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皮肤病总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679710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4.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病总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皮肤病总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皮肤病总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皮肤病总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皮肤病总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皮肤性病学科,皮肤(skin)的解剖组织学和生理功能,1、皮肤的面积 1.52.0M2,重量占体重16%,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2、皮肤的厚度0.54.0mm,,四肢和躯干伸侧比屈侧厚,外阴、乳房和眼睑的皮肤最薄。 3、皮嵴:以指(趾)端屈面明显,呈涡纹状称指纹。,皮肤的组成,(1) 表皮 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包括:黑素细胞 郎格汉斯细胞 Merkel细胞)组成。分为五层: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表皮通过时间:基底细胞衍生出新的细胞进入棘细胞层,到最后角化脱落所需时间,一般为28天。 (2) 真皮 真皮厚度约为表皮的1540倍,真皮主要

2、分为两层、即乳头层及网状层,但也有将乳头层再分为真皮乳头及乳头下层。网状层也可以分作真皮中部与真皮下部。两者无明确界限。,皮肤的组成,(3)皮下组织 有汗腺、毛囊、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4)皮肤的附属器 毛发、皮脂腺、小汗腺、顶泌汗腺及指(趾)甲。,皮肤的生理功能,(1)、屏障作用:对机械性刺激、物理性损害、化学性损伤的防护和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2)、调节体温作用 辐射、对流、传导、蒸发;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皮温时,辐射、对流、传导散热方式停止,蒸发成为散热的唯一途径。 (3)、分泌排泄作用 包括皮脂分泌,小汗腺发汗和大汗腺发汗;小汗腺发汗又分为感觉性发汗和非感觉性发汗,前者是由于温热,精神

3、刺激引起的发汗,后者是意识不到的水份蒸使,一天约为600-700ml。大汗腺受肾上腺素能及胆硷神经支配,情绪激动时分泌含有多量的蛋白和脂质的乳白色,粘稠的分泌物。,皮肤的生理功能,(4)、吸收作用 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吸收外界物质即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和汗管口,皮肤吸收作用对维护身体健康是不可缺少的,并且是现代皮肤科外用药物治疗皮肤病的理论基础。 (5) 感觉作用 (A)瘙痒:痒感由于对痛点施加轻微持续性刺激时经脊髓前侧索、视床传到大脑皮质而感到发痒;接受痒的纤维分布在表皮和真皮的境界处,痒点与纤维多的地方相一致。引起痒感的化学物质有组织胺、氨基酸、多肽、乙酰胆硷、蛋白分解酶等,机械的刺激也可使皮肤

4、发痒。上述物质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是几种物质同时起作用。,感觉作用,(B) 触觉和压觉:触、压觉由meissner小体(无毛部)和merkel细胞(有毛部)受理,由有髓神经纤维传导。 (C)运动感觉:由pacini小体受理,如变形、振动的感觉。 (D)温觉和冷觉:温点和冷点点状存在于皮肤和粘膜,冷点多于温点,皮肤温度低于20C或高于40C时即发在温觉感。 (E)疼痛:疼痛有三种:刺痛、烧灼痛、疼痛。刺痛由A神经纤维,烧灼痛由无髓的C纤维引起。,皮肤的生理功能,(6)代谢作用: 水、电解质、糖、脂类、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 (7)免疫作用:皮肤是一个重要的免疫调节器官,许多免疫反应首先产生于皮肤,

5、它同样具有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自身稳定功能和免疫监视功能。,思考题 1在指印鉴定和遗传学上有一定意义的是A 指甲 B毛发 C 指纹和掌纹 D肤色 E皮脂腺 2支配立毛肌的神经纤维是A躯体运动神经 B躯体感觉神经 C交感神经运动纤维 D副交感神经运动纤维 E 内脏神经纤维 3人体最人的器官是A心 B肝 C 肾 D肺 E 皮肤 4在皮肤的保护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A 基底层 B棘细胞层 C 颗粒层 D透明层 E 角质层 5. 皮肤的再生主要依靠A 角质层 B基底层 C 棘细胞层 D颗粒层 E透明层 6当气温等于或大于皮肤温度时,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是A 辐射 B 对流 C 传导 D蒸发 E以上均是

