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的境界教学目标1.理解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 2.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鉴赏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鉴赏本文深入浅出、平易流畅的表达艺术。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 2.品味文中含义丰富多彩的语句。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一段对话。 记者问:“你放羊 为的是什么? ”放羊娃答:“卖钱。 ”记者 问:“卖了钱干什么?”放羊娃答:“娶媳妇。 ” 记者问:“ 娶了媳 妇呢?” 放羊娃答:“生孩子。 ” 记者问:“有了孩子呢?”放羊娃答:“放羊。 ”记者默然。这就是山区放羊娃的人
2、生。今天我们来学习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这篇文章又论述了怎样的人生境界呢?二、作者冯友兰(1895 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人。作品结集为三松堂全集,逾 600 万言,建构成中国现代最完整的哲学体系。30 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 子学时代”和“经 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40 年代写新理学 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 “新理学”体系。三、关于境界1.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 3 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 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晏殊蝶恋花) 向往“衣带渐宽终 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3、 ”,此第二境也;(柳永凤栖梧)追求“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辛弃疾青玉案)顿悟2.现代作家池莉人生三境界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 还是水。3.中国的禅宗认为成佛需经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是寻找禅的本体而不得的 阶段。第二种境界是“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这是似已悟道而 实未悟的阶段。第三种境界是“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是描写悟到了瞬间即永恒,刹那成 终古的心态。4.冯友兰先生在 人生的境界中将“境界”定义为个人
4、在做事时的意义。这种意义不是来自于别人的强迫,也不是来自于对别人的表演。它是发自内心的,真真正正体现自己良知的一种自觉行为。这种自觉的行为可以让一个平凡的人,甚至是现实中“ 不合格” 的人,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小说 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从他身上,我们看不出他有一点成功的影子。他没有同乡成才的机灵,没有班长 老马的灵活,没有 连长高成的刚强果敢。 他只认一个理:人的一生不能白过,要做几件有意义的事。他不会的事,只要 认为有意义,他就认真学;他会的东西,只要 认为有意义,就 认真保持下去,即使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也在所不惜。 许三多在 红三连五班的生活情景:其他四个兵,写作的
5、,打牌的,算命的,每人都有自己打发 日子的方式,完全没有了“ 兵”的味道。但是, 许三多自己出操,自己打扫内务,自己踢正步, 严格按新兵连 受训的要求来做,而且一做就是几年!尤其是“ 修路”一节,他画白线,拣不同色的石头,铺路石,种花草,有条不紊,实实在在。那些老兵们却在营房内打牌, 还 抱怨他的多事,甚至盼望他的失败!许三多的路铺的确实艰苦,顶着风寒, 顶着嘲 讽,一步一步地 铺着,铺向了成功。他用自己的毅力与认真完成了一个加强排没有完成的工作,花费的代价仅仅是买花种的五块钱!谁说“境界” 离平凡人很 远?谁说圣人、哲人都是做大事的人?许三多做的就是平凡的事,只是他是用人生的“ 意义”来铺路
6、,他铺出了自己的境界,实现了从“平凡”到“伟大” 的飞跃,成了凡人中的“哲人” ,自己心中的“圣人”! 四、研读课文 1、整体把握 (1)全文阐述了什么问题? 明确:文章论述哲学的任务。 (还可以继续这样发问:文章为什么不以“ 哲学的任务”为题,而以“人生的境界”为题呢?明确:前者比 较抽象玄妙,后者比较具体形象,和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 紧密,更能吸引 读者,激 发阅读兴趣) (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3)说到人生境界,作者划分出四种,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觉解的程度。无-较低-较高- 最高。 “觉解”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怀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4)请用自己的
7、话说上四境界的内涵。自然境界:一种蒙昧状态,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可说是原始的我。 功利境界:心胸狭隘,他做事只知道对自己的功利意义,可说是强调自我。 道德境界:明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社会的利益做事,事事讲道德,事事都有道德意义,可说是大我。 天地境界:除了认识到社会之外,还认识到整个宇宙、天地的利益,并能完全理智处事,可说是超我。 2、关于四境界 冯友兰先生将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做事完全出自“本能”, 类似于原始人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至于为 什么要下地干活,他们也不知道。功利境界的人做事则是归结于一个字“利”。
8、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出发点是为了别人,目的却是为了自己,对社会有益,是 积极的功利行 为;损人利己,为了自己不惜损坏别人,对社会有害,是消极的功利行 为 ;至于损人不利己, 则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害人害己,是愚蠢的功利行为。与功利境界不同,道德境界的人做事则是另一个字“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舍生取 义, 杀身成仁”,这些话语是对“义” 的最好解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 之”的 林则徐, 还有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们,他们的伟大是他们对国家、对集体、对他人的那份牺牲,是
