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范仲淹卜葬洛阳万安山探隐.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72380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仲淹卜葬洛阳万安山探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范仲淹卜葬洛阳万安山探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范仲淹卜葬洛阳万安山探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范仲淹卜葬洛阳万安山探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范仲淹卜葬洛阳万安山探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仲淹卜葬洛阳万安山探隐第 48 卷第 l 期2008 年 1 月河南大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e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Vo1.48NO.1Jan.2008范仲淹卜葬洛阳万安山探隐刘洪生(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摘要:在“视死如生 “的古代中国,人的死亡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终结,而且也会引来极为复杂的宗法制度方面的社会矛盾.范仲淹及其母亲 l,葬洛阳万安山下 ,就是一种艰难而无奈的选择.其中交织着范仲淹悲苦的身世,与母亲生死相依的深情,对先贤的追慕和他微妙复杂的宇宙哲学之思.事件本身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极为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彰显着范

2、仲淹一代圣贤的崇高风范,也昭示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复杂内涵.关键词:范仲淹;墓葬;宗法制度;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05242(2008)OlOl27 一 O5收稿日期:20070810基金项目:全幽高等院校籍项目“ 范仲淹义集校笺“(2000)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刘洪,l(1964 一),男,河南桁城人,商斤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学术界对范仲淹的研究多是从政治,军事,教育,文学成就,学术思想等宏观方面展开的.埘范仲淹的归葬问题及其背后复杂曲折的历史内含,学术界目前仪曲延庆,孙才顺先生的先忧后乐范仲淹一书有所论及,然而认为“决欲白树立门户是其葬洛的重要原因

3、“,并没有论及或者讳莫如深范仲淹的易学思想在这个问题上的影响.笔者认为,悲苦的身世与在葬母问题上的艰难抉择,是范仲淹葬洛的首要原因;对母亲的生死相依是其第二个原因;对先贤姚崇的追慕和效仿是其第三原因;另外,地理方面的因素和易学思想的影响,也是范仲淹卜葬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范仲淹(989 一 lo52)是宋代着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领导的“庆历新政“, 是一场以整顿吏冶为核心,贯穿经济,文教,司法制度等各个方面改革的变法运动.他经略陕西时,阻止了西夏来势凶猛的侵掠和对宋京师的威胁,拖垮逼和了西夏军事集团.范仲淹曾任应天府学教授,创办苏州府学和“义庄之学 “,主张以兴学重教为国家

4、储备人才.范仲淹的诗,文,词都极负盛名,岳阳楼记中的警策之语“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一种崇高精神的象征,永远激励着后人.范仲淹又通经博古,务本向道,以风节操守自持,以经世致用为先,内省外求,议论皇皇,开“宋学“ 士林风气之初,实有一代宗师的学术地位.南宋楼钥范文正年谱云:“(范仲淹 )世居河内,四世祖上柱国隋,一支渡江,中原乱离,不克归.子孙遂为吴人.“2“范仲淹曾祖范梦龄,祖范赞时,父范墉,皆葬今苏州天平山,范仲淹的同父兄弟及其后代也均入葬其中,此地已是当时范仲淹世家的祖弥之地.而范仲淹“皇袍四年五月甲子薨于徐州十有二月壬申葬于河南尹樊里之万安山下“.其后范仲淹子孙这一支均

5、葬洛阳伊川万安山下,于苏州天平山之外另立新茔,自成一域,本文对其原委作一探讨.一,悲苦的身世与在葬母问题上的艰难抉择范仲淹“二岁而孤 ,母大人(谢氏)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时随继父姓朱 ,名说.后因他与朱家兄弟争执,知晓身世,“感愤自立 ,决欲自树立门户,佩琴剑径趋南都(今商丘市)“,毅然离开了朱家.在应天府书院,他苦读食淡,艰辛备尝,“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177自刻益苦“o3332 他以执着不懈的努力 ,试举及第,甚至位极人臣,成为名闻天下的一代圣贤.苦难的身世,造就了范仲淹自强不息,坚毅果决和“内刚外和410276 的性格,出处行藏之间体现着一种凛然的风节

