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三年级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年,也是习惯划分的中年级的起始。经过一、二年级的教学,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表现在积累了许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数学的能力增强了。另一方面表现在年龄增长、心理逐渐成熟,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激励学习兴趣、开展学习活动,还是评价学习成果,都与一、二年级明显不同了。本册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充分注意了学生的现实。全册教材除期末“整理与复习”外,共编排 10 个单元。其中 7 个单元教学“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的认识方面,有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在数的运算方面,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加、
2、减两位数(口算) ,三位数乘一位数,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结合这些计算,还要解决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常见的量方面,有千克和克,24 时记时法。2 个单元教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在图形的认识方面,有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在测量方面,有平面图形周长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1 个单元教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主要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或不相等。结合上面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 5 次实践活动。从本册起,教科书里增加了“你知道吗”和“思考题”两块内容,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编排的。编排“你知道吗” ,通过介绍数学历史、讲述数学故事以及数学人物,使学生
3、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数学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数学的应用是广泛而现实的。从而逐渐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思考题”联系教学的基础知识,在知识的宽度、深度上有所扩展。编排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思考题是弹性的教学内容,既不勉强每个学生都学习,又要吸引、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学习。在实践中也证明大多数孩子都有能力去解决这样的问题。第一单元除法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和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
4、基础上安排的。以笔算为主线。先通过比较容易的除法(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没有余数) ,教学除法竖式及除法的验算;然后教学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有余数的情况;最后教学商的个位上是 0 的除法。教材把口算、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合理穿插到各个“想想做做”或练习中。单元教学结束时安排了场景型的实践活动农村新貌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口算教材在安排口算教学时,细致考虑了计算知识的发展线索。第 1 页例题中安排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402,这是笔算的基础,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第一步,应该先于笔算教学。教材鼓励学生在直观操作情境中自己想办法计算,鼓励自主探索,组织学生广泛交流。 “想想做做”第
5、1 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表内除法类推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商,体现了既提倡算法多样化,又适时优化算法的思想。然后,第 4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里从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带出非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被除数十位、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 。由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除法笔算,所以带出新口算不会有困难,通过口算还能促进对笔算的掌握。另外,在这道题里还组织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整合,既让学生体会乘、除法口算在思路上有相似的地方,又再次体会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以及乘法能验算除法。2笔算几十几除以一位数教材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由易到难进行编排。教材通过解决把 4
6、6 枝铅笔平均分给 2 个女孩、把 52 个羽毛球平均分给 2 个班、把 62 个羽毛球平均分给 3 个班等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经历算法的创造过程,学会相应的口算和笔算。这样的编排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细致地思考每一个教学环节,认真地进行学生学习活动的再设计,真正做到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下功夫。例如: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时,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出示 6 根小棒,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分得多少?学生口答。目的是复习表内除法。接着出示 40 根小棒,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分得多少?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实际是解决例 1的口算。学生解决完
