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学论文 道之老子 讲述老子道的思想.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670264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论文 道之老子 讲述老子道的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学论文 道之老子 讲述老子道的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学论文 道之老子 讲述老子道的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学论文 道之老子 讲述老子道的思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道之老子摘要:认识老子道的思想,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道是宇宙终极本体。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万物皆由道所生;二是道之无与有。道既无始无终,也无边无际。就道的无形质、无限性而言是无,就道的实存性并含有万有而言是有。无与有的统一密切联系于老子的体用观。三是道与自然。自然与无为历来被视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与关键,道本身就是自然,而自然则是道及一切宇宙万物的基本精神。关键词:道;自然;无为;本体;超越认识老子哲学思想,必须对其思想核心道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刻的把握。本文试图从道是宇宙终极本体、道之无与有、道与自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理解。老子创造了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得最高

2、范畴。老子认为道没有形状和内涵,所以不能给他起名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道是宇宙终极本体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思想体系中的终极本体。老子之前,人普遍将天视为万物之母。至于老子,人们便进而开始探求天之所生。而老子则通过对道的由一般哲学概念向终极本体的改造与抽象,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在老子哲学中,道被抽象上升为一个统摄宇宙与人生的最高本体概念,使道逐渐成为一切存在的终极基础。首先,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原,万物皆由道所生。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对于道生万物,老子还有更详细的描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

3、抱阳,充气以为和。道作为最高本体,乃万物恃之而生,渊似万物之宗。道者,万物之所然,万理之所指也。其次,老子还引出了常道的概念,即道作为最高本体,周行而不殆,永不消竭。道独立而不改,一切物皆相对待,而道则于与物无对,万物皆有改变,而道则无改易。以庄子所言:道无始终,物有死生,此之谓也。然而在另一方面,除去本体论与生成论层面上的理解外,老子的道实质上也是人生所追求的极致境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而且在更深层面上,道之内涵实质上是被置于物质与精神互渗的前提下讲的。道既非纯粹的物质一般的概念,也非纯粹的精神一般的概念,物质性与精神性是被交融统一于道之中的。道作为宇宙的终极本体,又时时显现出精神性:同于

4、道者,道亦乐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如此种种,道俨然是位有好恶与道德的君子了。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吕振羽先生谈及此时说:天与道还是有意识的主宰万物,老聃在这里,不但是一个不可知论者,而且倾向于有神论了。二、道之无与有在老子思想中,道既无始终,也无边际。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因此,道并不是感官知觉对象,而是超感官的。道实质上是无物。那么何谓无物呢?无物并不是绝对的虚无,道是有其实存性,并且实在存在着的,无只是其存在的一种状态。道之无有二意:一为形态层面而言。道无形无相,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的存在超出于一

5、般有形体,达于对具体形态的超越;二为属性层面而言。一方面道并无属性上的规定,即在属性方面并没有确定,另一方面却拥有无限种可能的属性。正因为无论是在属性还是形态上的超感官性与不确定性,道才不能作为对象被直接认知,同时也不可被语言所言明。它实质上超越了任何具体的、可名状的有限存在物。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曰强为之名。道是不可被言名的,所谓大也不过是强为之名而已中国哲学向来有以名指实的传统,凡名必有所指之实,而道之所以只可被强为之名也正在于其已超越了一般实体概念。以上是对道之无的分析,以下将对与之相对应的有进行分析。针对于有和无的问题,陈鼓应先生曾说:老子以无有来指称道,用以描

6、述道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就道的无形质、无限性而言,是无。就道的实存性并含有万有而言,是有,无乃无穷极之意,有为统提万有之意。道之无在于其从形态到属性的无限性,而道之有则因为道包含万物,而万物是有规定或有限的。或者说有乃指道不离实有的实存性。老子首章即有言曰:无,名天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由此亦可知,有与无实质上统一于道中存在,无论有或无,实质上可理解为道的两种属性或存在形态。有和无的统一,在老子思想中具有独特地位。一方面,有与无的相互转化,使道具有了内在的动力。另一方面,这种统一密切联系于老子的体用观。老子曰:万物并作,吾以复观

7、,夫物芸芸,各归复其根。 所谓根即指道。道的存在是超感官的,既非五官所可把握,也非言语所可名言。然而对道的体知,却可以从道有的层面入手。道虽生万物,然并不在天地外存在,相反,万物作为现象是与终极本体的道达于统一的。道虽生万物,却又存在于万物之中。对于道的体知, 韩非解老云:今道虽不可得而闻见,圣人执其见功,以处见其形。所谓见功,即表现于现象界之成效。无乃道之体,有乃道之用。用由体而定,体由用而显,故老子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而陈鼓应先生进一步将此句翻译为:常体无,以观照道的奥妙,常体有,以观照道的边际。对于道的体知,由审度现象界出发,进而追求其所以能成此现象之原因,并达于对

8、道这一形而上层面的终极本体的理解。三、本体之“道”有人认为中国的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的哲学没有本体论,这样的观点似乎是不正确的,因为在老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中国特色的本体论哲学。之所以说有“中国特色”是由于老子哲学所反映的本体论并不是西方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道”作为表示现实世界总体性的“本体” ,与西方作为独立实体的“本体” ,具有严格的区别。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既不是西方哲学中的“实体” ,也不是西方哲学中原意上的“本体” ,它只是借用目前已经公认的本体或本体论的说法,来表达对于世上万物的一种概括性的和总体性的认识。这种总体性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一个特定的表达,这就是“本根” 。对此,张岱

