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排球的故事.docx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2702662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9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球的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排球的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排球的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排球的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排球的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排球的故事让 国 人 扬 眉 吐 气 运 动 排 球 的 故 事排 球 从 历 史 中 走 来排球运动是用手做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动作,进行进攻和 防守的球类运动项目。它既可以在正规的场地上根据规则进行比赛,也可以 在空地上围成圈将球打来击去做游戏。由于它的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 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训练程度的人,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的喜 爱。国际排球运动联合会主席在谈到排球运动时说:“排球运动确实很有意 思 , 否 则 就 不 可 能 吸 引 我 们 星 球 上 的 1 5 亿 人 都 来 打 排 球 。 我 想 首 先 指 出 的 是,这项运动能调节人的情绪,焕发精神

2、。当球在网上飘来飘去的时候,比 赛者和观看者都会情绪高涨,注意力都集中在这只蹦蹦跳跳的球上,既全神 贯注,更要积极思考,因为需要迅速判断场上局势的发展变化。另外,场上 队员在激烈争夺的过程中,身体并不接触,排除了互相碰撞的可能,从而缩 小了危险性。然而,打排球时人体的负荷量却相当大,在一场高水平的排球 比赛中,运动员的体力消耗,丝毫不亚于一个马拉松长跑选手。另一方面, 体质较弱的人也可以打排球,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都能打排球。”作 为 竞 赛 项 目 , 排 球 比 赛 是 由 两 个 队 在 同 一 场 地 上 进 行 的 集 体 对 抗 运 动 。 比 赛 场 地 长 18 米 、 宽 9

3、 米 , 由 一 条 中 线 分 成 两 个 均 等 的 场 区 。 中 线 上 空架有一定高度的球网。比赛双方各占一边,每队上场队员 6 人,分前后排站 立。各比赛队员的目的是按照规则的规定,将球击过网,使它落在对方场区 内的地面上,或使对方犯规。1比赛从发球开始直至成为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为失球。只有发球的一 方胜一球时,才得一分。如果发球的一方犯规、失误,或接发球的一方胜一 球时,则接发球的一方不得分,而取得发球权;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 一个位置的轮转,轮转到后排一号位的队员发球,比赛继续进行。排 球 比 赛 不 受 时 间 限 制 。 一 个 队 只 有 赢 得 至 少 15 分

4、, 并 同 时 超 过 对 方 2 分时,才胜一局。正式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只要一方先胜三局,比赛即告 结束。如果双方前四局打成 2: 2 平 时 , 第 五 局 为 决 胜 局 。 在 决 胜 局 比 赛 中 , 一 方先得 8 分后,双方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比赛结束。排球,是中国人的叫法,它的英文名字叫 Volleyball。Vol-leyball 由 动词 volley( 空 中 截 击 ) 和 名 词 ball( 球 ) 组 成 , 意 即 击 空 中 球 , 或 译 为 “空 中的球”。20 世 纪 排 球 运 动 传 入 中 国 时 , 广 东 人 根 据 英 文 读

5、音 叫 这 项 运 动 为 “华利 球”;北方人则根据这项运动是以队为单位进行的比赛,称它为“队球”。 1914 年 旧 中 国 举 行 第 二 届 全 运 会 时 就 设 有 这 个 比 赛 项 目 , 把 它 称 为 “队 球 ”。 后 来 人 们 觉 得 这 个 称 谓 不 甚 确 切 , 没 有 抓 住 它 与 篮 球 和 足 球 相 比 不 同 的 特 点 。 1925 年 3 月 , 广 东 在 举 行 第 九 届 全 省 运 动 会 时 , 第 一 次 把 这 项 运 动 称 为 “排球”,取比赛时双方队员分排站位之意。到了 1930 年, 旧中国体育协会决定正式以 “排球” 作

6、为这项运动的名称, 从而取代了“华利球”和“队球”。据说,排球运动 19 世纪末始于美国。1895 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克奥克 市基督教男子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认为当时流行的篮球运动过于激烈,于是就创造了一种比较温和、活动量适度、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的室内 游戏。威廉摩根综合了网球和篮球运动的一些特点,在室内篮球场上挂起了 一条高约 2 米的球网,以篮球胆为球,玩的人分别站在两侧,用手将球在网 上拍来拍去,不使其落地。球儿在空中来回飞舞,玩起来别有乐趣。当时,这种游戏没有严格的规则,也没有正式的名字,玩时双方人数不 限,击球的次数也不限,只要使球不落地并把它从网上回击到对方场地上即 可。这种游

