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省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编辑词条目录1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辽宁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1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辽宁的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辽宁广播电视系统在全国省级广播电视综合实力排名中名列第八位,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 ,辽宁电台、电视台第一套节目运用卫星传递,节目信号覆盖全国和世界范围内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省广播电视系统产业总收入15.6亿元,在全国排名第六位。辽宁新闻出版行业总资产55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45.6亿元,实现总利润6.37 亿元,在全国排在前列。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是东北地区影响力最大、实力最雄厚的报刊集团。辽宁出版集团资产总额达22亿元,净资产 6.85亿元,销售
2、收入达到17亿元,利税2.3亿元。李岚清副总理视察时给予高度评价,说:“一个中国现代出版业出现了” 。辽宁体育事业在全国名列前茅,不仅体育成绩显著,人才辈出,体育产业也发展迅速。电脑体育彩票在全省14个市联网。足球彩票发行量在全国居第二位,足球彩票和体育彩票发行总量在全国居第七位。辽宁旅游业稳步发展,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一个大的产业。.产业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辽宁新闻出版业按政企分开,转变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国有企业战略改组,组建了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沈阳日报报业集团、辽宁出版集团、辽宁党刊集团等家集团,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和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于1999年12
3、月15日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是在全国率先成立并迅速发展壮大的报业集团。辽宁出版集团作为中国第一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模式建立起来的出版集团,创造了中国出版界的多项“第一” ,得到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和部门及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在全国出版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辽宁省委命名为全省改革发展的五面红旗之一。辽宁省电影公司为迎接的挑战,与沈阳、大连、鞍山等几家市公司联合组建了辽宁北方电影股份有线公司,在此基础上,又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成立了辽宁北方电影院线股份公司,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充分肯定,在全国产生了较好的影响。辽宁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
4、展,但从总体而言,相比之下,还是弱势产业,占 GDP 的比重很小,依然存在着经济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竞争力弱,缺乏国际国内市场拓展能力等问题。.体制矛盾突出。一是条块分割严重。文化单位拥有的各种资源和市场范围还处于行政分割状态。资本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品牌资源不能充分有效地配置。在文化资源整合方面,还缺乏统一协调和总体规划。二是管办不分的现象很普遍。政府对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还没有摆脱旧体制、老办法,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还没有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良好的法制化环境。三是文化单位中有相当一部分尚处于由“事业”向“产业”的转制过程中,有些适合企业化运作的文化事业单位,市场主体地位
5、还没有确立起来。.竞争力不强。虽然报刊种类大幅度增加,广播和电视节目数量可观,并已实现了“上星” ,但是他们都处于规模小、水平低的初步产业化阶段,和国际媒体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有的报纸和出版社规模小,难以为继;有的刊物发行几千甚至不足一千份;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尽管数目庞大,但有些仍覆盖面窄,节目水平低,有的台不能自己制作节目,仅仅依靠购买节目或引进电视剧维持。.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从总量到结构还都处于不适应需求的状态,文化产品和消费方式有待于进一步开发。辽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文化底蕴深厚,但是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较低,还缺乏用市场的眼光、市场的机制来经营文化、发展产业的意识,存在着文化资源整合利
