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诵读经典诵读小古文一百篇小古文一百篇上 册第一组 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2、乡 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3、芦 花水滨多芦荻 d。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 样飘起来。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荷叶的形状圆圆的。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 藕”。藕有节,藕
2、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注释:溢(y):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其:它的.或:有的.惟:只有.赭 zh: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种类繁多.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第二组 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译文:今天天空阴沉,清晨的雾渐渐变浓。细密的雨如丝般落下,待到天黑雨就停了。微风吹散了云
3、,明亮皎洁的月亮开始显露出来。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译文: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晚上又有星星.太阳、月亮
4、、星星三个里面,太阳最亮,月亮其次,星星最弱.9、日 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译文:子 z (夜十一点至一点)。丑 chu (凌晨一点至三点)。寅 yn (夜三点至五点)。卯 mo(早晨五点至七点)。辰 chn (上午七点至九点)巳 s (上午九点至十一点)。午 w (白天十一点到一点)未 wi (下午一点至三点)申 shn (下午三点至五点)。酉 yu (下午五点至七点)戌 x (下午七点至九点)亥 hi (晚九点至十一点)一白天加一夜晚,共分为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5、,就是指这十二个时辰的。夏天白天长而夜晚短,冬天白天短而夜晚长。半夜十二点为子时,中午十二点为午时,午时之前的白天为上午,午时之后的白天是下午。第三组 别样的争和辩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注释】伏:趴,脸向下,体前屈。坠:落,掉下鱼缸里有一条金鱼,一只猫爬在缸边,准备把它(金鱼)吃掉,(猫)不小心掉到了水里,急忙跳了出来,(可是)全身的毛都已经湿透了。11、猫 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译文:有黄猫白猫两只猫在屋顶上打架,两只猫都发出呼呼的叫喊,四只
6、眼睛相对怒视,两猫对打不相上下,过了很长时间,白猫稍微有些退缩,黄猫奋力打白猫,白猫打不过躲进了屋里,不敢再出来。12、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译文】乌龟跟兔子赛跑,兔子跑得很快,却在中途睡觉,乌龟跑得慢,却总是不停地走,等到兔子醒来,乌龟早就到了终点了。13、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译文:嘴巴和鼻子争上下。嘴巴说:“我谈古论
7、今,你有什么能耐待在我上面?”鼻子说:“所有的饮料食物没有我就不能分辨。”眼睛对鼻子说:“我近可以分辨毫毛尖端(那么细微的事物),远可以观察到天边,只有我当排名最先。”又对眉毛说:“你有什么功劳待在我上面?”眉毛说:“我虽然没有实际用途,但是如果没有眉毛,那成什么面目了啊?”注释:(1)居:呆在;(2)唯:只有;(3)乃:还;(4)尔:你;(5)观:仔细看;(6)当:担当;(7)居: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8)虽:虽然。(9)谓:对某人说。第四组 草木性情14、松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
8、界,真奇观也。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15、桂庭中种桂,其叶常绿。秋时开花,或深黄,或淡黄。每遇微风,浓香扑鼻,人咸爱之。花落,取以和糖,贮于瓶中,虽历久而香甚烈。译文:庭院中种植桂树,它的叶子一年四季常绿。秋天的时候开花,花的颜色有深黄色或者淡黄色。每当遇到微风吹过,浓烈的香味迎面扑鼻,大家都喜欢它。花落下来的时候,拿来和糖搅拌,
9、储藏到瓶子里,虽然过了很久,但是香味已经那么浓烈。16、莲莲花,亦曰荷花。种于暮春,开于盛夏。其叶,大者如盘,小者如钱。茎横泥中,其名曰藕。其实曰莲子。藕与莲子,皆可食也。译文:莲花,又叫做荷花。种在春天的末期,开在盛夏时节。它的叶子,大的像盘子,小的像钱币。它的茎是横着长在泥中,名字叫做藕。它的果实叫做莲子。藕和莲子都能食用。17、杨柳杨柳,随处可种,临水尤宜。春初发叶,旋开黄花。及春末,叶渐多。花中结实,细而黑。蕊落,有絮绽出,质轻如棉,色白如雪,随风飞舞,散于各处。译文:春天,杨柳抽出一条条嫩绿的枝条。湖畔,水边,随处可见它的芳踪。春乍到,柳叶细细,开出极小极小的黄花,迎着阳光微笑。春意
10、越来越浓,柳叶越来越绿,越来越密。一朵朵小黄花悄无声息地结出果实,细细的,黑黑的。花蕊落了,柳絮绽开,像棉花一样轻盈地浮在空中,又像小小的雪绒花,飞在春天的每一个角落。18、岁寒三友松、竹、梅向称“三友”。或诬陷竹于松、梅曰:“此中空空,安能与君友?”松、梅怒曰:“维空 空故能有所谓此中空洞常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译文:梅竹松以前被称为“三友”。有人对松梅说竹的坏话:“他里面空空,怎么能和你们做朋友呢?”梅松很生气的说:“只有空,因为里面空,没有其它东西,能容纳的何止几百人。”第五组 读书要得法19、读书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11、。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译文:飞鸟走兽这类动物,饿了知道去吃,渴了就会去喝,还能自己建造巢穴作为自己休息的场所。其中更灵异的,还能按照人的指示去行动 ,只是因为不知道读书 ,所以一直不如人。人如果不读书 ,那么和禽类兽类有什么分别?20、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
