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科院地理所人文地理人文地理 05名词:1.产业集群 2.循环经济 3.区域增长极 4.区域协调发展 5.港口集疏运系统 6.持续农业 7.城市群8.决策支持系统 9.断裂点理论 10.(忘了)简答:1.简要回答区域产业界结构合理性评价内容及相应的指标。2.回答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类型 3.简述区域比较优势的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论述: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要性及振兴重点的看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地理学试题准考证编号 得分 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 4分)1、聚集与扩散 2、循环经济3、产业的自组织 4、绿色 GDP5、环境 Ku
2、znets倒”U”型曲线二、简答题(每题 8分)1、简要阐述城乡统筹的基本内涵。2、简要分析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的关系。3、简述西部大开发的建设重点。三、论述题(任选三题,每题 20分)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哪些手段对产业布局进行指导和调控?2、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何在?如何协调发展?3、城市化发展将对土地资源(包括土壤资源)变化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4、根据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状况,(1) 计算两个城市 200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 要点分析和比较两个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特征城市 年份 市区人口(万人) 人均 GDP (元) 三次产业比重A 2002
3、 150 47900 1.5:49.5:492001 138 42000 2:53:45B 2002 140 40380 1:67:322001 110 39000 1:61:3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地理学试题准考证编号 得分 一、名词解释(共 40分,每题 5分)1、区划 2、生态城市3、后工业社会 4、过度城市化5、经济全球化 6、粘性空间7、绿色 GDP 8、物流二、简答题(共 50分)1、循环经济的三种类型。(10 分)2、简述我国农村工业化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10 分)3、简述点轴发展理论。(15 分)4、城市发展的向心力和离心
4、力分别有哪些?(15 分)三、问答题(共 60分,每题 20分,任选三题)1、城市和区域空间管制的内容及意义。2、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资源、环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3、试利用二元经济理论论述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解决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4、试述技术、信息、知识等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07年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经济地理学试题一 1相对优势 2佩的克拉克定理 3逆城市化 4物流园区 5 6需求收入弹性 7规模经济8土地资源二 1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2简述区域规划调查基本方法3 “城中村”概念及其改造对城市化的影响4港口功能及其与城市发展的作用三 1行政区划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区域规划,
5、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三者的关系3 根据国际产业变化趋势,简述长江产业带主导工业特征4改革开放后,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中山大学2002年一、 概念辨析(每题 6分,共 30分)1.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2. 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城市经济区3. 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4.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地方化5. 市场区位与门槛人口二、 问答题(每题 10分,工 50分)1. 简述城市产业集聚的动力因素2. 与旧国际劳动分工比较,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背景和特点有何不同3. 试述产业高层次化的基本趋势4. 试述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对扩散的时间空间过程的影响5. 评述核心外围模式三、 设计题(20 分)拟在某一地
6、区开展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需要完成产业空间组织的自然条件评价专题,就该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工作程序和方法手段,完成研究大纲的设计。2001 一、 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 30分)1. 农业地域专业化2. 核心边缘模式3. 区域比较优势4. 经济全球化5. 城市经济区6. 区位决策二、 简述题(每题 10分,共 30分)1. 试述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 简述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区域规划应用时应注意的事项3. 评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以及两类研究方法结合的重要性。三、 分析、设计题1. 依据人口转移理论,利用表一(为 1949年1998 年中国的总人
7、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提供的数据,分析(1)1949 年以来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变化的特点(2)这一变化特点对我国未来人口结构的主要影响2. 拟用半年时间进行某县“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项目,制定出简明的工作方案四、 论述(20 分)论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协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理论依据华南师范大学20051.名解(6 分个)区位 杜能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 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PETTY-CLARK 定理 2.论述1),简述增长极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2),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及其最新变化.(20)3),简述克鲁格曼相似条件下的贸易理论.(20)
8、4),用区域合作相关理论论述“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开展区域合作的可能性并预测其趋势.(30)5),20世纪以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30)上海师范大学2004 1、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2、试述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概念与空间结构的物质内容。3、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优势。4、阐述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内容,并举例说明该理论在我国的应用。5、试从高技术区的区位选择因素说明,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最为密集的地区?6、阐述城镇体系的概念和特征并举例说明城镇体系的类型。7、从空间转移和空间扩散的影响机制分析为什么我国率先开放东南沿海地区?8、举例说明劳动地域分工的
9、原理。9、试从梯度转移战略说明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经济战略转移的动力、方式和途径。10、分析城市经济区建立的依据。2005(考场下来之后回忆的,可能不太准确,但基本相同)1、劳动力成本的空间差异对经济区位的影响。2、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城市蔓延与土地利用的方式。3、适用经济地理学的观点阐述我国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4、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的差异表现。5、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理论基础。6、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有什么现实意义?7、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8、想不起来了。9、简述霍夫曼定理。10、从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地理意义说说你对反全球化现象和活动的认识。江西师范大学经济地理:2005年简答
