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西部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足球讲授教学内容.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723478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足球讲授教学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西部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足球讲授教学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西部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足球讲授教学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西部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足球讲授教学内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西部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足球讲授教学内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部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足球讲授教学内容(参阅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国家集中培训班足球教学大纲)一、理论部分的讲授内容(一)现代足球运动构成要素;基础要素 核心要素 内在要素 外在要素技术要素:1.身体素质2.足球技术3.足球战术4.足球意识5.综合表现6.足球知识7.职业道德选材要素1.生理因素2.心理因素3.社会因素4.家庭因素5.个体欲望6.职业动机能力要素:1.心理水平2.智力水平3.非智力水平4.意志水平5.理解程度6.教育理念7. 亲和水平干扰要素:1.教练员2.裁判员3.运动员4.管理者5.训练体制6.比赛环境7.球迷要求(二)现代足球运动员技术的特征:全面、

2、精练、灵活、实用、快速、个性(特长)和准确。(三)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原因和问题:1.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缺乏战略性认识。大量高水平足球后备人才的不断涌现是足球整体水平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关键。世界各足球强国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我国青少年足球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队主要包括两个系列,即竞技系列和普及系列。竞技系列队伍包括15 个中超俱乐部和13 个甲级俱乐部以及部分省级足球协会、足球重点城市、行业体协的青少年后备梯队。该系列共有129 支运动队,运动员约3000 人。竞技系列年龄划分是依据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年龄标

3、准设置,以每两岁为一个年龄梯次,一般分为U-19、U-17、U-15 三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拥有运动队40 余支,运动员约1000人。普及系列队伍主要以足球学校和业余足球俱乐部青少年运动队为主,包括U - 18、U - 15、U - 13、U - 11 和U - 9 五个年龄组,共有运动队约3670 支,运动员约90 000 余人。其中U - 18 岁年龄组约有运动队260 支,运动员6 500 人;U - 15 岁年龄组约有运动队380 支,运动员9 500 人;U - 13 岁年龄组约有运动队930 支,运动员23 250 人;U - 11 岁年龄组约有运动队1 000 支,运动员25 0

4、00 人;U - 9 岁年龄组约有运动队1100 支,运动员27 500 人见下表。2.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适应现代足球职业运动发展规律,培养途径不完善,代价昂贵。尤其是形成市场调节机制后,足球变成了富人游戏。很多有天赋的青少年由于承担不起巨额的学费而失去成为优秀运动员的机会,而很多进入梯队的运动员,又并非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由于足球学校和业余足球俱乐部的急剧减少以及学员的成材率较低,足球人口逐步萎缩。3.青少年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忽视青少年人才成长培养规律、优秀运动员成材规律。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很低,突出表现在很多教练员相关的知识理论欠缺,训练理念落后,训练方法、手段滞后,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

5、展水平等。在科学选材上还很薄弱,目前虽然很多青少年教练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选材经验,也运用这些经验选出过一些好苗子,但是这些经验有的未经科学验证,又无定量指标,单凭主观判断,造成淘汰率高,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很大浪费。4.竞赛体系不健全,注重比赛结果而不注重比赛过程。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注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有些地方的队伍为了追求成绩甚至弄虚作假,虚报年龄。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基础薄弱,技术落后。5.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九年义务制教育未能落实到实处。运动员首先是一个社会的个体,因此必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6、首先要学会做人,否则将来很难成为我们所需要的足球人才。其次,并不是每一个人最后都能成为职业运动员,要为今后的生活进行知识储备,因此,文化课的学习也显得非常重要。而现实中这两个方面做的极为欠缺。6.经费不足是困扰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进一步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影响到训练、比赛,拓宽经费渠道是今后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7.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的地区差异性很大,不利于我们足球运动的发展。8.教练员整体水平不高,教练员队伍建设滞后。教练员的能力与水平是制约本项群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中国教练员绝大多数为运动员出身, 共性突出

7、: 学历层次低, 从小进行专业训练与比赛, 理论学习欠缺, 文化素质低, 缺乏科学管理能力与教育能力。目前在我国高水平专业队中, 90 %以上的教练员是运动员退役后直接留队执教, 这就自然地造成教练群体施教方法单一, 思路相似, 学习能力欠缺, 训练中缺乏创意。在青少年阶段, 教练员是保证青少年球队竞技能力提高的首要因素, 没有一流的教练员, 就不可能将青少年培养成为优秀的球员。国外足球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青少年时期教练员的执教能力与资质。在谈到中国足球问题时, 国际足联高级讲师杰克加拉汉认为制约中国足球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缺少一个有效地培养优秀足球教练员的系统, 中国教练员的能力和素质与