6、用的不好、潜力尚未挖掘、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人才短缺。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创造文化附加值来体现的,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创作性人才,而且需要大批既懂文化又有经营头脑的管理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不足且流失严重,这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政策尚需完善。在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上政策不完善、不配套现象还大量存在。在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产权、集团化、社会保障、优惠政策、公益性事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管理等各个方面政策性问题亟待解决。2辽宁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在全国居前的省份,辽
7、宁的文化产业既有充分的发展基础,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完全可以做到围绕建设文化强省的总体目标,立足辽宁的文化资源优势,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加快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和产业集团,形成与文化强省地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门类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确保文化产业增加值总体增长高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使文化产业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1.优先发展传媒业。继续重点发展辽宁出版集团、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等,使之迅速成为文化产业支柱。尽快组建辽宁广播影视集团。同时,以资产为纽带,加强广播影视业、报刊业、出版业、网络传播业、文艺演出业等多方面的相互
8、渗透和相互联合,实现资产整合,逐步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多媒体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 “十五”期间,要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的专业化、对象化程度,为群众提供更多有特色的专业频率和频道,全省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省级前列。有线电视用户年递增10 以上,到“十五”期末,用户总数突破 1000万,辽宁广播电视综合实力力争在全国位居前列。 “十五”期末,出版业形成覆盖全省、辐射省外、影响全国的出版物及相关产品的发行销售体系,产业规模、经济效益、人才数量和质量、优秀图书出版数量等综合实力指标居于全国领先水平。2.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充分发挥辽宁自然风景秀丽,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物景点星罗棋布的优势,
9、将发展文化旅游纳入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建设辽西太湖文化旅游区,力争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旅游区域、旅游线路和文化旅游产品。加大高科技旅游、地方文化特色旅游开发力度,加快文化旅游配套设施、服务设施和旅游标准化建设步伐,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文化旅游要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提高整体水平,以此带动餐饮、宾馆、交通、商业、娱乐等配套服务的发展。 “十五”期间,文化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力争比“九五”翻一番。3.大力发展文化信息业。推进文化产业信息化进程,实现文化产品制作和传播方式的优化升
10、级,使之成为文化产业中新的增长点。省级新闻网站建成以新闻发布、电子公告、信息传输为主业,兼顾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的现代化信息港和国内知名网站。充分利用现有有线电视光缆传输网络的资源,实现有线网络多功能业务拓展,为广大用户提供包括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家庭影视点播服务、可视电话系统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等增值项目。初步建立以文化资源数据库和公用电信网为基础的文化信息网络,实现文化资讯上网运行。重点抓好网上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剧场、艺术教育、文化电子商务等项目建设,以商业服务方式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大力发展电子音像和多媒体产业,建设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电子读物出版基地。培育和发展电子音像出版物的发行网
11、络,使之成为辽宁出版物销售的重要支柱。 “十五”期间,电子音像制品销售总额居全国前列,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 20%。4.积极拓展会展业。会展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要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会展产业化。努力搞好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现有会展场馆的功能,加快建设一批高档次、多功能的现代化会展场馆。重视展览硬件设施和综合配套服务,努力提高会展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形成综合竞争优势。大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积极承办全国性、国际性重大会议、展览及文化活动。整合民间艺术等优势文化资源,创办有国际影响的文化节庆、会展活动,逐步形成若干个有辽宁特色的高质量的国际性文化艺