10、题1、区位理论的基本含义2、跨国公司总部布局要求与现实布局3、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地倾向于哪些区位4、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这个打死我也没想到会考)5、区域经济协调的途径6、论述题1、经济全球化的特点2、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联系江西农业发展的实际福建师范大学2002(注:不是李小建那本,仅作参考)一、简答题1、库茨涅兹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2、高技术工业与传统产业的区别3、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4、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缺点。二、论述题1、论述人口对产业布局的影响。2、中国在指导农业生产布局上为什么要强调因地制宜?请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给予阐明。3、阐述经济区以及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4、何谓大城市经济
11、圈?阐明大城市圈逐渐成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主导模式的原因。2003 一、简答题1、产业集聚是如何对经济活动区位起影响2、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3、何谓区位指向?简述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的通常表现形式。4、何谓区域分工?区域分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二、论述题1、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因素,其通过哪些方向对经济活动起影响?结合实例分别阐述2、如何正确看待韦伯工业区位论3、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应如何评价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4、农村工业化是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中的重要组织过程,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对农村地区发展的作用。2004 一简答1 区位理论
12、的基本内涵,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区别。2 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如何对经济活动起影响。3 何谓主导产业?简述主导产业的重要功能。4 何谓技术创新?简要说明技术创新的主要表现和结果。二论述1 简述农业用地的杜能圈结构形成机制,简明如何正确看待杜能农业区位理论2 简述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理论选择特征,并结合实例论述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3 何谓经济全球化?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素。4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努力方向,你认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解决好哪些问题? 2005一 简答1 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简述经济地理学可为解决当前世界重大实际问题做出哪
13、些贡献。2 简述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现实意义3 简述区域合作应遵守的基本原则4 简析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二 论述1 举例论述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2 你是否同意韦伯工业区位论存在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请结合实例论述。3 现代服务业有哪些特征?请分析社会生产力发展、产业和就业结构演替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4 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是区域产业结构演替的两个机制。请分析区域产业结构演替过程中市场机制产生作用的途径和政府干预的主要体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4 一、 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 40分)1、 产业链 2、地缘经济3、点轴系统 4、土地合理配置原则5、生产力
14、布局专业化 6、农业地域类型7、城市化水平 8、循环经济二、 简答题(共 50分)1、 试简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15 分)2、 中国城市化的难点在哪里?如何克服?(10 分)3、 我国长江口以北的主要港口及其功能特征?(10 分)4、 简述中心边缘理论(15 分)三、 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 20分,共 60分)1、 长江产业带的主导工业部门有哪些?为什么在沿江布局?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当前我国区域规划的战略思路与规划目标是什么?3、 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关系?4、以下为一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状况,请计算 1998-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率
15、、各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并做出相应的分析。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变化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当年价格) 其中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上年年为 100)(可比价格)1998 7199 1016 3640 2543 1101999 7697 1003 3920 2774 111.12000 8582 1031 4436 3116 110.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04 一、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 30分)1. “配第-克拉克定理“ 2. 城市体系3. 老工业基础 4. 产业布局三种模式5. 土地的特点 6. 中央商业区二、简述近 30年来西方工业区位研
16、究动向。(10 分)三、简述经济地理学思想方法的演变过程,当代经济地理学思想方法的主要特点。(25 分)四、区域发展政策包括哪些方面?试论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含义是什么?(30 分)五、产业布局有哪几种主要模式?产业布局演变的规律是什么?(25 分)六、举例说明大城市经济圈的主要特征和扩散规律。(以我国 4大城市经济圈为例,可任选其一或多选)。(30 分)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考试科目:经济地理学2004年一名词解释(每题 9分,共 54分)1经济全球化;2支柱产业;3地域生产综合体;4相对成本论;5城市化;6工业地带;二问答题(本题共 96分)1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15
17、 分)2举例说明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15 分)3简要分析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社会经济条件(15 分)4简要分析城市和区域的关系(15 分)5分析不合理运输产生的原因以及实现合理运输的途径(16 分)6根据中国的国情,谈谈你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和理解(20 分)南开大学人文地理学99年一、简答题(任选两题,每题 10分)1.CBD在特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将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哪些促进作用?3.市、镇、村一般应如何划分?二、问答题(一、二题必做,每题 25分,三、四题任选一题,30 分)1.70年代初的“石油危
18、机”是如何发生的?困扰人类的“资源危机”当前是否已经得到了缓解?为什么?2.旅游地主要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旅游地规划开发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3.地缘政治学作为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对政治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哪些重要作用?其自身存在着哪些不足?4.行为论在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应如何运用行为论的方法? 00年一、简答题(每题 10分)1.现代社会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高速公路建设对生产布局会产生哪些影响?3.中心地理论在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4. “国家有机体”学说是否有其合理的一面?二、问答题(任选二题,每题 30分)1.以梅塞德斯戴
