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2018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课时全解全析 新人教版.doc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2674362
  • 上传时间:2018-09-24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51.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课时全解全析 新人教版.doc
    资源描述:

    1、1第四单元第 12 课 新文化运动课时层级训练测控导航知识点 题号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2、3、4、7、8、1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5、6、7、9、10、11、12、13、14、15【基础巩固练】1.D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它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2.B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它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1917 年新青年杂志社迁往北京,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3.D 从 1915 年起,陈独秀等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之一,倡导了新文化运动。4.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5.D

    2、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有关知识的识记。鲁迅的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6.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 D。7.(1)错误:1916 年,改正:1915 年。2(2)错误:“自强”和“求富”,改正:“民主”和“科学”。(3)错误:民报,改正新青年。【能力提升练】8.B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9.A 此题旨在考查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不同时期提出的不同口号。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经过了三个

    3、阶段四个事件,第一阶段学西方技术洋务运动,第二阶段学西方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阶段学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自强、求富分别是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的口号,变法维新是戊戌变法中维新派的救国主张,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中革命派的主张,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或口号)。10.B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胡适的诗希望是用白话文所写的一篇诗歌,这是新文化运动在文学领域掀起的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内容。 11.C 根据所学分析题干“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可知,李大钊提倡民主,反对专制。12.C 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是新文化运动。故选 C。13.C 新文化运

    4、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的反封建斗争,而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14.A 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封建迷信,提倡民主与科学,继承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任务和使命。15.解析:第(1)问根据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及“民主”“科学”两面旗帜来组织回答;第(2)问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史实回答;第(3)问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回答即可。答案:(1)民主、科学;青年杂志的创办。(2)鲁迅、胡适等。(3)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仍

    5、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 13 课 五四运动课时层级训练测控导航3知识点 题号五四运动的爆发 1、2、3、4、6、7、8、9、10、13、15五四运动的扩大 3、5、6、7、9、10、1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4、6、7、11、12、13、14、15【基础巩固练】1.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故选 B。2.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有关知识的认识。连环画上的文字“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出现于五四爱国运动时期,故选 C。3.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二者的主要区别,即“新”的表现有: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发展前途

    6、。4.D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反映五四爱国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性质。5.C 1919 年 6 月 5 日,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运动的主力也由学生转变为工人阶级。6.A 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依据材料信息“学子斗争惊列寇”“反封反帝”“休课休劳”可知是五四运动。因此选 A。7.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导致“1919 年”“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发生的原因。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如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后的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第(2)问根据材料二“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

    7、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卖国政府”指的是北洋政府。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第(3)问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追求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精神。答案:(1)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2)北洋政府。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3)重大意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

    8、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4)爱国的精神,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精神。【能力提升练】8.A 依据漫画信息山东,结合所学可知,1919 年巴黎和会上英法美操纵会议,规定把德国在山东侵占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从而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A项符合题意。9.B 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扩大。五四运动开始在北京爆发,学生是运动的先锋;6 月5 日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

    9、力。故选 B。10.A 解题时紧扣题干中信息“五四群众运动”“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分析可知这段话说明了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11.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可知这一运动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后期以工人阶级为主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2.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意义的认识。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3.A 在全国各界的大力斗争下,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

    10、“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14.A 题干中“火烧赵家楼”,这是五四运动期间,学生火烧曹汝霖家的史实,据此可以判断该事件是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精神核心就是爱国主义。15.解析:第(1)(2)问考查五四运动的原因、性质、意义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是开放性题目,答案能体现爱国精神即可。答案:(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青少年学生应该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要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要有远

    11、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观点积极向上,答出一条即可)第 14 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课时层级训练测控导航5知识点 题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8、15、1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3、4、5、7、9、10、11、13、14、16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6、12【基础巩固练】1.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A、B 思想不是世界的革命思想,都是国内的思想;D项在 1923 年还没有形成,故答案选 C 项。2.D “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中国共产

    12、党的诞生,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 是洋务运动的口号,B 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C 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D 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3.A 1920 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4.D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5.B 根据题干关键词“1921 年”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可知 B 项符合题意。6.B 本题考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可知选 B。7.解析:第(1)问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所学回答即可。答案:(1)时间 1921 年 7 月地点 上海

    13、事件名称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事情 中国共产党成立主要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中心工作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6(2)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能力提升练】8.A 1919 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9.A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虽然没参加大会,但凭借他的社会影响力,依然被选为中央局书记。10.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中

    14、共“二大”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选 C。11.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12.D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13.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其中“新”指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坚定的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改变了近代以来革命屡败的局面;中国革命有了彻底的反帝反

    15、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从此中国开始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为革命主力的真正的革命时代。因此符合题意,故选 C。14.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中共一大的相关知识点。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及意义可概括为“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15.解析:此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李大钊之口。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答案:(1)李大钊;马克思主义。(2)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16.解析:第(1)(3)问考查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结合所学作答即可;第(2)问结合当时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和所学作答;第(4)问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1921 年;上海(大会最后一天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中国共产党。(3)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陈独秀。(4)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革命最坚决、最彻底的政党等。(言之有理即可)7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8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课时全解全析 新人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267436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