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证据法学》各章节习题与解答.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725417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据法学》各章节习题与解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证据法学》各章节习题与解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证据法学》各章节习题与解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证据法学》各章节习题与解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证据法学》各章节习题与解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证据法学各章节习题与解答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证据学 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证据学的体系 证据法律制度二、填空题1 各国证据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体系主要有( )和( )。2 证据学大研究方法很多,但( )是证据学的基本研究方法。3 证据属于历史范畴,证据是伴随着( )活动发展而来的。三、选择题1 无论是( ),在诉讼证据上都采用自由心证原则,凭法官的良心、理性判断而采用证据。A职权主义还是当事人主义 B控诉式诉讼与神示证据制度C纠问式诉讼还是法定证据制度 D大陆法系或英美法系2 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学具有( )的特点。A注重司法推定 B注重制定法典C注重实用性 D注重自由心证四、问答题1 什么是证据力

2、?什么是证明力?2 当事人主义的特点是什么?3 我国分权主义诉讼制度的表现是什么?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二、填空题1 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学体系 大陆法系国家证据学体系2 唯物辩证法3 诉讼三、选择题1 A 2 C四、问答题1 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2 (1) 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2) 充分尊重嫌疑人即被告人的主体性;(3) 法官扮演着仲裁者角色,保持中立,庭审不是必经程序。3 现在司法机关方面,是公检法三机关的职责分权;表现在审

3、判机关内部,是审判委员会、院长、庭长、审判员、合议庭的职责分权;表现在诉讼活动上,是控诉、辩论、审判三种诉讼职能的分权。当然,这种分权是在统一目标下的分权。分权的另一面就是诉讼主体的各种诉讼权利和义务的结合。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名词解释神示证据制度 神誓法 水审 火审 决斗 法定证据制度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二、填空题1 现代证据制度可以分为( )、( )和( )。2 对外国历史上出现过和现实中仍然存在的证据制度,可以划分为几种:( );( );( )。3 水审又分为( )和( )两种。4 自由心证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为( );二是( )。三、选择题1 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 )时期,是

4、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2 法定证据制度是对神示证据制度的( ),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A肯定 B否定C继承 D修正3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 )。A德国 B英国C法国 D美国四、问答题1 什么是神誓法?其使用方式有几种?2 为什么说神示证据制度的出现和长久存在,却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3 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 在英美法系国家中,主要存在的证据规则有哪些?5 我国封建王朝的证据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二、填空题1 刑事诉讼证据制度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行政诉讼证据制度2 神示证据

5、制度 法定证据制度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3 冷水审 沸水审4 法官的理性和良心 心证达到确信的程度三、选择题1 B2 B3 C四、问答题1 神誓法就是当诉讼双方的陈述相互矛盾、发生冲突时,裁判这便要求双方分别对神灵发誓,以证明其陈述的真实性。对神宣誓的使用有两种方式,一为不敢宣誓的一方败诉,二为如果双方都敢宣誓,则需要助誓人的帮助。2 (1) 神示证据制度在某些情况下也确实能够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2) 神示证据制度提高了人类司法判决的权威性,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3) 神示证据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4) 神示证据制度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对违法者和犯罪人的惩罚,而且表现为在适用过程中对

6、社会上一般人行为的引导和规范能力。3 (1) 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2) 法定证据制度的一些做法,比如防止法官专断、强调法定规则意义,维护法制统一等制度,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意义;(3) 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4) 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规则。4 (1) 相关性规则;(2) 传闻证据规则;(3) 任意性自白规则;(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5) 最佳证据规则;(6) 证人的特权规则;(7) 交叉询问规则;(8) 补强证据规则;(9) 推定;(10) 司法认知。5 (1) 坚持口供至上的原则,定罪必须取得被告人认罪的供词;(2) 审讯时

7、可以依法刑讯;(3) 诬告者反坐,伪证者罚;(4) 疑罪惟轻兼从赎,实行有罪推定;(5) 重视勘验检查;(6) 据众证定罪的制度;()继承和发展了“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 ”的主观臆断的审判方法。第三章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一、名词解释诉讼证据 证据方法 证据力 证明力 证据原因 证据的客观性 证据的关联性 证据的合法性 二、填空题1 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是:( );( );( )。2 诉讼证据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依照( )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3 证据的意义是:( );( )。三、选择题( )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A证据方法 B证据力C证明力 D证据