6、7哪一个部位皮肤最薄A 臀部 B。眼睑 C乳房 D腋窝 E腹部,第二章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皮肤病的症状 *一、自觉症状:患者主观感觉的症状。痒、痛、烧灼、干燥、麻木、蚁行感等 *二、他觉症状:即皮肤、粘膜的异常表现,称为皮疹。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他觉症状,(一)原发性皮疹:为皮肤病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原始皮疹。 1、斑疹 皮肤仅有局限性颜色改变,既不高起、也不凹下。皮肤充血引起的称为红斑;皮内出血所致为淤斑;色素增加或者减少或者脱失则为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斑和色素脱色斑。直径大于2厘米称为斑片,小于2毫米称为斑点。 2、丘疹 为位于表皮和真皮浅层的病理改变。临床一般为直径小于1.0厘米的充实

7、性隆起。病变位于表皮或真皮乳头层。由炎症浸润、代谢产物沉积、表皮细胞增生等引起。,原发性皮疹,3、结节 为位于真皮或皮下的实性损害。由炎性细胞浸润或代谢产物沉积而形成的实质性团块。可高于或隐埋于皮下,直径一般大于0.5厘米。直径大于2厘米的称为肿块。结节与丘疹的主要区别是结节病变范围比丘疹深而大。 4、水疱和大疱 为位于角层下、表皮内或表皮下的腔隙性损害。直径1.0厘米称为大疱。 5、脓疱 可为原发,也可继发于水疱。内含脓液。 6、风团 为真皮浅层血管扩张和渗出所致的暂时性水肿性隆起。 7、肿瘤、为皮肤组织的新生物,有良性和恶性。,斑疹、斑块模式图,斑疹,斑块,水疱、脓疱模式图,水疱,脓疱,结

8、节、囊肿模式图,结节,囊肿,丘疹、风团模式图,丘疹,风团,继发性皮疹,由原发性皮疹演变而来,或为治疗的结果以及机械性损伤等所致的损害 1、鳞屑 为脱落的角质层细胞。多由红斑、丘疹、水疱演变而来。 2、糜烂 为表皮的局限性缺损。愈后不留瘢痕。多由水疱演变而来。 3、溃疡 皮肤缺损深达真皮以下称为溃疡。愈合后有瘢痕。 4、痂 为皮肤破损处的浆液、脓液或血液与组织碎屑干燥凝结而成的损害。,继发性皮疹,5、抓痕 为搔抓或摩擦所致的真皮浅层以上的损害。 6、皲裂 为顺皮纹方向呈切口状的裂隙。 7、皮肤萎缩 为表皮或(和)真皮的萎缩性病变。 8、瘢痕 溃疡或深达真皮以下的组织缺损经新生的结缔组织修复而成瘢

9、痕。 9、苔藓样变 由于慢性皮肤炎症或长期机械作用的刺激,使患处皮肤肥厚、皮嵴增高、皮沟加深、表面粗糙,状如皮革,称为苔藓样变或苔藓化。,痂,萎缩,抓痕,苔藓样变,鳞屑,浸渍,皲裂,疤痕,糜烂,溃疡,1下列哪项是继发性皮损A水疱 B。风团 C结节 D疤痕 E 囊肿 2皮肤病皮损湿敷时,一次湿敷面积不宜超过A80 B60 C50 D33 E20 3不高出皮面的皮疹是A 斑疹 B丘疹 C丘斑疹 D疱疹 E 水疱 4观察皮损时,应注意A 部位与分布 B性质 C 形状、大小和数目 D颜色 E以上均正确 5 糜烂与溃疡的区别是皮损的A 形态不同 B部位不同 C大小不同 D颜色不同 E 深浅不同 6下列哪

10、项属于皮肤病的原发性损害?A 糜烂 B水泡 C 痂 D溃疡 E 萎缩 7下列属于皮肤病的继发性损害A 斑 B丘疹 C 结节 D风团 E 鳞屑 8哪项哪项不是风团的特点A 发生快 B消失快 C 不留痕迹 D 原因清楚 E 剧痒 9下列哪项是皮肤病人较少见的症状?A 瘙痒 B疼痛 C 烧灼感 D麻木感 E 畏寒,发热 10下列哪项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症状是A 瘙痒 B疼痛 C 烧灼感 D麻木感 E 发热,复习题,7下列属于皮肤病的继发性损害A 斑 B丘疹 C 结节 D风团 E 鳞屑 8哪项哪项不是风团的特点A 发生快 B消失快 C 不留痕迹 D 原因清楚 E 剧痒 9下列哪项是皮肤病人较少见的症状?