8、国际水平差距太大。青少年队与专业队相比, 存在教练员水平倒置现象,即水平高的教练员几乎都集中在专业队, 而基层教练员水平较低, 不能有效组织与科学控制训练过程, 训练过程与训练目标、足球规律相违背, 难以做到训练的科学性、针对性、目的性与有效性。训练的组织简单、枯燥, 缺乏激情与创意, 甚至以粗暴、野蛮方式训练, 效果较差。这种现实直接导致我国足球运动的先天不足。一方面应加强教练员在足球理念、训练理论、青少年运动员竞技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在教练员队伍的管理上建立和健全教练员培养、评估与奖罚机制,使教练员培养和使用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奖励、激励机制不健全基层与专业队教

9、练反差大(在能力、待遇、积极性等方面) 。上世纪80 年代以前的计划体制时代, 真正是全国一盘棋, 教练员在哪一层次都是为革命工作, 待遇一样,因此基层有许多优秀教练员。体制改革后, 专业队是市场化, 而基层队却没变, 利益效应使得“人往高处走”, 人们不再安心于基层训练, 认为基层训练是最不能体现价值的, 使得基层教练员的水平越来越低, 从而出现了球员“一代不如一代”的恶性循环局面。9.体制落后管理混乱。中国足协在几十年来没有一个对教练员的训练起指导作用的科学、系统、详细、可行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和训练体制。中国足球改革12 年中,产生了两种不同性质与尚属计划经济的足协管理体制,两种不同体制

10、交织碰撞产生了诸多的矛盾。现有的模式下,青少年的训练体制为:一般开展学校 传统布局学校区少体校市少体校足球学校青年队,职业队,为线形培养,纯计划选拔体制。另外,我国足球青少年最高层次的训练中心没有一个统一培养年轻选手的体制,没有通过培训后的青少年选手和指导者向基层传播的“载体”,不能形成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对更多的希望之星来说,不能提供更优良的训练环境。10.业余俱乐部和足球学校的管理混乱无序。随着“足球热”的不断升温,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些足球俱乐部和足球学校,但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隐患。首先是早期专业化,过早地对小队员进行学习,食宿和训练“三集中”,由于训练缺乏针对性,忽视个性培养,训练周期长等

11、,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其次是“贵族化”倾向。存在费用超出普通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的问题,这样就会把一大批有潜力年轻选手挡在了校门之外。再次就是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训练不科学,甚至有停办的情况发生。统计资料显示,属于较低专业培养级别的业余体校和体育中学人才输送率为6.1,明显高于省、市重点体校二线队1.96的输送率。2003 年2 月中国足协成立青少部, 在此之前, 中国足协多年来没有独立的青少年工作管理机构, 青少年的工作一直挂靠在技术部来管理和具体负责。技术部编制是四人, 其中负责青少年工作的只有两人, 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 足协实际上负责青少年工作的只有两人, 可想

12、而知效果如何。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在上世纪80 年代初的足球水平与我国几乎不分上下, 可近十几年足球人才层出不穷, 在第十七届世界杯上韩国队打进四强, 日本队进入十六强, 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他们的足协重视青少年培养并且管理到位。俱乐部对后备队建设不够重视培养年轻球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俱乐部长期大量投资, 其效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如今中国足球职业化开展仅十年, 俱乐部在自身的组织和管理人员素质建设方面都落后于市场的基本要求, 尚未成为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由于资金短缺, 俱乐部更愿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一线队伍, 以取得眼前的回报。11.梯队建设不正规不合理。一个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

13、成长平均年限需要10 年的系统训练,最快也要58 年时间,这个时间对于俱乐部来说显得太长,速度也太慢。因此,有些俱乐部就会采取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法。直至最近几年,在中国足协的大力监管和俱乐部自身的管理下,这些问题才有了很大的好转。12.青少年后备人才素质低。众所周知,现在困扰中国足球的一大难题就是球员的文化素质太低,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由于思维和领悟能力都不能适应高水平比赛和训练的要求,球员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停滞不前。另外,过早地与家人分开,在心理上也会给青少年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而反观世界杯上打入前4 名的韩国队,他们大多数球员都是来自大学生队(韩国大学生大都是各地方俱乐部的二线球队),从而真

