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原始人群时期(200 万年前5 万年前)原始社会时期 母系氏族时期(约 5 万年前5000 年前)氏族公社时期父系氏族时期(5000 年前公元前 21 世纪)第一节:中国教育的起源一、 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巫山人”(在中国土地上一有人类存在,就有教育活动,这也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1. 1985 年在巫山县(现属重庆市)发现人类的富有两颗牙齿的下颚骨化石,经科学测定距今 200 万年前,称为“巫山人” 。2. 1965 年:“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前。3. 1964 年:“蓝田人”距今约 100 万年前。4. 1927 年:“北京人”距今约四五十
2、万年前。二、 教育的起源: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二节: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一、 生产劳动教育:制造劳动工具、人工取火、渔猎、农耕种植、原始手工业等生产劳动经验不仅需要推广,更需要传授给年轻一代。二、 生活习俗教育:财产公有,两性交往;以及尊敬长辈、听从指导、照顾孤老、爱护幼小等精神;成年礼仪式对体力、智力、毅力等方面进行考验和教育。三、 原始宗教教育: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卜等形式,含有不同程度的教育因素。四、 原始艺术教育:原始歌舞、绘饰与雕刻。五、 体格和军事训练:以便狩猎与游
3、牧,以及各部落之间的战争。第三节:氏族公社末期学校萌芽的出现一、 部落显贵世袭引起的教育变化1. 等级教育的出现:适应社会劳心与劳力分工的需要,教育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教化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使教育设施呈现出等级差别。2. 学校萌芽的出现(1) 成均:乐师实施乐教之地。 (部落联盟时期,即是中国古代五帝时期)(2) 庠:养老和教学兼行的机构,由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教育年轻一代。分为上庠、下庠,安置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等级之分。3. 教育内容的变化(1) 军事教育成为基本内容:作战的训练,武器的制作。(2) “孝”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维护父权制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3) 强调礼乐之
4、教:“三礼”指的是“天神、地袛、人鬼之礼” 。4. 教育手段的变化:教育性质的变化,导致强制手段的采用“扑刑” 。二、 文字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需要进行文字教学,要求有掌握文字从事施教的专门人员和专门场所,因此文字的产生也促进了学校的萌芽。三、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1. 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力平等。2. 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3. 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4. 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5. 男女教育有别,根源在于分工。6. 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思考题:1. 讨论教育起源问题,对认识教育发展有什么启示?(1)教育的起源既是社会发展史问题,也是世界性的教育理论问题。
5、(2)关于教育起源的问题有多种观点并存, “生物学起源” “心理学起源” “劳动起源说”等。(3)讨论教育起源问题,历史地考察教育现象,有助于了解教育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加深对今日教育的认识。2. 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3. 试述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夏代:前 2070 年前 1600 年(历时 470 年) ,奴隶制的初期奴隶制社会时期: 商代:前 1600 年前 1046 年(554 年) ,奴隶制发展时期西周:前 1046 年前 771 年(276 年) ,奴隶制全盛时期春秋:前 770 年前 476 年(近 300
6、 年) ,奴隶制崩溃时期第一节:夏、商的教育一、 夏代的教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一) 夏代的学校1. 庠2. 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议政、祭祀、养老以及教育子弟的场所。3. 校:原义为木囚,即以木材为围栏,作为养马驯马的地方,后利用这宽广的场所来进行军事训练,从而成为习武的场所。(二) 夏代的教育目的: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厚底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三) 教育内容:重视军事教练(弓箭) ;宗教教育(敬天尊主) ;人伦道德教育。三、 商代的教育(一) 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手段:商代的文字除甲骨卜辞外,还有刻在陶器上的陶文,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以及刻在玉石上的文字,
7、文字构造用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等原则。(二) 商代的学校1. 庠、序2. 大学(右学) 、小学(左学):表明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划分了教育阶段。3. 瞽宗: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三) 商代的教育目的:培养尊神重孝勇敢善战的未来统治者。(四) 商代的教育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尊神重孝(祖先崇拜,将祖先视为至高无上的神,尊神和孝祖其实是一回事) 。2. 军事教育:射箭,驾驭车马(用军事武力维护统治) 。3. 礼乐教育:尤重乐教,包括诗歌、奏乐、舞蹈等。4. 书数教育:即文字教育和数学计算教育。第二节:西周的教育一、 西周的社会(一)特征:在分封制(政治) 、井田制(经济)的基础上实行宗
8、法世袭禄位制;在文化教育上的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 ,其原因有:1. 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只有官府才具有制作书册的财力和人力)2. 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只有官府有学习的器物设备,有条件进行实际演习)3. 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在宗法制的条件下,子承父业;学术官守,只有官学)二、西周的教育制度1. 家庭教育:从小进行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七岁后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歧(男尊女卑) ,女子继续在家接受女德的教育。2. 小学教育(1) 入学年龄:8 岁王侯太子入国学之小学;1013 岁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之嫡子入国之小学;15 岁众子及部分平民子弟入小学。 (学程 7 年)(2) 教育内容
