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肺复苏新指南的重要变化,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心血管研究所 赵晓辉,历史 1958年Peter safar发明了口对口人工呼吸 1960年Kouwenhoven发明了胸外心脏按压,从而奠定了现代心肺复苏的基础 1974年AHA开始制定心肺复苏指南,1980,1986,1992多次修订。,2010.10.18美国心脏病学会公布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完整版本发表在Circulation(循环)2010;122,长达300余页。同时附有多语言版本的“指南摘要”,用以对一些重要的问题和变更进行总结。,2010指南变化一 生存链,四早五早,2010指南变化二 更改基础生命支持程序
2、ABC CAB,理由一 院外成人心脏骤停的研究表明,如果有旁观者尝试进行胸外按压,比不进行胸外按压,可以提高存活率。应尽可能避免延误或中断。 胸外按压几乎可以立即开始,而摆好头部位置并尽可能密封以进行口对口或气囊面罩人工呼吸的过程则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有两名施救者在场,可以减少开始按压的延误: 第一名施救者开始胸外按压,第二名施救者开放气道并准备好在第一名施救者完成第一轮 30 次胸外按压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无论有一名还是多名施救者在场,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都可以确保患者尽早得到这一关键处理,同时,应尽可能缩短人工呼吸的延误。,理由二 研究人员指出仅胸部按压的心肺复苏术可能比传统的在胸部按
3、压和口对口复苏之间转化的心肺复苏术更容易学会和记忆。非医学人士可能更愿意进行仅胸部按压的心肺复苏术,因为他们可能不愿意进行口对口复苏,尤其是对陌生人。 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强调 新版指南虽强调了胸外按压的重要性,但是这并不能简单的说弱化了人工呼吸的重要性。通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单纯的胸外按压是针对未培训的非医务人员和不愿以做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培训过的非医务人员。对于专业的急救人员和愿意做人工呼吸的非医务人员还是应该进行人工呼吸,但是首先应该进行胸外按压(恢复重要脏器的血供是关键。,2010指南变化三 简化基础生命支持程序 一、从流程中去除了“看、
4、听和感觉呼吸” 要求快速判断病人是否有充分的呼吸 如病人意识丧失,旁观者看起来没有明显呼吸动作就可开始CPR。濒死喘息或极细微呼吸都是立即开始CPR的指征。即使误判,对于有生命的人来说,这样做其害处极小,而对于心跳骤停的病人来说却意义极大。,二、如果旁观者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则应进行单纯胸外按压(Hands-Only)并启动呼叫EMS。 三、对于医务人员,10秒内未检查到脉搏仍然推荐立即开始按压,并启动EMS、取来除颤器。,2010指南变化四 强化胸外心脏按压操作规范 胸外按压速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 胸外按压幅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5、,2010指南变化五 电除颤方案变更 研究表明,与 3 次电击方案相比,单次电击除颤方案可显著提高存活率。如果 1 次电击不能消除心室颤动,再进行一次电击的递增优势很小,与马上再进行一次电击相比,恢复心肺复苏可能更有价值。考虑到这一事实,再加上动物研究数据表明中断胸外按压会产生有害影响,所以支持进行单次电击之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而不是连续电击以尝试除颤的建议。,2010指南变化六 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 建议进行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以确认并监测气管插管位置和心肺复苏质量。 这是一个对临床相当有帮助的项目,有了它就不必停止按压检查脉搏来判断是否有自主循环,避免了在无脉电活动时没有及时开始CPR
6、或过早停止CPR,还对判断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通气量是否合适有重大意义。,2010指南变化七 用药方案变更 一、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 (PEA)/心搏停止时常规性地使用阿托品。 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 1mg/3min) 顽固室颤仍推荐胺碘酮。,二、有脉搏心动过速的流程已简化。 建议使用腺苷,因为它在未分化的稳定型、规则的、单型性、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的早期处理中,对于治疗和诊断都有帮助。必须注意,腺苷不得用于非规则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因为它会导致心律变成室颤。 三、为成人治疗有症状的不稳定型心动过缓时,建议输注增强心律药物以作为起搏的一种替代治疗。,2010指南变化八 强调
7、低温对预后的影响 心肺复苏最终目标是尽量减少神经系统损伤和增加患者出院生存率。多项研究表明,在复苏后将体温降低(3234)可改善神经系统预后(绝对风险降低16%23%),提高患者6个月生存率,其机制可能与低温保护心肌及脑组织,降低颅内压和预防脑缺血性损伤有关。,2010指南变化九 关注氧过剩对机体的危害 在恢复自主循环后根据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逐渐降低吸氧浓度(FIO2) 将FIO2 调整到需要的最低浓度,以实现动脉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SPO2) 94%,目的是避免组织内氧过多并确保输送足够的氧。因SPO2为100%可能的对应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PaO2) 为大约80-500 mmHg之间的任
8、意值。,基本生命支持(BLS)简单却是最重要的核心,初期复苏(Basic life support),方法,按压时肘部弯曲,按压时不垂直,方法,按压应平稳、有规律的进行,不能间断; 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相等; 按压至最低点时,应有一明显的停顿; 不能冲击式的猛压; 按压时双手不应离开按压处,防止位置移动; 按压需要耐心、持续地进行,直到脉搏、血压恢复。,清理异物 手指取出假牙,清理口腔异物 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急救法 (The Heimlich Maneuvez),56次 捶背或胸部冲击法,清理异物,排除阻塞,排除阻塞 舌后坠(最常见),猛推(挺伸)颌/下颌,使仰头-抬颌,错误!,正确!,手法,
9、口咽导气管,口对口人工呼吸,正常吸气(潮气量800-1200ml)每次吹气1秒以上,5-6秒1次 如已建立高级气道,且二人CPR则8至10次/分,潮气量6-7ml/kg间歇期要放开口鼻,目标: 胸廓有起伏,方法,气囊-面罩通气,单人救治困难, 效果差,双人救治较易, 更有效,方法,气管内插管术,气管插管图示,显露声门,方法,避免迅速而强力的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时,胸外按压不应停止,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提倡小潮气量,低频率通气,维持通气/血流比的平衡 减少对胸内压的影响 避免胃反流误吸的危险,室颤三阶段的不同治疗选择,Wik L, et al. JAMA, 2003, 289;1389-1395 Cobb LA, et al. JAMA,1999, 281;1182-1188 Weisfeldt 3035-3038,再电击,电阶段(electrical phase) 循环阶段(circulatory phase) 代谢阶段(metabolic phase),除颤器可1次终止室颤,没必要检查分析心律 除颤后数分钟内, 心脏并不能有效泵血 即使心律恢复,但收缩功能低下冠脉灌注仍不足因此,指南要求除颤后立即实施5个周期CPR,以辅助微弱的心脏恢复正常工作,强调:除颤后需立即继续进行5个周期的CPR。,谢谢!,