14、正把大学教育和高素质的足球训练结合到了一起,这也是他们取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13.忽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综合能力的训练。目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技术训练过程中,存在不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对学生技术动作训练要求不够严格等问题,致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不够全面、准确,动作不合理,一些技术“花”而不实,球感与控制球能力较差。同时,技术练习的组织方法呆板、陈旧;练习手段单一,在攻守对抗中运用技术能力较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练员从思想上对防守技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练习比例只占总练习量的10%,使学生防守能力较弱。法国著名教练埃迪通过在中国球队执教、讲学和观察, 发现中国89 岁的儿童球员在足球的竞技

15、能力方面与法国等欧洲同龄球员差别不大, 而在1016 岁这一年龄段出现明显差距, 具体表现在: (1) 技术方面,中国儿童技术掌握不精,完成动作时表现粗糙、拖泥带水;双脚能力没有平衡发展,习惯脚技术相对较好, 非习惯脚技术较差;头球技术不好; 各部位停球技术不准确, 停下的球离身体重心太远; 控制、运用地面球的意识、能力差; 球感较差;习惯于静态的技术, 运动、对抗中技术运用的能力差。(2) 战术方面, 球员不知如何跑位, 往往是盲目的、无目的的乱跑;球员对战术的基本原则了解少;球员很少主动帮助、接应持球队员;防守时的补位意识不强;没有攻防转换意识, 丢球后跑动回位做得不够;球员只固定在既定的

16、进攻或防守位置上。(3) 身体素质方面, 在1016 岁期间, 中、法球员的身体素质差别不大, 但中国球员身体训练强度过大, 对心肌弹性发展不利;力量训练的方式及针对性差, 往往采用大负重下蹲方法, 往往造成球员腰部脊柱损伤。(4) 心理方面, 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个人技战术能力缺少个性特点;训练及日常中自我意识过强;对失败的承受能力较差。14.青少年运动员场上位置职责过早专门化。在青少年训练中,某些教练员为了短期效应,只是根据运动员目前的身体及主观印象来分配位置,使青少年场上位置过早专门化,技术练习不具有全面性,致使他们在训练中只重视自己位置上的技战术要求,不注意其它技术的训练,一旦发现自己

17、不适应该位置时,已无法改变其它位置,这样,就可能失去一个天才运动员。15.未能处理好整体与个性化的关系。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一个球队能否取得胜利,除了技术因素外,关键要看,这个球队的整体意识,团队精神。但是,在青少年训练中,有些教练单纯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为目的,不允许运动员具有自己的个性,把个性与集体主义精神对立起来,这是完全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共性和个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足球运动也不例外,凡是著名的运动员,他们都蕴藏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没有独立个性的人,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从教学比赛中可以看出,比赛场面沉闷、呆扳,不具有创造性。16.足球意识的

18、培养严重缺乏。在青少年训练中,缺乏对培养足球意识重要性的认识,对足球意识的概念模糊,对如何培养也无从下手,致使现阶段不论青少年还是成年队员,都或多或少地缺乏足球意识,导致足球整体水平进步缓慢。前国家队主教练徐根宝对人才培养体系上的连续性颇有感受,他认为中国球员的身体、速度和力量在亚洲都属上乘,但技术意识却差距明显,这正是各地区都没真正从人才培养方面下手的后果。技术意识如果不是从小抓起,后来补课是来不及的。17.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落后。所谓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 是指广大足球工作者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的规律及目标实施途径的根本看法与判断 1。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是对青少

19、年足球训练实践坚定不移的判断和看法, 其中不仅蕴含着足球人士的理性智慧, 还凝聚着人们对竞技足球的价值期望、情感、热情与激情。足球训练理念是足球工作者训练行为的指南, 它约束着人们规避与训练理念相悖的行为, 指导人们进行与训练理念相符的训练实践, 它能将人的智慧与行为集中于训练理念所指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训练理念, 便没有符合规律的训练实践, 便不会达到理想的训练目标。足球训练理念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创新或新的观点, 不论是寻求训练理念的过程, 还是训练理念确立后的行动都能引导足球人士破旧立新, 追求更高价值和更科学更有效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我国青少年训练理念经总结主要是:1)组队以球员体能为主