7、戏就是排球运动的雏形。1896 年 , 即 摩 根 创 造 这 种 网 上 击 球 游 戏 的 第 二 年 , 美 国 普 林 菲 尔 德 市 立 学校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根据摩根游戏的特点,把这项运动命名为 “volleyball”。这一名称得到大家的公认,并沿用至今。摩根游戏一问世即受到人们的喜爱。为使这项运动能成为竞赛项目得以 推 广 , 摩 根 制 订 出 了 世 界 上 第 一 个 排 球 比 赛 规 则 。 根 据 摩 根 制 订 的 比 赛 规 则 , 1896 年在斯普费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行了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排球比赛。1897 年 , 摩 根 制 订 的 排 球 比 赛 规

8、 则 在 北 美 基 督 教 男 子 青 年 会 体 育 联 赛 手 册 上 发 表 了 , 它 有 力 地 推 动 了 排 球 运 动 的 发 展 。 这 项 运 动 先 在 美 国 国 内 展 开 , 后来流传到加拿大、古巴、巴西等地,并很快发展到整个美洲。早期排球比赛的用球,外壳是用皮革和帆布缝制而成的,球胆同篮球和 足球一样,也是用橡胶制成的。当时球的大小和质量跟现在的比赛用球差不多。球的圆周为 635 厘米 至 688 厘米,现在是 65 厘米至 70 厘米;球的质量为 255 克至 346 克,现在是260 克至 280 克。 那时的比赛场地比现在略小,球网也比现在的低。当时比赛场

9、地的面积为 25 英尺50 英尺(约 762 米1524 米)。球网的宽度为 2 英尺(约 61 厘 米 ) , 长 度 为 27 英尺(约 8 24 米 ) , 离 地 面 的 高 度 为 66 英 尺 ( 约1.98 米)。早期的排球比赛双方上场的人数不限,但要求一样多,由双方在赛前商 定。场上队员的站位没有具体规定。比赛从发球开始。发球者必须一足踩在 端线上。获得一次发球权,有两次发球机会。比赛中,人和球均不得碰网, 碰网则算失误。随 着 排 球 运 动 的 发 展 , 排 球 比 赛 规 则 也 在 不 断 修 改 和 完 善 。 近 几 十 年 来 , 重大的修订有:1912 年,规

10、定双方场上队员的位置必须轮转。1917 年,规定把每局比分从 21 分改为 15 分。1918 年,规定每队场上的人数为 6 人;1922 年,规定每队在本场区内连续击球不得超过 3 次;1923 年,比赛场地定为宽 9 米,长 18 米,并加上了中线;1938 年,规定两人可以同时拦网;1941 年,规定胸以上身体各部可以击球;1947 年 , 排 球 运 动 世 界 性 组 织 国 际 排 球 联 合 会 宣 告 成 立 。 此 后 , 世 界上有了统一的、更为严格的比赛规则。排 球 的 演 进 和 任 务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9 世纪末到 1947 年国际排联成 立前,为排

11、球运动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排球运动由游戏发展成为竞赛项 目,由美洲流传到了欧、亚大陆,比赛规则也逐步完善。国际排联成立到 1964 年排球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这十几年为 排 球 运 动 的 发 展 阶 段 。 这 一 时 期 , 排 球 运 动 在 世 界 范 围 内 迅 速 发 展 起 来 , 技 、 战术风格已形成流派,但优势主要在欧洲。1964 年 至 今 为 世 界 排 球 运 动 的 成 熟 阶 段 。 排 球 运 动 在 世 界 范 围 内 广 泛 普 及,技、战术向全面型发展,国际排坛出现多极时代。排球比赛规则的进一步完善,增强了竞赛的激烈程度和趣味性,推动了 排 球

12、 技 、 战 术 水 平 的 提 高 。 1922 年 , 美 国 首 先 建 立 了 美 国 排 球 协 会 , 并 开 始 举办全国排球锦标赛。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的十几年间,排球运动不仅 在美国国内和广大美洲地区开展起来,而且很快流传到了欧、亚大陆,开始 走向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 年至 1918 年),随着美军士兵前往欧洲的 增多,他们把排球运动也带到了欧洲,加上基督教青年会的大力推广,排球 运动很快在欧洲流行起来。排球运动传入欧洲时,正值“六人制”、“位置 轮 转 ”、 “15 分 制 ”等 规 则 的 确 立 阶 段 , 因 此 , 排 球 运 动 一 经