9、:德、行、艺、仪几方面,首先强调德行教育。(六仪:祭祀、丧祭、朝觐、车马、军事、外见仪容)3. 大学教育(1) 入学年龄:15 岁王太子入大学;20 岁其他人入大学。 (学程 9 年)(2) 学宫(辟雍):官方最高学府,又称“泽宫” “射宫” 。(3) 对象:贵族子弟按身份入大学;平民中的优秀份子经推荐选拔进入大学。4. 乡学(1) 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国学” ;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 。(2) 设于闾的称为“塾” ;设于党的称为“庠” ;设于州的称为“序” ;设于乡的称为“校” 。5. 考核与奖惩(1) 大学的考核:考核德行和道艺,达到“大成”才算合格,结束学
10、业。(2) 大学的奖惩:先教后罚;奖励官职、爵位、俸禄。(3) 乡学的考核:选士乡大夫负责考其德行道艺,选择秀士,报送于司徒。俊士司徒从选士中再选择优秀者升入国学中的大学。(4) 乡学的奖惩:先教后罚(先感化,若不成则惩罚) 。6. 官师合一(1) 西周的国学由大司乐主持,乡学由大司徒主管。(2) 教师由职官兼任,官师合一。三、六艺教育(一)礼乐1. 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1)吉礼:王冠之礼,祭天、祭地、祭祖先。(2)凶礼:对各种不幸事件进行悼念、慰问的礼节。(3)宾礼:接待宾客。(4)军礼:师旅操演,征伐之礼。(5)嘉礼: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2. 六乐:云门、大卷
11、(皇帝乐) 、大咸(尧乐) 、大鞶(舜乐) 、大夏(禹乐) 、大武(武王乐) 。(二)射御:射箭的技术训练;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三)书数:“书”指文字读写;“数”指的是算法。第三节:春秋时期(东周)教育的变革(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度时期)一、 官学衰废的政治原因1. 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2. 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衰废。3. 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诸侯国间的争霸,诸侯国内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二、私学兴起(一)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文士的队伍扩大,成为有影响的阶层。(二)私学兴起位百家争鸣开辟园地:促进各学派的形成。 (如孔子儒家思想)三、私学的历史特点(与官学相比较)1. 官
12、学建立在土地国有制的经济基础上;私学建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2. 官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贵族;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3. 官学是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其特征是“学在官府” ;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或个人的需要而设立,特点是“学在四方” 。4. 官学是“政教合一” “官师合一” ,私学“政教分离” “官师分离” 。5. 官学入学受到贵族身份限制;私学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教育对象范围。6. 官学没有思想自由,在贵族传统思想统一指导下,受一种教育思想所支配;私学有思想自由,学术繁荣、百家争鸣。7. 官学的教育内容
13、限于“六艺” ;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 ,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8. 官学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基本设备,制度上比较规范化;私学不一定有固定的场所,以教师为中心,可以流动,设备也比较简单。9. 官学按一定方向与规格培养人才;私学则有多种目标与规格培养人才。第四节:孔丘的教育思想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1. 孔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 生活于春秋末期。二、 重视教育的作用1. 教育与社会作用(1)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庶、富、教”庶指的是在国家治理中人口(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富其次要使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教再使人民受
14、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2)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要宣传忠君效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2. 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 “性”指的是先天素质, “习”指的是后天习染,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2) 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三、 提倡“有教无类”办学方针: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四、 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学而优则仕”1. 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2. 确定了要培养统
15、治人才的教育目的。五、 以“六艺”为教学内容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一) “六艺”1. 诗: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诗有风、雅、颂三种类型。(1) 风:包括 15 国的民歌,反映各地区平民和贵族的风尚和习惯。(2) 雅:西周宫廷的诗歌,内容多是反映贵族生活与政治情况。(3) 颂:庙堂的诗歌,内容为歌颂祖先功业,格调庄严肃穆的祭祀歌词。2. 书:又称尚书 ,古代历史文献汇编。3. 礼:又称十礼 ,一部士君子必须掌握的礼仪规范。4. 乐:各种美育教育形式的总称,与诗、歌、舞、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5. 易:又称周易 ,是一部卜筮之书。6. 春秋: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后人为了学习的方便进行阐释和补充
16、,称为传 ,即是广为流传的“春秋三传”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二) 孔子教学内容的特点:1. 偏重社会人事: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2. 偏重文事: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上的安排仍然偏重文事。3. 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培养从政人才而不是从事农工的劳动者,不强调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六、 教学方法(一) 学、思、行结合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学思并进)2. “学以致用” (学是手段,行是目的)(二) 启发诱导: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早于苏格拉底几十年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首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无结果再去启发他。2. “由博
