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计算机网络技术讲义- 2 -目 录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 1 -教学目标 .- 1 -教学内容 .- 1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1 -学习指导 .-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 1 -1.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 2 -1.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2 -1.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 3 -1.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4 -1.2 协议与分层 .- 5 -1.2.1 协议的基本概念 - 5 -1.2.2 网络的层次结构 - 5 -1.3ISO/OSI 参考模型 .- 6 -1.3.1ISO/OSI 参考模型的结构 - 6 -1.3.
2、2OSI 各层的主要功能 .- 7 -1.3.3 数据的封装和传递 - 9 -1.4TCP/IP 体系结构 .- 11 -1.4.1TCP/IP 体系结构的层次划分 - 11 -1.4.2TCP/IP 体系结构中各层的功能 - 12 -1.4.3TCP/IP 中的协议栈 - 14 -第 2 章 局域网的基本知识 .- 16 -教学目标 .- 16 -教学内容 .- 16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16 -学习指导 .- 16 -2.1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 .- 16 -2.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 17 -2.3 局域网传输介质 .- 19 -2.4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 22 -2.4.1
3、 以太网与 CSMA/CD.- 22 -2.4.2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 25 -第 3 章 以太网组网技术 .- 30 -教学目标 .- 30 -教学内容 .- 30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30 -学习指导 .- 30 -3.1 以太网的相关标准 .- 30 -3.2 组网所需的器件和设备 .- 32 -3.2.1 集线器的主要功能和特性 - 32 -3.2.2 网卡 - 33 -3.2.3 非屏蔽双绞线 - 35 - 3 -3.3 双绞线以太网组网 .- 37 -3.3.1 单集线器结构 - 37 -3.3.2 多集线器级联结构 - 38 -第 4 章 交换与虚拟局域网 .-
4、 41 -教学目标 .- 41 -教学内容 .- 41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41 -学习指导 .- 41 -4.1 交换式以太网的提出 .- 41 -4.1.1 共享以太网(10BASE-T 和 100BASE-TX)存在的问题 - 41 -4.1.2 交换的提出 - 42 -4.2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 43 -4.2.1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过程 - 43 -4.2.2 交换机的工作方式 数据如何交换 - 44 -4.2.3 地址学习 - 45 -4.2.4 通信过滤 - 45 -4.2.5 生成树协议 - 46 -4.3 虚拟局域网 VLAN.- 47 -4.3.1 共享式以
5、太网与 VALN- 47 -4.3.2VLAN 的组网方法 .- 49 -4.3.3VLAN 的优点 .- 50 -第 5 章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 53 -教学目标 .- 53 -教学内容 .- 5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53 -学习指导 .- 53 -5.1 网络互连 .- 53 -5.1.1 多彩的网络世界 - 53 -5.1.2 互联的提出 - 54 -5.1.3 互联网的功能 - 55 -5.2 网络互连解决方案 .- 55 -5.2.1 面向连接的解决方案 - 56 -5.2.2 面向非连接的解决方案 - 56 -5.3IP 协议和 IP 层服务 - 57 -5.3.1I
6、P 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 57 -5.3.2IP 层服务 - 57 -5.3.3IP 互联网的特点 - 57 -第 6 章 IP 地址 - 59 -教学目标 .- 59 -教学内容 .- 59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59 -学习指导 .- 59 -6.1IP 地址的作用 .- 59 -6.2IP 地址的组成 .- 60 - 4 -6.2.1IP 地址的层次结构 - 60 -6.2.2IP 地址的分类 - 61 -6.2.3IP 地址的直观表示法 - 62 -6.3 特殊的 IP 地址形式 .- 63 -6.3.1 网络地址 - 63 -6.3.2 广播地址 - 63 -6.3.3 回送地址
7、 - 64 -6.4 编址实例 .- 64 -6.5 子网编址 .- 64 -6.5.1 子网编址方法 - 64 -6.5.2 子网地址和子网广播地址 - 65 -6.5.3 子网表示法 - 66 -第 7 章 地址解析协议 ARP - 68 -教学目标 .- 68 -教学内容 .- 68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68 -学习指导 .- 68 -7.1ARP 协议的基本思想 .- 69 -7.2ARP 协议的改进 .- 69 -7.3 完整的 ARP 工作过程 .- 70 -第 8 章 IP 数据报 - 71 -教学目标 .- 71 -教学内容 .- 71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71 -