11、A 瘙痒 B疼痛 C 烧灼感 D麻木感 E 畏寒,发热 10下列哪项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症状是A 瘙痒 B疼痛 C 烧灼感 D麻木感 E 发热,第二节 皮肤病的诊断,诊断皮肤病最重要的是正确掌握皮疹的性状,因此,视诊是很重要的再加上触诊、嗅诊(有时要用),同时问清既往史,自觉症状,病程及家族史,再加上各种辅助诊断最后才能下出正确的诊断。,皮肤病的诊断,1. 视诊、触诊 在自然光下进行诊察,不仅观察患者主诉的部位,尽可能观察全身皮肤和可视粘膜(结膜,口腔粘膜等)部分;有的患者来看病时,赖以诊断的原发疹已经发生变化(搔抓或皮疹互相融合),每个原发疹的特点已经看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努力寻找原发疹

12、才能下出诊断。 诊察皮肤病时一定注意观察下列情况。,皮肤病的诊断,(1)发疹的形态及大小 (2)数目及皮疹排列状态(单发、多发、播散状、线状排列或不规则排列) (3)皮疹的颜色 (4)皮疹的硬度 (5)表面的性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平滑、粗糙、凹陷、隆起、境界清楚与否等。,皮肤病的诊断,(6)部位:某些皮肤病有一定的多发(好发)部位,这对确诊一种病有一定帮助,此外要观察是对称性还是偏侧性,是四肢伸侧还是屈侧,是泛发还是局限性。 (7)皮疹的种类:斑疹、丘疹、水疱、脓疱、鳞屑、结痂、糜烂、溃疡等。 (8)病程:急性还是慢性,有无复发。 (9)自觉症状:痒、痛、知觉异常等。 (10)全身症状:皮肤

13、病中不少合并全身症状,发热、全身困倦、关节痛、头痛、肌肉痛、失眠等。,2. 辅助诊断,(1)玻片压迫法:鉴别红斑和紫斑时,用一载物玻片轻轻压一下病灶,如为红斑即退色,如为紫斑则不退色,玻片法也用于观察狼疮结节。 (2)皮肤绘纹(皮肤描记)法:荨麻疹患者的皮肤上如给以机械性刺激(例如用一钝的玻棒在皮肤上划一下),很快就会发红和浮肿,称为皮肤绘纹症阳性。异位性皮炎,红皮病的皮肤给以机械刺激时出现贫血性反应皮肤苍白。 (3)知觉试验:用装有热水或冰块的试管接触患者,测试其温度觉是否异常。或用大头针轻轻刺患部,观察其痛觉是否正常。,辅助诊断,(4)变态反应检查法:皮肤病中有不少由变态反应所引起的,为了

14、检测抗原,有以下方法 斑贴试验 用于检查接触性皮炎的抗原(过敏原),将被检材料混于基剂(凡士林、酒精、水)中涂在小片(1cm2)纱布上(3-4层),然后贴敷在背部或前臂屈侧皮肤上,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如果发生潮红,小水疱时为阳性反应:有的物质应要作系列性稀释,若与浓度无关,所有的浓度都呈阳性反应时,可定为属于变态反应性,假如在一定浓度以下呈阴性反应时,可考虑属于刺激性原因。 皮内试验 用于检查即刻型变态反应,将被检液注射于皮内,15-20分钟以后发生荨麻或发生伪足时为阳性反应。对过敏性较强的患者用此法有一定的危险性,就可以将被检液一滴滴在皮肤表面上然后轻轻划破表皮,15-20分钟后观察结

15、果。例如结核菌素试验,麻风菌素试验,癣菌素试验,Kveim试验等。,辅助诊断,(5)光过敏反应:患光线过敏性皮肤病时为了证实有无光感物质存在应作光线斑贴试验。特别对外因性光敏物质有用;方法和一般的斑贴试验一样,首先将被检物贴敷在患者背部或前臂屈侧,同时照射UVB(280-320nm)和UVA(320-400nm),测定其最小红斑量(MED)。24-48小时后以3/4MED的光线照射贴敷物的一半,再过48小时观察结果,如果仅在贴敷物+照射部位发红,浮肿或发生小丘疹(有时发生小水疱)时为阳性反应,被检物质即是光感物质。,辅助诊断,(6)霉菌检查法(直接镜检):取浅在性霉菌病的头发,鳞屑,小水疱疱膜