8、原因四、问答题1 正确认识证据的客观性,在实践中有哪些意义和作用?2 在办案过程中,正确认识和理解证据的关联性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是什么?3 证据在诉讼中的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 证据的客观性 证据的关联性 证据的合法性1 法定的程序2 诉讼的基础和核心 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三、选择题C四、问答题1 (1) 办案人员不能把个人主观的判断,或人们的想象、假设、推理、臆断、虚构等等作为定案的证据适用;(2) 在查办经济犯罪案件中,不能把算大帐,即某人或某单位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加减得出的差数,就作为证据使用,应为算大帐还不真正具备客观性;(3) 按照客观性的要求,证据必须要有正确的来源

9、,对于没有正确来源的,由于无法进行查证,不具备客观真实性,当然不能作为证据使用。2 (1) 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联性是客观存在的,其联系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2) 证据的关联性是完全可以认识的,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普遍联系的理论,关于世界的可知性原理,那种不可知论,以及在一个复杂疑难的案件面前无所作为的情绪和论调是站不住脚的;(3) 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关联的形式、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4) 确定证据的关联性是一个给常重要又极为复杂的问题,发现和确定证据的关联性,是办案人员的基本功。3 (1) 证据是公安司法机关进行立案、侦查起诉和审理,以及定罪判刑和正确认定事实的

10、依据,是司法人员查明和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2) 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是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是迫使犯罪分子认罪服法、接受改造的有力武器;(3)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时,证据是解决发生争议的案件事实的基础;第四章证据的种类 一、名词解释物证 物证的收集 勘验 检查 搜查 扣押 辨认 科学技术鉴定 书证 文字书证 图形书证 符号书证 公文书证 私文书证 处分性书证 报道性书证 原本 正本 副本 节录本 影印本 译本 证人证言 被害人陈述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当事人陈述 鉴定结论 勘验检查笔录 视听资料 二、填空题1 根据我国三大诉讼法的规定,收集调查

11、物证的方法可归纳为:( );( );( );( )等几种方法。2 审查判断物证的方法,通常采用( )、( )和( )等方法。3 刑事诉讼法 第 45 条规定: “( )、( )和( )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4 按照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的要求,法律明确规定,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所依据的证据,书证通常情况下由( )提供。5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的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书证的提供,原则上由( )负责。6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被害人陈述的收集,主要是通过询问的方式,适用询问证人的程序,制作( )或制作( )、( )

12、加以固定和保全。7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收集是通过( )的方法来加以固定和保全的。三、选择题1 尽管我国三大诉讼法有所差异,但是,( )却是三大诉讼法中收集、调取物证的共同方法。A勘验 B扣押C搜查 D调取2 辨认的认识过程一般分为( )几个阶段。A感知 B比较C辨识 D记忆3 以书证的表达方式为划分标准,可将书证分为( )。A文字书证 B图形书证C符号书证 D印象书证4 ( )具有证人资格。A法人 B非法人团体C公民个人 D企事业单位5 当事人陈述的内容是( )。A 关于案件事实的陈述B 关于诉讼请求的说明和案件处理方式的意见C 对证据的分析和应否采用的意见D 对争议事实的法律评断

13、和适用法律的意见6 精神病鉴定通常聘请精神病院的医生进行,在鉴定时,精神科的医生就是( )。A专职鉴定人 B委托鉴定人C兼职鉴定人 D职业鉴定人7 视听资料的调查收集是指( )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制作或者依法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取视听资料的专门活动。A被害人 B当事人C执法人员 D律师四、问答题1 物证审查判断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2 诉讼中的书证所具有的特征是什么?3 书证证明力的特点是什么?4 证人的资格条件有哪些?5 如何确定证人证言的证明力?6 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判断有哪些内容有?7 口供包含哪些内容?8 根据刑事讼法的规定,对犯罪嫌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询问方法和程序有哪些内容?9 当事人