8、学习指导 .- 72 -8.1IP 数据报的格式 .- 72 -8.2IP 封装、分片与重组 .- 73 -8.2.1MTU 与分片 .- 74 -8.2.2 重组 - 75 -8.2.3 分片控制 - 75 -8.3IP 数据报选项 .- 76 -8.4 差错与控制报文 .- 76 -8.4.1ICMP 差错控制 - 77 -8.4.2ICMP 控制报文 - 78 -8.4.3ICMP 请求 /应答报文对 .- 78 -第 9 章 路由器与路由选择 80教学目标 80教学内容 80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80学习指导 809.1 路由选择 819.1.1 表驱动 IP 选路的基本思想 .819.1
9、.2 标准的路由表 .829.1.3 子网选路 标准路由选择算法的扩充 .82- 5 -9.1.4 路由表中的特殊路由 .839.1.5 统一的路由选择算法 .849.1.6IP 数据报传输与处理过程 .849.2 路由表的建立与刷新 869.2.1 静态路由 .869.2.2 动态路由 .879.3 路由选择协议 889.3.1RIP 协议与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 .889.3.2OSPF 协议与链路状态算法 .939.4 部署和选择路由协议静态路由 94第 10 章 TCP 与 UDP 96教学目标 96教学内容 96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96学习指导 9610.1 点对点通信与端对端通信 9
10、710.2 传输控制协议 TCP .9710.2.1TCP 提供的服务 .9710.2.2TCP 的可靠性实现 .9810.2.3TCP 的缓冲、流控与窗口 .10010.2.4TCP 连接与端口 .10110.3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102第 11 章 客户-服务器 103教学目标 103教学内容 10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03学习指导 10311.1 相互作用的客户 服务器模型 10311.1.1 什么是客户-服务器模式 (S-C 模式) ? .10311.1.2 客户与服务器的特性 .10411.2 实现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0511.2.1 标志一个特定的服务 .10511.2.
11、2 服务器实现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05第 12 章 域名系统 108教学目标 108教学内容 108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08学习指导 10812.1 互联网命名的命名机制 10912.1.1 无层次命名机制 .10912.1.2 层次型命名机制 .11012.1.3TCP/IP 互联网域名 .11112.1.4TCP/IP 互联网域名与因特网域名 .11112.2 域名解析 112- 6 -12.2.1 域名服务器与域名解析器 .11312.2.2 提高域名解析效率 .11412.2.3 域名解析的完整过程 .11512.3 对象类型与资源记录 11512.3.1 对象类型与类别 .1151
12、2.3.2 资源记录 .116第 13 章 电子邮件系统 117教学目标 117教学内容 117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17学习指导 11713.1 电子邮件系统的基本知识 11813.1.1 电子邮件系统 .11813.1.2TCP/IP 互联网上电子邮件的传输过程 .11913.1.3 电子邮件地址 .11913.2 电子邮件传递协议 12013.2.1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MTP .12013.2.2 第 3 代邮局协议 POP3 12113.3 电子邮件的报文格式 12313.3.1RFC82212313.3.2 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协议 MIME.124第 14 章 WWW 服务 .12
13、6教学目标 126教学内容 126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26学习指导 12614.1WWW 的基本概念 12714.1.1WWW 服务系统 .12714.1.2WWW 服务器 .12814.1.3WWW 浏览器 .12914.1.4 页面地址 URL.13014.2WWW 系统的传输协议 13114.3WWW 系统的页面表示方式 133第 15 章 网络安全 .- 139 -教学目标 .- 139 -教学内容 .- 139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139 -学习指导 .- 139 -15.1 网络安全 .- 139 -15.1.1 网络提供的安全服务 - 140 -15.1.2 网络攻击 -
14、140 -15.2 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 .- 141 -15.2.1 数据加密 - 142 -15.2.2 数字签名 - 143 - 7 -15.2.3 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的区别 - 144 -15.3 保证网络安全的几种具体措施 .- 145 -15.3.1 包过滤 - 145 -15.3.2 防火墙 - 145 -15.3.3SSL- 146 -第 16 章 接入互联网 .- 147 -教学目标 .- 147 -教学内容 .- 147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148 -学习指导 .- 148 -16.1 常用的接入技术 .- 148 -16.1.1 借助电话网接入 - 148 -16.1
15、.2 利用 ADSL 接入 .- 149 -16.1.3 使用 HFC 接入 - 150 -16.1.4 通过数据通信线路接入 - 152 - 1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理解协议与分层、ISO/OSI 参考模型、TCP/IP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了解的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类,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特点;3、ISO/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和各层的功能;4、TCP/IP 体系结构的各层功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2、为什么计算机网络采用分层次结构?3、ISO