16、,指(趾)甲细片放在载物玻片上,滴一滴20%KOH液,盖上盖玻片,加温,待角质溶解后镜检。观察疥虫、虱子等操作如上,但滴上酒精4,甘油6的混合液而不是20%KOH。 (7)吴氏灯(Woods灯)检查法:一种含氯化镍滤片的紫外线灯,透过滤片出来的紫外线波长为365nm,用来照射头癣及其它疾病(花斑癣,卟啉症等)可发出不同颜色的萤光。如头白癣病发呈亮绿色,而黄癣发呈暗绿色,红癣鳞屑呈红色。 (8)培养和药敏 (9)其他检查,皮肤性病的防治,一、内用药物疗法,(一)、抗组胺类药物(antihistaminic) 本类药物能与组织胺竞争组胺受体,使组织胺不能与相应受体结合而失去作用。因受体不同分为:H

17、1受体和H2受体拮抗剂,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 抗组胺药特点,1、与组胺受体竞争性可逆结合,结合力弱 2、口服后多在半小时起效,最长12h,作用维持46h 3、部分(扑尔敏、安太乐)半衰期随年龄而改变:儿童较短,老年人较长,第一代抗组胺药的分类及应用,1、乙醇胺类: 氯马斯汀、苯海拉明(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新生儿、早产儿禁用;老年人慎用:呆滞、头晕) 2、烃胺类:曲普利定、扑尔敏、曲普利定(刻免):C类 儿童用法:6岁:1/2粒;26岁:1/3粒;2岁0.05/mg,Bid。老年人:用药相对安全。 孕妇、哺乳期妇女:无用药经验(一般慎用)。 扑尔敏: 禁用于新生儿、早产儿,癫痫患者,慎用于婴幼

18、儿、孕妇、哺乳期妇女 儿童用法:0.35mg/mg/d,分23次,老年人减量(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慎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的分类及应用,3、哌啶类:赛庚啶(抗胆碱、抗5-HT,B类)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老年人及2岁儿童:0.150.25mg/kg/d,分23次 4、哌嗪类:安泰乐、去氯羟嗪、氯环利嗪(作用一般强而持久) 安泰乐(未见分类)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6岁儿童慎用,老年人:肝、肾、肺功能不全者慎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的分类及应用,5、吩噻嗪类:非那根 临产前12周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新生儿、早产儿禁用;儿童慎用:肾功能损害、易激动,老年人慎用:呆滞、头晕、精神错乱 6、已二胺类:吡拉

19、明(少用) 兼有作用:镇静、抗胆碱、局麻、止吐、抗晕动病、抗炎、抗过敏(独立于抗H1受体) 肾上腺素受体、胆碱能受体阻断作用、抗5-HT,适应症:,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非变态反应性疾病镇静止痒、神经性皮炎、多形红斑、 抗组胺药无效或弱效的瘙痒、非组胺类化学介质引起的瘙痒(蛋白酶)、阿片类受体激活引起的中枢性瘙痒、表皮内C纤维直接受刺激(干燥、尿素)、抗晕动,副作用:,中枢抑制作用:最常见 中枢兴奋:扑尔敏、羟嗪类常见。癫痫病人慎用 胃肠道反应 增加体重:赛庚啶 抗胆碱作用:阳痿 致敏作用: 血液系统损害:WBC减少,赛庚啶G-6-PD 其它:一过性低血压、喉头发紧等,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

20、抗组胺药,1980s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 优势:无抗胆碱能样作用、相对第一代较少引起嗜睡、非竞争性结合,作用持久 不足: 部分(特非那定/阿斯咪唑)会引起心脏毒性 部分(西替利嗪)嗜睡、运动及认知能力下降、酒精叠加作用 部分(特非那定)与食物/药物相互作用 对缓解慢性变应性炎症症状(如:鼻充血/堵)改善无效,具体药物,1、特非那啶:略 2、息斯敏:略 3、西替利嗪:B类 哌嗪类,安太乐羧基化代谢物,抗嗜酸细胞趋化作用;未发现心脏毒性及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少部分病人出现头昏、嗜睡;怀孕早期3月的孕妇禁用;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人正常用药;儿童:1岁慎用;12岁:0.25ml bid(约5滴);26岁

