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一词多义(8 分) 自: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闻: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传闻、名声)其: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代词,这) 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然: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二、填空(共 66 分,每空 2 分)1、本文就是通过记叙 方仲永从幼年天资过人到后来沦为平庸 的故事,阐明了 后天教育对于成长的重要性 的道理。这种叙议结合,就事说理的好处是 用真实生动的典型事例反映具有普遍性的道理,既令人信服,又给人以意味深长的思考。 2、本文安排材料,详略得当。课文详写 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略写
2、他后来才能衰退,最终沦为平庸的情形 。这样安排材料的作用是 使文章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 。3、本文先扬后抑,跌宕多姿。采用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表明作者对方仲永的父亲“不使学” ,不让人才“受之人”的错误做法的否定和批判态度,使前后形成强烈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4、本文语言精当,言简意丰。例如写幼年方仲永的表现时,用 忽、即、立 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写其父行为时,用一“利”字揭示出他 贪财短视 的特点;用“环谒”一词形象地刻画出他 贪图钱财,目光短浅的愚昧无知 之态。5、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 “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
3、币乞之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 “ 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6、方仲永五岁作诗能“ 指物作诗立就 ”,而且“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 不能称前时之闻 ”;二十岁就“ 泯然众人矣 ”。 7、幼年时的方仲永有令人称奇的表现是: A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8、父亲“不使学”的原因的是: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9、在议论部分中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0、作
4、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由于:“ 受之天 ”,他的才能衰退是由于“ 受于人者不至也 ”。作者认为在这两个因素中, 后天教育 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更为重要。 11、 “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12、 “余闻之也久”在文中起到了 承上启下 的作用。13、 “得为众人而已耶?”从句式上看属于 反问 句,意思是 恐怕连成为普通人都不可能 。14、本文第三段就事说理,从 个别 引向 一般 ,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揭示了 后天教育对人成才 的重要性。因而这段文字的表达方式是: 议论 。三、简答题。 (共 20 分)1、本文题目是伤仲永 ,文中的“伤”是什么意
5、思?为什么要“伤”?(4 分)答: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因方仲永这样一个天才,由于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而沦为平庸,所以感到哀伤、惋惜。2、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 分)答: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愚昧无知。3、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4 分)因为仲永幼时天资过人,与后来“泯然众人”形成了强烈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伤”的主题。同时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有力地说明了“泯然众人”的原因是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让读者领会到一个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4、 文中的“受之天”指的什么?“受之人”又指的什
6、么?(4 分)答:“受之天”是指一个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所受的教育。5、方仲永这一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读完本文,你悟出什么道理?(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 分)答:结局是“泯然众人矣” 。让我知道了一个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即使天资再好,如果不授受后天教育,也会成为无能之辈。6、 “泯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分)答:流露出作者对方仲永这样一个天才最终论为平庸的哀伤、惋惜之情。四、语言品析(共 6 分,每小题 3 分)1、文中“忽啼求之”的“啼”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答:不能删去。因为“啼”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仲永索要书具时的儿童情态。2、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 “环”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答:不能删去。因为“日” “环”分别从时间、范围两个方面写出了仲永的父亲贪图钱财, “不使学”的情形,而这正是仲永“泯然众人”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