16、/OSI 参考模型、 TCP/IP 体系结构中如何划分层次结构?4、TCP/IP 中的协议栈。学习指导1、学生应该明确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为什么计算机网络采用分层次结构。2、学生应该理解 TCP/IP 体系结构的层次划分,熟悉 TCP/IP 协议栈。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 2 -1.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定义: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计算机集合,计算机间可以借助通信线路传递信息,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图 1.1 为计算机网络的简单示意图。目的: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图 1.1 计算机网络的简单示意图1.1.2 计算机
17、网络的功能1、共享硬件资源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可以坐在自己的计算机前,像使用本地计算机一样使用安装在其它计算机上的设备,工作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图 1-2 为多用户共享打印机示意图。- 3 -2、共享数据资源网络用户可以直接共享几乎所有类型的数据,将纸页和软盘的传递量降到最低。图 1-3 为多用户共享数据库示意图。3、共享应用程序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彼此的应用程序。例如:A 计算机通过网络从远程执行 B 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B 计算机再将执行结果返回 A 计算机。共享应用程序(例如字处理软件)不仅可以减少软件费用的开支,而且可以保证网络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的版本、配置等是完全一致的。完全一致的应
18、用程序的使用不但可以简化维护、培训等过程,而且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例如,通过使用统一的、版本号相同的字处理软件,一个用户在一台计算机中编辑的文档,可以保证另一用户在另一台计算机中顺利打开并使用。另外,计算机网络可以为我们提供高效、快捷的通信手段。这些手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企业创造惊人的经济效益。电子邮件就是利用网络进行高效通信的一个典型实例。- 4 -1.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速度可以用“迅猛”两字来形容。二十多年前,很少有人接触过网络。但现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互连网已成为老幼皆知的名词,计算机网络已成为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厂矿、学校、部队基本上都拥有
19、自己的网络。计算机网络已遍布各个领域,在广告宣传、生产运输、会计电算化、教育教学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推动力是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分四个阶段:1、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连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多个主机互连,各主机相互独立,无主从关系的计算机网络;3、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4、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1.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照其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和局域网(LAN,local ar
20、ea network) 。1、广域网广域网也称为远程网,为规模最大的网络。它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理到几千公理。可以覆盖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横跨几个洲,形成国际性的计算机网络。广域网通常可以利用公用网络(如公用数据网、公用电话网、卫星通信多等)进行组建,将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例如:大型企业在全球各城市都设立分公司,各分公司的局域网相互连接,即形成广域网,广域网的连线距离极长,连接速度通常低于局域网或城域网,使用的设备也相当昂贵。2、城域网城域网的设计目的是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型企业、机关、公司共享资源的需要,从而可以使大量用户之间进行高效的数据、语
21、音、图形图像以及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传输。城域网可视为数个局域网相连而成。例如:一所大学的各个校区分布在城市各处,将这些网络- 5 -相互连接起来,便形成一个城域网。3、局域网局域网用于将有限范围内(如一个实验室、一幢大楼、一个校园)的各种计算机、终端与外部设备互联成网。根据采用的技术和协议标准的不同,局域网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局域网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是计算机网络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三种网络类型的比较网络类型 范围 传输速度 成本局域网 4km 内,同一栋建筑物内 快 便宜城域网 4-20km,同一城市内 中等 昂贵广域网 20km 以上,可跨越国家 慢 昂贵1.2 协议与分层1.2