12、术节。在政府加强规划管理的前提下,明确文化节庆活动的运作主体,逐步把重点文化节庆活动作为一项有巨大潜力的文化产业资源来开发,通过常设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具体承办,独立核算,市场运作。5.加快发展文艺演出业。积极推进重点艺术表演院团、中介机构、剧场等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名人、名团、名剧的品牌效应,加强多方面的联合运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演出业的发展。运用政策法规引导、规范文艺演出业健康发展。鼓励社会资金以各种方式投入文艺演出业,加强演出单位与传媒业、旅游业及大型企业集团的联合,增强演艺业的活力和发展后劲。加强全省文艺演出业结构布局调整,使艺术生产规模、种类、数量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艺术表演院
13、团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要面向市场、面向大众,开拓演出市场。加快文艺演出中介机构建设,积极推动艺术经纪人制度的建立。力争“十五”期间,演出业收入以年均10的速度稳定增长。6.扶持发展艺术品业。辽宁艺术品创作生产实力雄厚,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购买、收藏需求不断增强,发展艺术品业的潜力较大。应该遵循艺术品创作生产规律,扶持培养工艺品大师和特殊优秀人才,扶持建立工艺品研发机构,继承创新,开发名品新品。建立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品生产企业,大力开发现代艺术产品及传统工艺品,扩大生产规模,形成畅销品牌。建立健全艺术品经纪人制度,规范艺术品交易行为,保护国家、企业、个人的合法权益。7.引导规范
14、文化娱乐业。现有经营性娱乐场所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消费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法规引导,做到布局合理、总量平衡、经营规范。鼓励多渠道投资兴建、改造各类健康的娱乐场所。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建设新兴的娱乐项目和场所。对各市重点影剧院进行多功能服务的改造,使之能够适应现代数码音影放映和观众点播放映的需要。在中心城市大力发展集娱乐、休闲、旅游、健身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娱乐设施,同时完善社区配套文化娱乐设施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按照城市现代化水平进行布局规划,条件好的县级市要在“十五”期末率先形成完备的文化娱乐设施结构和网络。2012年辽宁特色地域文化助力文化产业发展调查分析不仅如此,辽宁打造以演
15、艺、动漫游戏、工艺美术、文化旅游、文化会展业为主的骨干文化产业园区和龙头文化企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辽宁省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总数达到 13 个,位居全国前列。并且仍有 47 项计划或者已经开工建设的文化产业项目,拟投资金额 422 亿元。从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大型杂技情景秀天幻太阳鸟南半球巡演深受追捧,到有中国出版传媒第一股之称的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在北京春季图书展览会上订单频发,辽宁不仅把文化蛋糕做的有声有色,产业链条也像在高速运行的齿轮带动下迅速发展。2011 年辽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 200 亿元,实现了连续 4 年以 30%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辽宁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精彩艺术作
16、品奠定产业发展基础辽宁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以出戏、出人才著称,目前辽宁省是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最多的省份,艺术成果产出的同时,演艺产业也成绩显著。沈阳杂技团演艺集团第七次赴南美进行商业巡回演出,大型杂技情景秀天幻 II 太阳鸟首场演出,就吸引了近 4000 名观众观看,并签订了 3 年合作的订单。辽宁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末代皇帝不仅在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开幕式上惊艳全场,还被文化部列为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重点项目之一。辽宁芭蕾舞团副团长曲滋娇介绍,一年中芭蕾舞团出访 3 次,在欧洲、大洋洲、亚洲都留下了足迹,取得了文化艺术交流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辽宁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孙浩说:“有好作品是能走好
17、市场的前提。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郭明义 、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的天幻 II 太阳鸟一类作品在国内外受到市场的认可,再加上文化体制改革之后的市场化运作,辽宁文化艺术市场的繁荣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 年辽宁省演出收入突破了 4 亿元,同比增长了 24%,以辽宁芭蕾舞团、辽宁演艺集团、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大连杂技团、辽宁民间艺术团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迅速崛起。特色地域文化为文化产业助力据介绍,2011 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再次推出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 ,积极推进具有辽宁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在区域产业布局上,在沈阳中心城市的带动下,新兴文化产业势头强劲;辽东半岛地区以大连为龙
