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坚持改革开放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结合我国腾飞的表现,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 料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 ;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参观校史展览或者走访老教师,你发现校园面貌有哪些变化?想一想:为什么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 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学校面貌会发 生如此大的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意 义有哪些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二、新课
2、讲授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一)改革开放的缘起“大包干”塑像1材料呈现:1978 年 11 月 24 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18 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 18 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后不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2想一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历史抉择?总结: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
3、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 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1材料呈现:2018 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本市改革开放工作,主持召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座谈会并讲话。李强强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实现了上海发展的历史性跨越。2思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学生分组讨论教
4、材第 4 页“探究与分享” ,归纳总结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4师生共同总结:(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目标导学二:中国腾飞谱新篇(一)中国腾飞的表现1图片链接。2思考问题:这些图片体现了什么?提示:这体现了中国的腾飞。3教师总结:中国腾飞的表现:(1
5、)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 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 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 ,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 响世界的重要力量。(二)中国腾飞证明的道理1阅读教材第 68 页内容,思考回答:中国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2师生共同总结:(1)中国人 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
6、。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2)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3)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实践作业:请你了解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成就,以书面报告、摄影作品等形式与同学分享。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改革开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改革开放的缘起和重要意义进行了梳理,了解了我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白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3 板书设计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促发展改革 开放的缘起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中国腾飞谱新篇中国腾飞的表现中国腾飞证明的道理
7、4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理解,虽有一定难度,但结合教材和学生自己及身边的鲜活事例也能够当堂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改革开放的意义,应选取新颖、学生较为熟悉的典型事例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引导他们自觉地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自觉地去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支持者。走向共同富裕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增强对财富的认识,正确地使用财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 富裕添砖加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坚持改革开放
8、的重要性,共享的发展理念。教学难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体说来,就是要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 现。想一想:对走向共同富裕,你有哪些认识?教师总结:走向共同富裕,需要党的统一领导、政策的正确引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9、。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改革进行时(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1进入新时期需要适应新变化活动一:发展变化大家谈活动:阅读教材第 9 页“运用你的经验”材料,进行角色扮演,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谈谈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新变化。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总结:我国过去 40 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 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 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
10、,向顽障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2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活动二:绿色时代靠什么活动:阅读教材第 10 页“探究与分享” 。分组交流思考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教师讲述:我国经 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知识拓展: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 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 个与过去 40 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3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活动三:农村发展变化大活动:阅读教材第 1011 页“探究与分享” 。由四个同学分别扮演村党支部书记小孟、村民张大娘、村民老
11、李和初中生小莉,进行对话。畅谈农村巨变,同时要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提示:农村变化可从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来说;新的机遇可从社会稳定、文化素质等方面回答;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结合身边的例子来谈。师生共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二)对待改革的态度自习课本梳理出对待改革的态度:(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2)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
12、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相关链接: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目标导学二:共享发展成果1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活动四:我看“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将蛋糕做大,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实现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公平正义。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
13、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的正确性。师生总结: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 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活动五:实现“共享发展”活动:结合教材第 12 页“探究与分享” ,谈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归纳总结:(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 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 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
14、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以及共享发展成果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明白了我们要齐心协力,辛勤劳动,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3 板书设计走向共同富裕改革进行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进入新时期需要适应新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对待改革的态度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断弘扬改革精神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发展
15、成果的原因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4 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有一定的 难度,不易于理解。上好本课要利用 好教材上的材料,同时也要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身边的鲜活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围绕重点问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利用小组的力量解决问题,提高认识,完成学习任务。创新永无止境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做法;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全面认识万众创新能力目标通过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的学习,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增强忧患意识,自觉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重点难点】教学
16、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类终将使电脑智能化且使其远胜人脑。 ”(陆奇)从可以跟你聊天的“小冰”到能帮你开电视的智能音箱;从机器翻译到智能教育;从刷脸支付到无人驾驶;从可穿戴设备到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已经全面走入人类的生活,广泛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思考: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师总结:创新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创新永无止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创新强国(一)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1思考:认真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时间 科技成就 地位2016 年8 月 16
17、日“墨子号”发射升空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7 年5 月 5 日C919 大飞机成功首飞世界上少数几个有大飞机制造能力的国家之一2017 年5 月 18 日“可燃冰”试采成功全球首例2.师生总结:(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在尖 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 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二)建设创新型国家1材料呈现:中共中央、国务院 2018 年 1 月 8 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