22、.1 协议的基本概念为了使不同厂商、不同结构的系统能够顺利进行通信,通信双方必须遵守共同一致的规则和约定,如通信过程的同步方式、数据格式、编码方式等,否则通信是毫无意义的。这些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网络协议通常由语义、语法和定时关系 3 部分组成。语义定义做什么,语法定义怎么做,而定时关系定义何时做。为避免重复工作,每个协议应该处理没有被其他协议处理过的通信问题,协议之间可以共享数据和信息。1.2.2 网络的层次结构分层概念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通信功能是分层实现的,因而进行通信的两个系统就必须具有相同的层次结构,两个不同系统上的相同层称为同
23、等层或对等层。通信在对等层的实体之间进行。双方实现第 N 层功能所遵守的共同规则。1、划分原则层内功能内聚、层间耦合松散- 6 -2、优越性(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灵活性好。(3)每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实现技术。(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网络标准化。1.3ISO/OSI 参考模型由于很多网络使用不同的硬件和软件,没有统一的标准,结果造成很多网络不能兼容,而且很难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通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迫切希望出台一个统一的国际网络标准。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和一些科研机构、大的网络公司做了大
24、量的工作,提出了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ISO/OSIRM,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anization/opensysteminterconnectreferencemodel)和TCP/IP 体系结构。1.3.1ISO/OSI 参考模型的结构在 OSI 参考模型中,计算机之间传送信息的问题分为 7 个较小且更容易管理和解决的小问题。每一个小问题都由模型中的一层来解决。OSI 将这 7 层从低到高叫做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1、为什么引进 ISO/OSI 参考模型?为了解决不同类型网络技术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2、ISO/OSI 解决
25、什么问题?信息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如何从一个应用程序到达另一计算机的另一个应用程序。各层的功能和架构:物理层(physical layer)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网络层(network layer)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会话层(session layer) 、表示层(presentation - 7 -layer)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OSI 参考模型是网络设计的蓝图,并非指一个现实的网络。4、OSI 参考模型基本思想:各节点有相同的层次。虚通信: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按照协议实现通信。按照 OS
26、I 参考模型,网络中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次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虚拟通信) 。同一节点的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下层为上层服务。1.3.2OSI 各层的主要功能1、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 OSI 参考模型的最低一层,也是在同级层之间直接进行信息交换的唯一一层。物理层负责传输二进制位流,它的任务就是为上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便在相邻节点之间无差错地传送二进制位流。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传送二进制位流的传输介质,如双绞线、
27、同轴电缆以及光纤等并不属于物理层要考虑的问题。实际上传输介质并不在 OSI 的 7 个层次之内。电气特性:电缆上什么样的电压表示 1 或 0- 8 -机械特性: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过程特性: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以及各信号线的工作原理功能特性: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节点之间,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一定数量的数据和若干控制信息。数据链路的任务首先要负责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传送数据时,如果接收节点发现数据有错,要通知发送方重发这一帧,直到这一帧正确地送到为
28、止。这样,数据链路层就把一条可能出错的链路,转变成让网络层看起来就像是一条不出错的理想链路。3、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为处在不同网络系统中的两个节点设备通信提供一条逻辑通路。其基本任务包括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联等功能。4、传输层传输层的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它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因而是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一层。该层关心的主要问题包括建立、维护和中断虚电路、传输差错校验和恢复以及信息流量控制机制等。5、会话层负责通讯的双方在正式开始传输前的沟通,目的在于建立传输时所遵循的规则,使传输
