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学习”?从“学而时习之”说起什么是学习呢?其实,孔子在几千年前就给出了标准答案。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本质。如何解释这句话呢?我们上学时,学古文开篇论语六则的第一句话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教科书上、语文老师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的解释都是“学习的时候常常的温习(复习) ,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我认为这是胡说八道!大家都有过读书的经历,有谁感到“学习了之后复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且还高兴的“ 不亦说乎”?包括那些上学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也没有感觉到学习后常常温习复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这句话的解释是这样的话,我
2、认为孔老夫子根本称不上圣人,这是“睁眼说瞎话啊!” ,我查了很多资料,孔老夫子真的是圣人,只是很多人歪曲了这句话的正确解释:这句话的核心是在“习” 上, “习”不是温习和预习的意思,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才是温习和复习的意思。这里的“习” 是“实践” “学了了知识之后去尝试、去实践,那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我举个例子:假设有个高人(如股神巴菲特)有一套方法,只要你跟着他学习一天,出门就立即能挣到10万块钱,家长们想学吗?家长异口同声说想学,这就是学习动机。有了学习动机才会主动学习;那高人就开始教大家掌握这样的方法,高人在上面讲,大家在下面听,对于家长来讲这叫做“学” ;一天时
3、间大家学完了,听懂了,高人告诉大家:“都不要出门,先温习温习,复习复习”,试问家长你复习时快乐吗?我想没有这样的人!什么时候你会快乐,而且快乐的直蹦高? 出门去实践,方法非常有效,一下子赚到10万块钱的时候!学的知识实践有效这才是快乐的事情,等你挣到10万块钱后,你是不是想着,我还要去找老师,他的招儿管用,我得和他好好学习学习挣到50万块钱的方法。成功实践又增强了你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你又努力去“ 学”!“学”了“ 习”, “习”了“ 学”, “学” 了再“习”,“习” 了再“ 学” ,这样就形成了非常好的学习过程。说白了,其实就是“学以致用 ”才是一件 “不亦乐乎”快乐的事情。 “学”
4、本身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习” 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而不“习” 不爱学习请牢记:现在孩子不爱学习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只学不习” !孩子们每天在学校学知识,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也不知道学这么多知识到底要干什么,他哪能有学习的兴趣呢?姜昆有个相声,大致意思是,老师教应用题,说一个进水管多长时间能把水池灌满,一个出水管,多长时间能把水池放干,问两个水管同时开,多长时间水池能满?这是我们上学时常常遇到的一个类型的应用题, “姜昆 ”同志不想着解题,只想着 “国家这么缺水,这样做不是浪费水吗!”他总这么想,哪还有心思学习呢?如果“ 姜昆”的爸爸带他到污水处理场参观参观,让“ 姜昆”知道这样做是非常有
5、意义的,那我想“姜昆 ”一定会好好学。 “姜昆”的爸爸在“ 习”上做文章, “姜昆”就会在“学”上做文章;有个人上小学时,刚开始遇到火车的“相遇” 和“追击”问题的应用题时,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总是在想, “相遇” 了不就“相撞”了吗?“追击”了不就“追尾” 了吗?这是孩子们的思维,我问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铁路职工,他带我去火车站看,带我去找管调度的叔叔给我讲,我才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不相撞” !如果计算不好的话,火车就会相撞,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这个类型的知识,因为我怕“火车因为我而相撞 ”。爸爸在 “习”上做文章,我就在“学”上做文章!生活中,全家人去餐馆吃饭,吃晚饭结账
6、的时候,最好能让服务员拿来“单子 ”做做“口算”,家长你先看,仔细算算,算出来是 108元,你就和孩子说, “孩子,老爸怎么算不清楚,好像是98” ,孩子仔细一算“爸爸, 108,你好笨啊! ”,你在旁边假装再仔细算算: “真的是98,你数学这么好啊,爸爸都不如你!”,孩子知道,原来学数学可以算账,而且还比爸爸强,他觉得被认同,学以致用,相信孩子到学校之后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数学。家长在“习” 上做文章,孩子就在“学”上做文章!看看我们周边的孩子们:喜欢天文的孩子物理好、喜欢阅读的孩子作文好,喜欢旅游的孩子地理好,喜欢逛庙的孩子历史好,喜欢做点小买卖的孩子数学好,这就说明“习” 的重要。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学知识的实践环境,需要我们家长来营造。因此,从今天开始, “学习”这个词从家长嘴上消失吧,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习学”。家长在“习”上做文章,孩子在 “学”做文章, “习”是快乐的, “学” 只有在“习” 的基础上才是快乐的,负责“学”可能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