13、传 入 欧 洲 , 就 是 以 六 人 制 的 5形式出现的,至今已有 70 多年的历史。1917 年 十 月 革 命 胜 利 后 , 苏 联 党 和 政 府 对 发 展 排 球 运 动 十 分 重 视 , 把 它 作 为 促 进 全 民 健 康 的 一 项 措 施 大 加 推 广 , 提 出 了 百 万 人 参 加 排 球 运 动 的 号 召,使排球运动很快在苏联开展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各国由于受 苏军士兵打排球的影响,当地的群众也喜爱上了排球运动,排球运动在这些 国家也很快地发展起来。各国之间以开展了排球运动的交往。排球运动传入亚洲的时间比欧洲早,约在 1900 年传到印度,190

14、5 年传 入中国,1908 年传到日本,1910 年传入菲律宾。最早的亚洲排球比赛是在 1913 年 举 行 的 。 当 年 2 月 在 菲 律 宾 的 马 尼 拉 举 行 第 一 届 远 东 运 动 会 时 , 东 道 主临时提出要设置排球比赛。中国临时找了几个人组队参加,结果输给了菲 律宾队。菲律宾队赢得了第一个亚洲排球赛冠军。此后,在 1915 年至 1934 年 间 举 行 的 第 二 至 第 十 届 远 东 运 动 会 上 , 每 届 都 设 有 排 球 比 赛 项 目 , 并 从 1923 年以后增添了女子排球比赛。由于排球传入亚洲时尚属初级阶段,比赛规则还很不完备,所以,亚洲 最

15、初进行的排球比赛采取的是十六人制。每队场上队员 16 人,分站成 4 排,每排 4 人,位置不轮转,每局 21 分,三局两胜制。后来,又改为十二人制,到 1927 年 举 行 第 八 届 远 东 运 动 会 时 , 男 子 排 球 改 为 九 人 制 。 九 人 制 排 球 在 亚洲流行了 20 多年,直到 50 年代初,六人制排球才在亚洲推广开来。亚洲虽比欧洲开展排球运动早,但在推行六人制排球方面却比欧洲晚了 30 多年。 随着排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各国排球运动员要求进行国际 交 流 的 呼 声 越 来 越 高 。 1946 年 法 国 、 捷 克 斯 洛 伐 克 等 国 在 布

16、 拉 格 开 会 , 筹 备成立国际性排球组织。 1947 年 4 月 18 日至 20 日, 13 个国家排球协会的代 表在法国巴黎开会,一致决定成立世界性的排球组织国际排球联合会, 并 选 举 了 法 国 人 鲍 尔 利 博 为 该 联 合 会 主 席 , 确 定 了 该 联 合 会 总 部 设 在 巴 黎 。国际排联的宗旨是:在世界所有地区发展排球运动,推动各国建立排球协会;协调各会员国之间的关系;促进各国排球运动员、教练员之间的友好 关系的发展。国际排联的下属机构有:竞赛委员会、规则委员会、裁判委员 会、教练委员会和医务委员会。国际排联的成立标志着世界排球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世界

17、排球 运动有了统一的组织机构,比赛规则进一步系统化和规范化,为组织世界性 的 大 型 比 赛 创 造 了 条 件 。 在 国 际 排 联 的 主 持 下 , 1949 年在布拉格举行了第一 届 世 界 男 子 排 球 锦 标 赛 , 1952 年 在 莫 斯 科 举 行 了 第 一 届 世 界 女 子 排 球 锦 标 赛 。 由 于 国 际 排 联 的 努 力 , 1964 年 在 东 京 举 行 第 十 八 届 奥 运 会 时 , 排 球 被 列 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并进行了第一次比赛。为进一步提高世界排球运动 的 水 平 , 1965 年 国 际 排 联 又 在 华 沙 举 行 了 第

18、一 届 世 界 杯 男 子 排 球 赛 , 1973 年在乌拉圭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以上三种大型世界性比赛都是 受国际排联管辖的,每隔四年举行一次,时间相错,即四年中除有一年轮空 外,其余三年每年都有世界性的比赛活动,这就有力地推动了排球运动技、 战术水平的提高。国际排联的成员协会也由最初的几十个发展到现在的 178 个,已成为国际上拥有成员最多的单项体育组织。由 于 欧 洲 推 行 六 人 制 排 球 运 动 较 早 , 排 球 运 动 开 展 得 也 较 为 普 及 , 所 以 , 在 60 年代中期前所举行的世界大赛上,欧洲国家的成绩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在 1949 年至 19

19、66 年举行的第一至第六届世界男排锦标赛和 1965 年举行的第一届世界杯男排赛上,苏联和东欧国家包揽了前三名。在 1952 年和 1956 年 举行的第一届和第二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前三名也被苏联和东欧国家所垄 断。亚洲国家自 50 年代初开始推行六人制排球后,水平提高得很快。1956 年新中国第一次派出男、女队参加世界锦标赛,女队获第二届世界女排锦标 赛第六名,男队获第三届世界男排锦标赛第九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锦 标赛上,中国男排打出的迅雷不及掩耳的“快球”轰动巴黎,被称为“东方 快球”、“杂技般的技术”。此后,各国纷纷学习快球技术。日 本 男 排 学 习 中 国 的 快 球 技 术