14、陈述的内容是什么?10鉴定的种类有哪些?11. 视听资料的种类有哪些?参考答案二、填空题 1 勘验检查 搜查 扣押 提供与调取2 交付辨认 技术鉴定 比较印证3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3 被告方4 主张相关事实的当事人5 询问笔录 录音 录像带6 询问三、选择题1 A1 ACD2 ABC3 C4 ABCD5 C6 CD四、问答题1 (1) 审查认定无证的来源是否合法;(2) 认真仔细的审查无证的外部特征,以确定其同案件事实的关联性;(3) 审查判断物证的方法,通常采用交付辨认、技术鉴定和比较印证等方法。2 (1) 表现形式及制作方法的多样性;(2) 书证所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必须同案

15、件互相关联;(3) 书证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是可以供人们认知和了解。3 (1) 书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意图同案件事实有联系;(2) 书证所记载的内容可以被认知;(3) 书证要有明确的制作者。4 (1)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2)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3) 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况的人;(4) 由于证人是以知道案件情况为特征的,具有不可代替性,因而绝额定了证人在刑事诉讼中占有优先地位;(5) 证人只能是公民个人,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不具有证人资格;(6) 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应视为特殊的证人。5 (1

16、) 按照证人证言形成的三个阶段,(感受、记忆、陈述),判断证据力的大小与强弱;(2) 审查判断证人证言同案件事实的关联性;(3) 审查判断证人与案件当事人或案件本身是否具有利害关系,以确定其倾向性,判断其真实程度;(4) 审查认定证人的品格、操行对其证言是否产生影响;(5) 审查判断证人的作证能力;(6) 综合对比,实物验证。6 (1) 审查被害人陈述的来源及其形成的过程,以确定其证据力;(2) 审查被害人陈述的内容是否符合情理,同案件事实有无关联性;(3) 审查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关系;(4) 审查被害人的作证能力与品格;(5) 综合全案证据审查被害人陈述与其他证据有无矛盾。7 (1

17、) 犯罪嫌人、被告人承认自己犯罪事实的供述;(2) 犯罪嫌人、被告人说明自己无罪或罪轻的辩解;(3) 犯罪嫌人、被告人揭发检举同案其他犯罪行为的陈述。8 (1) 询问要有法定的主体进行;(2) 选择询问地点;(3) 询问人员不得少于二人;(4) 询问应当个别进行;(5) 出示证明文件;(6) 先予告知申请回避权和聘请律师;(7) 询问分三步进行;(8) 拘捕后必须在 24 小时内进行询问;(9) 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将这种情况记明笔录;(10) 侦查中传唤询问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12 小时,不得连续传唤 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11) 制作询问笔录。9

18、(1) 关于案件事实的陈述;(2) 关于诉讼请求的说明和案件处理方式的意见;(3) 对证据的分析和应否采用的意见;(4) 对争议事实的法律评断和适用法律的意见。10(1) 法医鉴定;(2) 司法精神鉴定;(3) 痕迹鉴定;(4) 化学鉴定;(5) 会计鉴定;(6) 文件书法鉴定;(7) 其他鉴定。11(1) 录音资料;(2) 录像资料;(3) 电子计算机储存资料;(4) 运用专门技术设备得到的信息资料。第五章证据的分类 一、 名词解释原始证据 传来证据 言词证据 实物证据 有罪证据 无罪证据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本证 反证二、填空题1 证据的分类,是指在理论研究上将( )证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

19、为不同种类。2 以证据的来源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 )和( )。3 言词证据的收集方法主要是( )或( )。4 对案件主要事实的直接证明性,是( )突出的优点。三、选择题1 经过复制、辅音、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C第一证据 D第二证据2 ( )是实物证据。A物证 B书证C勘验笔录 D音像证据3 直接证据( )。A可以是原始证据 B就是原始证据C可以是传来证据 D不能是传来证据4 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A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B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C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D本证和反证四、问答题1 运用传来证据的特殊规则是

20、什么?2 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的运用规则是什么?3 直接证据包括哪些内容?4 间接证据的特点是什么?5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有哪些?6 区分本证和反证的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 刑事2 原始证据 传来证据3 讯问 询问4 直接证据三、选择题1 B2 ABCD3 AC1 D四、问答题1 (1) 来源不明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2) 在运用传来证据时,应采取传闻、转抄、复制次数少的材料;(3) 只有传来证据时,定案必须持慎重态度,对案件事实不能轻易作出结论。2 (1) 在证据收集时,要坚持客观、全面的原则,克服先入为主,既要收集有罪证据,又要注意收集无罪证据;(2) 在证明标准上