17、返约”:博学以获得较多的具体知识,返约则是在对具体事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原理、原则于观点。3. “叩其两端”:从考察事物的不同方面辨明是非,进而解决问题。(三) 因材施教: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1. 承认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并了解学生特点(前提条件) 。(1) 通过谈话。(2) 个别观察。2. 始终围绕“仁道”这一中心原则。(四) 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1. 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 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七、 主张自觉修养德行1. 以“
18、礼”为道德规范(忠、孝为最重要的两项) ,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2. 道德修养不是依靠外加强制,而是依靠自觉努力。3. 德育原则:(1) 立志:以仁道文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2) 克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3) 力行:道德教育培养德行,德行就是道德体现的行为,其中有道德认识问题和道德实践问题,更应重视道德实践问题。(4) 中庸:人的行为不一定都合乎道德标准,常有做得过分或不及的地方,那样都不好,最好是做到恰到好处,强调“中庸” 。(5) 内省:需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就是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6) 改过:人不能杜绝一切小错误
19、,但要避免大错误,正确的态度是重视改过,鼓励学生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八、 树立教师的典范(教师观)1. 学而不厌: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2. 温故知新(1) “故”指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新”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2) “故”指巩固旧知识;“新”指探索新知识。3. 诲人不倦:教育是高尚的事业,需要对学生、对社会有高度责任心的人。4. 以身作则: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5. 爱护学生:客观公正的看待所有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6. 教学相长: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九、 历史影响1. 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和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
20、育。2. 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躯。3. 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4. 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 ,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5. 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纂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6. 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强调学思行结合的教学理论。7. 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8. 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才,造就各类人才。9. 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10. 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11.
21、 力求走在中庸之道上,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12. 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思考题:1 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历史性变化?形成于夏代;文字记载,出现学校“庠、序、校” ,重视军事训练和宗教、人伦道德教育。2 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礼、乐、射、御、书、数3 春秋时期历史性的教育变革有何表现?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百家争鸣。4 孔丘在教育史上有哪些贡献?第二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东周战国时期(475BC221BC):“七雄争霸”魏、赵、韩、齐、秦、楚、燕。第一节: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一、 养士之风盛行1. 各诸侯国、一国之内公室和私门之间的斗争越演越烈,因
22、之养士之风盛行。(“礼贤下士” )2. “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 “邦无定交,士无定主” 。3. 养士之风的盛行为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和私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二、百家争鸣学派之多(一)儒家(孔子开创)1. 思孟学派:子思、孟轲一派,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充分肯定人的主观作用。2. 荀况学派:荀况提出“礼治”主张,提出“性恶论” ,确认封建等级制度的天经地义。(二)法家:主张凭借实力和暴力求得统一,反对德化,主张法治,强化君权。(三) 墨家:由墨翟开创墨家私学,代表小生产者利益,与儒家相对立。主张消弭社会等级,强调社会实利。(四) 道家(老子开创)1. 杨朱:主张“为我” , “全性堡真
23、,不以物累形” 。2. 黄老学派:齐国稷下形成,发展了老子对社会实践中成败、得失的研究,表现出入世精神。3. 庄周一派:被认为是道家正宗,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追求精神的逍遥和对大自然的仰慕,表现了循世主义和相对主义。三、私学发展(一)儒家私学: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孟轲“孟氏之儒” 、荀况“孙氏之儒”最具影响。(二)墨家私学:代表小生产者的学派,具诸多特色:1. 墨家私学传授生产和科学知识。2. 墨家私学既是教学团体,也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政治团体。(三)道家私学:老子、庄周。(四)法家私学: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为代表。1. 西河学派:孔子死后,其晚辈子夏到魏国西河讲学,有弟子数百人。第二节
24、:齐国的稷下学宫一、 稷下学宫始末1.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在齐国都城临淄(近山东省淄博市)的稷门(城西南门)附近地区,齐国君主设立的学宫。2. 稷下学宫创办的条件:(1) 政治条件:为适应对内变革、对外争霸的需要,齐国统治者不仅要招纳天下贤才,还意在培养、训练新一代贤士。(2) 经济基础:“四塞之国” ,四境有天然防御屏障,人多殷实的富强大国。(3) 养士之风兴盛。二、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一)稷下学宫的性质1. 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2. 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二) 稷下学宫的特点1.