6、和崇高的风范.这种经历和精神,也决定了他在安葬母亲问题上的选择.首先,范仲淹之母谢氏在丈夫死后,迫于生计,带着尚在襁褓中的范仲淹“再适长山朱氏“, 这就注定了她再没有归葬范氏祖茔的可能.对此问题,曲延庆先生认为:“按说,后来是应该有机会的“,“ 范仲淹恢复了范姓,并接母奉养,谢氏死后,仍以范家妻室归葬苏州亦无不可“.ll.笔者认为这种论断颇可商榷,请求并最终被获准恢复姓的是范仲淹,而非其母谢氏;而且,这也仅仅是一个认祖归宗的仪式而已.即使是恢复姓后的范仲淹,将其母谢氏接在身边奉养,那也是他们母子之间的事情,与当时的谢氏和苏州范氏家族何干呢? 可以说 ,在宋代礼教严明的社会背景下,从谢氏迈进朱家

7、之门的那一刻起,就永远断绝了她死后归葬范氏祖茔的道路,特别是在范墉已经作古的情形下.曲延庆先生得出上述结论,可能是基于以下原因:范仲淹在与其从兄弟范仲仪的信中曾述及:“昔年持服,欲归姑苏 I-葬“.7但笔者认为这仅仅是“内刚外和 “的范仲淹在书信中的礼节性客套而已,因为他接着谈到“见其风俗太薄,因思高曾本北人,子孙幸预缙绅,宜构高堂,乃改卜于洛“,这才是范仲淹选择葬母之地的真实打算.他不会忘记当初要求恢复范姓时,所遇到的苏州狭隘宗族的百般阻挠.天禧元年(1017),时任毫州节度推官而尚冒朱姓的范仲淹,上表请复姓.族人担心他欲分祖产,“有难之者. 公坚请,云止欲归本姓,他无所觊,始许焉“. 范仲

8、淹在与从兄弟信中 “见其风俗太薄“的感叹,是颇意味深长的 .因而,笔者认为在葬母问题上,或许范仲淹根本不曾有过选择苏州的念头.正是因为那里“风俗太薄“, 才使他对“少长北地“ 有着浓厚的情感,时常流露在诗,文,言谈之中.特别是他经常以“高平 “(今山西高平县)郡望自称 ,更是有意地以更为悠久的先世居地,来淡化苏州作为后迁的祖居之地的地位.其次,按谢氏已改嫁朱氏的事实以及传统礼教下的丧葬制度,谢氏归天后理所当然地应葬于朱氏坟茔,可这对范仲淹来说又有许多问题.第一,如果谢氏归葬朱氏坟茔,而已经恢复范姓与朱氏没有了任何伦理关系的范仲淹,百年之后是绝不可能葬于朱氏墓地的.也就是说,对“性至孝“ 的范仲

9、淹来说,永远没有了陪葬母亲墓前的可能,而这是他无128法接受的.第二,对早年被迫离开朱家的范仲淹来说,不会忘记他们母子在朱家的实际地位和待遇,又怎么会让为养育自己备尝艰辛的慈母在死后再去遭受那份凌辱呢? 对此问题, 曲延庆先生也认为,“改适朱氏,又复范姓,归葬长山亦不合情“,113Z3Z5 但在语法指代和逻辑关系方面稍嫌茫昧,“改适朱氏“的是谢氏,“复范姓 “的是范仲淹 ,“改适朱氏,又复范姓“ 确指准呢?再者,至唐以来,改嫁的妇女在死后选择独葬,是法律明文许可的,且不乏先例.如唐代名相姚崇的母亲刘氏,“遗令日: 生以形累,死以魂游.然事尊在冥,无远不至,何必合葬,然后为礼.,713327 因

10、而,对早年即“决欲自树立门户 “的刚强的范仲淹来说,在范,朱两家祖茔之外,为母亲另卜安葬之地,是两难之下必然的,也是最合情理的抉择.二,对母亲的生死相依范仲淹求追赠考妣状言:“窃念臣襁褓之中,已丁何怙.鞠养在母,慈爱过人.恤臣幼孤,悯臣多病.夜扣星象,食断荤茹.逾二十载,至于其终.又臣游学之初,违离者久,率常殒泣,及至丧明.而臣仕未及荣,亲已不待.既育之仁则重,罔极之报曾无.夙夜永怀,死生何及!.5459 乞状通过深情的追述,表达了对慈母至诚而又悲苦的孝心.细读这篇短文,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乞状名为“求追赠考妣“, 但核心性的文字,却仅是表达对寡母养育之情的感念,追思“先考“ 的实际内容