20、, 并 加 以 发 展 , 于 60 年代末跻身于世界男排 先 进 行 列 。 日 本 男 排 继 1964 年 获 得 第 十 八 届 奥 运 会 男 排 赛 的 铜 牌 后 , 又 在1968 年获得第十九届奥运会和第二届世界杯男排赛的亚军, 1970 年获得第七 届世界男排锦标赛的第三名, 1972 年 获 第 二 十 届 奥 运 会 的 冠 军 。 日 本 男 排 的 进步,打破了欧洲国家在男排世界大赛中对前三名的垄断。亚 洲 的 女 子 排 球 运 动 发 展 得 更 快 。 首 先 是 日 本 女 排 刮 起 的 “远 东 台 风 ”。 50 年 代 末 , 由 大 松 博 文 执

21、 教 的 日 本 女 排 , 以 严 格 的 训 练 和 无 懈 可 击 的 集 体 配合称雄于排坛。 日本女排 1960 年获得第三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 并于 1962年至 1967 年 间 , 两 次 获 得 世 界 锦 标 赛 冠 军 和 一 次 奥 运 会 冠 军 , 成 为 继 苏 联 女 排之后又一个获得“三连冠”的队。与此同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韩国的女子排球运动也发展得很 快。1970 年和 1972 年,朝鲜女排分别夺得第六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第三名和 第二十届奥运会的铜牌。韩国女排于 1967 年至 1977 年间,在奥运会、世界 锦标赛和世界杯赛上,曾五次名列第三名。

22、世界排球运动的发祥地美洲大陆,虽然开展排球运动较早,但由于最初 只是把打排球当成娱乐活动,所以技、战术水平提高得不快,在世界大赛中 的 成 绩 远 远 落 后 于 欧 、 亚 大 陆 。 直 到 1964 年排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才引起美洲各国的重视。美洲排球运动于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迅速崛起,以弹跳著称的美国、秘鲁、古巴女排先后挤进世界先进行列;随后,古 巴、巴西和美国男排也先后进入世界大赛的前三名。70 年代后期至 80 年代初,是世界排球运动迅速发展的又一时期。在 50 年代后期形成的以苏联为代表的高打强攻的欧洲力量型打法和以 日本、中国为代表的快速多变的亚洲灵活型打

23、法,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到了 70 年代后期,这两种打法相互为用,不断取长补短,渐渐趋向于互相糅合。到了 80 年代初,形成了以中国女排和美国男排为代表的一种高快结合、全 攻、全守的全面型打法,这种打法代表着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趋势。自 1981 年 以 来 , 中 国 女 排 在 世 界 性 的 三 大 比 赛 中 已 经 连 续 五 次 夺 标 , 美 国男排取代苏联男排的霸主地位,也连续三次赢得冠军,从而把世界排球运 动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Volleyball 在 中 国1905 年中国就有了排球运动。最初是在广州和香港的一些学校里进行, 以后逐步流传到了广东、上海、天津、北京、福建等地。从

24、排球传入中国到 1948 年 , 中 国 的 排 球 规 则 经 过 多 次 变 化 , 与 现 行 的 六 人 制 排 球 规 则 有 很 大 差别 。 1913 年至 1917 年 , 中 国 的 排 球 球 场 面 积 是 40 英尺80 英 尺 , 网 高 为 7英尺 6 英寸。每队 16 人,分 4 排,每排 4 人,位置不轮转。每局为 21 分,三局两胜制。1919 年至 1925 年,男子排球改为每队上场队员 12 人,分为 3 排 , 每 排 4 人 。 1927 年 举 行 第 八 届 远 东 运 动 会 时 , 男 排 又 改 为 九 人 制 。 上 场 队员每方 9 人,

25、分成 3 排,每排 3 人,仍不轮转。网高改为 230 米,场地 改为 11 米22 米。此后,中国国内男子排球也改为九人制。中国女子排球在 1924 年至 1927 年的国内比赛中采用的都是十二人制,1928 年 起 改 为 九 人 制 。 女 子 排 球 比 赛 的 场 地 比 男 子 的 小 , 为 9 米18 米 , 网高为 2 米。每局为 21 分,三局两胜制。 1949 年以前,中国只有少数城市如 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有过六人制排球运动。中国国内的排球比赛最早的一次是 1911 年在上海举行的排球表演赛。1913 年 中 国 临 时 组 队 参 加 了 在 菲 律 宾 首 都 马