18、头的外向型文化产业风生水起;西部地区打造的“辽西历史文化走廊”魅力无穷。在产业结构上,出版印刷、影视音像、演出娱乐、文化旅游、动漫游戏等为代表的优势文化产业正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到辽宁旅游的外地游客来说,沈阳的一宫两陵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后在古街道的小店铺寻找颇具地域文化特色的辽宁“文化三宝”鞍山的岫玉、阜新的玛瑙、本溪的辽砚成了游客的新选择。朝阳的紫砂、抚顺的煤雕、锦州的满族刺绣和大连青铜雕先后在上海世博会、台湾周等活动中亮相,辽宁特色文化瑰宝的知名度日益扩大。2011 年工艺美术品行业从业人员达到了 10 万余人,年销售额实现了 20 亿元,同比增长 25%。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
19、时,辽宁的文化产业展示交易平台不断扩展。重点打造了以中国(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沈阳)动漫电玩博览会为主、以沈阳古玩艺术品博览会、锦州古玩节、阜新玛瑙节等为辅的系列展会活动。举办了第四届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共推出文化产业投资项目 280 项,推介会现场签约合作项目 8 项,现场签约额达 180 亿元。产业门类齐全新建园区蓄势待发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辽宁省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覆盖全省城乡的大众娱乐产业。目前,辽宁省拥有各类娱乐场所 12300 家,从业人员53746 人。主营业务收入约 25.3 亿元,上缴税金约 2.4 亿元。2010 年末,辽宁北方联合出版传媒公司与天津出
20、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股权合作协议,借助上市平台打破区域障碍,实现跨地区合作,为进一步整合优化出版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辽宁打造以演艺、动漫游戏、工艺美术、文化旅游、文化会展业为主的骨干文化产业园区和龙头文化企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辽宁省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总数达到 13 个,位居全国前列。并且仍有 47 项计划或者已经开工建设的文化产业项目,拟投资金额 422 亿元。沈阳、大连两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不断壮大;文化旅游业形成特色,开发建设了沈抚相衔接的清文化旅游带,辽西历史文化走廊旅游带,大连、丹东沿海沿江休闲文化旅游带,相继落成大型娱乐、游艺
21、、科技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辽宁文化产业格局将迸发出更为强劲的生命力,新年伊始将为绚丽的画卷再添新彩。为进一步加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辽宁省采取有效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障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挖掘、保护,日前,辽宁省政府组成以副省长滕卫平为组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省民委为成员单位的辽宁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此项工作 2005 年在全省展开。继凌源皮影、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建平剪纸、朝阳民间秧歌、北票民间文学分别顺利进入年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日前,我市
22、又公布了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北票民间文学、建平十王会、朝阳民间秧歌、喀左天成观皇会、凌源皮影戏、朝阳民间戏剧、建平剪纸、北票剪纸、朝阳宏观寺刺绣、建平民间绒绣、喀左陈醋酿制等个项目名列其中,它们以其具有特殊价值的民间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古老而广袤的三燕大地上熠熠生辉。自此,朝阳的历史文化宝库更加殷实而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
23、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我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有着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悠长的文化长河中,随手采撷一粒,都闪烁出珍珠般的光芒。对此,我市积极展开了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年,在省文化厅的支持下,市文化部门申报了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凌源皮影和建平剪纸这项民间文化代表作。年月底,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和凌源皮影正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月,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凌