11、是缺失的 ,或者说,那仅仅是礼仪性的连带称谓而已.也难怪,范墉卒于任所之日,范仲淹年仅两岁,对生父的印象是模糊含混的,父子之情缺乏实际生活方面的共处与休戚相关,仅仅是血缘上的情感理念而已,就像欧阳修泷冈阡表中,所表达的对父亲的感情那样.第二,恩荫和磨勘是宋代官员及子弟世袭和晋身的常例.本是宋初皇家优渥和笼络士人的手段,这时却造成了宋政府极为严重的冗官臃政现象.在这种背景下,范仲淹上表乞请以追封“先考妣“ 这样的“虚名“,代替实际物质性的“磨勘“;乞状开头他就超然表明“不敢侥求磨勘,今为迁奉在近 ,未曾封赠父母“, 孝亲而不忘忧国,何等高尚的情操和宽广的胸怀!第三,状文写于他母亲的“二次葬 “前

12、,更证明了范仲淹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对安葬母亲事情的重视和神圣感.状文言:“ 今又俯临葬礼,尚阙褒封.祭奠之间,志述之际,乏兹恩数,逼于哀诚.身厕登瀛之华,亲无漏泉之泽.矧遇孝理,若为子心,今欲将磨勘改转官恩泽,乞先移赠考妣,所翼迁厝之日,得及追荣.“母亲的慈悲与仁爱,范仲淹是铭刻在心的.当范仲淹知晓自己的身世并凄怆地离开朱家时,母亲追他回去并追了很远,他没有回顾,母亲的心破碎了.正如他在文中的回忆:对于他这个自幼丧父的孤儿,母亲特别怜爱,夜夜拜星星,为儿子求福,长斋绣佛,2O 余年 o 因此,刚刚步入仕途并初享俸禄,范仲淹就把母亲接到了任所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和母亲分别已经多年了,老人的视力

13、已经模糊,因想他经常哭泣,几乎哭瞎了眼.母亲来了,但日子过得很艰苦,他身无长物,只有一匹马,离开广德时还卖了它作为行资.范仲淹晚年告诫诸子时常感叹:“ 吾贫时 ,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人与人之问的深厚感情 ,除了血缘关系外,更在于实际生活中的共处与培养.在日常事务中彼此风雨同舟,甘苦与共的牺牲,奉献与担当的行为本身,就表现了一种伟大的情感.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和“视死如生 “的传统礼教下,对“性至孝 “的范仲淹来说 ,怎会让母亲孤独无依地长葬伊门之下? 务实明达的范仲淹在自己百年后,没有选择归葬苏州祖茔,而是葬于洛阳万安山下,蕴含着母子相依永作苍冥之游的深情.三,对先

14、贤的仰慕与效仿范仲淹葬母之前,游嵩洛时曾拜谒万安山下的姚崇墓陵.妇这位他极为敬仰的盛唐名相依母陪葬的做法,给了范仲淹极大的影响和启发,这或许是他葬母于洛,死后也随母陪葬的原因之一.下文列表比较一下这两位名贤的事迹,身世和葬地.姚崇和范仲淹的事迹,身世,葬地比较表人物事迹身世葬地历唐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其先吴郡大姓“. 父姚随母葬于洛阳万安山南三居相位.开元初,独当重任,励懿,先娶李氏,张氏,继娶稍东.其父葬于硖石县精图治,形成所谓“开元盛世 “.刘氏,封彭城郡夫人,乃姚安阳公之原 .(全唐与宋景并称“姚宋“.“姚宋经武,崇之母.姚崇二岁而孤,文卷三百二十八胡皓韦二后,政乱刑淫,颇涉履

15、于中,母再适.“长安四年,元之姚府君墓志铭)姚崇克全声迹,抑无愧焉“,“为政匪(姚崇)以母老,表请解职易,防刑益难.谏诤以猛,施张用侍养,言甚哀且.则天(武宽.不有其道,将何以安?“(旧后)难违其意,拜相王府长唐书卷九十六列传)史,罢知政事,俾获其养“.(全唐文 卷三百二十八胡皓姚府君墓志铭)历宋真宗,仁宗两朝.庆历问,拜父范墉,苏州吴县人,初娶随母葬于洛阳万安山南参知政事,主持“庆历革新“.“每陈氏,继娶谢氏,乃范仲淹稍西.其父葬于苏州吴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为政生母.范墉终武宁军掌书县天平山范家祖茔.尚忠厚,所至有恩“,“自古一代帝记之任,范仲淹二岁而孤,(楼钥范文正公年谱)王之兴,

