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数学专题《数列》超经典.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748629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专题《数列》超经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专题《数列》超经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专题《数列》超经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专题《数列》超经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数学专题《数列》超经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复习序列-高中数学数列2一、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的和的关系(注:该公式对任意数列都适用)1,2nnsa (注:该公式对任意数列都适用)1()S (注:该公式对任意数列都适用)2nna (注:该公式对任意数列都适用)+1-1=+1+二、等差与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1、等差数列1 通项公式与公差:定义式: dan1一般式: qpna推广形式: ;()nmmad; nS2项 和 与 公 差 的 关 系 :前 前 项和与通项 的关系: nna前 n 项和公式: .1()2nas1()2nd21()nadn前 n 项和公式的一般式: BASn ,1其 中应用:若已知 ,即可判断 为某个等差数列 的

2、前 n 项和,并可求出首项及公差的值。f2f与 的关系: (注:该公式对任意数列都适用)naS1(2)nna例:等差数列 , (直接利用通项公式作差求解)n 常用性质:若 m+n=p+q ,则有 ;特别地:若 的等差中项,则有mnpqaa,mnpa是2 n、m、p 成等差数列;mna等差数列的“间隔相等的连续等长片断和序列” (如 , )仍是等差123,456,789数列; 为公差为 d 等差数列, 为其前 n 项和,则 , , 也成等差数列,nanS232,mmSS43mA、 构成的新数列公差为 D=m2d, 即 m2d=(S2m-Sm)- Sm;B、 对于任意已知 Sm, Sn, 等差数列

3、 公差 ,即 也构成一个公差为 等差数列。nandn2d3若项数为偶数,设共有 项,则 偶 奇 ; ;2nSnd1nSa奇偶若项数为奇数,设共有 项,则 奇 偶 ; 。 1na中 奇偶例:已知等差数列 ,其中 na10100,SS则解析:法一,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求出()2nad,1法二, , 成等差数列,设公差为 D,则:10S10203102.,D45法三, 63.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般形式: ;1*()nnaqN推广形式: ,nmnanma其前 n 项的和公式为: ,或 .1(),nnqs1,nnaqs数 列 为 等 比 数 列na2 11 1002, nnn nnqanNaq 4

4、1aq0nN*、 , nnSAqB 常用性质: 若 m+n=p+q ,则有 ;特别地:若 的等比中项,则有 mnpqa ,mnpa是n、m 、p 成等比数列;2mnpa 等比数列的“间隔相等的连续等长片断和序列” (如 , )仍是123,a456,789等比数列; 为等比数列, 为其前 n 项和,则 , , 也成等比数列(仅当当nanS232,mmSS43m或者 且 不是偶数时候成立) ;1q设等比数列 的前 项积为 ,则 , , 成等比数列nbnTk23,kT4 为等比数列,则下标成等差数列的对应项成等比数列.a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是各项不为零的常数列.n na判断或证明一个数列是等

5、差数列的方法:定义法:是等差数列)常 数 ) ( Nndan(1 na中项法:是等差数列)221nn( n一般通项公式法:是等差数列),(为 常 数bkanna一般前 项和公式法:是等差数列),(2为 常 数BASnn判断或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方法:(1)定义法: 为等比数列;( 常 数 )qan1na(2)中项法: 为等比数列; )0(221nnn(3)通项公式法: 为等比数列; 为 常 数 )qk,a(4)前 项和法: 为等比数列。 n为 常 数 )(Snn)( n为等比数列。为 常 数 )( k,5数列最值的求解(1) , 时, 有最大值; , 时, 有最小值;0adnS10adnS

6、(2) 最值的求法:若已知 , n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 2ab的最值;nS可用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 ) ;或者求出 n中的正、负分界项,即:N若已知 ,则 最值时 的值( )可如下确定 或 。naS 10na1n例 1:等差数列 中, ,则前 项的和最大。12910Sa,【解析】: 项 ) 项 和 最 大( 或 前前, 100201121021 129191 aa aS例 2设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已知 nnS013123Sa,求出公差 的范围,d指出 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1221S, 【解析】: 37240,5216 421121313 121 dSdS daSa ,根 据 已 知