21、:5mg qd或2.5mg bid;612岁:10mg qd或5mg bid,具体药物,4、开瑞坦(糖浆):B类 哌啶类;经尿、粪排泄,微量经乳汁排泄;镇静作用与安慰剂相同;随经P450CYP3A4系统代谢,未发现与红霉素、咪唑类抗真菌药的相互作用;未发现心脏毒性 儿童用法: 片剂:2-12岁: 30kg,5mg qd; 30kg,10mg qd 糖浆:1-2岁:2.5ml qd; 2-12岁: 30kg,5ml qd; 30kg,10ml qd 妊娠期安全性未定;哺乳期慎用 老年人: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正常用药,具体药物,5、非索那啶: 哌啶类;特非那啶羧酸代谢产物;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者半衰

22、弱期延长;无特非那啶的副作用;兼有抗炎作用:抑制ICAM1的表达 6、阿伐斯汀(新敏乐):B类 烃胺类;克敏的衍生物;一次服药维持8小时;80%以原形经尿排出;较少出现药物相互作用;轻度嗜睡 妊娠及哺乳期不主张使用;12岁的儿童:无临床资料;老年人:不主张使用。国外:无肝肾功能损害,不需减量,具体药物,7、咪唑斯汀(皿治林):FDA未见分类 哌啶类;息斯敏的衍生物;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不主张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咪唑类抗真菌药、西咪替啶等联合应用 心脏病、肝脏病患者慎用;头疼、口干、轻度嗜睡;妊娠及哺乳期不主张使用;12岁的儿童:无临床资料;老年人:无心脏、肝功能异常损害,不需减量,具体药物

23、,8、依巴斯汀(开思停):FDA未见分类 哌啶类;较强抗组胺作用;无明显的心、肝、肾毒性;不主张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咪唑类抗真菌药 妊娠及哺乳期不主张使用;儿童:12岁:10mg,qd;611岁:5mg qd;25岁:2.5mg qd 2岁:无临床质料;老年人:无明确资料。心、肝、肾功能异常损害,不主张使用,具体药物,9、H2受体拮抗剂、膜稳定剂、三环类抗抑郁药 H2受体拮抗剂 单用治疗荨麻疹无效;与部分H1受体拮抗剂配伍禁忌;与部分H1受体拮抗剂合用治疗慢性荨麻疹,具体药物,膜稳定剂: 1、酮体芬: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3岁的儿童不主张使用;46岁0.4mg;69岁0.5mg ; 914岁

24、0.6mg ;均为qd bid;老年人:无特殊要求 2、曲尼斯特: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儿童:5mg /kg tid;老年人:无肝肾功能异常,正常使用 三环类抗抑郁药 1、多虑平: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效果 2、阿米替林:预防和治疗带疱后遗神经痛。,抗组胺药应用的总原则,安全;年龄;性别;职业;潜在疾病;合并用药; 有效:严格掌握适应症;既往治疗用药 针对性:特殊类型荨麻疹的习惯用药;胆碱能:羟嗪类、 哌啶类;皮肤划痕症:羟嗪类;血管神经性水肿:苯噻啶;寒冷性荨麻疹:哌啶类;日光性荨麻疹:索非那啶?压力性荨麻疹:糖皮质激素 经济。,FDA妊娠期抗组胺药的分类,FDA妊娠期药物分类级别(5级):

25、 A级:对照研究,在妊娠前3个月的妇女未见到药物对胎儿危害的迹象,此类药对胎儿的影响甚微。 B级:动物生殖研究中,未见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反应,但未在妊娠前3个月的孕妇女中得到证实。 C级:动物试验有致畸等危害性,无对照的妊娠妇女研究只有在权衡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才可使用。 D级:有明确证据显示对人类胎儿有害,多在危急情况下使用。 X级:禁用于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二、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作用: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及抗毒素、抗休克、提高中枢兴奋性等作用。 适应症:主要用于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伴有喉头水肿、重症药疹、重症多形红斑、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及天

26、疱疮等疾病。禁忌以于急性细菌或病毒感染、活动性结核、糖尿病、高血压、溃疡病、骨质疏松等。,糖皮质激素,用法: 1、常规法 每日剂量分34次用,用于各种皮肤病,特别是重症药疹、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等。2、一日一次法:将一日总量于早晨8时一次服用。减少对PHA轴的抑制。适用于已控制病情,减量至维持用药者。3、隔日一次法:将两日的药量并为一次,隔日晨8时服用。该法对PHA轴影响最小,适于维持剂量已较小病情稳定而需长期维持治疗者。,用法,4、冲击疗法:常用甲基强的松龙0.51g加入510%的GS250ml中静滴,qd,连用23日后改用口服强的松4060mg/d,此法较长期大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小