12、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注释1.心不在此。此:这里。 2.决:一定 3.心到最急。急:迫切、重要。21、读书需有疑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译文: 书刚开始读的时候,不觉得会有什么疑问;但读着读着,慢慢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读到一半时,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再往下读,疑问就会慢慢被解决。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所遇的问题都被解决了,这才能称得上是学习。读书不会产生疑问的人,需要教给他独立思考的方法,使之头脑里“有疑”;学会了“有疑”,就要想
13、办法去钻研,千方百计去解决疑问,到这里才是真正的进步。1.朗读句子,给每个分句各作一次停顿,划上“/ ”。以 致 /融 会 贯 通,都 /无 所 疑,方 始/ 是 学。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疑渐渐释 解释 方始是学 正 读书无疑者 的人 3.朱熹在本文中说明,读书想有长进须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无疑者须教有疑 ”,第二阶段是“ 有疑者,却要无疑 ”。(均用原文回答)4.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完全相信书本上的知识不如没有书。我们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要敢于质疑,有分辨,有判别。22、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
14、,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李白笑老妇人太愚钝了。老妇人说:“只要功夫到了没有什么做不了的。”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1.补出文中 A、B 两处省略的内容。A: 李白 B: 老妇人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未成 完成 弃去 离开 逢老媪 遇见 方磨铁杵 正 问之 代指老妇人 欲作针 想要 白
15、笑其拙 笨拙 太白感其意 感动 还卒业 回去 3.“铁杵磨针”的故事后成为一句俗语: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4. 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匡衡凿壁偷光. 车胤萤囊映雪 苏秦“锥刺股” 孙敬“头悬梁”5. 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以顽强意志战胜学习和生活遇到的各种困难,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第六组 智慧少年23、曹冲称象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 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 则象重可知矣。”译文:曹操得到一只大象。想要知道大象的体重,但是(象太重了)没办法(
16、用秤)称出来,曹操的小儿子叫曹聪,跟曹操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标记水痕到达的地方。让大象出来,然后把其他东西装到船上,直到水达到原来刻记号的地方。再称出这些东西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1. 补出文中省略的内容。2. 划分正确的停顿。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3 处)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2 处)3. 解释下列文句中词的词义。操之幼子 之( 的 ) 幼( 年纪小 )水痕所至 至( 到达 )复称他物 复( 再 )4. 曹冲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标记水痕到达的地方。让大象出来,然后把其他东西装到船上,直到水达到原来刻记号的地方。再称出这些东西
17、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5你认为曹冲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你从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曹冲是一个聪明能干、喜欢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孩子。从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只有积极动脑筋思考。我们才能想出好办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24、道边李苦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诸小儿:小伙伴们。多子折枝:果实很多压弯了树枝。竞走:争着奔过去。信然:真是这样。全文翻译:王戎七岁时曾和众小孩儿一起玩,看见路旁李树上有许多李子,折断树枝,众小孩儿相继跑着抢走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
18、动。别人问他为何如此,他答道:“李树在路边生长而且结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拿来一个真的是这样。25、破瓮救友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注释(1)选自宋史司马光传。(2)【光生七岁】司马光长到七岁。光,即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3)【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4)【左氏春秋】又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编撰的一部史书。(5)【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通“ 旨”。(6)【自是】自此,从此。(7