21、,只有有罪证据达到了确实充分的程度,才能排斥无罪证据的存在;(3) 在证明过程中,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势均力敌,这时只有按“疑罪从无” 的原则,宣告无罪。3 (1) 当事人的陈述;(2) 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3) 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4) 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音像证据。4 (1) 间接证据的依赖性;(2) 间接证据的关联性;(3) 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和推理的过程;(4) 间接证据的排他性。5 (1)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2) 必须在法庭上经过控辩双方的询问、质证,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3

22、) 孤证不能定案;(4) 直接证据必须得到间接证据的印证,才能认定案件事实。6 (1) 有利于调动当事人双方举证的积极性,增强诉讼的抗辩性;(2) 有利于审判人员迅速了解双方的事实主张,尽快查明安家案的真实情况;(3) 有利于审判人员审查证据。第六章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一、名词解释收集证据 证据保全 二、填空题1 在我国,收集证据是( )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工作。2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 )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3 收集证据的方法有:询问、( )、( )、( )、( )、搜查、实验、鉴定。4 在刑事诉讼中,证据保

23、全主要由( )、( )主动进行。5 在符合法定条件时,( )和( )可以依职权采取证据保全。三、选择题1 在行政诉讼中( )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C司法机关 D人民法院2 诉讼证据的保全是在( )采取的,是一项保证证据完整和真实,不被破坏或灭失的保护性措施。A立案前 B诉讼过程中C诉讼后 D诉讼前四、问答题1 收集证据的意义是什么?2 收集证据的原则有哪些内容?3 收集证据的要求是什么?4 证据保全的特征是什么?5 对证据保全的要求是什么?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 司法机关2 客观原因3 讯问 辨认 勘验 检查4 公安机关 检察机关5 行政机关 司法机

24、关三、选择题1 D2 BD四、问答题1 (1) 为正确适用法律提供可靠的事实基础;(2) 规范执法程序,制约和保障执法机关履行职责,保护公民合法权益;(3) 收集证据是审查、判断证据的基础。2 (1) 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2) 收集证据必须依靠群众;(3) 司法人员收集证据和要求当事人履行举证责任相结合。3 (1) 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收集;(2) 收集证据必须主动、及时;(3) 收集证据必须客观、全面;(4) 收集证据必须深入、细致;(5) 收集证据必须依靠群众;(6) 收集证据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7) 收集证据要抓住本质,分清主次,并注意保密;(8) 在收集证

25、据的过程中要注重效率。4 (1) 是在诉讼过程中或诉讼前采取的,是一项保证证据完整和真实,不被破坏或灭失的保护性措施;(2) 只有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才能采取证据保全措施;(3) 证据保全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4) 可以依职权实施或者应申请采取。5 (1) 要有健全的证据移交和证据报关手续,形成完整的证据保全程序;(2) 对于已经保全起来的证据注意妥善保存,不得随意损坏或使用,或调换、变卖;(3) 严格执行保密规定;(4) 证据的有关情况应在诉讼文书或案卷中写明,必要时应附上证据材料的照片。第七章证明概述 一、名词解释 证明 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结

26、果意义上的证明 二、填空题 1 任何一种证明制度,都由以下环节构成:( )、( )、( )、( )、证明方法、证明程序。 2 以证明的形态为标准,对证明可分为( )的证明和( )的证明。 3 根据证明对象所属领域不同,可以将证明分为( )和( )。 三、选择题 1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制度,是( )。 A神示证明制度 B证据证明制度 C法定证明制度 D自由心证证明制度 2 ( )是指司法人员查明案件事实、当事人证明案件事实需要达到的程度。 A证明对象 B证明责任 C证明方法 D证明标准 四、问答题 1 证明有哪些特征? 2 诉讼证明的正当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 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有哪些?