24、源皮影、建平剪纸、朝阳民间秧歌和北票民间文学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年月,我市又开展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其中要求申报项目应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定义,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标准为: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的特点,在当地有较大影响且处于濒危状态。经各县(市)区的申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评委会的评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评议,在对凌源皮影、建平剪纸等项目进行公示后,最终有个项目进入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让读者更加详细、直观地了解这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和独特魅力,将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对首批
25、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进行介绍,让读者从中领略到朝阳民间文化的璀璨夺目和渊源流长。 新华社沈阳月日专电(记者魏运亨)东北大鼓、凌源皮影等项辽宁濒危民间文化遗产,日前在全省公示,并将推荐候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以求得到更妥善的保护。 记者了解到,辽宁此次公示的濒危民间文化遗产还包括有评剧“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 ”三大流派艺术、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工艺、复州皮影戏、岫岩玉雕艺术、铁岭指画、铁岭传统二人转、海城高跷秧歌、阜新玛瑙手工技艺等。这些项目是从全省多个民间文化遗产中筛选出来的。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乌丙安教授告诉记者,世界各国都相当重视自己民族民间的非物质文化
26、遗产。中国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史,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和重要的精神资源。乌丙安教授举例说,辽宁省凌源一带的“皮影戏” ,民间艺人搜集整理的影卷唱本已达多种、万字,可谓精彩绝伦。而中国的皮影戏曾被西方一些导演誉为“电影之祖” 。 乌丙安认为,抢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因为一些老艺人已到耄耋之年。沈阳的谭振山老人能讲千余个传统故事,年前他赴日本参加“世界民间故事博览会” ,以讲述狐狸的故事倍受称赞。但可悲的是,谭振山已经年逾八旬,而他讲述的故事至今无人传承。 (完) 新华网沈阳月日电(记者李克瑶)记者从鞍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了解到,海城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以国家级非物质文
27、化遗产保护项目海城高跷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岫岩农民画近日荣获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据了解,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指在当地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某种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并对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及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县(市、区) 、乡镇(街道)和社区。文化部从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评审命名工作,每年评选一次。海城文化资源丰富而厚重,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处,文化遗址多达余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项,其中国家级项、省级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高跷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岫岩历史文化悠久,民间艺术底蕴深厚。上世纪年代岫岩农民画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年被辽
28、宁省命名为辽宁省农民画艺术基地,并被确定为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岫岩农民画在全国现代民间绘画当中有很大的影响,是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展览比赛的奖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了一方文化,一方文化也滋润了一方水土。民间的文化源远流长,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文化那是哺育我们生命的根源所在。她宛如珍珠璀璨,她的朴实脱胎于质感的生活。从社会分层上看,民间文化是一种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的、由平民自发创造的文化。民间文化还是一种具有农业社会生活的背景、保留了较多传统色彩的文化。她有自娱自乐的属性,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
