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 汝 镇 回 民 小 学新 教 师 培 养 计 划 及 措 施一、指导思想通过培训,使新教师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常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教学能力出众的合格教师。为此,我们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新教师培训意见精神以及本镇实际制订本学年新教师培训计划。二、预期目标1、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学校,熟悉工作岗位,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能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2、初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3、对课改目标
2、、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增强驾驭教材、驾驭学生及驾驭课堂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及学科质量。三、培训形式与要求由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部分组成。集中培训由学校统一组织,分散培训由各教研组直接负责。四、重点培训工作1、从抓学习入手,以促发展。师德修养是教师立身立教之本。因此,利用课余时间集中网上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自身找差距,在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达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2、拜师结对。新教师在本学科内自行选择或学校行政推荐确定师傅,相互提高。3、先培训后上岗,先听课后上课。学校将对新教师作
3、具体培训,培训后上岗,新教师要在同学科内多听课多学习,将所学知识积极应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4、开展教学基本技能竞赛。按计划开展三笔字、普通话、电子白板课堂教学竞赛等教学基本技能竞赛活动,促进新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5、开展“五课”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改意识。深入开展新教师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五课”活动,要求新教师每月听课至少 10 节,写出听课心得,取长补短,促其发展。6、开展新教师教学能手评选活动。通过各项比赛活动,评选新教师教学能手,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态势。7、培养与提升新教师课改、科研意识,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采取理论讲座、自修自练、集中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不
4、断丰富新教师课改、科研理论水平,并根据自身经验及所教学科特点,在工作中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更好地成长。8、抓考核,促提高。对新教师实行考核制,采取学期考核与学年考核相结合,学生考核、同行考核与领导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作为新教师提拔、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全力保证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力争在一年之内成为合格教师。五、总体措施1、成立新教师培养领导班子组 长: 王恩典副组长: 冯晓阁组 员: 郭晓娜 马动兰 张娇丽采取“师徒接对”的传统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新教师尽快成长, 师傅要从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精心指导徒弟,切实提高其业务水平。徒弟
5、要诚恳、虚心学习师傅的教学艺术,每周至少听师傅1 节课,每两周至少准备 1 节课请师傅听。学校要分阶段安排新教师上公开课,组织其他教师真诚地进行听课、评课,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2、重点推进三个工程(1)采取“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传统方式,通过校内师徒结对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新教师尽快成长。师傅要从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精心指导徒弟,切实提高其业务水平。徒弟要诚恳、虚心学习师傅的教学艺术。(2)“优质课堂工程 ”全力打造优质的常态课堂,通过 “好课共享”、“同课异构”等活动,扩大课堂交流的横向沟通和纵向交往,重点关注新教师课堂现场的互动生成。(3)“教师读书工程 ”创造有利于新教师读书的文化条件,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通过建立“读书沙龙 ”、“教育专著解读”等活动,提高新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新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品质内化。(4)“名师引领工程 ”一是通过专家讲座、名师观摩课等形式,引领新教师不断走向新领域;二是提供充分条件让新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及时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