27、。多用于常规口服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寻常型天疱疮等。因可引起癫痫、急性精神病、心跳骤停、感染播散之可能,应进行心电监护和监测电解质。,用法,5、皮损注射:2.5%的醋酸强的松0.31.0ml+等量2.0%普鲁卡因行皮损内注射,1次/1周,46次为一疗程。可用于斑秃、疤痕疙瘩、囊肿性痤疮、神经性皮炎。,三 、抗菌素(antibiotic),与其他科目用药基本相同。,四 抗病毒药,1、抗病毒药 包括阿昔洛韦、法昔洛韦、喷昔洛韦等。本类药物为病毒DNA聚合酶抑制剂、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只要用于疱疹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水痘、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等。肝肾功能不全慎用。 2、利巴韦

28、林 又称病毒唑。通过干扰病毒DNA合成而阻止病毒复制,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可用于各种病毒性皮肤病。妊娠早期忌用。副作用有口干、白细胞减少等。,抗病毒药,3、干扰素 是一种细胞因子,是病毒或其诱导剂进入宿主细胞内诱导该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对DNA和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还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用于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皮肤肿瘤等。副作用有发烧、肌肉酸痛、乏力和肾损害等。,五 抗真菌药,1、 灰黄霉素 为窄谱抗真菌药,对念珠菌感染和深部真菌病无效。主要用于治疗头癣、体癣、股癣等浅部真菌病,但对花斑癣无效。小儿15mg/kg.d,成人0.6g/d,分三次服,34周。 酮康唑 用于

29、治疗各种深、浅真菌感染成人0.20.4g/次。主要副作用可引起肝功能异常;长期用使雄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男性乳腺增大。,2、 伊曲糠唑 (斯皮仁诺)用于治疗深、浅真菌病,口服后和角蛋白亲和力高,如皮肤和甲中药物浓度高于血浆浓度,并且有效浓度在治疗停止后可持续数周 至数月。可用于治疗花斑癣、甲真菌病、各种皮肤癣菌病等浅部真菌病和孢子丝菌病,隐球菌病、念珠菌病、曲霉病、着色芽生菌病等。成人100200mg/d。,4、 特比萘芬 为广谱抗真菌药,尤其是抗皮肤真菌病。成人250mg/d,16周,晚餐后服。 5、碘化钾 为治疗孢子丝菌首选药物,机理未明。成人12克/天,逐渐增加至36克/天,疗程12月,儿

30、童2050mg/(kg.d)。可致结核播散,故结核患者禁用。,六 维A酸类,是一组与维生素A结构类似的药物。吸收后和细胞浆中的维A酸受体结合,然后转移至细胞核并结合到相应的DNA位点上发挥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增殖、抗肿瘤、影响免疫系统和炎症过程等。可用于治疗炎症性皮肤病如严重的银屑病,角化性皮肤病如毛发红糠疹、鱼鳞病,酒渣鼻,联合其他疗法用于皮肤肿瘤等。,七 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 分为细胞毒性和非细胞毒性两大类,前者为抗肿瘤药物,主要抑制体液及细胞免疫作用,常用于治疗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北塞病及银屑病等;后者有糖皮质激素、环孢菌素等。 免疫调节剂 如卡介苗、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

31、、左旋咪唑、干扰素、雷公藤、转移因子、聚肌胞苷、胸腺素等。有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及抗病毒的作用。主要用于免疫缺陷及病毒感染疾病。,八 其他皮肤科常用药物,钙剂、维生素、普鲁卡因、氨苯砜、氯喹、甲硝唑等。,第二节 外用药物,*(一)外用药物的性能,1、清洁剂 0.9%NS、3%硼酸液、1:8000高锰酸钾液 2、保护剂 有保护皮肤并有吸收、干燥及轻微收敛作用。如氧化锌、炉甘石、滑石粉等 3、止痒剂 通过局部降温和麻醉作用达到止痒效果。常用药物有0.52.0石碳酸、 1%2%樟脑、 0.52%薄荷脑等。 4、抗菌剂 能抑制和杀灭细菌的药物。如1%2%龙胆紫、01%05%雷佛奴尔、1:8000高锰