27、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 证明对象 证明主体 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 2 行为意义上 结果意义上 3 严格证明 自由证明 三、选择题 1 A 2 D 四、问答题 1 (1) 证明的主体是诉讼主体; (2) 证明对象是诉讼客体或者案件事实; (3) 证明必须按照法定的范围、程序和标准进行。 2 (1) 证据要合法,也就是说证据要有证据能力或者可采性; (2) 证明的程序必须正当、合法。 3 (1) 责任的分配不同; (2) 证据的种类有所不同; (3) 证明标准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 (4) 证明对象不同; (5) 证明的程序规则不同。 第八章证明对象 一、名词解释 证明对象 二、填空题 1 证明对象

28、和证明标准一起,形成了证明的( )、( )和( )。 2 ( )是指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成立的要件。 3 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总体上可以分为与被诉行政行为( )和( )有关的事实、与( )构成要件有关的事实和行政诉讼程序事实。 三、选择题 1 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事实构成有:( )。 A 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B 民事争议发生过程的事实 C 当事人主张的民事诉讼程序事实 D 有关外国的法律法规的事实 2 行政处罚法规定,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任何行政处罚,而某县工商局文件自行设定罚款的行政处罚,属于()。 A 行政诉讼程序事实 B 有关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事实 C 与被诉具体行政行

29、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关的事实 D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构符合法定程序的事实 四、问答题 1 证明对象有哪些特征? 2 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有哪些? 3 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有哪些? 4 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有哪些?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 方向 内容 目标 2 构成要件 3 合法性 合理性 行政赔偿 三、选择题 1 ABCD 2 D 四、问答题 1 (1)证明对象是与当事人的主张相联系的概念; (2)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密切联系; (3) 证明对象是指需要证明的要证事实; (4) 证明对象是法律规定的要件事实。 2 (1)被指控犯罪行为构成要件的事实; (2)与犯罪行为轻重有关的各种量刑情节事实; (3

30、)排除行为的违法性、可罚性和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事实; (4)刑事诉讼程序事实。 3 (1)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2)民事争议发生过程的事实; (3)当事人主张的民事诉讼程序事实; (4)有关外国的法律法规的事实。 4 (1)与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关的事实; (2)行政赔偿构成要件的事实; (3)行政诉讼程序事实。 第九章证明责任 一、 名词解释 证明责任 二、填空题 1 证明责任制度最早产生于( )时代。 2 立法规定证明责任倒置的理论依据应当是:第一,( );第二;( )。 三、选择题 1 在英美法系国家,证明责任是( )。 A当事人的事情 B法官的事情 C陪审团的事

31、情 D检察官的事情 2 在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 )。 A由被害人承担 B由人民法院承担 C由控诉方承担 D由被告人承担 3 在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 )。 A由人民法院承担 B由原告承担 C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D由被告承担 四、问答题 1 我国关于证明责任有那些立法规定? 2 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如何承担?为什么? 3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有关规定,哪些案件实行证明责任的倒置? 4行政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原则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 古代罗马法 2 举证难易 保护弱者 三、选择题 1 A 2 C 3 D 四、问答题 1 (1)我国 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均没有提到证明责任或举证责任

32、这一词汇,只有行政诉讼法第 32 条明确提到了举证责任的概念; (2)刑事诉讼法 第 162 条的规定; (3)民事诉讼法 第 64 条的规定; (4)行政诉讼法 第 32 条的规定。 2 (1)刑事诉讼法没有直接规定证明责任的承担者,但通过刑事诉讼法第 162 条的规定可以发现在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由控诉方承担; (2)因为一方面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审判过程中,公诉人和当事人都可以向法庭提供证据,但当事人提供证据只是诉讼权利,同时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对证据有疑问时,可以调查核实,但并非单独提供新的证据,因此承担证明责任的只能是检察机关和自诉人; (3)如果证据不足时,法院要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

33、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这种判据结果非常明确地说明,公诉案件中,由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在自诉案件中,由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 3 (1)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 (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3)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4)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1)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2) 有关法律规定由被告人承担举证责任的。 4 (1)行政诉讼中所针对的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该具体行政行为是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作出来的; (2) 政机关有能力举证; (3) 由行政机关承担证明责任,能够

34、有效地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第十章证明标准 一、名词解释 证明标准 二、填空题 1 对于证明标准国内外在学理上有不同的概括和争论,总的来说有几种观点:( )、( )和( )。 2 关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英美法上的表述是“( )”,大陆法系国家立法的表述是“( )”、“( )”等。 3 我国三大诉讼法的证明标准是统一的,即都是( ),( )。 三、选择题 1 行政诉讼法同民事诉讼法一样,也是通过( )对证明标准作了规定。 A证明的方式 B排除的方式 C间接的方式 D直接的方式 2 在大陆法系国家,( )最早确定了“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 A中国 B日本 C德国 D法国 四、问答题 1 证明标

