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之缘起浅谈 -论语学而篇中的周制探究 2012-3-10 21:42 周,中国古代一个不得不提的王朝。自武王伐纣伊始,赧王入秦为终,有周八百年,其周制亦施行八百年,礼乐文风深入诸夏之骨髓,开创中国封建时代国家之框架,文治之传统,为历朝立法,为万代规制。然周制浩瀚繁多,逐条论议,实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堪以完成,今日鄙人遂以论语学而篇为引,浅谈学而篇中周制种种,鄙陋不敬之处望诸君海涵。 -题记翻开论语,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篇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看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君子,君子是什么
2、,这是探究周制不得不讨论的问题,有人说君子就是道德高尚的人,就是有品德有节操的人,这既对又不对。首先我个人认为君子在周朝不仅是人节操与品德高尚的象征词,更是一种地位的称谓,在周朝商代的祖先神为贵独尊祖先思想已被周朝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重德思想所取缔。周朝统治者为获得统治正当性便建立了一整套以德配天的天命观,在周朝的天命观中道德规范是有人格意志的“天”为“保民”而赐于人的。人服从天命,是一种道德行为,天就会赏赐,否则,天就会降罚于人。因而按照礼法周朝的各级统治者必为有德贤能之人,所以周朝的上至天子下至士必为德行不一的君子,例如礼记文王世子中有如下记载: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
3、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立大傅少傅以养之,欲知其父子君臣之 道也。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可见周王自小就接受礼乐德行教育,可见德行是统治阶层必备的要素。礼记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君子曰德,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君之谓也。所以这里的君子与其说是品德高尚的象征还莫不如说是身份的表示。而与君子相对应的则是小人,这里的小人也同样应该是与统治阶层相对应的被统治阶层既庶民和奴隶。孔子说的这句话我感觉更应理解为人家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愤怒,这不就是君子的德行么?他在这里是诉说了一个君子应该具有的一种德行,即人不知而不愠,这是
4、一个评价君子这一统治阶层的标准而非仅仅简单的理解为是在说道德高尚的表现。而且这句话还放在了一个更大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即是在学习完西周之经典并多次复习之后,由此观之更应该是孔子在教授学生统治阶乘应该具有何样的品质,而非在教学生道德是什么,众所周知孔子是个做梦都想入仕协助国君复古复礼的人,这样的人怎可能会在家闭门教学如何注重生活中的细节德行呢,所以就算教,也必然是与治国入仕相关的内容。既然孔老夫子说的是一个标准,那也就是说如果有人符合了这个标准就有可能成为统治阶层的一分子,但按照礼记中的记载周朝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并依靠宗法制所结成的血缘纽带来维系对各层贵族的控制,在这种制度下想步入统治阶层只能
5、依靠继承爵位,那么孔子说完这个标准岂不是没有任何实际用处,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分期来看,在西周这个是绝对不行的在西周宗法制之下严格执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包揽了统治阶乘的所有位置,而且在西周如果你想学习这些与君子标准相关的内容就必须去上学,但西周教授知识的只有一个地方既官学,只有贵族子弟方可去学习,庶民恐怕一辈子也无法去旁听一堂课,所以这自然就相当于将君子这个称谓永远的给予把持统治阶乘的贵族,在西周也自然的只有各层贵族才能符合这个标准,才能成为君子。而到了东周,当时随着经济生产力的持续提高,各地诸侯争霸成风,天下礼崩乐坏,这时一个阶乘表现得异常的开放和活跃,那就是士,作为贵族的最底层他们开始关心天
6、下大事,并且小部分的士开始兴办私学,而且这个时期想成为士已经变得很容易,因为各大贵族位扩充羽翼提高实力已经开始广纳门客,养士成风。例如在太宰问于子贡: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因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就说自己年轻时曾多为鄙贱之事,但最终依旧担任了鲁国司寇一职,堪为君子。这充分说明在春秋时期士的阶层兴起,大量非贵族或者没落贵族涌入。由于原来的官学垄断教育被打破,更多社会底层的人开始了接触经典,这自然而然就有了孔子对于君子标准的评价,同时也在教导他的学生希望他们能成为符合标准的人进而变成为天下服务的士。在学而篇中关于君子的
7、标准,孔子还有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认为,要想成为君子,应该不仅仅做到人不知而不愠还要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君子日常行为规范也必须要遵循礼的约束,正如孔子在学而篇中所言: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这要求君子不仅要做到日常行为庄重有威严,善于学习,大胆改错,言行都要忠君守诚信,由此可
8、见孔子对于君子这一阶层无论品德还是行为的定义永远是与周礼与道德捆绑在一起,这也是他主张延续周朝礼教德治的统治思想的体现。在孔子观念中,仁是推行德治的核心,礼是维持礼教的重点,因而其主张克己复礼,主张为政以德。如果想做到克己复礼和为政以德,就必须找到礼与仁的根本,在孔子眼里无论是仁还是礼都有其根本,那么仁的根本是什么呢?孔子也在学而篇中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孝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通过这句话我们能看出孔子的两个观点,第一:如果人人都遵循孝悌之仪,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谋反作乱和阴谋诡计了,第二:
9、孝悌是仁德的根本。为什么孝悌是仁的根本呢,而且具有了仁的品质就不会谋反作乱了呢,这个我认为尚书可以给我们答案,尚书周书中记载武王问治天下于箕子,箕子的回答中有这样一段话:五、皇极:是建其有极。敛时人福,用敷锡厥庶民(2)。惟时 厥庶民汝极。锡汝保极(3):凡厥庶民,无有淫朋(4),人无有比德(5), 惟皇作极。凡厥庶民、有猷酞有为守(6),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 罹于咎,皇则受之(8)。而康而色(9),曰:于攸好德。汝则锡之低 时人斯其惟皇之极(10)。无虐茕独而畏高明(11)。人之有能有为。使羞 其行(12),而邦其昌、凡厥正人(13),既富方谷(14),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 时人斯其辜(1