20、(选材理念)。科学选材是提高足球竞技训练成材率的基础, 也是发现和挖掘青少年足球人才竞技能力和潜力的保障。竞技足球在客观上存在着对从事这一项目的运动员的特殊要求, 根据这些特殊要求将那些具有良好的先天禀赋和潜质的苗子选出来进行科学训练,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选材理念的先进性决定了选材的科学性及准确性, 直接影响着足球后备人才竞技能力和潜力的挖掘与培养。2005 年3 月4 日至3 月18 日中国足协青少部在广东清远训练基地举办了为期半个月的足球训练营, 目的是在120 名1990 年出生的各俱乐部球员中挑选并组成中国少年队准备当年的国际比赛。足协青少部请了德国足球专家克里特先生前去选拔和

21、训练, 经过两天的比赛观察, 教练组选出了60 人的大名单。在选材标准上, 克里特先生和国内的教练存在明显差别, 克里特是以球员是否具有足球意识、场上观察能力、协调性及发展潜力为目标, 而我国的教练则主要以球员的身材高大与否、对抗能力、奔跑能力等对比赛起主要作用的体能因素为目标。据对参加A 级教练员培训的青少年球员教练员的调查显示, 100%的被调查者认为由于上级领导对比赛成绩的要求而面临巨大压力 成绩不好就会被炒鱿鱼, 因此, 在他们平时训练中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球员比赛能力起重要作用的体能训练, 他们认为这是提高青少年球员比赛能力的最快途径。2)战略布局以大赛为主,而轻视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

22、养。在一般培养战略上, 中国足协规定青少年每两岁设一个年龄段, 如U-13、U-15、U-17、U-19、U-21。调查发现, 在我国各梯队中, 每个年龄段中小一年的球员极少, 选拔的时候往往选大一岁的球员, 因为一年的差距对青少年来说身体能力会有很大差异。为了准备比赛, 双数年份出生的孩子被选上的几率很小, 这无形中就减少了一半的应选球员,如2005 年U-15 国少选拔( 要求是1990 年出生) , 全国各俱乐部总共只有120 余人。从近几年国少队选拔的球员数量可以看出我们的青少年球员培养具有明显的短期行为。中国足协每4 年搞一次重大的国少选拔和集训, 目的是为参加数年后的重要国际比赛,

23、其他较小3 个年龄段球员人数极少,几乎被自然淘汰;对应年份的国际比赛越重要, 球员布局越少, 可选的球员越少。而地方协会也是如此按全运会体制选拔, 造成足球后备人才的巨大浪费。3)重局部, 轻普及,比赛体系不健全。当前中国足协的工作重点集中在从几个主要城市和省份中发展有天赋的球员, 没有充分利用青少年足球的广泛群众基础。青少部忙于国家青年足球队事务, 在青少年足球发展计划实施上的时间非常有限。业余俱乐部没有相应规章制度, 没有基础设备, 而且最多有一支球队( 成人或青年球队) , 俱乐部教练就其数量及能力只能满足现有俱乐部水平的需要。学校足球中, 许多体育教师不具备教授足球的资格, 新实施的亚

24、洲足球展望计划(AVANDO) 在高校范围内选择了一批学校,但目前只有一些城市的学生受益。竞赛水平较低( 城市) 的青年比赛大多是作为短暂的汇演形式来组织比赛。学校比赛周期短, 只有综合实力强的学校才有机会参与更多的比赛。同时,青少年球队比赛体系不健全, 青少年球员比赛过少, 除了场次不多的联赛, 主要是每年冬训举办的赛会制比赛。4)球员训练以成人模式为主。各梯队教练为了取得好的比赛成绩, 不按照青少年训练和足球发展规律进行训练, 而是什么能最快提高比赛能力就练什么。体能是青少年球员最容易提高的, 也是在比赛中最能显示效果的, 在2005 年10 月20 日全运会女子足球半决赛北京对上海的比赛

25、结束后, 体育记者现场采访了我国的一名女足元老级教练( 目前也是中国足协教练委员会成员) , 记者问及中国女子足球目前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时, 这位教练说: “体能差是我国青少年女子足球的一大问题, 体能差就没有对抗能力,在比赛中就没有优势。”体能训练成了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代名词, 这也是中国众多教练员的一种训练理念。由于青少年足球训练只顾眼前利益, 按照比赛模式训练, 忽视系统训练, 训练内容不全面, 导致青少年球员基本的足球技战术能力缺失。如在青少年比赛中守门员发球总是大脚将球发到前场, 而不是从后场层层推进, 忽略了青少年球员对足球比赛基本进攻形式和原则的理解、学习、掌握和提高。球员大多选

