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过敏原控制程序.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696568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敏原控制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过敏原控制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过敏原控制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过敏源控制程序防止过敏源性产品与非过敏源性产品的交叉污染。涵盖物料的仓储、加工、生产及质量控制部的检验。职责1) 生产部负责通过标签向客户及质量控制部声明存在于产品中的过敏源成分;2) 质量控制部负责所检产品的留样,以防客户因过敏源投诉时可提供证据;3)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及副组长负责现场过敏源的识别,必要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相关方;4) 生产部严格按公司要求及本程序操作,避免非明示的过敏源污染产品;5) 生产计划人员安排生产计划时,尽可能的避免过敏源之间的交叉污染;6) 仓库严格过敏源成分的分类分区隔离存放的管理;7) 采购进出口部将公司过敏源政策反馈给供应商,若所供产品中含过敏源成分,必须在包

2、装标签上标识。8) 原料采购质量负责人负责更新原料过敏源一览表,仓库质量负责人负责更新产品过敏源一览表。内容1) 本公司遵守欧盟“Commission directive 2007/68/EC” 的要求,控制以下14 类的过敏源物质(包括它们的制品):含麸质的谷类、甲壳类、蛋类、鱼类、花生、大豆类、奶类(含乳糖)、坚果类、芹菜、芥末、芝麻、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羽扇豆、软体动物。详见原料过敏源一览表。2) 从原料采购、原料标识、产品配方、生产计划、生产过程、产品取样、成品标识等七个方面进行控制。原料采购批准新原料前,采购部发出原料调查问卷,要求供方对上述十四大类过敏源进行识别及明示。采购部通过将

3、原料过敏源信息传递给研发、质量控制、仓管等,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原料标识1) 原料到货,质量控制部取样时应避免过敏源与非过敏源之间的交叉污染;2) 质量控制部检测判定质量合格,原料入库时,仓管人员应根据采购传递的原料过敏源信息标识原料的过敏源状况;3) 含有过敏源的原料:在原有身份标识(名称、编号、批号、规格、保质期)的基础上增加“过敏源”标识;4) 含过敏源的原料分区存放:含过敏源产品单独区域存放,并设明显标识。含过敏源产品包装一定要包扎好,以免捡料时污染其他产品。一个货位上、中、下尽量放置同一种含过敏源产品,每种含过敏源产品之间距离至少 10cm,避免含过敏源产品之间产生交叉污染。产

4、品配方研发人员在进行配方设计时,应根据采购传递的过敏源信息及原料过敏源一览表,在配方中注明有何种过敏源,以便将过敏源信息传递给生产环节。生产计划1) 生产计划人员在安排生产计划时,应根据过敏源的种类、客户的要求等进行分析,在遵守“防止含过敏源产品污染不含过敏源产品”的原则基础上安排生产。2) 对于混合产品,在产品颜色、产品风味相似的情况下,对于同一台机器的生产计划安排应遵守如下原则: 优先安排生产不含过敏源的产品; 其次按过敏源所含种类的多少的顺序安排生产,所含种类少的优先安排,所含种类多的后安排。如果生产计划不能遵循以上原则,在生产含较多过敏源的产品后,必须安排清洁时间将机器彻底清洁干净,才

5、能生产含较少过敏源的产品以避免交叉污染,清洁遵守车间清洁控制程序。生产过程下达生产订单任务单的人员,一定要在任务单上注明“过敏源”,提示。拣料人员按生产任务单中标识的过敏源情况,用规定的工具拣料,用后的工具及时清洁,避免工具混用,以防止含过敏源、不含过敏源、不同过敏源的原料之间相互交叉污染。混合、称量、包装在遵守“防止含过敏源产品污染不含过敏源产品” 原则基础上组织混合及包装的生产,客户有严格要求的,生产完含过敏源产品后做好清洁工作。产品的取样取样时遵守“防止含过敏源产品污染不含过敏源产品”的原则,每取完一种含过敏源的样品,取样工具要彻底清洗。样品的储放(包括留底样品)应能防止过敏源的交叉污染

6、。产品标识1) 产品标签:必须标识出过敏源成分;2) 客户有过敏源管控严格要求的,除正常产品标签内容外,增加:生产该产品的生产线还加工 - 类(过敏源)产品;不合格品的处理经测试不合格的成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需返工处理的成品,遵循以上过敏源管理程序。相关记录生产订单附表:原料过敏源一览表 原料过敏源一览表花生及其衍生物:包括花生油坚果及其衍生物:开心果、杜松果芝麻及其衍生物:芝麻芥末及其衍生物:芥末、芥末粉芹菜及其制品:芹菜叶粉、芹菜茎粉、芹菜籽及其粉、芹菜籽油奶及奶制品:包括乳糖、奶粉、奶酪粉,奶酪香精,奶油香精蛋及其衍生物:蛋黄粉、全蛋粉鱼及其制品:鲣鱼精粉甲壳动物(蟹、龙虾或虾)及其制品:虾粉、海鲜粉豆类及其衍生物:包括豆油、大豆分离蛋白、烤黄豆等小麦及其衍生物:面粉、小麦淀粉、面包粉、面筋粉亚硫酸盐:二氧化硫、偏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大蒜、姜、八角、姜黄等中的二氧化硫有可能超出 30ppm)药物残留:青霉素、磺胺类药羽扇豆:无软体动物: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