26、尼 拉 举 行 的 第 一 届 远 东 运 动 会,比赛中虽输给了菲律宾队,但却激发了国内排球运动的开展。1914 年 旧 中 国 召 开 的 第 二 届 全 国 运 动 会 上 把 男 子 排 球 列 为 正 式 比 赛 项 目,在后来举行的各届全运会比赛中,都设有排球比赛。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开展得较晚, 1924 年 在 第 三 届 全 运 会 上 , 女 子 排 球 只 被列为表演项目, 到 1930 年举行第四届全运会时女子排球才被列为正式比赛 项目。中国男子排球队参加了 1913 年至 1934 年举行的第一届至第十届远东运 动 会 , 曾 五 次 夺 得 冠 军 。 中 国 女 子

27、排 球 队 参 加 了 第 六 届 至 第 十 届 远 东 运 动 会 。1927 年 以 后 , 在 中 国 共 产 党 领 导 下 的 革 命 根 据 地 内 , 红 军 和 苏 区 人 民 为 锻 炼 体 魄 、 活 跃 文 化 生 活 , 曾 积 极 开 展 球 类 活 动 , 排 球 就 是 其 中 的 一 项 。 1933 年 5 月 30 日在江西瑞金举行的 “中 华 苏 维 埃 共 和 国 第 一 次 运 动 大 会 ”上 就 设 有 排 球 比 赛 项 目 。 1939 年 延 安 举 行 首 届 青 年 节 运 动 会 时 , 也 进 行 了 排 球 比 赛。1941 年在

28、延安还举行了排球专项比赛朱德杯排球比赛。在 1942 年 举行的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上,排球不仅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而且在运 动会后还组织了联赛。这次联赛从秋天一直进行到初冬。由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在解放区部队内排球运动开展得十分活跃。中国的男子排球运动在 1949 年以前的几十年内, 技术发展情况可分为三 个阶段。1913 年至 1917 年是初期阶段。这一期间,场上队员在攻防位置上 没有明确的分工,以球不落地、把球打过网就算好球。实际上是发球与接发 球 游 戏 。 到 了 1915 年 后 , 场 上 队 员 才 有 了 分 工 , 第 三 、 四 排 队 员 主 要 是 防 守 , 第 一

29、 、 二 排 中 间 的 队 员 主 要 是 进 攻 。 进 攻 以 远 网 球 、 高 网 球 为 主 , 没 有 拦 网 。1919 年至 1925 年为中期阶段,技、战术逐步发展,采用上手传球,并 开始出现倒地救球和落地时胸腹部不着地的原始鱼跃动作,同时有了以单人 为主的拦网。1927 年至 1949 年为后期阶段,出现了勾手大力攻击性发球,传球技术 有明显提高。进攻时头排队员多采用单手压球动作,第二排队员多用助跑跳 起屈臂或抡臂扣球,有时也用勾手扣球。防守时出现了各种扑救动作,包括 鱼跃救球。这一时期战术发展也很快。解放前的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大多还停留在发球与接发球的争夺上,前排 能压球

30、、二排能扣杀的仅是极少数队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排球运动作为重点项目加以推广,发展和提高 较 快 。 1950 年 , 为 了 促 进 排 球 运 动 的 发 展 和 适 应 对 外 交 往 的 需 要 , 将 沿 袭 了 多年的九人制排球改为六人制排球。同年 7 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在 北 京 举 办 了 全 国 体 育 工 作 者 暑 期 学 习 会 , 会 上 第 一 次 介 绍 了 六 人 制 排 球 运 动,为我国六人制排球运动的开展播下了第一批种子。会后,8 月份在天津 举行了京、津、沪、沈、穗五大城市的六人制排球选拔赛,并组成了中国学 生男子排球队,参加了 8 月 14

31、 日至 23 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 世界学生第二次代表大会体育比赛中的排球比赛。这是解放后我国排球队第 一次参加国际交往。在六人制排球推广和普及的基础上,1951 年 5 月在北京举行了全国篮 球、排球比赛大会,参加排球比赛的有六大行政区、解放军和铁路等八个单 位 的 男 女 代 表 队 。 比 赛 大 会 结 束 后 , 各 代 表 队 又 分 赴 部 分 省 市 进 行 汇 报 表 演 , 这对六人制排球在我国的进一步开展和普及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技、战 术方面,虽然当时尚未完全摆脱九人制排球的影响,技术也不够全面,但有 的队在继承我国传统的快球技术基础上,又掌握了屈臂扣球、

