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应学生用书P48) 一、超重和失重() 1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视重大小等于测力计所受物体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物体的压力,2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比较,二、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整体法 当系统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我们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质量等于各物体的质量之和,当整体受到的外力已知时,可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 2隔离法 从研究方便出发,当求解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时,常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3外力和内力 如果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物体的作用力,这些
2、力是该系统受到的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时不考虑内力如果把某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内力将转换为隔离体的外力,问题探究 在处理连接体问题时为什么必须注意区分内力和外力? 提示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中的“F”指的就是物体(或物体系统)所受的合外力,因此,在处理连接体问题时,必须注意区别内力和外力,特别是用整体法处理连接体问题时,切忌把系统内力列入牛顿第二定律方程中,当然,若用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对所隔离的物体,它所受到的力都属外力,根本不存在内力问题了,(对应学生用书P48) 要点一 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
3、并没有变化所谓“超”和“失”,是指视重,“超”和“失”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 2物体是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3完全失重状态不仅仅只限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等于g的加速度就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例如:不计空气阻力的各种抛体运动,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等,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由于重力产生的一切现象都不存在了例如,物体对水平支持面没有压力,对竖直悬线没有拉力,不能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液柱不产生压强,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等等. (1)由物体处于失重或超重状态,可判断加速
4、度的方向为向下或向上,但并不能确定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 (2)当物体出现超重或失重时,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沿竖直方向,但加速度一定有竖直方向的分量,(2011烟台测试)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 A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时 B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时 C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时 D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 解析 发生超重现象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时,其向心加速度竖直向下指向圆心,汽车处于失重状态,A错误;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加速度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B正确;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运动时,只受重力,运动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错误;体操运动员握住单杠
5、在空中不动时,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D错误 答案 B,要点二 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取 1.选取隔离法与整体法的原则 (1)隔离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且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将内力转化为外力,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并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隔离法是受力分析的基础,应重点掌握 (2)整体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主要指大小),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就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当成一个质点)来分析整体受到的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3)整体法、隔离法交替运用的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
6、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 2涉及隔离法与整体法的具体问题 (1)涉及滑轮的问题若要求绳的拉力,一般都必须采用隔离法这类问题中一般都忽略绳、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力,且滑轮大小不计若绳跨过定滑轮,连接的两物体虽然加速度方向不同,但大小相同,也可以先整体求a的大小,再隔离求FT. (2)固定在斜面上的连接体问题这类问题一般多是连接体(系统)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即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解题时,一般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建立坐标系时也要考虑矢量正交分解越少越好的原则,或者正交分解
7、力,或者正交分解加速度,(3)斜面体(或称为劈形物体、楔形物体)与在斜面体上物体组成的连接体(系统)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为物体与斜面体的加速度不同,其中最多的是物体具有加速度,而斜面体静止的情况解题时,可采用隔离法,但是相当麻烦,因涉及的力过多如果问题不涉及物体与斜面体的相互作用,则采用整体法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2011合肥月考)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m M12)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竖直加速提升两物块时(如图乙所示),弹簧的伸长量为x2,则x1x
8、2等于( ) A11 B12 C21 D23 答案 A,(对应学生用书P49) 题型一 传送带问题 传送带问题包括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两类 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正确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分析判断物体在传送带上可能受静摩擦力也可能受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这样就可以确定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然后根据相应规律进行求解,倾斜传送带问题:因涉及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运动过程