7、 402 的口算之后再出示把 40 根和 6 根合起来,再平均分给 2 位同学,每人分得几根,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再动手摆一摆小棒,动脑筋想一想,动小嘴巴说一说,让学生借助实物操作探索算法。接着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合实际操作,形成口算思考,知道每人先分得 2 捆是 20 枝,再分得 3 枝,合起来是 23 枝。最后引导学生探索用竖式计算,特别是对“2 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展开讨论,启发学生结合操作过程或自身的知识经验作出合理的解释。在实际教学的活动中, “2”要写在十位上感觉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容易,到是一定要强调第二步是把个位上的 6 移下来继续除,与第一步要分开,因为在分小棒的时候
8、就是分两步来分的,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分小棒的过程来理解,接着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由扶到放,逐步学会竖式计算。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说说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应该怎样进行?应该注意什么?初步总结计算法则。这里总结法则实际就是让学生能结合题目说说计算的步骤与过程,因为这样的除法竖式结构与前面所学习过的知识有很大差异,在学生对除法竖式的结构掌握还不很熟练的时候,很有必要让学生说计算步骤,有助于熟练计算的程序,提高计算速度。我觉得整个教学安排过度比较自然,紧凑,感觉学生学习的效果比较好。附计算口诀:从被除数高位开始,除到哪位商哪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定比除数小。3验算除法除法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9、,教材没有把这个知识直接告诉学生。人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总会想一想钱付得对吗、找回的钱对吗这些问题,在数学上就是验算。第 3 页例题在算出可以买 12 块巧克力后,问学生“算得对吗” ,学生马上会想到: 每块巧克力 3 元,买 12 块要312=36(元) 。由此看到乘法可以验算除法。把除法验算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有利于他们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而且有利于学生感受验算的含义,养成验算的习惯。例题接着以 65 元钱可以买 21 块巧克力还剩 2 元这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研究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引导他们把买 21 块要 63 元,加上剩下的 2元正好是 65 元这
10、种具体的思考抽象成数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教材第 4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安排三组对比题。其中第一组下面一道式子是上面一道式子的商乘除数,可以验算上面一道除法题计算是不是正确。另两组的下面式子都是上面式子里的商乘除数再加余数,也能验算上面一道除法计算。教材没有概括出“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这两个数量关系式,更不要求学生机械记忆,而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到这两个关系的存在。传统数学教学中的验算只对已经学过的计算进行检验,新课程还利用验算改变新知识的学习方式。第 7 页例题让学生对自己首次进行的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有余数的计算进行检验,第 9 页例题让学
11、生对自己首次进行的商末尾是 0 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检验,这两道例题都体现了“猜想(假设)验证调整猜想再验证直至正确”这种学习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态度。4估算教材加强估算教学,第 8 页第 6 题和第 11 页第 2 题都要求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教材把估算安排在口算与笔算之后,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形成自己的估算方法,并且通过学习估算进一步熟悉除法试商,巩固除法计算,培养估计能力与习惯。5解决实际问题结合除法教学,教材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用除法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题材广阔,贴近生活,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常用的数量
12、关系。如第 11 页第 3 题,学生从解题中能发现求买笔记本本数的方法是“总价单价” 。还能发现在总价相同的前提下,买单价便宜的笔记本,数量比较多。第 12 页第 4 题在分别求各种书的单价时,学生能总结出“总价数量=单价” 。这些数量关系不是教师传授的,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习得的,是对数学活动的经验积淀。教材还注意联系现实情境灵活地回答实际问题。二是解决把总数或剩下的数平均分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练习一第 58 题。第 5 题是图、表结合呈现的连续两问,使学生明白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应该先算老师和学生一共多少人,是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第 6、7、8 题以图画、对话形式呈现,让学生