25、学术自由(1) 容纳百家,来者不拒,各家各派学术地位平等。(2) 各家相互争鸣与吸取的学术论辩。2. 待遇优厚(1) 政治待遇:“不治而议论” ,可议论政事。(2) 物质待遇:府邸、俸禄等。三、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1. 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2. 稷下学宫显示了中国古代人士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3. 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第三节: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一、 墨翟生平和墨家学派1. 墨翟,人称墨子,墨家学派开创者,与儒家对立。2. 墨子主张“兼爱” “非乐” “节葬” ,反对孔子“乐教” “礼教”等。二、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一)教育作用“素丝说”1. 教育的社会作用:“兴
26、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素丝说” ,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下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什么样的颜色,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就造就什么样的人。(二)教育目的培养“兼士”或“贤士”1. “兼士”或“贤士”:实现“兼爱”社会理想的人。2. 兼士与贤士的标准:(1) “博乎道术”:知识技能的要求。(2) “辨乎言谈”:思维论辩的要求。(3) “厚乎德行”:道德的要求。三、 论教育内容(一) 政治和道德教育。(二) 科学和技术教育1. 自然科学知识。 (数学、光学、力学、声学、心理学等)2. 生产和军事科学知识。 (如生产器械和战争攻防器械制造)(三) 文史
27、教育(“非乐” ,反对乐教,认为乐教靡费财力人力,消磨人的意志)(四) 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四、 论教育方法1. 主动:“上说下教” , “虽不叩则鸣” ,教育者应主动上门去教。2. 创造:继承古代的好东西,并在今天进一步创造出新的东西,重创造。 (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3. 实践:“合其志功而观焉” ,主张以动机和实践效果的统一去评价人的行为。与孔子“力行”不同的是,除道德实践外,还注重生产、军事、科技实践。4. 量力:施教时考虑学生的力之所能及。第四节:孟轲的教育思想一、 孟轲的生平和政治主张(一) 生平:孟子,鲁国人, “孟母三迁” “断杼教子“。(二) 政治主张:施行“仁政”教育。1. “
28、制民之产”:使人民都成为小土地拥有者。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王要主意民心向背,尊重民意,收取民心。3. 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政治手段,而是教育。二、 “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一)性善论:仁义礼智这些人的“良知” “良能”是人所固有的。(二)性善论揭示的理论问题1. 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2. 性善论还包含了一个人类种系发展的前提在内, “我固有之”的仁义礼智归根结底是人类学学习的结果。3. 性善论不仅揭示了人之“类” ,还揭示了人之“故” (所以然) 。三、论教育作用与目的1. 教育作用: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 。 “我固有
29、之”的实则是仁义礼智的可能性善端,教育扩充人固有的善端。2. 教育目的:“明人伦” 。(1) “人伦”:即“人道” ,指的是“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对关系。(2)孟子尤重父子孝,兄弟(长幼)悌两种关系,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以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五常”仁、义、礼、智、信。四、 论理想人格“大丈夫”1. 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有“浩然之气” 。2. 如何实现大丈夫,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1) 持志养气:一个人有了志向和追求,他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2) 动心忍性:也就是意志锻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3) 存心养性:存养和扩充善端。(4)
30、 反求诸己:当你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的反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对人做到更到家。五、 论教学1. 深造自得:主张学习中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2. 盈科而进:强调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3. 教亦多术:强调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4. 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第五节:荀况的教育思想一、 荀况生活的时代和生平活动1. 荀况,字卿,又叫孙卿,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2. 生平活动:稷下学宫先生。二、 “性恶论”与教育作用1. “性恶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果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说人性恶。实际上是一种
