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塘月色教学目标1、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2、美景中蕴藏着作者的感情教学重点1、多层次、多种方式描述荷塘月色2、探索作者“寻静”过程的心情起伏教学难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1.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在这里, “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里, “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 “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二、理出心情(披情)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首先看第一句“这几天心里心里颇不宁静” ,解释了作者“寻静”的原因, “文由情生” ,本句是“文眼” 。根据课文的叙述内容的“眼”及作者“寻静”的过程将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3)作者深夜到荷塘寻静(原因)第二部分(46)月色下的荷塘(寻静中)第三部分(79)联想古代采莲
3、的旧俗(寻静的结果)我们先看题目,从题目当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的讯息?(题目包括的几个意象,也就是几个要素啊?)文章既写荷塘又写月色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3.教师归纳总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里面的文字) 。三、
4、了解作者(知人)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四、了解背景(论世)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 1925 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
5、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荷塘月色珍贵的背景资料 1、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 年 9 月 17 日的一封信) 2、 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当时思想的重要资料,详尽而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从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们可以说, 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是:表现了 20 年代末,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五、布置作业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
6、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第二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一、作业检查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名家评说那么美丽活泼的文字,在新文学创作上,实在是一种稀有的收获。王哲甫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 ,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 “一带” “一道” “一二点”等等,都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金志华几乎众口一词,对朱自清散文的文字之美倍
7、加推崇。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二、初步理解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所谓“意境” ,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 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三、深入理解1.请五至八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摘录的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
8、的句子。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 (嗅觉)仿佛“歌声” (听觉) , “月色” (视觉)如“名曲” (听觉) 。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 ,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1 “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写出了荷叶的风姿2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连用三个比喻形容不同情态的静态的
9、荷花,明珠写出了荷花的晶莹剔透的光泽,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刚出浴的美人凸现了荷花一尘不染的美质。3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的使用更使文章的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间的息息相通,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这样做可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 ,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幽香、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像的跳跃。4、 “泻” 、 “浮” 、
10、“画” 、 “洗” 。“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 “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 、 “轻纱” 。“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四、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 ,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在本课文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本文使用的叠词不
11、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五、小结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六、布置作业:(一)思考和练习的二、五.(二)背诵 4-6 三节附板书一、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田田(多)二、 荷叶 亭亭(美) 形态美零星点缀、白(色) 荷 荷花 如明珠、如星星(光)袅娜、羞涩(态)塘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动态美象闪电(快)荷波 凝碧(色) 荷 流水:脉脉(态) 静态美塘 月 (正面)月光: 如流水流动色 泻轻柔月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光和影的和谐 (反面) (侧面)黑影、倩影树:重重、阴阴(沉郁)四周 远山:隐隐约约(自远而近)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蝉鸣、蛙叫三、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