13、借助图画直观和生活经验理出解题思路,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学习有条理地思考并表述。教学这些题,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并相互交流的机会,把发展数学思考落到实处。6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许多提出问题的空间和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的机会。农村新貌让学生应用刚学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其他数学知识,在现实场景里解决实际问题。情境图里出现的数学信息并不太多,但可以从中提出并解决许多问题。教材鼓励学生尽量提出问题,体会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用相关的条件。7练习处理P12/6 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比较,找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14、这样的规律,但是在语言表述上不够流畅,如果学生语言表达不大流畅时可以以填算式的形式考察他们是否理解了,课上就可以补充 9015=90( )( ) 。学生可以填出 9015=90(3)(5)或 9015=90(5)(3) ,就说明他们理解了。但究竟把后一个数拆成哪两个数,先除以哪一个,学生没有很强的简算意识,所以这里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比较一下,发现 9015=90(3)(5)更容易算,为后续学习服务。课后可以布置类似的题型帮助学生熟悉这样的规律。P13/9。尽管书上不要求学生找到最省钱的方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提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这道题时间不够充裕,
15、建议可以事先将表格设计好让学生根据此课前先独立思考,想出尽可能多的租船方案,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表格,将方案找全,进而让学生选择你喜欢的方案,一般同学都会选择最经济的租船方案,进而揭示类似的租船租车等问题的普遍规律:尽量租大船,尽量满载,这样最经济。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时做好铺垫。友情提醒:除法计算是学生易错的计算教学,从我教学的实践中看,学生主要容易出现的问题是(1)除法笔算的格式不对, (特别是能口算的)例如:4 844 81 20(2)有余数的除法横式中余数漏写。(3)表内乘法及 20 以内加减法不熟练导致的计算错误。所以我们要平时要加强计算训练,课中练,课后练,以提高计算速度与正确率。
16、作业中每天坚持一条口算的(约 20 题)练习。再适当布置一些除法的竖式计算。不能局限于教什么做什么,也要把前面学过的乘法、加、减法计算都拿出来,经常练习。训练时间长了,大家就会看到其好处。第二单元认数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万以内的数,是学生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全单元的内容包括一千到一万间各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相应的口算与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调动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地认、读、写整千数。苏教版教材第一学段前四册中的认数教学安排得很细致,学生经历了 20 以内数、百以内数和千以内数三次认数过程。他们从中积累了利用小棒、计数器、正方体木块等学具帮助认数的经验
17、,积累了研究数的组成、理解数的意义的经验,积累了读、写较小的数以及比较两个数大小的经验,已经整理了个、十、百、千四个数位的顺序这些都是继续学习更大数的重要资源。本单元教材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认数学习经验。2认数(1)认识一万及整千数:教材首先出示一幅体育馆的照片,并告诉学生:这座体育馆大约能坐一万人。 “一万”是学生未曾学过的数,教材希望这个情境能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万是比较大的数,同时激起一万有多大、一万怎样写、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一万等疑问,引起学生继续认数的愿望。二年级(下册)认识一千时已经使用正方体木块作教具和学具。教材从一个大正方体表示一千为起点,让学生看着一个个大正方体一千一千地数,依
18、次直观认识一千、二千、三千九千。当出现个大正方体时告诉学生个一千是一万,首次直观描述了一万的含义。然后在计数器上确定万位,在千以内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添上万位并凸现数位顺序,这些都在帮助学生加强对个千是一万的认识。接着让学生借助计数器学习整千数的组成与读写,又一次理解整千数的意义。想想做做的第 1 题让学生借助数轴进一步体会整千数之间的关系。把认数与口算密切结合在一起能促进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由于学生已经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法、整百数加减法的能力,所以教材把整千数加、减口算安排在“想想做做”里让学生自己学习。口算思路是开放的,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时如有学生联系一位数加、减想整千数
19、加、减的得数,应提出肯定与表扬。(2)认识非整千数第 19 页例题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应用读、写三位数的方法读、写四位数上,先读、写各位上都不是 0 的四位数,再读、写中间有一个 0 的四位数,然后读、写中间有连续两个 0 的四位数,至于末尾有 0 的四位数的读、写安排在“试一试”里教学。我觉得这里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读、写三位数,还要引导学生对比。读法、写法的对比,首先要把中间连续有两个 0 的数和中间只有 1 个 0 的数(例题第 2 和第 3 个数)进行对比,其次要对比末尾有0 的数(试一试中的两个数) ,最后要把这 4 个数综合起来对比。经过这三层次的对比,学生能体会到万以内的数的读、写最
20、关键的是正确读、写数中的 0,从而建构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3在开放情境中教学比较数的大小。选择的题材是开放的。第 24 页例题提供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器的单价,这四种家电可以两两比较价格的高低。例题只比较电视机和空调器的价钱, “试一试”比较电视机和电冰箱的价钱,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他比较对象。比较的思路和表达的方式是开放的。在比较两个具体的数的大小时,学生从各自的数学现实、个性爱好出发,设计自己的比较方法。学生表达的方法必定是多样的,例题里的两种思路仅是学生众多方法中的一部分,教材鼓励比较的策略与方法多样化。练习是开放的。 “想想做做”第 2、3 题联系实际比较数的大小,让学生看到生