29、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活泼的形式,所自发创造出来的用以娱乐民众.文化辽宁符号篇 开拓民间文化资源的新维度2008-01-11 10:46:34 建立辽宁本土民间文化资源的符号表达体系,也就是文化品牌的确立 以“辽河文化”为主干文化和渊源的辽宁民俗符号,蕴藏、融会于民俗艺术、民间技艺、传统节日文化、民间信仰等民俗事象与活动之中 这里,且以东北大秧歌、二人转、奉天大鼓和辽派评书作为认识辽宁民俗符号集成的开篇 辽宁文化符号体系的归结为探索符号背后所蕴藏的文化新天地寻找可能辽宁日报消息辽宁的民间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如何让这些沉睡在民间又最能代表本土民风民俗、民间性格的文化资源在今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
30、国家发展任务的时刻发挥出蕴藏的能量?关键还在于建立起辽宁本土民间文化资源的符号表达体系,即文化品牌的确立,从而挖掘民间文化资源中最能代表本土文化性格的差异化特征,使其具有识别的本质,使人们一想到辽宁就想到这些符号,这既关涉能否集聚起本地域的文化资本,又关涉将来辽宁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请民俗学学者曲彦斌先生帮我们从民间文化的丰沃土层中挖掘最能代表辽宁地域文化特色的典型,并以此为节点探讨应如何在当下文化大发展目标下创新开发这些民间文化资源的新领域问题。“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最基本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特质记者:我们每天在生活中面对的事物都以不同的载体向我们传达着
31、符号信息。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不仅为解读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而且对促进今日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曲彦斌:处于社会文化深层结构的民间风俗习惯,存在于人们一生几乎每天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中。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说的是民俗的地域性。民俗保留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社会历史的记忆,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的根,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最基本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特质。记者:在文化大发展被提上日程的今天,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战略中更应以强调文化符号的建立来体现地域特色,从文化差异性中构建自身的文化框架,从而获得自身的文化认知度。民俗文化可以说是最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如
32、何让人们在了解民俗中深入感知本地人文传统?曲彦斌:民俗文化是辽宁文化的根基,是辽宁地域文化的基本标志性符号,是区别于其他地方文化的最重要标志。通过了解这些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民俗符号所蕴含和传播的信息,使人们认识辽宁人文历史文化的常识。以“辽河文化”为主干文化和渊源的辽宁的民俗符号,蕴藏、融会于民俗艺术、民间技艺、传统节日文化、传统庙会以及民间信仰等民俗事象与活动之中,继而构成绚丽多彩、乡土气息浓厚的民俗符号集成,或说风俗画长卷,是历史赐予的十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仅仅是近期申报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就达100多项。如果经过全面普查,还会有许多。其中不乏
33、具有辽宁民俗文化符号性质的宝贵资源。特别是那些在全国首屈一指的、本省所独有的辽宁民俗符号资源,更值得我们重新认识,使之获得传承、保护和科学利用,为建设文化强省再创辉煌。记者:那么哪些是独一无二的辽宁民俗符号资源呢?请您先给我们列出简要线索。曲彦斌:这里,且以东北大秧歌、二人转、奉天大鼓和辽派评书,作为认识辽宁民俗符号集成的开篇。因为这几种民间艺术形式最能展现东北民众特有的精神风貌,其本身也承载着极为丰富的地域文化因子。东北大秧歌、二人转、奉天大鼓和辽派评书 辽宁地域民间文化独一无二的代表记者:秧歌、二人转、奉天大鼓和辽派评书是如何成为东北地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们又承载着怎样独有的地域文
34、化性格?曲彦斌: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像东北大秧歌这种民间舞蹈艺术其源流可以追溯至周代礼乐制度的“六舞” ,即如周易系辞所谓“鼓之舞之以尽神” ,以及后来南宋的“村田乐” 。评书表演艺术也是源远流长,其始于春秋,兴于唐宋,宋代都市“瓦舍”之中有说书的专门表演场所,形成多种行当的专业艺人。即使脱胎于东北大秧歌的二人转和盛行于清代的奉天大鼓也已经有300余年的历史。在长久的传承中,这些民间艺术形式不仅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而且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因子。像具有较强表演性和自娱性的东北大秧歌,滋生于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其刚健、粗犷、奔放、热烈,而又
35、优美欢畅、风趣诙谐的艺术风格,富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歌舞动作,无不洋溢着开放、奉献、和谐和坚韧创业的奋发向上精神,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浓烈的感染力。东北大秧歌的最突出特征,是融合了满族、蒙古族等北方游牧、渔猎民族和鲁、冀、豫、晋等地的移民文化因子,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已成为本地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个性的基本民俗艺术符号。像俗称为“八旗秧歌”的抚顺地秧歌,表演动作中的蹲、跺、盘、摆、颤等姿态,多源自跃马、射箭之类,具有鲜明的渔猎生活痕迹。其伴奏音乐均可在萨满神歌的声腔音乐和单鼓之类打击乐中发现其渊源关系。而脱胎于东北大秧歌的二人转,在形成和发展中不仅广泛吸收东北民歌、太平鼓、东北大鼓等