32、酸钾、2%5%碘酊、001%01%新洁尔灭等。 5、抗真菌剂 如3%10%水杨酸、5%10%苯甲酸、10%30%冰醋酸、2%5%克霉唑等。,外用药物的性能,6、杀虫剂 杀灭疥螨、虱等药物。如1%疥得治霜、5%10%硫磺软膏、5%10%灭滴灵等。 7、角质促成剂 能减轻皮肤炎症及渗出、促使表皮正常角化。如3%5%硫磺、1%3%水杨酸等。 8、角质松解剂 使过度角化的角质层松解并脱落。如5%10%水杨酸、20%40%尿素等。 9、收敛剂 使皮损炎症消退,渗出减少并抑制皮脂和汗腺分泌作用的药物。如3%105鞣酸、02%05%醋酸铅、2%5%硝酸银等。 10、腐蚀剂 清除肉芽组织及赘生物。如30%以上

33、的三氯醋酸、纯硝酸银、石炭酸等。 11、其他 如皮质激素外用药、避光剂、脱色剂、着色剂等。,(二)外用药物的剂型,1、溶液 以水为基质溶入药物所组成。有散热、消炎、止痒、吸收渗出液及清洁作用。适用于急性有渗出糜烂的皮损。常用药物有3%硼酸液、1:8000高锰酸钾液、01%黄连素液等。用法有湿敷及洗浴。湿敷面积不超过体表1/3。 2、粉剂 有保护、散热、吸潮、消炎、止痒、及减少摩擦作用。适宜急性无糜烂渗液的皮损。常用有滑石粉、氧化锌粉、炉甘石粉。加入抗真菌药组成足癣粉。加入止痒收敛剂组成痱子粉。 3、洗剂 为不溶的药粉与水混合而成。有保护、散热、止痒、干燥作用。与粉剂相似。常用药物有炉甘石洗剂、

34、复方硫磺洗剂等。,外用药物的剂型,4、油剂 以植物油或液体石蜡为基质混有药粉而成。有清洁、保护、及润滑作用。用于亚急性有糜烂性结痂的皮损。如氧化锌油。 5、霜剂 是油与水乳化而成的半固体剂型。分为油包水(W/O)脂型和水包油(O/W)霜型。有软化痂皮、清洁、保护和润泽皮肤作用。用于亚急性或慢性皮损。如尿素霜。,外用药物的剂型,6、软膏 以油脂(凡士林、羊毛脂、豚脂)作基质混合药物而成。有软化、润泽、储热及渗透等功能。用于慢性、粗厚的皮损,不可用于急性渗出性皮损。如鱼石脂软膏、硫磺软膏。 7、糊剂 含有大于25%粉剂及软膏称为糊剂。可吸收少量渗液及散热。用于少量渗液的亚急性皮损,不用于毛发部位,

35、如氧化锌糊。,外用药物的剂型,8、酊剂和醑剂 为药物溶于酒精或浸液而成。无挥发性药物酒精浸液称为酊剂,如碘酊;挥发性药物溶于酒精称为醑剂,如樟脑醑。酊剂和醑剂有杀菌、止痒及溶解角质的作用。用于慢性苔藓化皮损,不可用于急性皮损、糜烂、粘膜及皮肤嫩柔处。,外用药物的剂型,9、硬膏 以树脂、橡胶等粘性物质作基质加入药物,贴附于布、硬纸或有机塑料上而成。穿透性强而且吸收作用持久,使用简便清洁。用于慢性局限性干燥皮损。如肤疾宁硬膏。 10、涂膜剂 以高分子化合物成膜剂溶于药物,涂于皮肤形成一层药物薄膜,能促进药物透入,并有保护皮肤作用。用于慢性局限性干燥及角化过度的皮损。,(三)外用药物使用原则,1皮肤

36、病的性质和病期是选用外用药的首要依据,同一皮肤病在不同病期,如急性期和慢性期,选方用药,有所不同。一般急性期不能用刺激性药物,否则会使症状加重。 2选用外用药一般是依据皮肤病的症状,确定剂型,合理使用有效药物,外用药物使用原则,急性炎症:水肿、渗液、水疱 湿敷(溶液)红斑、丘疹 洗剂、乳剂(霜)、糊剂、凝胶结痂、糜烂、溃疡 油剂、软膏慢性炎症:鳞屑、干燥、苔癣化 软膏、乳剂、万能溶媒,外用药物使用原则,3、掌握药物浓度,有些外用药物常常因其浓度不同,而治疗作用则大有差别。例如水杨酸,其低浓度(1-2%)有止痒作用而5%则为角质松解剂。20%以上为腐蚀剂。因此在治疗时必须熟悉掌握外用药物的浓度。

