙脑),后遗症期,发生率:(5-20%) 如6个月仍有如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精神失常,强直痉挛,痴呆等症状.经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恢复。癫痫发作持续终身.后遗症重者仍可引起死亡。,临 床 表 现(乙脑),轻型 普通型 重型 极重型 体温高低 39 40。 40。 40。 意识改变 轻 浅昏迷 深 迅速深昏 抽痉 (-) () (+) (+) 呼衰 - - + + 恢复期症状 - + 短期内死亡,流 脑 预 防,隔离治疗病人 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疫苗接种 脑膜炎球菌A群多糖菌苗 药物预防:对密切接触者 SMZco(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2g/d,儿童 50100mg/(kgd)3天,乙 脑 预 防,灭蚊、防蚊 预防接种疫苗注射的对象主要为流行区6个月龄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在流行前 1 个月开始,首次皮下注射612 个月龄婴儿每次0.25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