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东财 802 专业课(西方经济学)的一点看法 查看: 3220 |回复: 41 |倒序浏览 |打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guoxu5868236 一般战友威望2 K 币568 元注册时间2009-3-26积分570精华0帖子60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01:54: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guoxu5868236 于 2011-7-13 02:19 编辑 先说说我个人的情况,我考了俩年东财,敢在这发帖主要是有这一次胜利一次失败的教训,10 年 98,11 年 126,盒子那道论述不会,扩张线公式记反了。其实
2、分也不是很高,主要是想到论坛对我帮助很大,就写了点,但愿还不晚,看客觉得写的不好的及牛人一笑了之即可,先提前声明,以下言论只是个人看法,要是你因为看了我这篇小文没考上的话,请不要来找我,我也担不起这个责任。1.东财的专业课难度参看故事小马过河,考上的都说不难,客观的说肯定比南开档次的学校简单。2.仔细说说东财 802 专业课的特点考点全面且相对较“偏”。如果有人认为东财的专业课难的话,我个人是不同意的,因为大部分题都能在书(高鸿业)中找到答案;如果有人认为偏的话,我同意。12 年要考的同学可以看一下东财的历年真题(借用某前辈的帖子http:/ 09 年是个分水岭,从 09 年开始命题理念和题型
3、发生了明显转变(据说是因为换了教材,本人没有考证),因为 09 以前的题大多是一些“主流”的题,也就是大家都认为重点的地方,比如说“通胀的原因,效应”,“IS-LM 模型的计算题”,“机会成本”,“帕累托最优”等,细心的同学可以看出有的重点反复出现,就给大家一个预测题的机会,例如 IS-LM 计算总是考,而且简单,说的不客气一点就是送分题,而且还有部分书中的课后题,也就是说我个人认为 09年开始难度增加了。上面说了,我认为这个难度不是思维的难度,而是难在“偏”上,不是让你自己去想,而是考你整个书是否真的全看到了,全看透了,这点我个人深有体会,10 年考的时候因为我 10 月份开始看专业课(惭愧
4、,原因不细述),根本没有时间全面掌握书中内容,而是采取了看重点的方式,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那俩章,宏观经济学后面的几章,从国际经济开始算,就是囫囵吞枣的看,当时抱有侥幸心理,我观察 09 年之前国际经济很少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流派这俩张,本科学习的时候老师没有讲,比较晦涩,而 09 年又刚刚考了理性预期一道大的论述题,所以考前判断后面应该不会出大题,结果 10 年就出了一道20 分的国际经济理论的题,同学们,这道题不难,可我是没怎么看啊!眼睁睁的看着那20 分就白白扔掉了,话说我要是有了那 20 分,最起码可以调剂了。再说 11 年的考题,我相信今年分低的同学中有大部分是没有好好的研究经济增长
5、理论这一章,这章在 11 年试卷中占了将近 30 分,这章相对比较难懂,我估计好多同学都栽在上面了,我没有吹牛的意思也没这个必要,我考前就认为经济增长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会考(但没想到考了这么多分),我观察经济增长理论 n 年没出过题了,按照 09 年 10 年的趋势(09理性预期,10 就国际经济,还有很多题都“偏”,大家自己去找看我说的对不对,只是举个例子)。3.东财为什么要出题比较“偏”。我个人觉得有俩个原因,第一个是报考的人很多,东财不怕招不到人,你不会可是总有人会,我学姐有句话,再难的题也有答得好的学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包括大连理工等一些学校的专业课相对来分数会
6、比较高,比如 120 可能在大工算是普遍分,在东财100 才能算普遍分(绝对没有歧视大工的意思,我本人非常喜欢大工),虽然排名是按高分往下排的,学校之间没有竞争,但这也造成了万一没考上东财不好调剂的情况,我 10 年有个同学和我一起考,我东财,她考大工的国际贸易打了146,最后很可惜总分差了一分,但是也调剂到了北京一个不错的学校,作为东财的准研究生,我当然希望报考东财的人越多生源越广越好,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考虑一下这点,多了不说了】。第二个原因应该是根本原因,我猜测应该是出题老师的意图,就是这样出题会比较有区分度,比如问你“通胀的效应”,复习全面的和不全面的都会这一题,但要是问你“理性预期货币政