10、5)。于其无好德,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无偏无陂(16), 遵王之义;无有作好(17),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 党,王道荡荡(18);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20),王道正直。 会其有极(21),归其有极。日皇极之救护,是彝是训(23),于帝其训(24)。 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25)。曰:天子作民 父母,以为天下王。”这段话的核心内容是王如果想管理好天下就必须降五福于人民,即施之以仁政,而施之以仁政的最高境界就是天子作民父母,即天子即是王又是万民的父母,天下一家。好了,刚才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在周朝的制度中,宗法制的严格执行,不仅使周王掌握了对于各诸
11、侯国的控制权,还使其具有了天下大宗,万民父母的地位,既然天子是万民之父母,按照这套逻辑,如果人人都遵循孝悌之道,自然会俯首听命于天子极尽儿臣之能事为其“父母”尽孝道,也就不会发生谋反叛乱了,而周天子所要做的仅仅是广施仁政,以德治国,让更多的子民沐浴于其“父母般的关爱”中,这既是中国古代封建家长制的理论制度开端,也是中国古代氏族社会部落家庭的延续,即一个囊括天下所有氏族的大氏族国家,一个取代天下所有氏族家长的大家长,出现了,我们可以称这一制度为封建宗法家长制。而在这一制度之下,既然仁政是统治的主要手段,孝悌自然就成为仁之根本,有了孝悌才有伦理,才有国家的政治制度有效运行。对于孝悌重要性的认识孔子
12、是十分到位的,在学而篇中孔子还说过:“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馀力(7),则以学文(8)。”的话。他甚至主张遵循孝道应该在学习经典之前,由此看出孔子对于孝推崇的力度,也更加说明了孝悌对于维系周朝制度的有效运行的重要性。既然周朝实行家国一体的封建宗法家长制,那这套制度又有何特别之处,我们现在不也提倡孝顺父母么?在这里孔子又在论语的学而篇中又给了我们观察周朝封建宗法家长制效力的一个窗口,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这是孔子关于孝的问题具体化的解释,也是有关封建宗法家长制的最细腻
13、描写,为什么在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一个人的品性要看他的志向呢,因为在其父亲在世的时候他没有独立行动的自主权,一切的一切都被操纵在家长君父手中,小家如此,大家更应如此,由此一级操纵一级,最终通过这套制度,周天子操纵了天下的万民。而鲁迅先生在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写道: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则更赤裸裸的表现出封建宗法家长制对于子女的控制力之强。既然周制中仁的根本是孝悌,那礼呢?要知道如果仁是周王朝长期带的面具,那么礼可就是捆
14、绑那个面具的绳子,礼是维系周王朝宗法分封制的工具,礼的根本又是什么呢?我认为礼的根本就是礼,即礼的行为规范,同样孔子在学而篇中也给了我们相应的证据,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前半段的言语貌似在说明礼的应用其根本在于创造和谐,但后半句话锋一转,变为以礼治礼,以礼仪规范节制人之劣性创造和谐,这里我们想明白礼的本质是什么就不得不先推敲出和的深刻含义,按照礼记中庸中的记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既人已经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感情但却恰到好处,能合理的控制住自己的情感。按照杨遇夫的观点,
15、其在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也就是不过喜,不过忧,万事正好。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这句话了,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学而篇中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西周时期,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
16、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而是强调以礼促和,以礼治礼,即强调礼治这一万物规矩的束缚力,也就是说没有礼的支持,和是不可能实现,而和是指引礼去实现的目标与追求。;所以我个人认为里的本质就在于礼的束缚力,而礼的目的在于和进而促进仁政的实施。对于礼的约束力的理解,孔子也同样在学而篇中给了我们详尽的说明,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孔子在这里强调信”和“
17、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礼的强大在于其所特有的外在约束力,所以其本质也就是礼的约束力。周朝也正是借助其所特有的礼乐制来维护宗法分封制的运行,例如礼记王制中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 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 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制农田百亩。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 六人,下农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
18、,其禄以是为差也。 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君,十卿禄。次国之卿,三大夫禄,君,十卿禄。小国 之卿,倍大夫禄,君十卿禄。这是最宏观的礼也是最为直接的礼,或者我们看到的是周朝的礼制一体化现象。谈论到现在我认为有必要做一个尾声了,我个人认为论语一部实质上是孔子对周制的私学化解读,翻阅理解论语我们不得不同时研究周制,因为周制是论语的源泉,论语是周制的概括与升华,二者都是研究中国封建制度历史的重要文献与材料,希望子畅以论语中学而一篇来浅读周制的思维能引起其他同好者的共鸣,共同开启由论语入周制的研究方法大门。鄙人陋作实为寒酸,短浅未得深思之处实在繁多,望诸位仁兄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