26、择边路进攻方式, 而教练员也常常在场边提醒球员利用边路空当进攻, 抑制了青少年球员中路个人突破、短传配合渗透、密集防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5)球员比赛假龄严重,抑制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发展。在我国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 以不真实年龄参加训练和比赛的现象极为普遍, 成为制约中国足球人才成长、中国足球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一大弊端。由于各种原因, 一些青少年球员通过更改出生证明、更改户口等手段参加低年龄组别的比赛。中国足协于2001 年12 月30 日在京公布了对在当年广东清远U- 17 冬季训练营种骨龄检测超标球员的处罚通报, 在参加检测的881 人中, 有125 人骨龄超标, 占检测总数的14

27、.20%。超标球员最多的浙江绿城俱乐部共有11 名球员超标, 占该队冬训总人数的45%; 四川全兴7人超标, 占30%以上。从中国足协开始的追求青少年比赛成绩的训练理念是造成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拔苗助长、比赛中虚报年龄、以大打小等现象的根源。由于追求比赛成绩, 导致青少年比赛许多参赛队竞相不择手段地弄虚作假、虚报年龄、以大打小, 违背了运动员应有平等机会寻求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公平竞赛原则, 使得许多真实年龄符合比赛要求的球员不能参加相应的比赛和训练, 失去了发展的机会,而许多大龄球员过早地进行成人化、体能化训练, 基本技术、战术意识、心理素质的培养被忽视, 独立个性和应变能力几乎湮灭无踪, 没

28、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到了成年就成了无技术特点、无个性、无灵气的球员。6)对现代足球本质的认识肤浅落后。对北京体育大学足球专业19812003 届硕士论文研究统计显示, 在总共60 篇毕业论文中, 研究赛制与职业化的有6 篇, 发展与对策研究的有14篇, 从生理学角度研究的有12 篇, 研究心理学的有4 篇, 选材2篇, 技术分析与技术教学的13 篇, 而针对竞赛特点与规律研究的仅有9 篇。对北京体育大学足球专业19972001 届4 位博士毕业论文调查统计显示, 其研究方向为战术意识研究的有1 篇,赛制研究1 篇, 发展战略研究2 篇。由于我国足球专项训练理论研究的落后及其他原因, 使得具有

29、较高研究能力的硕、博士不敢涉猎足球训练理论研究领域, 其结果一是造成资源浪费, 二是不利于理论发展, 导致今天的足球理论研究相对落后, 不能为训练实践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这是造成我国足球训练理念落后、竞技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对足球运动所蕴含的各种因素及其复杂关系始终没有理清, 在理念上没有清楚、准确的认识与判断, 一个时期认为技术是足球运动的第一要素, 就在训练中狠抓技术;一个时期又认为体能重要, 就在训练中狠抓体能训练, 体能不过关就不能参加全国联赛;一个时期认为作风不过硬, 就拼命强调“三从一大”;在战术上, 今天学匈牙利, 明天学前苏联, 后天学巴西, 再后来学德国、意大利

30、、荷兰、阿根廷, 中国差不多把世界上足球先进国家都学遍了, 却没形成自己的东西。7)对训练内容的片面认识和理解。现代足球理念认为, 足球竞技能力中的技术是足球比赛的一种工具和完成动作的手段, 身体是足球意识的一种遵从。技术和体能要靠肌肉运动, 肌肉不会思考, 要靠大脑来支配, 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以及身体的支配要靠大脑来指挥, 要靠足球意识来调动。因此, 足球意识就是足球竞技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是隐蔽的、基础的因素, 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基于这种认识, 形成了这样一种理念: 足球最重要的因素是在训练中应以培养球员的足球意识为主, 而足球意识只有在比赛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和发展。因此, 就必须

31、运用近似比赛的攻守对抗的训练方式, 以培养球员足球意识为前提, 技术和体能协调发展, 才能提高球员综合的、全面的竞技能力。在中国的足球训练场上, 大量的分解、分项训练形式却是青少年训练的主体。据统计, 中国的青少年足球分解、分项训练占80%, 综合对抗形式的训练只占20%( 且不论对抗形式是否接近比赛要求),而国际足球先进国家接近比赛形式的对抗训练占80%, 其余占20%。中国足球历来重视青少年基本功训练, 认为技术是第一位的, “狠抓基本功”, “勤学苦练基本功”是多年来青少年训练的指导思想。但足球的基本功是什么, 应该怎样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中国足球理论并没有给出明确、清楚的阐述,只是在教