29、更顺畅、有效率。沟通的议题包括:使用全双工模式或半双式模式?如何发起传输?如何结束传输?如何设置传输参数就像两国元首在见面会晤之前,总会先派人谈好议事规则,正式谈判时就根据这套规则进行一样。6、表示层表示层处理两个应用实体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语法问题,解决数据交换中存在的数据格式- 9 -不一致以及数据表示方法不同等问题。例如,IBM 系统的用户使用 EBCD 编码,而其它用户使用 ASCII 编码。表示层必须提供这两编码的转换服务。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也都是表示层提供的服务。7、应用层应用层是 OSI 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它直接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服务给用户。
30、在实际操作上,大多是化身为成套的应用程序,例如: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Outlook Express 等,而且有些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甚至涵盖了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功能,因此有人认为 OSI 模型上 3 层(5、6、7 层)的分界已经模糊,往往很难精确地将产品归类于哪一层。1.3.3 数据的封装和传递在 OSI 参考模型中,同等层之间经常要进行信息交换。对等层协议之间需要交换的信息单元叫做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节点对等层之间的通信除物理层之间直接进行信息交换外,其余对等层之间的通信并不直接进行(例如两个节点的链路层之间进行通
31、信) ,它们需要通过借助于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完成,对等层之间的通信为虚拟通信。实际通信是在相邻层之间通过层间接口进行。直接通讯与虚通讯当某一层需要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传送自己的 PDU 时,其当前层的下一层总是先将上一- 10 -层的 PDU 变为自己 PDU 的一部分,然后利用更下一层提供的服务将信息传递出去。节点的传输层要把某一信息 T-PDU 传送到节点的传输层的,首先将 T-PDU 交给节点的网络层,节点的网络层在收到 T-PDU 之后,将在 T-PDU 上加上若干比特的控制信息(即报头 header)变为自己 PDU(N-PDU) ,然后再利用其下层链路层提供的服务将数据发送出去。以此
32、类推,最终将这些信息变为能够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数据,并通过传输介质将信息传送到节点。为了实现对等层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加入特定的协议头(和协议尾) 。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数据打包或数据封装。同样,在数据到达接收节点的对等层后,接收方将识别、提取和处理发送方对等层增加的数据头部(和尾部) 。接收方这种将增加的数据头部(和尾部)去除的过程叫做数据拆包或数据解封。图 1.8 显示了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过程。图 1.8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过程2、数据传递与流动过程。- 11 -1.4TCP/IP 体系结构1.4.1TCP/IP 体系结
33、构的层次划分1、TCP/IP 协议是目前最流行的商业化网络协议,尽管它不是某一标准化组织提出的正式标准,但它已经被公认为目前的工业标准或“事实标准”。因特网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就是因为 TCP/IP 协议能够适应和满足世界范围内数据通信的需要。2、TCP/IP 协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2)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以及互联网中。- 12 -(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 TCP/IP 设备在网中都有惟一的地址。(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3、TCP/IP 体系结构的层次
34、划分1.4.2TCP/IP 体系结构中各层的功能1、网络接口层(network interface layer )在 TCP/IP 分层体系结构中,最底层是网络接口层,它负责将 IP 数据报转换成帧,并通过网络发送,当从底层物理层接收到物理帧时则抽出 IP 数据报,交给 IP 层。TCP/IP 体系结构并未对网络接口层使用权的协议做出强硬的规定,它允许主机连入网络时使用多种现成的和流行的协议,例如局域网协议或其他一些协议。帧是独立的网络信息传输单元。2、互联层(internet layer)互联层是 TCP/IP 体系结构的第二层,它实现的功能相当于 OSI 参考模型网络层的无连接- 13 -
35、网络服务。互联层负责将源主机的报文分组发送到目的的主机,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可以在一个网上,也可以在不同的网上。互联层的主要功能包括:(1)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在收到分组发送请求之后,将分组/数据装入 IP 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发送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送到相应的网络输出线。(2)处理接收的数据报。在接收到其他主机发送的数据报之后,检查目的地址,如需要转发,则选择发送路径,转发出去;如目的地址为本节点 IP 地址,则除去报头,将分组送交给传输层处理。(3)处理互联的路径、流控与拥塞问题。3、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互联层之上是传输层,它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的端-端