32、鱼跃救球和勾 手大力发球等技术,并开始采用插上进攻战术和“心跟进”防守战术。通过 这次比赛选拔出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男排队员,组成国家队,参加了同年 8 月 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排球比赛。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 1952 年 全 国 各 大 行 政 区 、 各 大 军 区 和各产业系统相继组织了排球集训,加强了对六人制排球的全面系统的学习 与训练。各集训队还分别到各大城市作巡回示范表演,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 一 个 学 习 和 推 广 六 人 制 排 球 运 动 的 高 潮 。 在 学 习 和 推 广 六 人 制 排 球 的 过 程 中,进一步总结了九人制排球中的“快

33、板球”技术,创造性地发展了快球战 术。1953 年 举 行 了 全 国 篮 、 排 、 网 、 羽 毛 四 项 球 类 运 动 大 会 。 1954 年举行了 全 国 体 育 学 院 排 球 对 抗 赛 , 并 开 始 建 立 全 国 联 赛 制 度 。 1955 年 举 行 了 全 国 大、中城市分区篮用 F 球锦标赛。1956 年举行了全国排球锦标赛和全国大、 中 城 市 少 年 排 球 锦 标 赛 。 这 一 年 还 把 全 国 联 赛 分 成 甲 级 队 和 乙 级 队 分 别 进 行,同时,开始试行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等级制。在各种比赛和各项措施的推动下,我国排球运动有了进一步的

34、发展。1953 年至 1956 年 , 我 国 六 人 制 排 球 运 动 得 到 迅 速 普 及 , 运动技术水平 有了明显提高。省、市级运动员较普遍地掌握了正面屈体扣球技术,有的还 掌握了快球、平快球、两次扣球和吊球等技术。发球的攻击性普遍提高。在 男子队比赛中出现了“快球”、“快球掩护”、“交叉”、“梯次”、“两 次球及其转移”等多种战术,防守上开始采用双人拦网“边跟进”战术。1952 年 10 月我国申请加入国际排联,为临时会员;1954 年 1 月,被批 准为正式会员。从此,我国排球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1953 年 8 月 , 我 国 派 出 男 女 队 参 加 了 在 罗 马 尼

35、亚 首 都 布 加 勒 斯 特 举 行 的第 一 届 国 际 青 年 友 谊 运 动 会 的 排 球 赛 。 在 有 21 个 男 队 参 加 的 比 赛 中 , 中 国 男队 名 列 第 六 ; 在 有 11 个 女 队 参 加 的 比 赛 中 , 中 国 女 队 名 列 第 七 。 这 是 解 放 后 我国女排首次参加国际比赛。1954 年 8 月 , 我 国 派 出 男 、 女 队 参 加 了 在 匈 牙 利 布 达 佩 斯 举 行 的 第 十 二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男队在 12 个队中名列第七,中国女队在 8 个队中名列第六。1955 年 8 月 , 中 国 男 、 女 队 在

36、 波 兰 华 沙 举 行 的 第 二 届 国 际 青 年 友 谊 运 动 会的排球比赛中,分别获得第五名和第六名。1956 年 我 国 首 次 派 队 参 加 世 界 锦 标 赛 。 当 年 8 月 30 日至 9 月 12 日 , 在 巴黎举行的第三届世界男排锦标赛和第二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中国男队在 24 个队中名列第九,中国女队在 17 个队中名列第六。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排球运动的技术水平,认真总结国内训练和比赛的经 验,探讨如何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吸收外国先进经验,发展中国排球的 特点, 1955 年 国 家 体 委 召 开 了 第 一 次 排 球 训 练 工 作 会 议 。 会 上

37、研 究 了 全 面 身 体 训 练 问 题 , 提 出 了 “积 极 主 动 、 灵 活 快 速 ”的 战 术 指 导 思 想 。 在 1957 年举 行的排球教练员训练班上又提出了“技术全面,战术多样”的训练方针,明 确了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和提高方向。1958 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群众性的排球技术革新运动。1959 年 , 在 北 京 举 行 了 第 一 届 全 国 运 动 会 。 全 运 会 的 排 球 比 赛 打 得 精 彩 激烈,各队技、战术水平有明显提高。1960 年 年 底 , 国 家 体 委 组 织 了 关 于 排 球 技 术 与 战 术 关 系 的 讨 论 , 指 出 要 重

38、点加强基本技术的训练和提高反攻扣球的能力。1962 年 , 我 国 男 女 排 球 队 参 加 了 在 苏 联 莫 斯 科 举 行 的 第 五 届 世 界 男 排 锦 标赛和第四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均列第九名。1963 年 11 月,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的排 球赛中,中国男、女队双双获得冠军。1963 年 以 后 , 各 队 由 于 在 训 练 中 狠 抓 身 体 和 基 本 技 术 训 练 , 贯 彻 “从难、 从严、从实战出发”的原则,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 不少省市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风格和打法。如以广东队和台山队为代表的快 速打法,以北京队为代表的