9、那份不求回报的责任和良知。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正是由于这些人的执着追求与默默牺牲。他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不屈脊梁!天地境界的人做事眼界更为开阔,行为更显博爱。 抗战时期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手术台就是阵地,最终牺 牲在中国。他的爱心跨越了国界,着眼于不幸的人类,做了天地之间更大的“人” !印度洋海啸中的国际捐助,汶川地震中的国际救援同样体现了各国具有“天地境界” 人们的爱心,彰显了他们对异国生命的尊重,对自然同 类的同情,活出了更高的人生境界!结合你对四境界的理解,谈谈你对下面文字的认识。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识天工,安知帝力? ”“凿 井而饮,耕田而食
10、,不识不知,顺 帝之则。 ”(帝之则 :自然法则或社会法则) B、“书中自有千 钟粟,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 C、“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吗冰河入梦来。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切恶乎待哉? 明确:A 句反映了古人尽管遵循自然法则,但不知不识这些法则,对这些法则无觉解,其境界属于自然境界。B 句以享受荣华富 贵的生活为读书目的,其 动机是利已的,其境界是功利境界。C 句表现了作者不以己悲,岁年老体衰仍不忘驰骋疆场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是道德境界。 D 句顺应万物本性,达到物我一体,其境界是天地境界。 3、质疑讨论 (1
11、)“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哲学不也是一种知识吗?为什么说“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 明确:注意“知 识” 前面的定 语, 说的是“关于实际的 积极的知识”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关于实际的知识,而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宇宙观的理论 形式,它的任 务在于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而不在于增加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实际的知识。 (2)“正是这种 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 义。 ”“觉解” 是什么意思?这一句意味着,没有这种觉解,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为
12、什么意义的有无决定于觉解与否? 明确:看有关的句子可以理解“觉解” 的意思。上一句说“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 ”。倒数第二段中说:“ 禅宗有人说, 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觉” 者,悟也,就是觉悟,明白。觉解,就是觉悟,了解。 说对于他有没有意义,说的是,主观上不认识,觉解不到某种意 义,就是处在“无明状态 ”,那么事情对于他来说,就没有某种意义了。 (3)为什么生活在功利境界的人, “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 明确:后面一句说, “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这就是 说,他单有利己的动机,至于行
13、 为的社会效果,他是不想的,实际情况有两种可能,可能是有害于他人,也可能是有利于他人。有害,不道德;有利,说明他并非不道德。这里所说的利己的动机,跟 损人利己还是有区别的。 (4)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低级的是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这两等人心都不坏,至多是做事对于他没有意义,或者只有功利意义,但是社会上有人道德败坏乃至违法犯罪,他们的人生境界作何解释呢? 明确:文章说,功利境界中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这句话也意味着还有一类人是不道德的。只有生活在道德境界的人,他的行为才能真正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只知道功利意义,只知道利己,很容易滑到损人利己、损公
14、利己的地步。功利境界中人是容易分化的。 (5)“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 ”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难道惟有道德境界中人才了解社会的存在,而功利境界中人连社会的存在也不了解吗?明确:所谓“了解社会的存在” ,是在一定的意义上说的,那就是了解社会的整体利益,了解他人的利益,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 员,意 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自己也应该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6)儒家所提倡的“ 正其义 不谋其利” ,将 “义” 与“利”完全对立起来, 冯友兰先生又将这一套奉为道德境界的要义,是否合适?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是不是把义和利结合起来,求得二者的一致才现
15、实? 明确:这里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儒家义利观的影响。义与利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为人民服务,社会主 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主义是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 义, 归根结底,就是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相互关系的原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而这种服从,是在两种利益 发生矛盾时的要求。在两种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也是 义。4.课文里说,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是 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哲学上的觉解使他们的行动和生活有了道德的意义,使他们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这样的志士仁人,请列出一些这样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了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五、小结 本文阐述了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道理深且广,但是语言深入浅出,平易流畅。没有冷僻的字眼,没有 难懂的术语,如 话家常,真正是大学者的语言。重新 认识人生意义;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和谐处理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