32、科书中将足球技术中的运、传、接、射、头球、抢截等作为基本功, 于是在实践中便把各种单个技术挑出来进行长年累月的训练, 很多小球员的基本技术练得如同杂技般熟练, 但在比赛中却显得“技不如人”, “不会比赛”。中国足球单调的、枯燥的、脱离比赛实际的分解训练方式伴随着中国青少年球员的成长,结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却得不到好的训练效果, 长期艰苦的训练成为一种无效的劳动。8)缺乏吸收先进足球训练理念的知识土壤。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足球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使中国足球界的专业人士学习国际先进足球训练理念的机会和活动日益增多, 今天,洋师、洋教已遍及整个中国足球界。中国足协每年请国际足联讲师

33、来中国举办好几期高级教练员培训班, 学习国际先进足球训练理念已是可以随时进行的事情, 可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教练员知识积累不够, 对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差, 消化吸收不良。中国足球的决策者们更是抗拒现代国际足球先进训练理念的“先驱”。世界足球先进国家训练课的特点是时间短、效率高、先驱”。世界足球先进国家训练课的特点是时间短、效率高、密度大、实战性强, 我们的决策者们在借鉴这种经验时认为不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足球应学习女排精神, 坚持“三从一大原则”,于是在我们的足球训练中随处可见经过一天8个小时的3次训练后青少年那疲惫、厌倦的神情, 为了达到体能测试的要求而不懈地在田径场进行12 min

34、 跑的热闹场面。面对世界先进的足球训练理念冷静思考我们多年来的训练, 在大量的训练时间里有多少是符合现代足球比赛要求的内容呢?我们每年举办的冬训,在如此长的时间里进行如此统一的训练: 规定训练日期、规定每天训练次数、规定每次训练时间( 冬训办设专人负责监督、监察) , 还要进行统一测试, 这样简单的、单纯的整齐划一的训练形式虽然便于集中管理和监督, 但已不是足球训练了。9)青少年足球的发展规划与实施的理念。中国足协19932002年中国足球事业十年发展规划提出: “要把开展青少年足球运动, 培养大量优秀后备人才作为足球的战略重点。我国足球运动水平要提高, 青少年的技术、意识、作风和良好的身体素

35、质、文化素质是重要环节, 必须下大力气, 把青少年足球运动广泛地开展起来, 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 以此推动高水平后备人才的大量涌现。”20032012年中国足球十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 “足球活动更加普及。全国中小学校普遍开展足球活动, 运动员力争达到5000人, 系统参加足球训练的青少年达到100万人。建立青少年足球训练营体制。从2002年开始, 在全国逐步建立分级、分区、层层选拔的青少年训练营体制。”从近20年中国足协制定的足球发展计划纲要中可以看到,我国的足球专业人士已经意识到, 中国足球的希望在于青少年的培养; 加快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保证培养质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欧洲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36、中的训练理念1.在国外,特别是欧洲,人们对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研究非常重视,也很具体、系统。新足球学中曾经明确指出,“训练的最好导师就是比赛”、“比赛决定训练的形式、内容和负荷”。清楚地表述了训练与比赛的依赖关系, 预示着脱离比赛场景的训练将一事无成。在具体做法上认为,“教学的目标必须是尽快地将少年引导到愉快的比赛经历中去。通过这一目标的道路是由一系列针对比赛的练习和训练形式组成的”, 要让运动员从日常紧密联系比赛实际的练习方法中掌握比赛和比赛动作的基本知识。在练球和比赛的过程中, 结合简单的比赛情况向他们布置技术任务。让他们在训练或比赛的同时就学习技术,而不是脱离训练或比赛去另搞一套抽象的、公式

37、化的练习。孤立的、形式主义的练习不能使运动员摆脱书本的羁绊、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也不能使他们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技术任务要寓于其应用的方式之中。目的要求要和训练与比赛相结合,使运动员对他的练习目的看得见、摸得着。其中, “让他们在训练或比赛的同时就学习技术,而不是脱离训练或比赛去另搞一套抽象的、公式化的练习。”已经十分清楚地说明了训练的基本途径。在新足球学书中,连介绍的基本技术练习多数都多是在对抗中进行的。2.欧洲是世界上公认的足球运动发达地区。更可贵的是,他们对足球运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是非常深刻和务实的。他们的书籍不太注重长篇大论的理论上的论述, 但说明的问题往往切中要害、耐人寻味。新足