16、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母谢氏贫无所依,再适长姚,范两家坟茔,东西平范仲淹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考其山朱氏.“(范仲淹)举进枕,北依万安山.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士,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其母归养“.(楼钥 范文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正公年谱)哉!“(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传 )松柏之志长青,烈士之心不孤,孔子云:“德不孤,必有邻.“5通过上表可见 ,两位先贤有着何其多的相似之处,同样悲苦的童年,同样有“济天下之志“, 同样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参居相阙,图治革新,成就一代英名;同样在云诡波谲的宦海中,如履薄冰,举步维艰.两位相距数百年的贤达睿智之人,在

17、他们的生命尽头归于一处,正如“范仲淹留给后世的最后诗篇那样行行道不孤,明月相随去“.1Il.正如张说赞美的那样:“ 君子日:忠不忘亲,仁也;哀不违事,义也;让功辞邑,礼也;济代全名,智也.“弛四,地理方面的因素与易学思想的影响首先,从地域文化方面看,范仲淹将母亲和自己的墓地选在万安山下,与洛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关.第一,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建都最早,建都历史最长的地方.第二,这里不仅历代名人荟萃,也是古人死葬时首选129的地方,所谓“生在苏杭,_夕 E 葬北亡 Ij,占墓之多, 有“无卧牛之地“ 的称号.第 i,从地理形势看,洛阳自古有“ 九州腹地“,“十省通衢“

18、,“形势甲天下“之说.唐孔颖达就认为:“洛阳居溏涧之中,天地交会.北有太行之险,南有宛叶之饶.东达江淮,食江海之利,西驰渑崤,据河关之胜.“第四,北宋时,真宗咸平二年(999), 辽南侵,朝廷多次议论迁都;景裕二年(1035),再议迁都 ,时权知开封府的范仲淹,就主张“ 城洛阳以备急难“,“据洛以保中原“.l1 可见洛阳在他心目中的位置.第五,唐以降,洛阳是达官显要们临老退养首选之地,如姚崇,张说,裴度,令狐楚,自居易,刘禹锡等,范仲淹也曾有老退洛阳之意.据载.他晚年时,有人想为其在洛阳买下唐朝宰相裴度的绿野园,作为晚年居住之所.被他婉拒,他认为这样做,对自己所尊重的前代圣贤有掠美之嫌,“如何

19、得安“,【141 这恰恰证明他对此地浓厚的情感.最终,他将母亲的墓葬和自己的归宿选在洛阳万安山下.这里,北抵万安 I,南抱曲河水,嵩山在其左,伊水出其右,山重水复,气聚风藏,得天地钟灵之秀美,实方舆胜览之宝藏.历史上,万安原名泉山,石林山,武则天曾在此山建有万安宫,并曾在此居住,故名.其次,与范仲淹平生所学有很大关系.作为“六经之首“的 周易,是我罔古代解释 A 然,天地与人事关系的巫 i-之书.其阴;f_I 八卦数变的内容,虽带有一定的神秘性,但却足先民劳动经验和生活智慧的总结,包含着一定的古奥而朴素的哲邪,常被用来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范仲淹“泛通六经.K 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

20、所倦“,【足见他对此学的通晓.宋立五代乱世后,出于对正统思想的重构,出于辟佛,排佛和“以神道设教“.“的需要,经学大盛,特别是“六经之首 “的“易学“,在宋代学术中占据着显着的位置.宋治易者.分“义理派“ 和“象数派“两大派别,“几点梅花舂读 易“, 可见宋人对易经 的迷恋.据朱史? 艺文志 记载,整个米代学术着作中,关于“易学 “的多达 2l3 部,石介易解,易口义,欧阳修易童子问,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张载正蒙,横渠易说,李觏易论,删定易图序论,王安石易义,司马光温公易说,苏轼毗陵易传,“三苏“ 父子合力完成的 东坡易传,龚原易传,耿南冲易解义,而胡瑗的剧易口义则被誉为“以义理说 易之宗

21、“.然而,宋代真正“以义理说 易,实以范仲淹的易义为最早“,“而且,易学是范仲淹终其一生130之学,用心最专,用情最挚.他曾咏诗道:“忘忧曾扣易,思古即援琴“( 斋中偶书 );“ 况有南窗姬易在,此心那更起纤尘“( 试笔 ).范仲淹的易义,全文 4000 余字,是其学术文章中篇幅最长,也最重要的代表作;此外,他以义理说易的作品还有 易兼三材赋,穷神知化赋,四德说等.易?系辞传上云:“ 有天道焉 ,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范仲淹易兼三材赋,就是进一步阐发这种哲学本体论的思考,认为“观天之道 ,察地之纪 ,取人于斯,成卦于彼“,“易之为教也,达乎四维.观其象则区以别矣,思其道则变而通之.上以统百王之业,下以断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