21、活中经常应用比较数的大小的知识。第 6 题安排学生合作学习,先分别用卡片摆出数,再比较大小。这道题的容量很大。没有卡片可以让学生口述,写下组成的数,同桌合作学习。第 5 题要说出八个四位数各接近几千,第 7 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估计。这些题是在学生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能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并为以后估算作准备。4练习处理(1)通过组织对比练习,强化巩固 0 位置不同读法不同。例如 P28 页第 9 题,(2)强调认真审题,提高解题正确率。在练习中的易错类型是在填上最大或最小的数。有的学生填得虽然符合大小关系,但却没有按要求填出最大的或者最小的数。我在教学中建议学生填出来之后在看一看,
22、能不能再填比这个数大或者小的数了,如果不能再填了,才说明符合要求了 。(3)适当拓展延伸,为后续学习铺垫。例如在 P22/10 完成之后可以适当补充练习:用 2、9、0、0 四个数组成 0 不读出来的数中最小的是( ),组成的只读 1 个 0 的数中最大的是( ),最多能组成( )个不同的四位数。 (各个数位上的数不重复)其中前两个问题是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来组成数,而不是自由组数,比第 10 题难度稍有提升,最后一个问题,要想把所有数都找全,可以用枚举的方法,在枚举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找到规律,将 2 放在千位上可以组成 3 个数,那么将 9 放在千位上也可以组成三个数,进而得到可以用 23=6(
23、个)这个方法来解决。这个知识点在四年级下册找规律单元中会出现,我觉得在这里适当渗透,可以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在四年级再学习时不至于感到陌生,反而会觉得数学知识之间是融会贯通,紧密联系的。在学完比较数的大小之后也可补充拓展练习:用 3、8、7、0 四个数最多能几个组成不同的 4 位数。并给他们排序.(各个数位上的数不重复)第三单元千克和克教材分析 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我国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以“物体有多重”代替“质量是多少” ,因此本单元没有使用“质量”这个词,仍然讲“有多重” 。全单元教材按“导入教学千克教学克实践活动”的线索编写。1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引起
24、学生注意。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比一比”中也比过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29 页照片中有两袋形状和大小都差不多的食品,问学生“哪一袋重一些?”这个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教材紧接着用秤称的方法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磅秤、台秤、弹簧秤、电子秤以及天平等,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称物体有多重的工具。2引出、讲解、感受千克和克用秤称物体有多重,还需要计量单位。教材通过“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这句话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来。30 页的底注介绍了千
25、克可以用“kg”表示,在生活中和教材的练习里经常使用这个符号。 “千克又叫公斤”只是一般的介绍,练习中不使用。(1)让学生知道“千克” 。教材在告诉学生“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的同时,让学生观察台秤。左边的台秤上没有放东西,秤面的针指向“0” ;右边的台秤上有 1袋红枣,秤面的针指向“1” 。两幅图连起来看,这袋红枣重 1 千克。这是教材让学生第一次感知千克。(2)让学生体会 1 千克。教学千克不仅要知道它,还要体会它,建立初步的、正确的 1 千克的印象。我们在上课时让学生称出 1 千克大米,装在袋里,用手拎一拎;称出 1 千克鸡蛋,拎一拎并数一数有多少个;课后让学生到商店里去看一
26、看,哪些物品重 1 千克。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亲身体会 1 千克有多重。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我们还得到了他们使用的现代汉语词典的大约重 1 千克,词典每个学生都带,所以便于每个人都体验。在此基础上,教材还让学生体会几千克,如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你能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等。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是新课程加强的学习活动。学生开展这些活动不是玩,也不是一般的做一做,而要用心去体会,有意识地去感受。(3)让学生了解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中有许多照片,如 1 袋盐水鸭重 1kg、1 袋大米 5kg、电梯可载重 1000kg。结合认识秤的练习,用千克作单位显示一
27、些蔬菜、瓜果有多重。还有“你知道吗”里介绍乘坐火车、飞机旅行时携带或托运物品的重量规定。这些素材来自生活,选自学生的身边,引导学生带着新学习的知识去观察周围,去了解物体。教学“克”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建立直觉1 克是很轻的。教材用天平称出 10 克黄豆,让学生看到 10 克黄豆只有几十粒,从而感到 1 克是很轻的。这是对“克”的首次感知,还使学生产生“1 克究竟有多重”的学习兴趣。接着要让学生体验1 克有多重。教材通过图示告诉学生一枚 2 分硬币大约重 1 克,并要求他们掂一掂,感受 1 克。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 1 克的印象,还要通过“一根羽毛比 1 克轻” “一把直尺比 1 克重”凸现 1
28、克。然后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 1 千克=1000 克,而让他们在称盐的活动中去发现。实验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计算出 2 袋盐重 1000 克;第二步用台秤称两袋盐的重,得到 1 千克;第三步作出判断: 1 千克=1000 克。学生通过称盐的实验,不仅得到了千克与克的关系,而且再次体会了 1 千克与 1 克各有多重。由于没有教学多位数的乘、除计算,只能应用整千数的知识进行换算思考。如 2 千克是 2 个 1000 克,等于2000 克;5000 克是 5 个 1 千克,等于 5 千克。还可以给学生一个公式:千克 克,数字后面加 3 个 0克 千克,数字后面去掉 3 个