37、 4正确用药方法如封包,湿敷方法等必须向患者详细说明方法,必要时予以示教。,三、物理疗法,(一)光疗 1红外线治疗:红外线波长范围由400nm到760nm,可分为长波红外线和短波红外线,在皮肤科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感染,慢性溃疡等。 2紫外线治疗: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200-400nm,可分为: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20-400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90-320nm;短波紫外线(UVC)波长范围为200-290nm。紫外线治疗,用“红斑阈值”(MED)或生物剂量(BD)作为剂量单位。在紫外线照射时一般将照射强度分为亚红斑量; 红斑量;超红斑量。在皮肤科主要用于玫瑰糠疹、疖和疖

38、病,慢性溃疡,带状疱疹等。,(一)光疗,3光化学疗法:口服或外用光敏剂8-甲氧基补骨脂素(8-methylpsoralen 8-MOP)口吸按0.5-0.6mg/kg,服药后2小时进行光疗,外用为0.1-0.3-0.5%酒精溶液局部外用,涂药后1-2小时进行光疗。主要用于治疗银屑病,蕈样肉芽肿等。,(二)激光治疗:,1二氧化碳激光:其辐射波长为10600nm输出功率由数瓦到数十瓦。常用于病变组织的烧灼,焦聚后用于切割,治疗需在无菌操作和局部麻醉下进行。皮肤科可用于治疗寻常疣,尖锐湿疣,疣状痣,汗管瘤,光线性角化病、Bowens病,基底细胞瘤等。 2氩离子激光:波长主要为488nm(兰光)和51

39、4nm9(绿光),医疗用输出功率为数瓦为连续或脉冲输出。其波长主要在血红蛋白和黑色素吸收光谱曲线的峰值中,故对鲜红斑痣治疗效果理想。其他毛细血管痣,蜘蛛痣,角化血管瘤、酒渣鼻等亦有效。 3氦氖激光:波长为632.8nm的红光,其输出功率很小,最大达50毫瓦。主要有于皮肤和粘膜溃疡的治疗。,(三)冷冻治疗:,主要是利用低温作用于病变组织,使之发生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致冷剂为液体氮(-196C),用于治疗雀斑,寻常疣、掌跖疣、尖锐湿疣。光线性角化病,小的杨莓状血管瘤,Bowens病、基底细胞上皮瘤等。,(四)放射治疗:,浅层X射线,超软X射线直线加速器(linear acce le

40、rator)。放射性同位素射线照射源如 32磷,90锶等。常用于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如神经皮炎。良性肿瘤如血管瘤及皮肤恶性肿瘤。,(五)手术疗法,思考题,1H2受体拮抗剂是A扑尔敏 B安泰乐 C酮替芬 D甲氰咪胍 E 息斯敏 2皮损有坏死组织,脓痂或脓性渗出物者,清洁患部的外用药物宜采用A01雷佛奴尔; B炉甘石洗剂 C生理盐水 D酒精 E。2%碘酊 3HI受体拮抗剂最常见的副作用A 中枢抑制 B恶心 C呕吐 D眩晕 E 腹泻 4急性皮炎渗出多,局部用药宜用:A 水剂 B洗剂 C 粉剂 D 糊剂 E 软膏 5抗组织胺药物的药理作用是A和组织胺竞争HlH2受体 B毛细血管扩张C 平滑肌收缩 D血

41、压下降 E腺体分泌增加 6急性皮炎渗出多,局部用药宜用:A 水剂 B洗剂 C 粉剂 D 糊剂 E 软膏 ,思考题,7抗组织胺药物的药理作用是A和组织胺竞争HlH2受体 B毛细血管扩张C 平滑肌收缩 D血压下降 E腺体分泌增加 8亚急性皮炎,有少量渗出,局部用药宜选用A 水剂 B粉剂 C 糊剂 D洗剂 E软膏 9. 慢性皮炎,苔藓变,局部用药宜选用A 水剂 B粉剂 C 洗剂 D糊剂 E软膏 10急性皮炎无渗出,局部用药宜选用A 水剂 B洗剂 C糊剂 D 油剂 E 软膏 11. 小功率激光器局部照射,对于皮肤病的作用正确的是 A 改善皮肤微循环 B局部凝固性坏死 C 组织炭化 D组织气化 E 有效的热、光和电磁场效应 12粉剂与洗剂可用于A结痂 B糜烂 C 皲裂 D红斑 E 溃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