7、同 理 : 由 ,可知,n=12 是前 n 项和正负分界项,013123 a及, 故 所以, 最大,7,60nan6S变式: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为 31,从第 16 项开始小于 1 ,则此数列公差 d 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 ,但要注意此时还要一个隐含条件 ,联立不等式组求解。165a3、若数列的前 n 项和 ,则 , 数值最小项是第 项。nS102ns【解析】:法一(导数法):根据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标准形式 ,可知该数列为等差数列,BAn2令SaadSann 1212 ,2,7,9012121 ,取得最小值,时时 , 即当 40)(,4)(,)( nfnffn其中 ,可见当 n=3 时 取得

8、最小。1334, 分 别 求 出 ns法二(列举法):对于 可用列举法,分别求出 n=1、2时的,01 且 数 值 较 大 时且 数 值 较 小 da6的值,再进行比较发现。ns4、已知数列 , na的 最 小 值 为则 naan,2,311【解析】:法一(均值不等式):由累加法: ,令3-221 nan时 取 得 最 小 值 。, 可 见, ,取 得 最 小 值 ,时 , 即可 见 当 663)(5)( 653,1nffn n 法二(列举法):实在没招时使用该法。5、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n 项和 。na 的 最 小 值 为则 nn SS,25,0,11【解析】: 49-)7(48-)6(,

9、73206 320)(,320)(,10,323 111, 故 取,而 时 取 得 最 小 值 , 即当令 ff nfnfSnnS aadmdn6、7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类型 1:等差数列型 )(1nfan思路:把原递推式转化为 ,再使用累加法(逐差相加法)求解。例,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n112na, na解:由 得 则12ana212*1)(naan以 上 逐 次 累 加 ,所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n2n变式: 已知数列 满足 ,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13na1na解: 两边除以 ,得 ,则 ,此时 ,故数列123nna1232n13223)(nf是以 为首项,以 为公差的

10、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 ,所以2n 1a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n()2nn评注:本题 前的系数不一致,不能直接使用前述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把递推关系式na、1转化为 ,说明数列 是等差数列,再直接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123na132na2na,进而求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nn类型 2:等比数列型 nnaf)(1把原递推式转化为 ,再使用累乘法(逐商相乘法)求解。例 (2004 年全国 I 第 15 题,原题是填空题)已知数列 满足na,求 的通项公式。11231()(2)n naaa,解:因为 1231n n8所以 1231()n naaa 用式式得 则 ;故1.nn1(2)n1

11、(2)na所以 13222 !()43.naa 由 , ,则 ,又知 ,则1231()()n n 212na取 得 1a1a,代入得 。所以, 的通项公式为2a!1452na n!.n评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递推关系式 转化为 ,进而求出1()2)nna1(2)na,从而可得当 的表达式,最后再求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1322naa 2n时 , n类型 4:待定系数法处理 或 型数列qpann1 nnqpa1把原递推式 转化为 转化思路:,1ann ;),(1ttnn 为 等 比 数 列, 则 数 列此 式 与 原 式 比 较 , 得 到令 taqpttpt nnn -),-( 11例,数列 n

12、nn aa求,32,11解:令 ,所以 即 是公比为 2 的等1-32),(1 tttnn比 较 原 递 推 式 , 21na1na比数列, =( ) ,或令 , 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所以1na-nb,nnn bbb2,2*11 其 中变式 1: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na11356nna, na思路:等式两边同时除于 ;原递推式变成 令 ,15n ,53*21nn nb9 nnnnnnn nnnnn abb abtbt 5215252*11 6,31)(532 111 评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递推关系式 转化为 ,最后再求出数列13na)-(1tptnn的通项公式。na变