7、策无效论”,恐怕部分复习不完善的同学就不会了,这样就有利于下功夫比较多的同学,换句话说东财这么出题利于那些看书全面的,掌握知识到位的同学,就是俗话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不会只能说明你不勤奋,你功夫没下到,为什么有的同学 140,有的同学 80,其实任何考试都是这样,只是东财这么出题会把这种效应扩大化,可能原先是 100 与 120 的差距,但东财这么出题就把差距拉成了 80 与 140,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劝大家一定要把专业课当回事,东财的专业课还是能拉开分的,专业课不像数学需要逻辑的思维能力,你看了,知道了,记住了,就会答,你没看到就不会,12 的考生一定要全面仔细的看书,切记切记,大家可以
8、看看论坛刚出分的时候的帖子,切勿追悔莫及啊!4.关于重点。我想告诉大家这不是期末考试,老师是不会给你画题的,什么是重点,考了的才是重点,没考的就是再重要也不是重点,你知道考什么嘛,不知道,所以来说整本书全是重点,上面都说了东财试题的特点,大家看着办。5.关于复习方法。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我个人也非常不喜欢别人对我指手画脚告诉我应该怎样怎样学习,我这里就只说明我个人的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由于我考了俩年,从时间上来说,我的复习时间是比较宽裕的,说句实话,第一年实在是没有意识到怎么来考研,怎么复习,整个感觉就是迷迷糊糊的,第一年就是来回看书,这里就有个问题,大家肯定会遇到,就是看了就忘,大
9、家应该都是一章一章的看,今天这一章明明理解的很好,只要明天考试出了这章的题我肯定会答,但是过个半个月不看就完蛋了,其实这是正常的现象,大家学习这么多年了,是吧,等你回头再看的时候发现忘了一定不要懊恼,大家都是一样,忘了就再看(我考研的时候感觉好像每科都是这样的,我后来就是每天每科都看,要是一科几天不看了再看就感觉生疏)这时候就比你第一遍看的时候好理解了,看的也比上次快,我第一年没有做笔记什么的,第二年我开始做笔记,我发现“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这句话真是学习的真谛(强调只是个人看法,但是数学全书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把答案盖住了自己做,只看懂了没什么用,眼高手低必成大患),我每看一章就把这章的考点归纳出
10、来(我是看完一段就想想这里会不会出个题来考我,我要是老师怎么考)并把这回没看懂的地方弄懂再记在笔记上,因为下回你再看的时候这里有可能还不懂,不夸张,国际经济那里升值贬值左移右移的特别麻烦,你可以归纳个口诀什么的,等下回忘了一看口诀就什么都想起来了,既省时间又省力,到复习比较好的时候我看到每一章前都先默写出这章的考点,能记住多少写多少,就有利于把书印在脑子里,大家看完的时候尽量把整本书形成一个体系(大家可以看宏观的倒数第 2 章的结束语,就是环形管道,这个结束语看懂宏观就差不多有个大概的体系了)如果要看透了就会发现各章和各章是有关联的。最后我建议大家所有的图表一定要会画,比如我提到通货膨胀的原因
11、,大家要反映出来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通胀持续上升几个图,提到菲利普斯曲线,短期的和长期俩个图都要反应出来,不管是名解,简单,论述,只要这里有图就往上画,准没错。6.除了高鸿业俩本教材用不用看其他的参考书。我个人的想法是对于东财的专业课把书看透了足矣,注意是看透,其实看参考书也是为了把书看透,如果要是为了猜题的话,题目实在是太多了,你要真能把世面上所有的练习册的题目都整明白,我估计也能拿个很高的分数,但非正常人力可及,当然看参考书肯定对理解教材肯定是有帮助,至少能告诉你有哪些考点,我认为有一套总是好的,至少看看简单题的答题方式及专业语言,其实就是简答论述题用不了多少时间,我在这里只推荐主流的俩
12、种,大家选一种即可,有的同学实在是不放心,也可全买,但我个人认为有一套就行,毕竟考研不是就专业课这一科,而且俩本书重复的地方也蛮多,这俩种是尹伯成的绿皮书(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宏观俩本)和金圣才的考研真题复习指导(抱歉,具体名字我记不住了,是大书,厚度比数学全书略薄),我当时用的是尹伯成的,因为这书有选择题,11年没出,但是尹伯成的简答题很好,这也是我们本科老师推荐的,大家看着办。还听说东财以前用的书是范里安的微观,老师爱从这个方向出题,看看也挺好的,我没看,不方便评论,不过我看过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感觉这本书编的比较好理解,大家要是有时间看看多看总是好事,记住是有时间,不要舍本逐末。7.关