29、03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估计。36 页第 4 题里 1 个大面包重 190 克,4 个小面包每个重 70 克,求这 5 个面包一共重多少克;第 5 题告诉学生三袋点心各重多少克,让他们求其中两袋食品相差多少克。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进行了有关物重的加、减、乘法计算,避免了枯燥、机械的纯计算训练。37 页第 6 题在求出 1 号杯里有水 60 克后,通过观察与比较,说一说 2 号、3 号杯里大约各有多少克水。这里结合计算进行估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估计习惯和能力。先通过 300-240=60 求出 1 号杯里的水重是后面进行估计的关键,也是解答这道题的难点。为此,教材通过第 35 页的第 4 题
30、预先作了铺垫。38 页称一称分两段进行。第一段称 1 千克水果或蔬菜,数数大约有多少个。其中苹果、橘子、西红柿和黄瓜是常见的水果或蔬菜,几乎各地都能看到。表格里留了两个空格,让学生另选其他水果,特别是当地的特色水果。这一段教材通过称和数,再次引导学生体会1 千克有多重。第二段称体重。生活中经常遇到不是整千克重的情况,教材着力指导学生识别秤面上表示的体重,通过几名孩子的对话,逐步体会“大约重 23 千克”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学生分小组进行称体重和比体重活动。5友情提醒:表示物体有多重时,较重的我们一般用千克表示,较轻的一般用克表示,但是一个重量的大小,不仅仅看单位还要看前面的数字,比如 4 千克
31、4500 克,虽然克的单位小,但 4500 克仍然是大于 4 千克。这点要在练习中让学生明确,数字和单位要结合起来看。第四单元加和减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 100) ,解决与“倍”或“差”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在练习中还有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教材先安排口算的教学,再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这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能经常运用学到的口算,既便于解决实际问题,又巩固了口算能力。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加法和减法分开编排。教材先教学加法口算,再教学减法口算。在加法口算中
32、把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用题组的形式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住加法口算思路上的相同点和具体处理上的不同点。同样,在减法口算中也把不退位减和退位减作出类似的教学安排。为此,教材在两道例题里分别组织学生进行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对比,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的对比。由于学生的算法多样,所以这里的比较应是同一种计算思路和具体方法的比较,是每一名学生自主进行的比较。(2) 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倡导算法多样化。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还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些都是学习本单元口算的重要基础。教材考虑到学习资源比较丰富,第 3
33、9 页与第 41 页的例题都让学生先计算,再把自己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学生的计算思路必定是多样的。这和被激活的旧知识有关,也和学生的思维习惯、个性特点有关。如 44+25 的计算:思路一: 40+20=60 4+5=9 60+9=69思路二: 44+20=64 64+5=69思路三:44+5=49 49+20=69学生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算法,无论哪种算法,在本质上的共同点都是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题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题。教学最关注的是学生转化过程中对数的分解与组合的合理性,思维活动的连贯性、灵活性。所以,教材提倡选用最适合自己的那种方法。减法也是如此:要引
34、导学生在比较中针对具体的题目找到合适的方法:例如 5739,可以用 57-30-9,也可以同 57-40+1。只要能帮助学生理解清楚为什么加 1,这道题显然用先减再加的方法更简便。算法多样化不一定要在例题中全部解决,也可以在练习中针对具体的题目带出。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多种方法,便于他们灵活应用。(3) 加强估计。结合口算教学,教材从两方面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一是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从而学会估算的方法。如第 40 页第 5 题与第 42 页第 5 题。学生只要掌握了口算方法,又能正确地区分进位与不进位,退位与不退位,完成这些估算不会有困难。二是解决实际问题时进行估计,
35、如第 40 页第 6 题。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三条路,很明显中间那条路最近,渗透了两点之间直线路程最短。比较小明从猴山到蛇馆,小红从猴山到孔雀园,谁走的路近?内涵就更丰富了。小明从猴山到蛇馆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经过老虎馆,即 44+42;另一条是经过熊猫馆,即 35+54,这两条路都要走八十多米。小红从猴山到孔雀园也有两条路可以走,分别是 44+52 和 35+38,后一条路只要走七十多米。显然小红走的路比小明近。2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利用线段图启示算法,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第 43 页例题求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常见解法有两种。教材不是把两种解法展示给学生看,而是引导他们在画线段图
36、的过程中体会数量间的联系,形成思路,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教材引领学生逐步学会运用线段图。根据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 3 倍,已经画了一条线段表示裤子价钱为 28 元,并用挑战性问题“你能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吗”激发学生继续画线段图的兴趣。多数学生能够从“倍”的意义出发,画出与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同样长的三段来表示上衣的价钱。这种线段图清楚地表达出一套衣服的价钱是 4 个 28 元。学生借助线段图思考自己的解题方法,及时组织学生交流,理解各种解法,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线段图是形象地显示数量关系的方式,学生画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也允许是