13、式 2: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na112,nnana思路:将原递推式两边倒数后换元,再转化为 ,1qpnn变式 3:已知数列 满足 ,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na513nna17na思路:将原递推式两边求对数后换元,再转化为 ,1qpnn变式 4: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na1 1(42)6nnnaa, na思路:换元 ,则 ,再代入原递推式,再转化为24nnb2()4nb ,1qpnn类型 5 已知 递推式 求naS、 nafS这种类型一般利用 导出 ,消去 ,得到 与 的递推式,再利用前1,1nn 1nnSnna1面的方法求解出 (知识迁移: )na2,1an

14、n例,已知数列 前 n 项和 ,求:(1) , (2)通项 。24nnS的 关 系与 na1 na解:(1) 22121*2 11)4()4( 111 nnnnnn naaaS10(2)由上式: ,22211 nnnn aa令 ,即有 ,而, ,nab1nb11S所以, 2,公差为 2,的等差数列,1n为 122, nnnab类型 6: 求2()nafA na用作商法:,2(1)nf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然数和公式: ;1122n ;6n 2331124n一、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dnanS2)1(2)(11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1(1)(1 qqnnn例 1

15、 已知 ,求 的前 n 项和.3logl23x nxx32解:由 ,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 21logll1l 3323 1 ( 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 nnxxS32n1)(2)(nn例 2 设 Sn1+2+3+n ,nN *,求 的最大值.1)3()nSf解: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 , 21Sn )2(1n11 1)32()nSnf 6432 n643150)8(12n 当 ,即 n8 时,50)(maxf二、错位相减法求和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 n b n的前 n项和,其中 a n 、 b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例 3 求和:

16、 132)2(7531nxxS解:由题可知, 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1的通项与等比数列 的通项之积1)(n 1nx设 . nn xxxx )1(432得 (错位相减)nn xS )12(21)( 1432 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 nnnxSx)1( 2)()1(2Snn 例 4 求数列 前 n 项的和.,2,64,23解:由题可知, 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的通项与等比数列 的通项之积n n21设 nnS26243 1431nn - 1432 2)2( nnS 12n 1nn三、反序相加法求和这是推导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就是将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反序) ,再把它与原数列相加

17、,就可以得到 n 个 .)(1a12例 5 求 的值 89sini3sin2i1sin 222 解:设 . 2S将式右边反序得 1sin2i3sin8sin9si 2222 又因为 ,+得 co),0co(xxx89 )89cos(si)s2si1(si2 22222 S S44.5题 1 已知函数(1)证明: ;(2)求 的值.解:(1)先利用指数的相关性质对函数化简,后证明左边=右边(2)利用第(1 )小题已经证明的结论可知,两式相加得:所以 .四、分组法求和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例

18、 5 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231,7,412naa13解:设 )231()71()4()12naaSn将其每一项拆开再重新组合得)41()(2 ann当 a1 时, 3(Sn2)n时, )1(1ann)13(1an五、裂项法求和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 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 通项分解 (裂项) 如:(1) (2))(1(nffan nnta)1ta()cos(1i (3) 2;)(ann(4) )1(1)(1CAnBCABan babann ;1例 6 求数列 的前 n 项和.,1,32,解:设

19、nna1则 132nSn )()()1( n例 7 在数列a n中, ,又 ,求数列b n的前 n 项的和.121nan 12nnab14解: 2121nnan )(82bn 数列b n的前 n 项和)1()413()1()(8 nS )1(n8六、分段求和法(合并法求和)针对一些特殊的数列,将某些项合并在一起就具有某种特殊的性质,因此,在求数列的和时,可将这些项放在一起先求和,然后再求 Sn.例 8 求 cos1+ cos2+ cos3+ cos178+ cos179的值.解:设 Sn cos1+ cos2+ cos3+ cos178+ cos179 )180cos(S n (cos1+ cos179)+( cos2+ cos178)+ (cos3+ cos177)+(cos89+ cos91)+ cos90 0例 9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 的值.103231365 loglogl,9aaa求解:设 1032313logloglaSn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 (找特殊性质项)qpnmqpn和对数的运算性质 得NMaaalll(合并求和))log(l)og()og(l 6353932310313 aSn (l)l 659 l9l 333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