18、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 动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思考:怎样“加快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3师生总结:(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19、,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三)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1材料呈现:在 2018 年 1 月 23 日召开的 2018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详尽列举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之后强调, “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但局部差距依然存在;人民群 众总体受教育机会大幅提升,但个性 化、多样化需求仍未有效满足;目前我们人才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但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 分的问题,将是我们长期要面对的工作主题。
20、”2思考:(1)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取得了哪些成就?(2)为什么要把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长期面对的工作主题?3教师讲述:(1)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2)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 期盼。目标导学二:万众创新(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25 页“相关链接” ,结合三个关键词谈谈自己的认识。2总结: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
21、理念深入人心。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 、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二)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1材料呈现:李克强总理指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千千万万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大企业“龙头”带动、中小微企业“特尖专精” ,必将极大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2思考:你认为在“万众创新”大背景下企业应该怎么做?3师生共同总结: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
22、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三)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1阅读教材第 2627 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从裘法祖、吴孟超和王红阳三代人的创新事迹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2)有人说:“科技创新既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3提示:(1)创新。(2)同意。理由符合实际即可。4共同总结: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 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四)保护知
23、识产权1材料呈现:2018 年 1 月 24 日,湖南省长沙市发布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 ,明确要依法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切实维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让创新者吃下“定心丸” 。2思考: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的发布给我们什么启示?3教师总结: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五)创新的目的1诗歌欣赏:如果没有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人类的文明进步将会推迟多少年/如果没有欧洲的工业革命/人类的生活方式还会停留在几百年前/ 如
24、果没有电的使用/世界的夜晚还会是漆黑一片2思考:诗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共同总结: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我们今天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4作业布置:搜集我国近期的创新成就。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创新永无止境,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了解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措施,认识了教育的重要性及取得的重大成就,全面认识了万众创新,了解了创新精神的表现,提高了对创新的认识。3 板书设计创新永无止境创新强国中国 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万众创
25、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保护知识产权创新的目的4 教学反思本节课知识点较多,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学习创新强国应先理清思路,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必须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学习万众创新要结合具体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择一些新颖典型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第 1 课时 生活在民主国家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能
26、力目标 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民主,感知民主,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民主。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掌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以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财报销。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公章” 。想一想:“史上最牛公章”体现出了村民什么思想?(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民主思想 。这
27、枚公章与其他财务审核公章不同的是,多了“民主”二字。它的出现应该是当地村民民主意识萌生和发展的产物。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讨民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民主的足音(一)对民主的看法1活动:小记者采访选一名同学担任小记者,采访同学们对民主的看法,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分类整理。2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3师生共同总结: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二)仁人志士对民主的追求1阅读教材第 31 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这些追求民主的先贤眼中,民主是什么样的?3教师讲解:(1)1840 年以来的
28、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2)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 ,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 没能实现。(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1指导学生研读教材第 3133 页内容,理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的脉络并进行总结。2教师总结:(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2)1949年,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成立,
29、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 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社会主义是 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4)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 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目标导学二:新型的民主(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1阅读教材第 33 页“探
30、究与分享” 。2 思考: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提示:结合新型民主的特点来回答 。3 教师讲解:(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1材料呈现:近年来,广场舞可谓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火遍大江南北 。不过随着广场舞群体的壮大,问题也日渐凸显,噪音扰民、争占场地、非法敛财场所等等,一时间广场舞这项运动与群体也备受关注与热议。特别是广场舞扰民问题一直都是社会舆论热点,许多居民深受噪音困扰。2问题:
31、你认为广场舞扰民问题应如何解决?3总结:通过协商解决。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要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 举、投票行使权利,又要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 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三)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阅读教材第 3536 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村民说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为什么说这种制度有利于村民实现基层民主 ?我国还有哪些民主制度?3师生共同总结:(1)在我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
32、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主的足音,认识了新型的民主。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的探索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3 板书设计生活在民主国家民主的足音民主的本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新型的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4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多,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学习民主的足音要结合具体案例,按照时间的顺序来
33、学习,有利于对民主的发展有全景式的把握;对于新型的民主,可从三个方面来学习,即新型民主的特点、新型民主的形式、新型民主制度,三个部分都要选取恰当的典型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提高认识。参与民主生活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知道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和做法能力目标通过参与民主生活,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能够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觉参与民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加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妥协的民主态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行使民主权利。教学 难点:增强民主意
34、识。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某中学门前的马路两侧,挤满了卖菜、卖小吃、卖水果、卖小玩具的摊位,经常出现不能进出的拥堵现象,不仅 给学生进出校园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没做好。小明同学认为,对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我们无权过问,也没有办法过问。想一想:小明同学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小明同学的 观点是错误的。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应当积极参与民主生活,学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行使民主权利(一)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1浏览一组图片。有序投票 参加职工代表大会政协委员调研 依