38、球学的上述观点,现在看来都觉得切合当前足球运动实际, 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如果我国足球界在70 年代末就能够真正认真地学习和研究其真谛, 撇弃不符合足球实战需要的训练思路和方法,中国足球将不是今天的实力。3.荷兰人则是在认真研究了本国足球运动水平起伏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认识到“球员是通过发现比赛目的和目标来学习踢足球的7 ”,故“球员应在真正的足球比赛中学习踢球,接受这一训练哲学的教练员也必须以这一方式来组织训练”,“于是,典型的足球行动成为每堂课的主要内容,只有通过这一途径,球员才能逐渐习惯于面对并解决足球比赛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才能学会在真正比赛中识别这些比赛局面。”而且,荷兰人又进一步丰富

39、了有关符合足球实战需要的训练内容与方法, 使全国足球教练员统一在“荷兰足球观”下, 并通过严密的组织和监督管理在训练实践中严格实施。其中,“典型的足球行动”是指包含球、对手、队友、场地、方向(球门) 、规则等构成足球运动全部要素的练习形式,无对抗的技术磨练方法显然不能列为其中(当然不会全部取缔) 。4.英国权威著作足球战术与技巧8 中,在“学习原则”里也明确提到,“有两个关于足球训练的错误观念在一开始应该被清除, 第一个是足球运动员应是先天造就的人才不需要进行训练另一个错误观念是在非对抗情况下练得的技术能转移到实际比赛中去。应该懂得那些在非对抗局面下技术精湛的队员,当进行有同伴与对手的练习时未

40、必同样出色。”直截了当地说明了“非对抗情况下练习技术”的弊端。5.德国足协制定的青少年足球训练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基本理念: 德国人首先强调的就是要让青少年在足球训练中享受足球的快乐。德国人认为,青少年球员在训练中能否经历并享受“踢球”的乐趣对他们的成长以及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今天孩子们和这项美丽运动的初步接触主要在俱乐部里, 这些组织必须让他们有机会体验那种与过去一样无忧无虑的足球快乐。组织青少年训练时,从一开始就应让他们学会将足球视为一种快乐游戏去体验和享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识到足球的魅力,也会为他们一生钟爱足球打下基础。所以儿童足球的训练重点应是小场地比赛中的各种

41、可能在比赛中出现的情景, 过去的“街头足球”需要在今天的俱乐部训练中赋予新的意义。因此,德国人在青少年训练纲要中明确提出:让孩子们在没有任何外力强迫的情况下踢球(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踢足球才会成为孩子们的快乐体验);儿童足球不应成为成人足球的翻版(要按照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发展规律进行针对性训练);在儿童足球中大人们不应过多地告诉他们该做什么, 也不应强加苛刻的规则和约束的空间。教练要有意识的放慢速度, 尽管他们要表现出热情并时刻准备提供帮助。他们的主要职责是鼓励并组织年轻球员进行非正式的、没有太多约束的足球赛。6.德国人坚持的第二个理念就是按照未来足球发展对球员的要求指导青少年的训练。在德国人的

42、训练理念中,青少年儿童训练的基本原则就是按照他们的兴趣和需要组织训练。所以对任何一个面临青少年训练的人, 首要任务便是用人数较少的小场地比赛形式提供简单的、有吸引力的体验来激发他们对足球的主动和喜爱, 在整个青少年训练期应始终贯彻一项指导原则“游戏足球”。他们也同时认识到, 足球训练不应只是让孩子们玩儿。毕竟,参加俱乐部训练的青少年都想学会正确的踢球方法。对任何有天赋的青少年实施训练的目标是要培养水平尽可能高的成人球员。足球运动是发展着的,这就意味着对顶级球员的要求不仅在提高而且也在不断变化。要通过鼓励和提升表现好的有前途球员来训练明天的顶级球员必须考虑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各种趋向。7.德国人认

43、为按照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极其重要。青少年训练目标是教会他们踢现代的、有吸引力的成功足球。这就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体能心态提出了复杂的要求。对于青少年的训练来说, 将与成人足球相关的要求分为小的短期目标,这样能提高彼此能力,然后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逐渐接近更高目标。在实践过程中,这意味着要把训练过程划分成明确的阶目标。在实践过程中,这意味着要把训练过程划分成明确的阶段, 相对独立的年龄阶段。丢掉这些短期目标中的任何一个,都会为以后的训练留下很难填平的缺陷。8.德国人把孩子到成人身心发展过程分成了单独的时期, 这就产生了可以为教练们在训练指导青少年工作方面提供借鉴的“发展时期”模式。同时认