37、多样的。教材在这里倡导策略的多样性,不是要求学生一题多解。教材在“想想做做”里设计了许多变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例题中学到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如“试一试”就是例题的延续,从求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多少元到求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是问题变式。问题虽然不同,但求总和与求相差数在思路与方法上有相近的地方。3单元练习注重培养能力(1) 整理口算思路,重视口算练习。第 1 题把本单元教学的口算比一比,其中三组题分别是不进位与进位、不退位与退位、加法与减法的比较。在这些比较中,既有知识内容,也有思考方法,还有学习习惯。第 2 题给教学提供了大量训练内容,创造高效率的训练方法,以
38、激起学生的练习兴趣。第 4 题是加、减口算综合练习,把例题和“想想做做”中教学的口算结合起来,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口算状况的一次机会。在教学这道题时,要注意学生是不是都能算对,速度方面的要求不要过高。第 3 题要求估计哪些题的得数比 50 小,哪些题的得数比 50 大,需要在估算的同时把得数分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第 10 题结合估计渗透一些运算规律,教学时不仅要学生选用适宜的关系符号,还应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通过思考和交流,学生能初步体会各题里隐含的运算规律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估计一下”不是估算出结果,而是对式子的整体感知。(2) 开放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第 5 题和第
39、 12 题给学生的条件信息较多,但没有提出具体问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解决自己想到的问题。这些题把培养学生收集、利用信息能力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里,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第 5 题以提出一步计算问题为宜,并口算出结果。第 12 题要鼓励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第 13 题是答案开放的题,在回答第一问时只要看哪两种体育用品的价钱和小于 100,可以通过口算或估算作出判断。这题的答案很多,教学时不必求全,但要让学生体会到解题的策略、方法以及答案的多样。友情提醒:正确计算仍然是这个单元的重点,和第一单元除法一样,要加强计算练习。另外可以改变原来题目的条件,进行题组联系,加强数量
40、关系间的对比,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例如:在完成书上第 47 页第 9 题之后,可以对原题的条件做一点变化,拓展出(2) , (3)两题,在分析第(3)小题时可以帮助学生与学生共同画出线段图,这样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在完成后再对三道题目进行比较,发现前两题都是起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者少几的数是多少,第一步都是一样的。而第三小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少几是多少再求这个数,目的不在于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解决第(3)题,因为不是教材的要求,而是让学生通过不同题目的叙述方式不同真正弄懂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第五单元24 时记时法教材分析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 4952 页着重教学 24 时记时法
41、及它与普通记时法(12时记时法)的联系;第 5355 页联系实际问题教学求经过时间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第5657 页是一次实践活动。另外还安排了两则“你知道吗” 。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图示记时向 24 时记时法过渡学生理解并掌握 24 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是有些困难的,教材充分注意到这个难点。在学生已经知道一天里有两个 8 时、两个 10 时、两个 12 时等的基础上,例题首先利用连贯的三个钟面讲述 24 时记时法的基本原理,从左边到中间这两个钟面是 24 时记时法的012 时,中间到右边这两个钟面是 24 时记时法的 1224 时。右边的那个钟面上还完整地显示了一天中的 0
42、24 时。例题接着利用线条上的 024 时教学两种记时法的相互转换。先分别讲了上午 8 时、中午12 时与晚上 8 时转换成用 24 时记时法表示,然后让学生试着把 16:00 和 18:30 改成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间。24 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转化,可以帮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出公式:24 时记时法- 普通记时法12,加时间词去时间词,12不过晚上 12 时比较特殊它即可以表示是第二天的 0 时也可以表示是当天的 24 时2形象地展开求经过时间的思考方法。这部分教材由易到难,第 53 页例题的前一半:“六一剧场”从 14:00 开始到 16:00 结束,问学生“播放了多少时间” ,是求
43、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后一半:“金色的童年”从8:10 开始到 8:40 结束,播放了多少时间?是求一个小时之内的经过时间。这个求整时之间的经过时间问题并不难,但要求学生自己解决并交流思考过程。要求学生把看着钟面直观思考与列算式计算结合起来,从凭生活经验解决问题上升到在数学思考中解决问题。在这单元里求经过时间主要有下面的两种类型:整时到整时,起止时间在同一天内的,起止时间分在两天的。这样的题目可以可以列式计算。非整时之间的,一般推算。下面举例说明:PPT3通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周末一天的安排分三段教学。第一段是了解小华周末的生活安排,学习看懂作息时间表;第二段是学生制作自己周末一天