19、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为例,论述经济地理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所面临的新任务。2.简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论述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3.就八十年代未以来前苏联、东欧政治地图的变化,论述一个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主要因素。北京大学1999一、 名词解释(每题 8分):1。城市型工业2。信息技术产业3。香港的城市性质与城市功能4。城市的门户位置与城市的中心位置5。第九个五年计划的七个经济区域二、 回答题(每题 15分):1.垂直地带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分别说明杜能圈与逆杜能圈的形成机制。3.南昆铁路对我国区域开发的影响。4.试论高新技
20、术产业园区发展的环境条件。2000一、 简要回答题(计 40分,每题 5分):1。区位与区位条件2。地理扩散规律3。地理滞后效应4。中心地5。门对门运输6。工业垂直联系7。交易费用8。集中型产业二、 论述题(计 60分,每题 15分):1。根据对本专业文献的阅读理解,简述对我国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的看法。2。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解释与分析产业国际转移现象。3。论述决策者行为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4。举例分析企业家对城市或区域发展的意义。07年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经济地理学试题一 1相对优势 2佩的克拉克定理 3逆城市化 4物流园区 5 6需求收入弹性 7规模经济8土地资源二 1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
21、涵2简述区域规划调查基本方法3 “城中村”概念及其改造对城市化的影响4港口功能及其与城市发展的作用三 1行政区划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三者的关系3 根据国际产业变化趋势,简述长江产业带主导工业特征4改革开放后,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04年经济地理学考研试题五、试从城市地理位置和城市职能的角度,对比分析上海、武汉、重庆三大城市的异同。(30 分)一、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 30分)1. “配第克拉克定理” 2. 城市体系3. 老工业基础 4. 产业布局三种模式5. 土地的特点 6. 中央商业区二、简述近 30年来西
22、方工业区位研究动向。(10 分)三、简述经济地理学思想方法的演变过程,当代经济地理学思想方法的主要特点。(25 分)四、区域发展政策包括哪些方面?试论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含义是什么?(30 分)五、产业布局有哪几种主要模式?产业布局演变的规律是什么?(25 分)六、举例说明大城市经济圈的主要特征和扩散规律。(以我国 4大城市经济圈为例,可任选其一或多选)。(30 分)独家提供中国科学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究所2005年硕士究生入学试试题经地理学生注意:1.本试题五大题,满分为 150分。2.请在答题纸上答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30 分)1、基础产 2、合理运输 3、经地理位
23、置4、工地域类型 5、城市地域结构 6、农生产化二、简答下列各题:(每小题 6分,30 分)1、产布局演变规律及其运行机制。2、人口性别结构对产布局的影响。3、西方关于产布局提出的主要理论及其代表人物。4、经区的特点与构成要素。5、经地理学究的思维方式与现代技术方法。三、阐明京广线、京九线、陇海兰新北疆线在中国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30 分)四、分析中国主要棉区(黄河中下游、长江流域、西北内陆)棉花生产发展潜力与途径。(30 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地理学试题准考证编号 得分 一、名词解释(共 40分,每题 5分)1、区划 2、生态城市3、后
24、工业社会 4、过度城市化5、经济全球化 6、粘性空间7、绿色 GDP 8、物流二、简答题(共 50分)1、循环经济的三种类型。(10 分)2、简述我国农村工业化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10 分)3、简述点轴发展理论。(15 分)4、城市发展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分别有哪些?(15 分)三、问答题(共 60分,每题 20分,任选三题)1、城市和区域空间管制的内容及意义。2、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资源、环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3、试利用二元经济理论论述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解决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4、试述技术、信息、知识等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005年硕士入学
25、考试经济地理学试题及答案2007-03-27 23:08:08大中小一、名词解释(每题 5分)1、区划由于地域分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自然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种规律性去划分各自然区域之间的差异和界线,确定各自然区域等级(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可以构成一个区域等级组合体系。2、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应满足以下标准:(1)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3)
26、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6)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8)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3、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后工业社会的关键变量是信息和知识,主要经济部门是以加工和服务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甚至第四、第五产业,诸如运输业、公共福利事业、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卫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后工业社会的特点:(1)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任何国家的经济
27、,随着逐步工业化,各产业的生产率将发生变化,从而必然会产生大多数劳动力转向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劳动力又将向服务业方面转移。(2)职业分布以技术阶层的崛起为特征区别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方面,是职业分布的变化。(3)轴心原则是理论知识日益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制定社会政策和依据(4)未来方向是技术控制和技术评价根据新的技术预测模式,后工业社会有可能掌握进行社会变革的新手段,这就是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5)决策方式使新的“智能技术”诞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复杂。4、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28、的城市化模式.5、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是货物、服务、生产要素更加自由跨界移动,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赖、更加一体化的过程。6、粘性空间所谓粘性产业空间(sticky place),是指建立某一空间内产业的前后向链接性、关联度和吸引力,有效地、长期地粘住空间内外资源、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进而粘住由要素带来企业集群,形成产业聚集空间。7、绿色 GDP 绿色 GDP,即现行 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所剩下的部分,即:GDP 总量-(环境资源成本 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 GDP在 G
