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分析 11减几 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有志者事竟成 文档编号:2667397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分析 11减几 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 -1-11 减几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 P12、P13教学分析与建议:教材设计了停车场里的停放两种汽车的示意图,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辆汽车?”和“怎样计算有几辆小汽车”两个问题,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体会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注意这里说的体会不是说的学会和掌握。本节课教材设计的意图是:第一, “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是在初步了解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基础上进行的,而这种方法学生用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也不易想到,所以教材专门编排了本节课的学习活动。第二,虽然我们提供个性化的思考方法,但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对于学生提高口算正确率和速度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2、,同时,也便于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小学资源网:教学实践中,如果个别学生第一节课就出现了“想加算减”的方法,教师要给予鼓励。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仍要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如果学生都没有出现想加算减的方法,教师可以作为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这种方法。然后让学生试着完成“试一试”的练习。交流时,有目的的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了解学生对这种方法的学习情况。本节课练一练编排了 3 道题和一个鼓励学生编题的“自主小天地” 。其中,第 1 题分组呈现了“一加二减”有联系的三道计算题。 “自主小天地”在本节课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给学生提供自主练习的空间;二是了解学生对“想加算减”计算的认同程度。自主编题时,教师可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提示,如果让学生自己编题,对于编出加、减有联系算式的同学,教师应给予鼓励。小学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