44、为, 教练也不能忽视青少年的个人特长。要想确保球员们从初学者到顶级球员生涯的表现越来越好,足球训练的各个阶段是要与各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相适应的。在各个年龄组,个人的发展水平会影响训练目标、内容、方法和要求。9.德国人强调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 训练指导要与青少年的发展需要保持同步。今天的青少年与他们父母的生长环境不同, 对于积极运动和在俱乐部环境中踢球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德国人认为,那种固定不变的青少年训练,延续着“我们一直在这样做, 这就是事物的存在形式”训练模式注定迟早要失败的。怎样才能让足球运动适应青少年的兴趣,如何提供一种更适宜、更先进、更具有吸引力并适合相关年龄球员的足球训练? 怎样

45、才能使日常的训练安排组织得对青少年更有吸引力? 怎样才能说服青少年去俱乐部踢足球而不是其他可以接触到的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 除了踢足球,青少年还需要什么?俱乐部在这里还能提供什么? 这些问题应是俱乐部和教练员每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18.足球学校发展因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足球学校以经济利益为主。很多人看到了足球学校前期的高额经济利益,开始投资足球建立足球学校,把足球学校作为赚钱的工具。当市场有所波动时,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投资者不断撤离足球圈,足球学校纷纷倒闭,导致从事足球运动的后备人才数量减少。由于经济利益的诱惑和投机者的介入,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出现“贵族化”倾向。一些足球学校的年收费标准在万

46、元左右,如北京龙力足球学校签 3 年合同者每生每年 3 万元,一次性交齐 9 万元者优惠 10%;签 4 年合同者每生每年 26 万元,一次性交齐 4 年费用者优惠 15%。八一足球学校每生每年交费 22 万元,另一次性交建校费 2 万元;或每年交费 2 万元,另一次性交保证金 3 万元。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人均 GDP只有 10 000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5 424 元,农村居民为 2 160 元,所以足球学校的学费无疑类似天文数字。而那些有足球天分的青少年,由于家庭的经济问题没有机会走进足球学校学习,造成足球人才的流失,导致我国足球后备力量的减少。19.家庭结构变化因素 自 19

47、53 年起我国进行了多次家庭结构变化调查,历次调查结果显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的比例均有所增长。1982 年核心家庭(包括未育家庭和空巢家庭)占6641%;1993 核心家庭占 5489%,未育家庭和空巢家庭分别占 199%、1008%;1997年核心家庭占 6465%,未育家庭和空巢家庭分别占 263%、694%。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清楚到看到,家庭结构主要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而其中又以核心家庭所占的比例最大。核心家庭比例不断上升,致使我国独生子女数量也持续增长。城乡独生子女数量增多直接的结果就是青少年数量减少。独生子女的普遍化现象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是体育发

48、达或较为发达的地区,独生子女的出现给我国足球后备人才资源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四)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中学生身体形态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根据生物学或生理学的理论,中学生的年龄划分一般是 1219 岁的男女初高中学生。他们正处于身体形态发展变化的旺盛时期,这个时期营养摄入的不断加强,体内新陈代谢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上下肢长度等形态指标发生了急剧变化,呈现出身体快速发展的基本规律。其主要表现在中学生身体形态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性别的差异性、顺序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1.中学生身体形态生长发育阶段性的规律和特点人体生长发育是一个快慢结合的波浪式带有阶段性的发展过

49、程。中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二突增期,一般年龄在 925 岁。这个时期生长发育速度快,增长量大,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发育速度逐渐减慢,直到成熟为止。以身高、体重为例,中学生身高年增长约为 78 厘米(有时 1012 厘米),体重一般年增长约为56 公斤(有时 810 公斤)。因此,这个时期中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快慢与好坏,对成年后体格是否匀称有很大影响。2.中学生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性别差异性的规律和特点中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第二个突增期在青春期,女生为 911 岁;男生为 1315 岁,女生比男生早 3 年,因而女生 10 岁左右时身高超过男生约 24 厘米。又因女生停止长高的年龄比男生早 34 年,男生突增期时间比女生长,到发育成熟时,男生身高一般超过女生 1215 厘米。男生体重突增期年龄为 1316 岁,女生为 915 岁,女生侧重身体脂肪的增加,男生侧重肌肉增长,同时男生下肢增长比女生快。因男生身高突增期比体重突增期早两年,女生则几乎同时开始,所以在这个阶段男生身体各部位发育不协调的情况比女生突出。 中学生在青春发育期表现出的身体形态上的性别特征,称为第二特征。在青春发育期,由于性激素的分泌促进男女第二特征的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