13、于卷子题型及分布东财 11 年的卷子又进行了一次改革,把选择题换成了名词解释,这样整个卷子的分值安排是三部分,名解 10*4=40 分,简单 5*10=50 分,论述 3*20=60 分,我个人大胆预测 11 年考题类型和分布应该和 11 年一样,因为现在已经很少有学校考选择题了,选择题出简单了大家都会,出难了一个四分会把人搞的很伤心,而且有蒙对的嫌疑在,选择题很快就能做完,可能老师也希望题量大点。还有一点,我看 09,10,11 的简答都有一个课后题,不知道是不是规律,大家知道就行了。8.关于答题我以下的文字全建立在不改变题型和试卷分布的基础上,要是又变了,上面说了,大家不要找我,我也担不起
14、这个责任。首先说明东财的试题和答题纸是分开的,不要把题答在试题上,答题纸一共有 12 页,第一页是合分什么的,不用管,从第 2 页开始答,也就是供你写的是 11 页纸(对不起,这个具体我记不住是 11 页是 12 页了,印象是 11 页)我建议大家对 3 部分的分布答题纸是 3,4,3 或 3,4,4,名词解释一共是 10个,我建议写 3 张纸,有的同学可能问怎么可能10 个名词解释写 3 张纸,事实上一个名词解释知道要写 3,4 行吧,再加上画图,其实是差不多的,反正我当时就写了 3 张纸,一个争取 5 分钟解决,也就是明解 50 分钟搞定,大家应该关心一个名解要写多少,对不起,我不是阅卷老
15、师,我不知道,我只说自己的想法,反正我是知道什么全写上去,但是要分点,这个不多说,大家考了这么多年了,举个例子,11 年名解第一个理性预期,我这么答的 1,理性预期是指xxxx。2,有 3 个基本要素 xxx。3,其 4 个假设是 xxxx。4,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系统的货币政策无效,随机的货币政策有害。5,和适应性预期的区别。这里说一下,有同学问这么写时间够么,我用实践证明是够的,只是不能松懈,一定要奋笔疾书,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有紧张感,说实话,改名解后,时间是非常紧张的,看见题不要在那核计半天我要怎么写,上来就写,分点,实在有遗漏的,另开一点补上,不要回去涂抹。下来是简答,上面说了,09,10,
16、11 这 3 年 5 个里面有一个是课后题,是不是规律待考察,我建议用时是 70 分钟,4 页纸,这里有的同学也会有一个问题,就是他问个问题我俩点 4 句话就给答完了,这是不行的,实在写不出来的同学,就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其实无话可说是复习不好的表现。论述一共 3 道题,虽说是论述,但好像第一题偏于计算的性质,第二题是中规中矩的论述,第三题是偏于开放性质,(不可证明,待考察)我之所以让大家写多点,是因为会有印象分,而且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最后一道题上,这道题 20 分,且没有标准答案,从出发点来说是考察一个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换句话说有没有研究生的潜质,所以答的越专业,越能发散越好,最好有个图,今年
17、的工资论述我就把菲利普斯曲线画上了,论述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均分 20 分钟,3 页纸,一页纸一个,我最后一个论述写了一页半。这里也要说个问题就是大家尽量用经济术语而不是大白话,越专业越好,越能忽悠越好,你要让阅卷老师认为这个学生的经济素养不错,他只能通过卷面来了解你,你再有水平你不写出来他也不知道,对了还有一个事,我有个同学考中财的时候为了使卷面看起来整洁用铅笔打了横线,结果被判作弊,可惜了她其他科分数都特别的高,希望大家还是不要划线了吧,我连作图都是用手画的,没用尺子,大家看着办。我要说的就这么多,再次声明纯属个人意见,可以看看就可,不可全信,书都不能全信,别说我了,最后感谢论坛的帮助,我考研的时候也没少沾论坛的光,感谢誓考师大,彩虹姐,狄云,席吞吞,我爱刘樱男 ,赛青蛙,你们不认识我,但你们的帖子对我帮助很大,特别要感谢我的对象,哈哈,我能考上一半是你的功劳,最后祝愿12 年的考生身体健康,顺利跨进东财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