31、“人性恶端”说。2. “性伪之分”(1) 性:指人的先天素质,人的自然状态,完全排斥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2) 伪:指人为,泛指一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孟轲所说的人性的“善” ,实际上是“伪”而不是“性” 。3. “性伪之合”:性与伪实际就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没有素材就无以加工文饰;而缺乏加工,素材永远是那么的原始和不完善。4. “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经过加工造就人才。三、 论教育目的: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 ,或者说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四、 论教育内容: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五、 论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一)学习过程闻见、知、行(社会实践) 。
32、(三) 思想方法:1. “兼陈万物而中悬衡”: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2. “虚壹而静”:能接受外来的知识但又不能让已有的知识妨碍新知识的接受。六、 论教师的地位与作用1. 教师的地位:治国之本。 (教师通过施教这一中介参与治理国家)2. 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3. 教师的要求:有准炎而令人起敬,德高望重,讲课有条理而不违师法,见解精深而表述合理。第六节:道家的教育思想(道家之“道”是指宇宙本体及其法则,崇尚自然)一、 老庄(老子与庄子)及其道家学派1. 老子:李耳,字聃,道家的开创者。2. 庄子:庄周,大力崇尚自然,追求人格的独立
33、和精神的逍遥。3. 黄老学派:尊崇皇帝和老子的思想,抬出皇帝来发明老子之术。二、论教育作用:人是自然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因而教育应侵削人的头脑而增强人的肢体,削弱人的社会性而扩张人的自然性。三、论理想人格:特立独行的逍遥人格,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四、论学习与求知1. “涤除玄览”与“虚而待物”(1)将心灵之境擦拭干净,去除一切杂染,平心静气,顺其自然。(2)再学习中要能够抛弃任何主观成见。2.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一个人走得越远 就会发现自己知道的东西越少。3. “闻之疑始”:无事不可怀疑。五、道家思想的特点:反对人为和反对教条。第七节: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一、 从商鞅到韩非1. 李悝(
34、450BC390BC):最早从学者立场、以法理为依据论法的法家人物。著有中国第一部刑法法典法经2. 商鞅(390BC338BC):魏国人李悝的后学,又名卫鞅,或公孙鞅,卫国人。著有商君书 。3. 韩非(280BC233BC):战国末期,早年与李斯同为荀况的学生。著有孤愤 内外储 说难 显学等。二、 绝对的“性恶论”1. 人性观:绝对的性恶论,人心总是利己害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2. 强调治国必须靠高压政治、法制手段,无须用温情脉脉的教育感化。三、 禁“二心私学”1. 为了统一,必须相应的要求思想的统一和君主权力的集中与至尊。2. 私学和学派易于导致“二心” ,应禁止,尤其是儒家
35、学说。四、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1. 教育内容以法为教:要求对社会施行普遍的法制教育,不论吏民,都要使其知法、畏法、守法。主张从“信赏必罚” “鼓励耕战”做起。过于极端地否定文化知识教育。2. 教育手段以吏为师:让知法的官吏来担任法令的解释着者和宣传者。(韩非还认为理想的国家与社会是不需要许多人来从事文化、知识和教育工作的,这样的人多了就会破坏社会秩序,所以“以吏为师” 。 )第八节: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以礼记中的诸多篇什为代表:大学 中庸 学记 乐记 )1. 礼记是儒家经典的重要典籍之一,是对孔子删定的周代典籍仪礼各篇的解释、说明和补充,故名之曰“记” 。2. 经长期流传,逐渐形成两个
36、本子,即汉宣帝时期戴德所传 85 篇的大戴礼记和其侄戴圣所传 49 篇的小戴礼记 。 小戴礼记在唐代列于五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礼记 。一、 大学(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片论文)(一)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之道”1. 明明德:就是指把人天生的善性“明德”发扬光大。 (目标)2. 亲民:把个人的善转化为他人、尤其是民众的善,推己及人。 (高一级目标)3. 止于至善:每个人应在其不同身份时做到尽善尽美。 (最终目标)(二) “八条目” (实现“三纲领”的八个步骤)“为学次第”1.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 中庸(相传思孟学派所著,主要阐释述先秦儒
37、家的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一) 性与教1. “性”指人性、人的天性或本性;“教”则指教育。2. 人生来就有善的本性,人应该对此加以保存和发扬,人的善性的真正保存哈发扬有赖于教育的作用。(二) 中庸思想:既无过,也无不及,不偏不倚。 (具有保守性)(三) “自诚明”与“自明诚” , “尊德性”与“道学问” (人达到完善的途径)1. 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这就是“自诚明,谓之性”或“尊德性” 。2. 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道学问” 。(四)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习过程)(学、问、思、辨、行)朱熹