35、准的意义有哪些? 2 我国证明标准的特点是什么? 3 怎样正确理解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 客观真实说 主观真实说 法律真实说 2 排除合理怀疑 内心确信 高度的盖然性 3 案件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 三、选择题 1 C 2 D 四、问答题 1 ()证明标准是当事人履行证明责任的灯塔,凭借证明标准的衡量,当事人知道何时应当举证; ()证明标准是事实认定这决定具体实施能否认定的行为准则。 2 (1) 从三大诉讼法对证明标准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三大诉讼法的证明标准是统一的,都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是我国证明标准的最大特点,即实行一元化的证明标准,这与国外实行

36、的不同诉讼又不同证明标准的多元化标准有鲜明区别; (2) 我国实行一元化的证明标准,说明对诉讼中案件事实的证明程度的要求不但是一致的,而且都是很高、很严格的。 3 (1) 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查证属实; (2) 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 (3) 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 (4) 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结论是唯一的,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第十一 证据的审查判断一、名词解释证据的审查判断 优势证据标准 合理可能性标准 质证法 二、填空题1 从现行的法律规定和学理研究来看,审查判断证据可分为对( )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和对( )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2 个别审查主要是指( )法。

37、三、选择题1 可以说,( )是证据的最基本属性之一。A客观真实 B充分C灵活多样 D完整2 判断证据就是指( )对搜集的证据进行审查研究,并对个别证据的真伪及对整个案件事实作出结论。A侦查人员 B审判人员C有关人员 D检察人员四、问答题1 个别审查判断的标准是什么?2 全案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是什么?3 为顺利达到审查判断证据的目的,司法人员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审查判断?4 审查判断证据的核心是什么?1 审查判断证据的方法有哪些?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 个别 全案2 甄别三、选择题1 A2 ABD四、问答题1 (1) 定案证据必须客观真实,具有客观性;(2) 定案证据必须与本案相关,具有关联性;(3)

38、 定案证据必须具备合法性;(4) 定案证据必须经当事人质辩,由法庭予以认定。2 (1)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即客观真实的标准;(2) 优势证据标准;(3) 合理可能性标准。3 (1) 从证据的来源方面;(2) 从证据的内容方面;(3) 从案内各种证据的相互联系方面;(4) 从收集证据收集的合法性方面。4 (1) 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合法,是审查判断证据的核心;(2) 审查判断证据的重心在于找到和发现证据的本质属性;(3) 证据的审查判断与证据的本质属性的关系:从证据的来源、内容、相互联系、收集的合法性等方面进行审查判断。5 (1) 个别审查;(2) 综合审查;(3) 辨认;(4) 对质

39、;(5) 技术鉴定;(6) 侦查实验;(7) 推论、判断的逻辑方法。十二章推定和司法认知 一、名词解释推定 假定 无罪推定 法律上的推定 不可反驳的推定 可反驳的推定 基础事实的推定 无基础事实的推定 因果关系的推定 过错推定 责任推定 直接推定 推论推定 事实上的推定 司法认知 判决事实的司法认知 立法事实的司法认知 法律的司法认知对证据事实的司法认知 对案件事实的司法认知 口头司法认知 书面司法认知 依职权的司法认知 依申请的司法认知 任意司法认知 强制司法认知 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对法律的司法认知 司法认知规则二、填空题1 推定即可依法律规定进行,又可按经验法则进行。前者称为( ),后者称为

40、( )。2 推定是由司法实践和( )而产生的。三、选择题1 在 1764 年,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了被后人称为( )的思想理论原则。A有罪推定 B法律推定C无罪推定 D司法认知2 从法律推定在诉讼上所具有的法律效力来看,可将法律上的推定分为( )。A 不可反驳的推定和可反驳的推定B 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C 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D 因果关系的推定和过错推定3 从事实推定的结果看,它包括( )。A状态推定 B因果关系推定C过错推定 D行为推定4 司法认知的特征是( )。A 司法认知的主体限于法院B 司法认知的客体是特定的事实C 司法认知的对象是申请人D 司法认知