9、年先生指出了本体与本根的区别:“先秦哲学中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本 ,亦称本根 ,西方哲学讲本体,两者相似,但有区别。西方唯心主义强调本体与现象的区别,以为现象现而不实,本体实而不现。中国古代哲学所讲的本与物或本根与万物的关系却不是实在与不实在的关系,而是根本与不根本的关系。 ”这就是说,中国所谓的道就是本根,而非西方的独立的实体或本体,所谓道的本体论意义,也只是借用“本体论”的说法,是用“本体”去表达本根的意义。老子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把本根和万物对立起来,认为有精粗本末之别,却没有否定万物的实在性。实际上,老子不仅没有否定的实在性,从而把本根与万物、本体与现象完全对立起来,反而认为它们在本体论层

10、次上包含着内在的统一性,道本体是“无”与“有”的统一体。在这个意义上,道与万物的存在、变化是一种体与用的关系。所谓“体用合一” ,是说老子哲学在进行本体思辨时,将“无”看作是道之“体” ,即道的本体性存在;将“有”看作是道之“用” ,即道的本体性功能。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话点明了“道” 、 “无”与“有”之间的关系。老子建立起两个世界:超越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不被重视的,不是永恒的,而是瞬息万变的,是可道,可名的。老子所重视的是不可道之道

11、,不可名之名,是超越的世界。虽然展开了两个世界,但实际上是否定现实世界的,本质上只承认有一个“道”世界一元的思维存在。道的本质是在无数“可道”背后“不可道”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不可名的道,即“常道” 。万事万物可以有始有终,瞬生瞬灭,道却无始无终,或说本无所谓始终,始可以为终,终亦是始。 “道”的本体义,表现在道的形上超越性。老子曰:“朴散则为器。 ”“朴”指道,由此区分了道与器。老子的“常道”与“非常道”的关系,后来被易传系辞上进一步概括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 “无” 、“有”虽有本末之别,却是同出一源而异名,都用来指称“道”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

12、无”作一个合理的解释了。有,无在这里,实际上是道的超越性的两种基本的假定。这种解释有别于我们在文章开头对于本原意义上的“道”的理解。正由于道的“无” 、 “有”体用合一,所以它的存在就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具有了混沌般的特征。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一切令人感到神秘的“玄之又玄”的描述,都能从中得到合理的理解和解释。在谈到老子的“道”的本体意义时,遇到了一个疑问,即无法将“道”的本体性与其本原性相区分。这个问题的产生在于老子本身并没有将“道”的这两种性质相区分,而使其具有双重性。正如中国哲学的一个

13、传统,对于范畴没有清楚、确切的定义,对人生的看法也是模糊的、混沌的。4、规律之“道”春秋时期,人类对四季更替、生死易老等自然现象已有一定的认识。老子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进一步探索、总结,认为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1.天之道所谓“天之道”就是指不加任何认为的因素,事物按其自然的本来面目而运动。在这一运动中, “道”的特点便是“反” 。所谓“反” , “反者道之动” , “反”即“返” ,就是说道生万物,万物死灭又复归于“道” ,即使远离了道,终究也会恢复到它的本原,即所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万物的一生一灭,便是“道”的一个总循环过程,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

14、曰常,知常曰明” 。 “道”的内在规律就在于它“独立而不改” 、 “周行而不殆” 。老子在对“天之道”的认识中,显然把握住了其客观性及反归自身的属性,这一认识较之前人是有进步的。“反”除了可以作“返”解释以外,还可以理解为“相反” 。老子认为,事物是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的,对立的双方互相包含, “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这在老子的朴素辩证法中有充分的体现。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福相因,普通人一般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不能进一层地透视其中隐藏着相反的可能性。因而在老子看来,祸患的事情,未始不潜藏着幸福的因素;幸而福的事情,也未始不含藏着祸患的因子。这个道理,在经

15、验世界中处处可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处于祸患的境遇中,反倒激发他奋发向上的志向,使他迈向更广阔的前景;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处于幸福的环境中,反倒养成他懒惰的习性,使他走向颓废的人生。同时, “道”的运行是不可以人为的。 “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它内在的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的其他原因。人的作用只能破坏“道”的运行,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人们只能依据“道”的精神,对事物的运行不横加干涉,任其自然发展,即以“无为”的方式来对待它。2.圣人之道“道”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总规律。在自然为“天之道” ,在人类则被称为“圣人之道”或“人之道”两种。所谓“圣人之道”就是指人类

16、按照“道”的要求去做事,而“人之道”则是指现存世界中不合乎天道的人类生活现象。 “圣人之道”与“人之道”是根本对立的,如何将“人之道”转化为“圣人之道” ,是老子哲学的最终目的。在老子看来,天地的运行变化是没有也不需要情感的。圣人的统治,亦然。最重要的只在于遵循客观的法则规律“德” 、 “道” 。 “上德无为而无不为” 。 “无为”也就是“上德” 。只有任社会、生活、人事、统治自然地存在,这才是“无为” 、 “上德” ,也就是“道” 。为君者要成为有“道”之君,应该是“爱国之垢,是谓社稷主;爱国不祥,是谓天下王” ,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即是说要将自己置之度外,将自身视为国家的代表,以国为重,方可为有“道”之君。老子以“道”为核心范畴,建立了一套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的形上学体系,并融自然哲学、人生哲学、政治哲学为一体。虽然其中有不少缺陷,但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是东方哲学值得骄傲的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