38、称之为“为学之序”三、 学记(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主要论述教育具体措施)(一) 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1. 将教育视为政治的最佳手段。2. 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只是它服从于政治与社会发展的一个中介。(二) 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1. 学制与学年(1) 学制上,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的设想。(2) 学年上,将大学的年限定为两段、五级、九年。第一、三、五、七学年毕,共四级,为一段,七年完成,谓之“小成” 。第九年毕为第二段,共一级,考试合格谓之“大成” 。2. 视学与考试:定期视察学宫,规定每隔一年考察一次。3. 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1) 教育教学原则:预防性原则:事先估计
39、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预防措施。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期,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如内容和年龄) 。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互相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长善救失原则: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启发诱导原则:教学要注重启发。藏息相辅原则:既要有有计划的政客学习,又要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2) 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3) 教师:尊重教师;“教学相长” ,教师诱导他人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四、 乐记(相传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所著,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论著)(一) 乐的产生:音乐产生于人的心
40、理活动,产生于人的情感,是人的情感、思想等心理活动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二) 乐的作用1. 艺术形象的表现现实中的“事” 。2. 通过激发人内心的“情”来打动人,对人的教育作用具有自然而然的感化,心悦诚服的接受。3. “通伦理” “通政治” ,把乐视为实现政治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思考题:1. 分析战国时期私学兴盛的原因。(经济大转型、养士之风盛行、百家争鸣)2. 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与意义。3. 试比较儒墨教育思想的异同。4. 试比较孟荀教育思想的异同。5. 评法家教育思想的得失。6. 评学记对教育理论的贡献及历史地位。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第一节: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秦:221B
41、C206BC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一、 统一文字1. “书同文字”: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进行文字的整理与统一工作。2. 小篆(秦篆):李斯以秦国字形为基础,吸收六国字形,总结出的新字体,编成字书仓颉篇 ,成为儿童习字的课本。3. 隶书:由狱吏程邈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而成。4. 汉字演变的过程:刻画文字甲骨文大篆秦国文字+六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二、 严禁私学:“焚书坑儒”1. 原因: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君主集权分封制和郡县制。2. “焚书”(1)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因此李斯提议烧毁除秦国历史、卜筮用书和农书之外,烧毁其他文史书籍。(2) “挟书律”:禁止人们收藏、携带
42、诗 书等书籍,规定对拥有书籍者进行惩处。 、 。 ;、3. “坑儒”:焚书的第二年,秦始皇因得不到长生不老之药,在求药未得而又被散布对其大为不恭的言论之后,迁怒于在都城咸阳的士人,活埋 460 余人,其中包括一大批儒家知识分子。活的文化载体的毁灭三、 吏师制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第二节: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汉:206BC220,前 206 年,秦被农民起义推翻,被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取代。)(汉初:指的是从汉朝的建立到汉武帝即位,经历了汉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等几朝君主,前后 60 多年的时间。 )一、 各家并存,推崇“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1. 汉初统治者以道家的“清静无为”作为