35、法信访2思考:图片反映了什么?有什么意义?3教师总结:(1)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二)行使民主权利1材料呈现:2018 年 2 月 23 日上午,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为保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有充足睡眠时间,从 3 月 1 日新学期开学起,全省小学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时间由目前早 7:10 后不同时间推迟到全省统一早 8:00,高中生由目前早 6:30 后不同时间推迟到全省统一早 7:30。调整学生早上的上学时间,属于公共决策,不应由教育部门单方面决策
36、,而应当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进行民主决策。2思考:参与民主决策是行使民主权利吗?你还知道哪些行使民主权利的做法?提示: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参与民主决策是在行使民主权利。3师生共同总结:(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 种重要形式。(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目标导学二:增强民主意识(一)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1材 料呈 现:近日,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依法查处并刑事拘留一名在网上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网民。2018 年 2 月 11 日,北京西单大悦城持械 伤人事件发生后,网民赵某
37、某(男,汉族,33 岁,山东滕州人)为吸引网民注意力,利用互联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故意制造恐慌气氛,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赵某某对其涉嫌犯罪的事实供认不讳。目前,赵某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网警提醒: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互联网发布信息应遵守法律法规,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或明知是虚假信息仍故意在网络上传播引起社会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 法严惩。2思考:增强民主意识有什么意义?3教师讲解:(1)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
38、、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 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二)增强民主意识的做法1问题提出:现在国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民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看待,怎样自觉培育民主素养呢?2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一起解决问题。3问题解决:(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4
39、作业布置:搜集总结增强民主意识的具体做法。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知道了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和做法,对民主权利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了如何行使民主权利,特别是行使好自己的监督权。一个 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所以要自觉增强民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提高公民依法参与民主生活的水平。3 板书设计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行使民主权利的做法增强民主意识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增强民主意识的做法4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有条理,脉络清晰,主要学习了两个
40、问题,一个是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一个是增强民主意识的意义和做法,其中行使民主权利的做法是本课的重点,要结合现实生活中较为典型的案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民主意识的 知识有一定学 习难度,教学中要多联系我国的国情。夯实 法治基石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认识良法,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能力目标梳理我国的法治进程,培养搜集整理的能力;总结出法治发展的规律,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理清法治进程的脉络,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和坚
41、定捍卫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教学难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交通井然有序 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食品安全监督 法庭审判看图思考: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教师总结:法治。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治的话题。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一)法治的意义1材料呈现:违法建筑“建快拆慢” “建易拆难”是长期困扰基层执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行政强制法等法律对执法程序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是成为制约违法建筑治理的“瓶颈” 。 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建立了以自行拆除为基础、申请拆除(助
42、拆)为辅助、强制拆除为保障的拆违机制,特别是用好、用足城乡规划法等上位法的规定,明确了执法机关制止当事人违法建设行为的强制措施(即查即拆)和违法建筑拆除的代履行,建立了快速处置机制,大大增强了依法拆违的操作性,有效解决了实践中为了提高执法效率“用违法手段拆违法建筑”的问题,树立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 理难题的样板。2问题:你对“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难题”是怎么理解的?3师生共同总结:(1)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追
43、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3)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4)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二)良法1材料呈现: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过这样一起案例:女儿尚在娘胎中,父亲因工伤不幸去世。家人获得工伤保险金后,却并未给女儿留存。几年后,女儿一纸诉状将母亲等人告上法庭。民法总则第十七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
44、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 力。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2思考:可见民法总则是一部良法,对良法你是怎么看的?3教师讲解: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三)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1阅读教材第 46 页“阅读感悟” ,比较人治和法治的不同及其优劣。2总结原因:1840 年以后,一些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45、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目标导学二:描绘法治蓝图(一)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 48 页“相关链接”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材料呈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 2018 年 1 月 18 日至 19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把党和人民在实践 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有利于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有利于体现党的主张
46、与人民意志有机统一,有利于推动宪法 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对进一步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党中央提出的总体要求和遵循原则,确保了宪法修改的正确政治方向,确保了宪法修改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确保了我国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拥护党中央修改宪法建议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现以良法促进发展、引领善治。2思考:如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示:党的 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
47、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3教师总结:(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 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2)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4作业布置:搜集整理我国改革开放后法治的历程。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治的意义,特别是良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人治和法治的比较,明白了走法治道路的原因;通过了解我国的法治进程,理解了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
48、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及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3 板书设计夯实法治基石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意义什么是良法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描绘法治蓝图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4 教学反思本节课 学习了 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选择法治道路,从法治的意义、认识良法、选择法治的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认识到了法治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二是描绘法治蓝图,从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历程中发现,法治一直在路上,我们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凝聚法治共识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政府的作用;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知道
49、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能力目标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 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政府依法行政。教学难点:厉行法治。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政务专递,免费寄递” 。走进东城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每台电脑显眼处都有温馨提醒,办事市民 可享免费“政务专递”便民服务。2018 年 1 月 2 日起广东省东莞东城政务服务中心推出“政务专递”便民服务,实行办理结果包邮服务,实现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 。想一想:实现群众到政府办事“ 最多跑一次”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法治政府(一)政府的 作用1材料呈现:随着我国高铁的迅猛发展,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高铁城际公交化、出行千里一日还成为现实,令人欢欣鼓舞。同 时,铁路部门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