9、分析等较多知识,难度较大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 总之对传送带问题,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是关键,例1 (2011福建卷)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 )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10、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尝试解答 小物块对地速度为零时,即t1时刻,向左离开A处最远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此时不再相对传送带滑动,所以从开始到此刻,它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最大A错误B正确.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大小不变t2时刻以后小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与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1匀速运动,不再受摩擦力作用 答案 B传送带问题易错点 (1)对摩擦力认识不到位,认为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不能突变; (2)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分析
11、不到位,如图所示,倾角为的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加速度a加速转动时,小物体A与传送带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只有agsin,A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B只有agsin,A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C只有agsin,A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D无论a为多大,A都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解析 A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倾角为的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加速度a加速转动时,A有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a,对A受力分析可知只有agsin,A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B正确 答案 B,题型二 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 临界问题的求解关键是用好临界条件 (1)对接触物体来说,刚要分离时
12、,两物体速度和加速度相等(运动学条件)且正压力为零(动力学条件) (2)接触面间刚要发生相对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3)有些临界条件必须通过下列常用方法才能挖掘出来: 极限法,在题目中如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时,一般隐含着临界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时,应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使临界现象(或状态)暴露出来,达到尽快求解的目的寻找临界点的隐含条件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受力和运动过程的分析,尽量把运动情景详细地展示出来,而临界状态必然包含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弄清了受力如何变化及运动的细节,临界点的隐含条件自然就暴露出来了这种方法是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假设法:有些物理过
13、程中没有出现临界问题的线索,但在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问题,也可能不出现临界问题,解答这类问题,一般用假设法 数学方法:将物理过程转化为数学公式,根据数学表达式求解得出临界条件,例2 (12分)(2011江西师大附中高三10月月考)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光滑斜面的底端,另一端拴住的质量m14 kg的物块P,Q为一重物,已知Q的质量m28 kg,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600 N/m,系统处于静止,如图所示现给Q施加一个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斜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 s时间内,F为变力,0.2 s以后,F为恒力求力F的最大值与最小值(g取10 m/s2),解题样板
14、设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1,由平衡条件 kx1_(2分) 02 s时间内Q受到的支持力逐渐减小到零,0.2 s时P与Q恰好脱离,此后F变为恒力,设0.2 s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2,加速度为a,对P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_m1a(2分) 在0.2 s内,x1x2_(2分) 解得a3 m/s2(1分) 刚开始匀加速时力F最小,Fmin_36 N(2分) 02 s时力F最大,对Q分析Fmax_m2a(2分) 得Fmax72 N(1分),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物块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体质量M2 kg,斜面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0.2,地面光滑,37.现对斜面体施加一水平推力F,要使物体m相对斜
15、面静止,力F应为多大?(设物体与斜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解析 设物块处于相对斜面下滑的临界状态(物块恰好不下滑)时推力为F1.此时物块受力如图甲所示取加速度a1方向为x轴正向,对m有: x方向:FN1sinFN1cosma1 y方向:FN1cosFN1sinmg0 解两式得:a14.78 m/s2 对整体有:F1(Mm)a1,F114.34 N.,设物块处于相对斜面向上滑的临界状态(物体恰好不上滑)时推力为F2,此时物块受力如图乙 对m有:x方向:FN2sinFN2cosma2 y方向:FN2cosFN2sinmg0 解两式得:a211.2 m/s2 对整体有:
16、F2(Mm)a2,F233.6 N. F的范围为:14.34 NF33.6 N. 答案 14.34 NF33.6 N.,题型三 滑板滑块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在滑块滑板类问题中的应用问题实质是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等知识的综合问题,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求解时应先仔细审题,清楚题目的含义、分析清楚每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因题目所给的情境中至少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所以应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运动过程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求解中更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
17、一个过程的初速度,例3 (2011徐州摸底)如图所示,物体A(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1 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质量为M0.5 kg、长L1 m,某时刻A以向右的初速度v0滑上平板车B的上表面,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0.2,取g10 m/s2,求:(1)若B固定不动,令A在B上运动的末速度为v,试确定函数v(v0)的解析式(2)若v04 m/s且B可在水平面上自由滑动,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 若F5 N,求物体A从开始运动到距离平板车左端最远处所需时间 若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思路诱导 B固定时,A滑上B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