39、高举重扣打法,以四川队为代表的细腻、扎实、 稳健的打法,以上海队为代表的快速多变的打法等等。1964 年 , 中 国 排 球 队 学 习 日 本 国 家 女 子 排 球 队 教 练 大 松 博 文 的 训 练 经 验,各省市、自治区排球队也普遍加大运动量,增加了训练负荷,改革了训 练方法。1965 年 , 国 际 排 联 修 改 了 拦 网 规 则 , 规 定 拦 网 时 手 可 以 过 网 击 球 , 使 拦网从防守技术转变为进攻得分的重要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拦网的性质。这 一变化对于身材较矮、拦网技术薄弱的中国运动员来说,是不利的。但由于 广大排球工作者及运动员积极认真地研究了这一新规则对

40、排球运动技术、战 术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一方面大力发展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如平拉开扣球 等;另一方面及时地采用了“盖帽”式拦网新技术,反而使战斗实力有所提 高。1965 年 9 月 11 日至 28 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的排球比赛, 反映了我国排球运动水平的新提高。比如,发球的攻击性、传球的技巧性和 隐蔽性,快球、平拉开扣球以及“盖帽”拦网等技术都有新发展,还创造了 “4 号 位 平 拉 开 ”、 “2 号 位 背 快 球 ”、 “短 平 快 ”、 “活 点 进 攻 ”等 新 战 术 。 这一年我国男子排球队在国际比赛中分别战胜了波兰、日本、民主德国等强 队,显示出我国排球队快速多变战

41、术的优越性,标志着我国排球健儿在攀登 世界排球运动高峰,探索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正 当 我 国 的 排 球 运 动 蓬 勃 发 展 向 世 界 高 峰 进 击 的 时 候 , 十 年 动 乱 开 始 了。1966 年下半年至 1971 年上半年的 5 年间,比赛活动和训练工作处于全 面停顿状态,给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使刚刚起步的中国排 球 与 世 界 强 队 的 差 距 进 一 步 加 大 了 。 1974 年 我 国 再 次 参 加 世 界 锦 标 赛 时 , 男、女队从原来的第九名下降到了第十五名和第十四名。1971 年下半年,一些地区开始恢复对少年运动员的

42、训练。1972 年 全 国 五 项 球 类 运 动 会 后 , 排 球 竞 赛 活 动 才 又 逐 步 开 展 起 来 。 当 年10 月 , 中 国 排 球 队 访 问 日 本 。 不 久 , 国 家 体 委 召 开 篮 、 排 、 足 三 大 球 训 练 工作会议。在排球方面,会议总结了 20 多年来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的历史经验, 进一步明确了技术战术指导思想,并制订了发展规划,确定把培养青少年排 球选手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当年年底,着手建立了福建漳州排球训练基 地。此后,坚持对一些青年队每年组织两次集训,以提高他们的水平。1974 年 , 我 国 派 男 、 女 队 参 加 了 在 墨

43、西 哥 举 行 的 第 八 届 世 界 男 排 锦 标 赛 和第七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这是我国排球运动在停顿了数年之后,再次在世 界大赛中亮相。男队列第十五名,女队列第十四名,是我国排球队在历届世 界锦标赛中名次最差的一次。70 年 代 中 期 , 一 大 批 有 志 于 排 球 事 业 的 人 们 认 真 总 结 了 前 人 的 经 验 , 紧 紧把握住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新趋势,艰苦奋斗,急起直追,使中国的排球 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1976 年以后,除改进了原有的制度之外, 还通过改进训练、加强集训以及增加国际交往等措施,使我国排球运动的水 平直线上升。1976 年 5 月 , 通

44、过 选 拔 重 新 组 建 了 国 家 排 球 队 。 福 建 省 教 练 员 戴 廷 斌 和 江苏省教练员袁伟民分别担任了男、女队教练。汪嘉伟、沈富麟、胡进、侯 杰和孙晋芳、曹慧英、张蓉芳、陈招娣、杨希等,后来成了重新组建的国家 男 、 女 队 的 主 力 队 员 。 男 队 在 快 速 的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创 造 了 “前 飞 ”、 “背 飞 ”、 “拉三”、“拉四”等空间差、时间差、位置差的新技术和新战术。女队在 全 面 性 训 练 的 基 础 上 , 引 进 了 男 队 的 许 多 先 进 打 法 、 包 括 “快 速 反 击 ”打 法 , 掌握了单脚起跳扣快球、平球、错位及“