43、政治指导思想。 2. 流行“黄老之学” ,依托于传说中的皇帝,而本于老子,实质上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先秦各家的学说。3. 汉初文教政策(1) 重视知识分子作用。汉高祖刘邦在陆贾等名臣的劝谏下,渐次重视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作用。(2) 允许开办私学:官学未创立,私学实际上承担了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发展学术的任务。(3) 废除“挟书律”:汉惠帝四年(191BC)删除了挟书律,允许人们自由收藏、携带、讨论诗 书等书籍。二、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一) 董仲舒的建议(首先提出“独尊儒术” ,汉儒学家,有“汉代孔子”之称。 )1.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董仲舒论证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独一无二的统治
44、地位。2. 兴太学以养士:兴办大学,政府直接掌握教育大权,决定人才培养目标。3. 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加强选举,合理利用人才。(二) 汉武帝在采纳以上建议后采取的措施1. 专立五经博士:诗 书 礼 易 春秋五经皆置博士。2. 开设太学。3. 察举制的完全确立:除“贤良”外,增设“孝廉” “秀才”等新科目。第三节: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一、学校制度的发展太学中央官学 鸿都门学宫邸学官学 郡国学县道邑校汉朝学校系统 地方官学 乡庠聚序书馆私学经馆(一) 太学1. 太学的设置和发展(1) 元朔五年(124BC)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设立。(2) 太学的设立
45、,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重要步骤。2. 太学的教师和学生(1) 教师:博士。西汉时期:太学博士或由皇帝征召,或由公卿荐举社会学术名流充当。东汉时期:采用荐举与考试结合的方式选播博士。(2) 学生:“博士弟子” ,或称“诸生” “太学生” 。东汉时期,政府规定一定等级的官僚子弟享有进入太学接受教育的特权。3. 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1) 教学内容:单一的儒家经典。(2) 教学形式:初期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后出现一种成为“大都授”的集体教学形式,主讲的博士称为“都讲” ;还有一些高业生教授低业生的流传。4. 太学生的考试及太学生的出路(1) 考试形式:“设科射策” ,教师以等级(甲科、
46、乙科、丙科)的形式评定学生对教师所出试题的理解与回答。(2) 甲科(上第)为郎中,乙科(中弟)为太子舍人,丙科(下弟)为文学掌故。(二) 鸿都门学和宫邸学1. 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178 年) ,位于洛阳鸿都门,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1) 学生:由地方长官或朝中三公举荐。毕业后多封以高官厚禄。(2) 教学内容:诗、赋、字画。(3) 意义: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生活所需的诗、赋、书画作为内容。2. 宫邸学(1) 政府专门为皇室及贵族子弟创办的贵胄学校。(2) 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宫廷学校。(三) 地方官学(创始与 141BC)1. 又称“郡国学校” ,汉朝保留西周分封制的残余
47、,封皇子以王位和土地,被分封给皇子的郡就称为国。2. 办学目的(1) 培养本郡的属吏,同时向朝廷推荐地方学校中特别突出的优秀学生。(2) 通过学校定期举行“乡饮酒” “乡射”等传统的行礼活动,向社会普遍推行道德教化。(四) 私学1. 书馆:又称“书舍” 。(1) 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识字教育,也传授一些数学常识,教材有仓颉篇凡将篇 急就篇等。(2) 第二阶段:继续进行读写训练,但重心开始转到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教材主要有论语 孝经等。(3) 实行个别教学,重视口授和背诵。(4) 毕业后,少部分人可进入地方官学、太学或者经馆,大部分人结束学业。2. 经馆:又称“精舍” “精庐” ,
48、较书馆高一级的私学,实际上是一些著名学者聚徒讲学的场所,其中程度较高的可与太学相比。3. 两汉私学兴盛的原因(1) 汉初缺乏官学设置,私人讲学承担传播文化、发展学术、培养人才的责任。(2) 汉自武帝以后,实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士人必读儒家经典在政治上才有出路,而太学和地方官学有一定限制,所以选择私学。(3) 一部分学术造诣很深但仕途不得志,或是罢官在家的儒家学者聚徒讲学。4. 私学最常用的教育方法:以次相传授,教师传授从学时间较长的高业弟子,再由高业弟子转相传授初学弟子。二、 今古文经学之争与汉朝经学教育的特点(一)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1. 今文经学:汉初凭经学大师的记忆、背诵,并采用当
49、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六经旧典,发展在先。认为六经位孔子本人的创作,依据政治的需求来解释经学,迎合统治者的意志。多在太学中传播。2. 古文经学:汉武帝时期从地下或者孔壁中挖掘出来,或通过其他途径保存下来的儒经藏本,初本是先秦的古文字,发展在后。认为六经不是孔子本人所作,学术上重视文字训诂、名物考据,倾向于研究六经的本意。多在私学中传播。3. 今古文经学的融合:郑玄(1) 郑玄(127200 年):字康成,他的经学成就表现为对儒家经籍的注释。(2) 郑玄的经注特点:打破了汉朝经学学派林立、门户森严的封闭局面;简洁明了,力求用最少的文字解释最多的内容。(二) 章句之学与师法、家法1. 章句之学:“章句”实际上就是经师教学所用的讲义。古籍本无标点段落,经师依照经文的顺序,进行断句并划分章节,然后逐字逐句地进行解说,这样便形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