36、姊妹艺术的音乐唱腔和表演技巧,同时也综合借鉴、融会了河北的莲花落、山西柳腔等关内移民的多种乡土艺术。各种俗称、旧称,已经显示出了这种历史源流轨迹。以辽北方言土语为母语的辽宁二人转的艺术语言,憨厚、朴实、率真,加之所穿插的充满泥土味儿的歇后语、疙瘩话儿笑料包袱,妙语成珠,节奏鲜明、上口,富有韵味,颇富穿透力,都充满着原生态的生活气息。记者:这些土生土长于东北民众生活中的艺术形式,不仅含容着东北特有的地理、气候、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因子,也与东北民众的审美取向、宗教情结、价值理念等紧密相通,因此其群众参与性非常普遍,那么应如何在此基础上保护和传承这些民间艺术形式?曲彦斌: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因为是从
37、民间生长起来,有着深厚的群众普及性基础,像东北大秧歌中的“地秧歌”只需些许脂粉口红、彩绸折扇和几件锣鼓唢呐伴奏,便可随地表演,适宜观众的参与和自娱自乐。其扭、逗、浪、俏、哏等艺术手法,表演得挥洒自如、活泼、妙趣横生,既可表现传统故事人物、舞蹈技巧、喜剧情调,又可反映时代精神。数百年来,已经成了百姓最喜爱的一种传统娱乐民俗和健身活动。正如民谣所谓“喇叭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得蹦高” ;还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等在东北地区流行的民谣都形象地道出了民众对这些艺术形式的喜爱。评书的艺术形式和内容雅俗共赏,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受众广,也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
38、,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具有娱乐与教化双重社会功能。至当代,以单田芳、袁阔成为代表的营口评书,以陈青远为代表的锦州评书,以张贺芳、刘兰芳为代表的鞍山评书以及以田连元为代表的本溪评书,作为享誉全国的辽宁评书四大流派,已全部入选了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说,辽宁的这些评书流派的代表人物都是全国评书界的主要领军人物,早已走遍大江南北,享誉全国。可见,保护和传承这些凝聚着历史文化价值的民间乡土艺术的意义,不仅在于过去,更在于现在和未来。记者:奉天大鼓、评书等艺术形式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我们不希望这些艺术形式只存在于名录之中,如何使这些民间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而不仅仅是被
39、保护的对象,是当下最值得探索的问题。曲彦斌:近年来奉天大鼓已濒危,有名望的艺人大多谢世,最年轻的艺人也近花甲,后继无人,几乎要销声匿迹,亟待保护抢救。因而,奉天大鼓已经进入沈阳市和辽宁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且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样的局面既让人欣慰,也同样让人们深思。而相比较而言,二人转的产业化之路却成为一个鲜明的对照。在二人转业内的艺术传承,也形成了相应的行规、行话和行业禁忌等行业习俗,成为其职业化的基本特征。数百年来,这种民俗艺术的文化消费需求促成了二人转艺人的职业化,使之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目前,已有黑山、铁岭、新民和辽阳四地的二人转进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
40、,作为源头的黑山二人转和铁岭二人转双双进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当下的二人转不仅仅作为名录留存,在民间,它已转变形式红红火火地生存于民众之中,并孕育了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辽北小品这种根植于东北特有文化的独特艺术样式。其以浓郁的原生态的辽宁乡土文化韵味,从1990年起走进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进而走向了全国,在全国繁花似锦的民间艺术丛林中,独占鳌头,获得了泱泱大国万众认可的文化地位。当然,辽北小品的走红,也为东北二人转在全国民间文艺百花园中赢得了一块芳菲之地。探索民间文化符号化构建之路从曲彦斌先生的介绍中不难看出,我们并不缺少需符号化的民间文化资源,民间地域文化作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风
41、俗已经在千百年的演变中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着地域以及民族的审美和价值认同理念,构成了鲜活的动态特征。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把这种本身就有鲜明符号特色的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从而开发建立辽宁本土文化资源的符号表达体系。从二人转近年的发展看,二人转本身即是承载着地域文化因子的民间文化符号,但是我们所说的符号体系建立则与当下的消费社会相关、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关。二人转本身作为符号承载了地域文化因子,但其在消费社会中、在本地域以外的地区得到认同则与其符号表达体系的建立有关。如今人们谈起辽宁,就会想到二人转、想到赵本山,这是因其符号体系确立了清晰的表达,并借由小品形式凭借强势媒体走向了全国。因此将
42、生存于民间土层中的民间文化形式经由转化变为媒体样本,并在其中打造清晰的识别标识,比如代表人物、比如特征标志,从而确立其在人们心中的认同感。这不仅需要长久的建设,同时需要精密的策略规划。辽宁不仅有小品、不仅有二人转,还有红山文化、还有清故宫,更有众多的知名文化人物,即使从民间文化的宝库中搜寻,也可轻易找到众多有代表性的珍宝,仅以民间艺术样式来看,当下辽宁评书四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单田芳、袁阔成、陈青远、刘兰芳、田连元等,都是全国评书界的主要领军人物,其符号体系的完善规划有待进一步做细,以使其以代表辽宁地域文化的面貌留存于更多人的心中。随着非物质化的文化消费时代的来临,打造明确清晰并被大众认同的文化符号品牌正是加强文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