36、(Host-to-host)通信。在TCP/IP 体系结构中,设计传输层的主要目的是在互联网中源主机与目的主机的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端-端连接。因此,它与 OSI 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功能相似。TCP/IP 体系结构的传输层定义了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两种协议。TCP 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允许将一台主机的字节流(byte stream)无差错地传送到目的主机。UDP 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它主要用于不要求分组顺序到达的传输中,分组传输顺序检查与
37、排序由应用层完成。4、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在 TCP/IP 体系结构中,应用层是最靠近用户的一层。它包括了所有的高层协议,并且总是不断有新的协议加入。其主要协议包括:(1)网络终端协议(Telnet) ,用于实现互联网中远程登陆功能;(2)文件传输协议(FTP) ,用于实现互联网中交互式文件传输功能;(3)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14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用于实现互联网中邮件传送功能;(4)域名系统(DNS, domain name system) ,用于实现互联网设备名字到 IP 地址映射的网络服务;(5)超文本
38、传输协议(HTTP) ,用于目前广泛使用的 Web 服务;(6)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用于网络设备之间交换路由信息;(7)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用于管理和监视网络设备;(8)网络文件系统(NFS,network files ystem) ,用于网络中不同主机间的文件共享。1.4.3TCP/IP 中的协议栈1、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使网络中每层的协议形成了一种从上之下的之间依赖关系。在计算机网络中,从上至下相互依赖的各协议形成了网络中的协议栈。TCP/IP
39、体系结构与TCP/IP 协议栈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 1.13 所示。2、OSI 与 TCP 的简单比较(1)共同点层次化的结构- 15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地址分辨协议】图 1.13TCP/IP 体系结构与 TCP/IP 协议栈之间的对应关系(2)OSI 的主要问题定义复杂实现困难有些功能在每一层重复出现效率低下(3)TCP/IP 的主要问题网络接口层并不是实际的一层各层的功能定义与实现方法没能区分开- 16 -第 2 章 局域网的基本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理解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了解传输介质的特性,局域网的特点。教学内容
40、1、局域网的主要特点;2、总线型、环形、星形网的数据传输方式;3、局域网使用的主要传输介质及其特性;4、以太网和 FDDI 网的基本工作原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局域网的拓扑结构。2、以太网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习指导掌握局域网不同拓扑结构的特点、优点、缺点,能够画出拓扑结构图。理解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掌握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如何发送数据、接收数据等。了解局域网各种传输介质的物理特性以及具体适用领域。2.1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1)局域网覆盖的范围比较小,通常不超过几十公里,甚至只在一幢楼或一个房间内;(2)信息的传输速率高(通常在 10Mb/s1000Mb/s 之间) 、误码率低(通常低于 10e-8
41、) ,因此,利用局域网进行的数据传输快速可靠。(3)网络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属于某个单位,易于维护和管理。- 17 -(4)决定局域网的性质的关键是拓扑结构、传输媒体和媒体的访问控制技术。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它对网络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传输媒体的频带有效地分配给网上各站点的方法,称为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常用的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有载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 、令牌环Token Ring、令牌总线 Token Bus和光纤分布数据接口 FDDI(Fiber Distributed Da
42、ta Interface)等。 2.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定义了网中资源的连接方式。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结构、环型结构和星型结构 3 种。1、总线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是局域网中最主要的拓扑结构之一。总线型拓扑结构如图形 2.1 所示。其中 2.1(a)给出了总线型局域网的计算机连接示意图,图 2.1(b)给出了总线型拓扑结构示意图。图 2.1 总线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以在网中广播信息。网络中的每个站点几乎可以同时“收到”每一信息。这与下面讲到的环型网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总线型拓扑结构的最大优点是价格低廉,用户站点入网灵活。另外在一般情况下,总线