45、空中飘动”,改进了“快抹”,把 快攻的节奏又加快了一步。1978 年 的 全 国 排 球 工 作 会 议 根 据 国 际 排 球 运 动 发 展 的 新 趋 势 , 重 新 修 订 了 我 国 发 展 排 球 运 动 的 技 术 、 战 术 的 指 导 思 想 , 提 出 了 在 技 术 全 面 的 基 础 上 ,发展各队的特长,向全攻全守型发展;坚持快速,发展高度,狠抓扣、拦、 发球得分技术,力争网上优势;以全面、快速、高度、灵活、准确的打法, 争取主动,夺取胜利。在这一正确的技、战术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排球运动 的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1977 年 8 月 , 我 国 女 排 在 保 加

46、利 亚 首 都 索 非 亚 举 行 的 第 九 届 世 界 大 学 生运动会排球赛上,战胜了苏联、美国等强队,在 19 个参加队中列第五名。同年 9 月,我国青年男、女队参加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第一届世界青年排球锦标赛,在有 16 支男队和 14 支女队参加的比赛中,中国男、女 队双双获得亚军。同年 11 月, 在日本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和第三届世界杯男子 排球赛上,中国女队获得第四名,中国男队获得第五名。1978 年 , 中 国 派 队 参 加 了 在 意 大 利 罗 马 举 行 的 第 九 届 世 界 男 排 锦 标 赛 和 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男、女队均列

47、第六名。1979 年 12 月,中国男、女排在亚洲锦标赛上,分别战胜日本队和韩国 队,首次双双夺得亚洲冠军,并取得了参加奥运会决赛阶段比赛的资格。中国男、女排在一系列世界重要的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标志着中国的 排球运动在 70 年代末已进入了世界排坛的先进行列。进入 80 年代后,中国女排继 1981 年夺得世界杯赛冠军后,又连续四次 赢得世界锦标赛、奥运会和世界杯赛的冠军,成为世界女子排坛史上第一个 夺得“五连冠”的球队。中国男排 1981 年列世界杯赛的第五名, 1982 年列 世 界 锦 标 赛 的 第 七 名 。 1984 年 在 奥 运 会 预 选 赛 上 失 利 , 国 家 队 解

48、 散 , 后 来 重 新组队,以年轻选手为主参加了洛杉矶奥运会,结果列第十名。此后水平虽 有所回升,但仍未达到原国家队的水平。1987 年 10 月的第四届亚洲男排锦 标赛,中国队再次负于日本队,屈居亚军,并失去了参加奥运会比赛的第一 次 机 会 。 之 后 , 在 争 夺 1988 年 奥 运 会 最 后 两 张 入 场 券 的 第 二 次 机 会 中 , 先 负 于荷兰队,又在与意大利的三场比赛中,以一胜二负的总成绩,再一次出线 无望,最终未取得参加第 24 届奥运会男排赛的资格。1984 年 中 国 女 排 赢 得 “三 连 冠 ”后 , 著 名 教 练 袁 伟 民 离 开 了 女 排

49、, 著 名 攻球手张蓉芳和郎平也相继引退,使中国女排的总体实力下降。此后,中国 女排的教练又几次更换,加上其他原因,近几年新手成长较慢,特别是缺乏 像郎平、张蓉芳那样的尖子队员。如果在培养新生力量方面不抓紧,中国女 排将会失去世界排坛的领先地位。中国男排的主要问题是训练作风不严谨,缺少尖子队员,技、战术发挥 不稳定。要改变中国男排的处境,关键是狠抓训练,严格管理,树立重新冲 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决心和信心。世 界 排 球 运 动 的 发 展 日 新 月 异 , 不 进 则 退 , 不 管 中 国 男 排 还 是 中 国 女 排 , 只有花大力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并且有所创新,才能跟上世界排球 运动的发展潮流。玩 排 球 时 请 注 意1、参赛队的组成一个队最多只能有 12 名队员 ( 包 括 队 长 在 内 ) , 一 名 教 练 员 , 一 名 助 理 教练员和一名医生。只有登记在记录表上的队员可以参加比赛。队员的服装必须统一、整洁和颜色相同。上衣前后须有明显的号码,禁 止穿着没有号码或不同颜色的服装上场。上场队员禁止佩戴首饰、别针、项 链等。队长在比赛开始前将代表本队挑选场地或发球权,队长在场上时将担任 场上队长。队长的上衣左胸前应有一条长 8 厘米、宽 2 厘米的与上衣颜色不 同的标志带。场上队长可以向裁判员请求更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