19、)【释】放下。(8)【瓮】(weng)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9)【弃去】逃走。(10)【迸】涌出。(11)【退】回家。(12)【了】了解。(13)【于】在。(14)【闻】听、听到。“闻” 在文言文中主要有 6 种意思听,听到 如本文中的“ 闻讲左氏春秋”。听说,知道 报告上级用鼻子嗅。 声望,威望。如伤仲永中的“不能称 前时之闻。(15) 【破】打开,打破。译文司马光 7 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 20 岁,并非如今的 18 岁)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来以后讲给家人听。从那以后,他对于左氏春秋喜欢得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
20、大缸(瓮指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那次以后京城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在图中,广为流传。备考训练1试用“” 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三处。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1)凛然如成人( ) (2)即了其大指( )(3)群儿戏于庭( ) (4)足跌没水中(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2)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4读完破瓮救友,谈谈你从幼年司马光身上所获得的启示。参考答案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2(1)好像;如同(2)
21、懂得,明白(3)玩( 4)沉没,淹没 3(1)从此,他书本不离手,如饥似渴的读书,以至于忘记饥渴冷热。(2)司马光拿起石头击破水缸,水涌出来,小孩得救了。4面对问题,我们要打破常规,寻找解决方法。困难面前既要机智,又要采取果断的行动。破瓮救友故事道理告诉了我们做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同时也要向司马光学习。26、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译文:孔融四岁时,与众兄弟一同吃梨,孔融只挑了个小的梨,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儿子年纪小,应当拿小的梨。第七组 寓言故事27、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
22、身为宋国笑。注释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走跑,逃跑。耒(li) 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冀希望。而身为宋国笑 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简译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 天天等在树桩旁, 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28、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古文译文古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
23、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古文注释1、闵( mn)-同“悯“,担心,忧虑。 2、长(zhng )- 生长,成长。 3、揠(y)- 拔。 4 、芒芒然 -疲倦的样子。 5、其家人-他家里的人。 6、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7、予- 我,第一人称代词. 8、趋-快走。 9、往-去,到去。 10、槁(go)-草木干枯。 11、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12、耘苗:给苗锄草 13、非徒- 非但。徒,只是。
24、14、益:好处。 15、子:儿子29、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文言文翻译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
25、狸。 字词翻译 (狐假虎威) 假:假借,凭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虎求百兽而食之)求 :寻求,寻找。 (子无敢食我也)子:你。无:不。 (天帝使我长百兽)长(zhang):同“掌”,掌管。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然:对的,正确的。遂:前进,前往。 (故遂与之行)遂:于是。 (兽见之皆走)走:逃跑。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畏:害怕。 备注 后来人多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带贬义。30、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 将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
26、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注释闻:听说。反:通假字,同“返”,返回。衣焦:衣裳皱缩不平。申:伸展,舒展。后作“伸”。大行(hng):(1)大,通“太”,大行:太行山。(2)大:宽大。行:道路。大行:宽阔的道路。方:正在。北:面向北方。持其驾:驾着他的车。之:动词,到去。楚: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将:又。奚:为何。用:费用,钱财。御:驾驭车马。者:的人。御者善:车夫驾车的技术高超。此数者:这几个条件。恃:依靠,依仗。广:使动用法,使广大,扩展。犹:犹如,好像。王:统治天下数:多次,频繁译文“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离楚国越来越远。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离楚国越来越远。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近义词背道而驰,缘木求鱼,适得其反,升山采珠。反义词如出一辙,亦步亦趋。第八组 神话传说31、盘古开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