43、型局域网中一个节点的失效不会影响其他节点的正常工作,而且节点的增删也可以不影响全网的运行。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由于共用一条传输信道,任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站点发送数据,而且介质访问控制也比较复杂。但由于总线型局域网结构简单、接入灵活、扩展- 18 -容易、可靠性高等特点使它风靡一时,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网络拓扑结构。2、环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也是局域网经常使用的拓扑结构之一。与总线型局域网相似,运行于环型局域网中的网络节点同样以共享介质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图 2.2 为环型局域网的拓扑示意图。其中图 2.2(a)给出了环型局域网的计算机连接示意图,图 2.2(b)给出了环型结构示意图。环型结构局
44、域网的特点是每个节点都与两个相邻的节点相连,节点之间采用点到点的链路,网络中的所有节点构成一个闭合的环,信息沿着一个方向绕环逐站单向传输。在环型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共享同一个环型信道,环上传输的任何数据都必须经过所有结点,因此,断开环中的一个节点,意味着整个网络的通信终止。这是环型拓扑结构的一个主要缺点。3、星型拓扑结构在星型拓扑结构中,网络中的各节点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设备上,由该中心设备向目的节点传送信息。图 2.3 是星型局域网拓扑结构示意图,其中图 2.3(a)给出了星型局域网的计算机连接示意图,图 2.3(b)给出了星型局域网拓扑结构示意图。- 19 -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点在于方便了对大型
45、网络的维护和调试,对电缆的安装和检验也相对容易。由于所有工作站都与中心节点相连,所以,在星型拓扑结构中移动某个工作站十分简单。但星型拓扑结构也存在一个致使缺点,就是由于所有都连接到中心节点,依靠中心节点向目的节点传送信息,所以中心节点一旦失效将会导致全网无法工作。而且星型拓扑结构需要更加可靠的电缆。交换局域网是一种典型的星型拓扑结构局域网。目前,交换局域网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之中。注意:从三个基本的拓扑结构可以派生出其它拓扑结构,例如:树型。2.3 局域网传输介质数据传输介质是指传输信息的载体,是通信子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网络上的计算机实现了物理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输介
46、质的种类很多,但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线介质,如电缆、双绞线、光纤等;另一类是无线介质,包括微波、卫星通信等。局域网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电缆、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ed) 、屏蔽双绞线( STP,shielded twisted pair)和光缆等。1、同轴电缆(coaxial-cable)同轴电缆共有四层。因它的内部共有两层导体排列在同一轴上,所以称为“同轴”。最内层的中心导体主要成分是铜,导体的外层为绝缘层,包着中心导体层,再向外一层为导体网(外导体) ,导体网对内导体起着屏蔽的作用,它能减少外部的干扰,提高传输质量。同轴电缆的最外部为外
47、层保护套,可以保护内部两层导体和加强拉伸力。- 20 -同轴电缆比屏蔽双绞线或非屏蔽双绞线传输的距离远。因此,在没有中继器对传输信号放大的情况下,同轴电缆可以连接的局域网地域范围比双绞线大。同时,由于同轴电缆用于各种类型数据通信的时间已经很长,因此技术非常成熟。电缆硬、折曲困难、重量重是同轴电缆的主要问题。由于安装及使用同轴电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同轴电缆不适合用于楼宇内的结构化布线。同轴电缆有多种规格和型号。局域网常用的同轴电缆有粗同轴电缆和细同轴电缆两种。这两种同轴电缆的特征阻抗都为 50,但粗同轴电缆的直径为 1cm,而细同轴电缆的直径仅为0.5cm。2、非屏蔽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
48、 UTP 由 8 根铜缆组成。其中,这 8 根线由绝缘体分开,每两根线通过相互绞合成螺旋状而形成一对(“双绞线”因而得名) 。在这 4 对线的外部是一层外保护套,用于保护内部纤细的铜导体和加强拉伸力。非屏蔽双绞线示意图非屏蔽双绞线标准 RJ 连接器示意图非屏蔽双绞线非常适合于楼宇内部的结构化布线。它的外部直径为 0.43cm,尺寸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容易安装和维护是非屏蔽双绞线的主要特点。与此同时,非屏蔽双绞线使用标准 RJ 连接器,连接牢固、可靠。但是,非屏蔽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没有同轴电缆、光缆等传输介质好,其传输距离也比较短。目前,局域网使用的非屏蔽双绞线主要分为 3类线、4 类线、5
49、类线和超 5 类线。这些非屏蔽双绞线虽然眼睛看上去基本相同,但其传输质量、抗干扰能力有很大区别。其中,3 类线主要用于 10M 网络的连接,而100M、1000M 网络则只能使用 5 类线或超 5 类线。- 21 -3、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 STP 是屏蔽技术和绞线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非屏蔽双绞线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在绞线和外皮间夹有一层铜网或金属屏蔽层,因而价格相对也较昂贵。尽管屏蔽双绞线的传输质量比非屏蔽双绞线要高,但它们的电缆尺寸和重量相当。如果安装合适,STP 具有很强的抗电磁、抗干扰的能力。当然,如果安装不合适(例如 STP 电缆接地不好),就有可能引入很多外界干扰(因为它可以使屏蔽线作为天线,从其他导体中吸入电信号、电噪声等) ,造成网络不能正常工作。4、光缆光缆是另一种常用的网络连接介质,这种介质能传输调制了的光信号。用于网络连接的光缆由封装在隔开中的两根光缆组成。从横截面观察,每根光纤都被反射包层、Kevlar 加固材料和外保护所包围。光缆的导光部分由内核(纤芯)和包层构成。中心的内核由纯度非常高的玻璃构成,其折射率很高。内核外的包层由折射率很低的玻璃或塑料组成,这样在光纤中传输的光将在内核与包层的交界处形成全反射。与管道相似,光缆利用全反射将光线限制在光导玻璃中,即使在弯曲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