44、的时间安排表;第三段是学生相互交流各人的安排。教材先呈现小华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详细地列出了一天的生活内容和相应时间,并用插图形象地表明小华的生活内容是很丰富的。我们可以通过第 57 页(1) 、 (2)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小华的时间安排表,回答这些问题既巩固了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又进一步明白作息时间应该怎样安排。接着通过“周末一天你准备怎样安排”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一天中可以安排哪些活动?分别安排在什么时间?根据教材要求学生制作一张详细的时间安排表。学生可以借鉴小华安排的时间表的形式,结合自己的爱好和计划完成制作任务。学生在制作自己的时间表后,可以和同学、老师交流讨论,看看各是怎样安排的
45、。特别提出“看了同学的时间安排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相互启发,使一天的活动内容安排得更丰富、更充实,另一方面让学生相互评价,使一天的安排更合理、更科学。学生制作出来的表格应该是五花八门的,建议在教室内外张贴学生的作品,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页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第页教学周长的含义;第页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第页是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点。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此基础上
46、继续学习这两种平面图形,首先是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点。教材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指出一些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引出本单元的研究对象。在教学时我们希望学生主动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因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内容、线索,并明确活动的目的。要求学生拿几张(注意:不是一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折、量、比,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第页的几张照片,起启发和鼓励学生操作的作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对几个图形的操作后发现的,是在交流中呈现的。学生的发现往往是点滴、无序、不系统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交流时经历“无序有序”“零散完整”的过程,两个小卡通的对话是众多学生的发现
47、经过整理后的概括。在学生分别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后,要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相同的地方吗?引导他们比较这两种图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角并且都是直角,都有四条边并且对边相等。组织学生进行比较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巩固对图形特点的初步认识,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只要求学生知道这两种图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现在还不讲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联系实际事例教学周长的含义,初步建立周长概念。围成的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它的周长。教材中没有出现抽象的周长定义,只要求学生联系实物与图形理解周长的含义,能通过自己的操作表达对图形周长的理解。在教学认识周长时我们可以通过摸一摸,找一找,围
48、一围,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这样一个过程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四条边,认识到这四条边的总长就是它的周长;接着出示书上的例题图,观察儿童游泳池,池的上口一圈边线用粗黑线表示,这个黑色边线的长就是游泳池口的周长,同时组织学生举例说一说一些物体的面的周长;再围一围,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图形,组织学生反馈做法,从而知道围成的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再拿出事先准备的一片树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知道树叶的周长,小组合作,围一围,并量一量,再次让学生感知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同时还让他们看到可以“拉曲成直” ,便于度量周长;之后练习中的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就是要让学生巩固对周长
49、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在交流中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第页例题计算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篮球场的形状是长方形,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是研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要鼓励学生想想算算,希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可能根据周长的含义,采用把各条边的长度连加的方法求得周长。有些学生可能联系长方形的特点,或者先分别算出两条长的和与两条宽的和,再相加得到周长;或者先算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教材要求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由于学生尚未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所以求长方形周长暂时可分步列式计算。教学这道例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求它的周长就是求什么,为寻找算法确定方向。第二,在交流算法时首先要抓住是怎样求各条边长度总和的,其次才是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因为各种算法的式子虽然不同,但本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