41、具有可反驳性四、问答题1 推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推定设立的依据是什么?3 推定的作用有哪些?1 法律推定的基本作用表现在哪几方面?2 事实推定的成立要件是什么?3 司法认知的作用有哪些内容?4 我国应确定哪些事实为司法认知范围?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 法律上的推定 事实上的推定2 法律规定三、选择题1 C2 A3 ABCD4.ABD四、问答题1 (1) 是法律所直接认可或间接允许的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特殊规则;(2) 应许可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因而与证明责任紧密关联;(3) 即可依法律规定进行,又可按经验法则进行;(4) 即须有前提事实,又须有推断事实;(5) 不同的推定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2

42、 (1) 价值选择是推定的取舍标准;(2) 为疑难未决案件提供一个合法的解决办法是推定设定的实践依据;(3) 逻辑证明关系是推定的设定依据之一。3 (1) 能过依据公平原则,合理分配当事人的举证责任;(2) 解决疑案,适用推定有助于法院对某些事实加以认定;(3) 提高效率,推定有利于迅速审理案件;(4) 从司法实践上看,推定是满足法律运用需要的适当手段。4 (1) 法律推定导致了举证责任的重新分配;(2) 法律推定使证明对象发生了变更;(3) 法律推定降低了举证的难度。5 (1) 必须无法直接证明待证事实的存否,因而只能借助间接事实推断待证事实;(2) 基础事实必须加以证明,否则无适用事实推定

43、的必要(3) 前提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须有必然的联系;(4) 许可对方当事人提出反证,并以反证的成立与否确认推定的成立与否;(5) 事实推定必须符合经验法则。6 (1) 司法认知是迅速结案的一套捷径,它有利于明确案件争议要点,减少当事人的讼累,从而提高诉讼效率;(2) 司法认知有利于诉讼证明的规范化;(3) 司法认知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7 (1) 众所周知的事实,即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公众所普遍了解的事实;(2) 裁判上显著的事实,专指法院现时已经知悉的事实;(3) 职务上已知的事实,指法官因执行职务所已知的事实;(4) 自然科学定律;(5) 国家机关公报的实施;(6) 生效裁判、公证文书和行政

44、行为所确认的事实;(7) 其他明显的、当事人不能提出合理争议的事实。第十三章证据规则一、 名词解释证据规则 证据能力规则 证明行为规则 成文法证据规则 判例法证据规则 习惯法证据规则 示范证据规则 法定证据规则 取证规则 采证规则 查证规则 定案规则 证据本身的规则 运用证据的规则 意见证据规则 交叉询问规则 最佳证据规则 意见证据规则 特权规则 补强证据规则 传闻证据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关证据规则二、填空题1 证据规则的法律属性有:具有( )性;具有( )性;具有( )的效力。2 以证据规则的表现形式为标准对证据规则进行分类,可分为( )、和( )。 3 传闻证据规则最早产生于( ),

45、并在( )得到了极大地发展。4 可采性是指执法机关是否可以将( )证据作为定案证据使用。三、选择题1 证据规则普遍存在于( )。A大陆法系国家 B英美法系国家C社会主义国家 D资本主义国家2 法定证据制度是( )的证据制度。A国际上通用的 B原始社会C历史上曾经存在 D现今社会所仍然适用四、问答题1 制定证据规则的可行性是什么?2 证据规则有哪些功能?3 非法证据包括哪些范围?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 明显的程序 明确的指导 强制2 成文法证据规则 判立法证据规则 习惯法证据规则3 英国 美国1 非法三、选择题1 AB2 C四、问答题1 (1) 符合诉讼证明的需要

46、;(2) 实行完全的自由心证违反了诉讼的基本目的;(3) 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吸收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必然结果;(4) 保证诉讼公正,加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的需要;(5) 有利于排除可能不真实的证据。2 (1) 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功能;(2) 侧重保护其他社会价值的功能;(3) 兼有发现真实和保护人权的功能;(4) 追求诉讼效率的功能。3 (1) 执法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制作的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2) 执法机关在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是制作或者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3) 律师或者当事人采取非法手段制作或者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4) 非法证据包括执法机关以非法的证据材料为线索调查收集的其他证据。4 (1) 控制警察的非法取证行为;(2) 有利于督促执法机关守法;(3) 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冤假错案;(4) 有利于切实保障诉讼参与人的权利;(5) 能够促进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制观念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