18、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写出函数v(v0)的解析式;B不固定且加有外力时,要清楚物体A从开始运动到距离平板车左端最远处时的条件是A、B两者速度相同,而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到达B的最右端时两者共速,(2011菏泽统测)如图所示,质量M8 kg的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长木板左端加一水平恒推力F8 N,当长木板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时,在长木板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2,长木板足够长(g10 m/s2) (1)小物块放后,小物块及长木板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
19、从小物块放上长木板开始,经过t1.5 s小物块的位移大小为多少?,答案 (1)2 m/s2;0.5 m/s2 (2)1 s (3)2.1 m,(对应学生用书P50) 易错点1:不能根据图象判断超重、失重问题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其体重为490 N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右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易错分析 不能把题干中的图象以及问题选项中的图象完全融合起来分析问题,抓不住解决超重、失重问题的实质出错,如认为失重的物体一定是向上运动,错选C项 正确解答 本题考查超重和失重、vt图象的应用等知识由图可看出,在t0t1
20、时间内,弹簧秤示数小于体重,表明人处于失重状态,电梯有向下的加速度,可能向下做匀加速运动或者向上做匀减速运动;t1t2时间内弹簧秤示数等于体重,表明人处于平衡状态,电梯加速度为零,电梯可能做匀速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t2t3时间内弹簧秤示数大于体重,表明人处于超重状态,电梯有向上的加速度,电梯可能向下做匀减速运动或者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综上,AD选项正确,BC选项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AD.,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 完成一次下蹲动作,它包括的物理过程是先
21、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对应的加速度方向分别是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即先失重后超重,对应的选项是D. 答案 D,易错点2:方法不当而出现错误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滑轮O(可视为质点)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4m.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和物块B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绳子到达竖直位置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一直沿着斜面向上 B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绳子的张力
22、一直增大 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水平向右,易错分析 错解1:没有深入分析A的运动过程中绳中拉力的变化情况,认为B的质量是A的4倍,B始终有下滑趋势而错选A项 错解2:认为A摆下来的过程中绳中拉力一直变大,B沿斜面上滑的趋势一直增大,因此B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从而漏选B项 错解3:选取A、B和斜面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认为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其他外力,因此地面对斜面体没有摩擦力,从而漏选D项,如图所示,车厢里悬挂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球比下面球的质量大,当车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解析 两个小球与车厢的加速度相等,设上面的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对由两个小
23、球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agtan.以下面的小球为研究对象,可求出下面的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只能为.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对应学生用书P51) 1(2011西城区期末)如图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各种情况中,体重计的示数最大的是( ) A电梯匀减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 B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 C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2 D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2,解析 本题考查牛顿第二、第三定律的应用当电梯匀减速上升或匀加速下降时,电梯处于失重状态设人受到体重计的支持力为FN,体重计
24、示数大小即为人对体重计的压力FN.由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可得:mgFNmaFNFNm(ga);当电梯匀加速上升或匀减速下降时,电梯处于超重状态,设人受到体重计的支持力为FN1,人对体重计的压力FN1,由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可得:FN1mgmaFN1FN1m(ga),代入具体数据可得B正确 答案 B,2(2011湛江模拟)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长绳AB,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绳内距A端x处的张力FT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A水平外力F6 N B绳子的质量m3 kg C绳子的长度l2 m D绳子的加速度a2 m/s2 解析 取x0,对A端进行受力分析,FFTm
25、a,又A端质量趋近于零,则FFT6 N,A正确;由于不知绳子的加速度,其质量也无法得知,B、D均错误;由题图知绳长度为2 m,C正确 答案 AC,3如图所示,质量都为m的A、B两物体叠放在竖直弹簧上并保持静止,用大小等于mg的恒力F向上拉B,运动距离h时B与A分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和A刚分离时,弹簧为原长 BB和A刚分离时,它们的加速度为g C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mg/h D在B与A分离之前,它们做匀加速运动,解析 在施加外力F前,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可得:2mgkx1,A、B两物体分离时,B物体受力平衡,两者加速度恰好为零,选项A、B错误;对物体A:mgkx2,由于x1x2h,所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mg/h,选项C正确;在B与A分离之前,由于弹簧弹力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 答案 C,4(2010广州模拟)一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质量为m的物体,可使它匀速向上滑动,如图所示,若改用大小为3F的力,仍平行于斜面向上拉该物体,让物体从底部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斜面长为L,物体的大小可以忽略,求: (1)在3F力的作用下,物体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 (2)要使物体能够到达斜面顶端,3F力作用的时间至少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