29、DP的核算中,必须扣除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 GDP损失,以及处理这些事故的支出;扣除社会上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 GDP损失,以及处理这些事件的支出;扣除为了防范和处理市场不公正、腐败造成的损失。8、物流物流(logistics)就狭意而言,即指商业流程中的仓储及运输,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来分散的、低效率和高成本的物流活动转化成物流资源互补整合、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条,形成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物流系统。现代物流活动逐渐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专业化的新型经济活动。美国物流协会对物流有更宽的解释:配合顾客之要求,以计划、执行、管制等管理流程,俾对货品、服务及相关信
30、息等,由生产地点与消费地点间,有效率、效益的流通及储存。或物流是供应链中,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和存储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二、简答题(共 50分)1、循环经济的三种类型。(10 分)重点地区带动型城市驱动型园区驱动型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
31、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为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2、简述我国农村工业化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10 分)由于我国普遍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农村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农村经济还在缓慢的发展之中。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将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统筹城乡工业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已经成为我们当前发展经济的重要工作。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农村工业化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
32、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农村工业化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农村工业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可以举例: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3、简述点轴发展理论。(15 分)点轴发展理论点轴理论是 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区域发展理论。它从经济增长与平衡间的倒“U”型相关律出发,认为国家目前仍处于不平衡发展阶段,而点轴开发是现阶段最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点轴开发,即点轴渐进式扩散开发。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全国范围内规定若干联结主要城镇、工矿区并且附近具有较好的资源、农业条件的交通干线所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二是在各个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规定各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服
33、务、吸引区。同时要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三是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和发展轴线影响较大的区域,应当以国家和地方较大的力量去集中开发;随着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开发的注意力愈来愈多地放在较低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上。与此同时,发展轴线逐渐向较不发达地区延伸,包括发达地区的发展轴和中心城市较远的地区,将以往不作为中心城市的点确定为较低级别的发展中心。4、城市发展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分别有哪些?(15 分)城市经济和人口的集聚、扩散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的,因而,城市向心增长(极化效应)与离心增长(扩散效应)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它们是城市发展中向心力和离心力分别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
34、两者存在的强弱不同而已。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推动系统协调发展的动力,正是来自于有一定差异不同子系统的互动推进。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地区必然会由于其先发优势而成为增长极,形成一定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落差,而使得各种生产要素为追求最大的收益率而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和地区流向生产率高的部门和地区,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益。系统论同时也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原理:不同子系统的差异是有条件和值阈规定,并非是无极或无量的。增长点与周边地区的非平衡运动,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通过极化效应促进增长点的迅速发展,增长点再通过扩散效应带动腹地的发展。增长点的扩散效应不但能带动广大乡村地区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自身的现代化
35、发展。三、问答题(共 60分,每题 20分,任选三题)1、城市和区域空间管制的内容及意义。2、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资源、环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3、试利用二元经济理论论述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解决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一般来说,它指的是经济体系中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分化,像生产部门和交换部门之间存在着社会传统的差异,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间存在着技术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如果工业的发展集中在某一些地区,则同一国家各个地区的收入水平也会存在差别,这些都是二元经济的基本特征。实证分析证实劳动力不仅作为生产要素,并成为解释经济增长的一个要素,同时,劳动力的异质性也被提出来作为解释增长的因素,即人力资本对经
36、济增长的影响。异质的劳动力不仅带来收益递增,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不同产业、不同质的劳动力会产生产业收益差异。4、试述技术、信息、知识等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技术条件: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操作方法、工具设备、工艺流程、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各种操作方法、工具设备、工艺流程是传统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是现代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传统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影响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产业布局对原料地、燃料地的地区指向;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组成和发展。二、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是新兴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因素;将引起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的变化。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经济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 30分1、生产布局条件 2、我国区域平衡发展原则3、城市职能分类 4、距离衰减原理5、土地 6、地域性二、阐述土地潜力评价的主要内容(20 分)三、分析东北农业基地的特点和形成条件(25 分)四、论述我国城市空间作用理论及产生条件。(25 分)五、简述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历程和各阶段特点与成就。(20 分)六、论述中国旅游业发展布局现状特点及未来发展战略对策。(3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